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森林暮眼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森林暮眼蝶

圖片來自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森林暮眼蝶 學名:Melanitis phedima polishana( Fruhstorfer, 1908),中文別名:黑目蝶黑樹蔭蝶睇暮眼蝶黑樹間蝶黑珠衣蝶黑暮眼蝶,「暮」是指本屬物種大多在天色接近黃昏時刻活動。本種會棲息於森林的環境,因此以「森林」取名為「森林暮眼蝶」,雌雄斑紋相似。[1]

外型特徵

  • 中型眼蝶。
  • 軀體背側暗褐色,腹側褐色、淺褐色或黃褐色。前翅近於M2脈末端突出呈角狀,尤其是低溫期個體,前緣弧形。後翅卵形,M3脈末端有短尾突,外緣波狀。翅背面底色暗褐色或褐色。前翅M3室中央有一眼紋,M3室中央也有一白色眼點,眼紋沿翅內側方向常有橙色紋。後翅外側有弧形排列之眼紋列或白色眼點。翅腹面斑紋變化大、季節變異明顯,高溫期個體底色褐色或紅褐色、綴有濃淡不均斑紋,外側常有眼紋列,低溫期個體底色黃褐色或淺褐色,上有各式深色花紋,眼紋消退。前翅內、外側各有一暗色斜線,後翅中央也有一暗色斜線。緣毛褐色。[2]

生態習性

  • 主要棲息在常綠闊葉林。
  • 偏好出現在森林性棲地。
  • 成蝶飛翔活潑敏捷,主要於黃昏後活動,喜食樹液、腐果。
  • 在台灣發現的紀錄中幼蟲取食多種禾本科植物,有禾本科象草棕葉狗尾草大黍等,或是竹亞科亦會食用。
  • 在台灣可以全年見到成蝶,屬於多世代。

分布範圍

  • 臺灣本島低、中海拔地區。綠島、澎湖及外島金門有記錄,成蝶較多棲息於陰暗的竹林環境。
  • 金門所產應屬不同亞種。
  • 臺灣以外分布範圍包括東洋區大部份地域、蘇拉威西及日本南部等地。

同屬物種

物種寄主

科學分類

  • 界: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綱: 昆蟲綱 Insecta
  • 目: 鱗翅目 Lepidoptera
  • 總科: 鳳蝶總科 Papilionoidea
  • 科: 蛺蝶科 Nymphalidae
  • 亞科: 眼蝶亞科 Satyrinae
  • 族: 暮眼蝶族 Melanitini
  • 屬: 暮眼蝶屬 Melanitis
  • 種: 森林暮眼蝶 M. phedima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1. 森林暮眼蝶 Melanitis phedima polishana,農業知識入口網
  2. 徐堉峰,2013,臺灣蝴蝶圖鑑 (下冊)。台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