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植物神經紊亂

植物神經紊亂
原圖鏈接

植物神經紊亂(vegetative system dysfunction)應稱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大系統組成,主要支配心肌、平滑肌、內臟活動及腺體分泌,受大腦皮質和下丘腦的支配和調節,不受意志所控制,所以稱為自主神經。人體在正常情況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處於相互平衡制約中,在這兩個神經系統中,當一方起正作用時,另一方則起負作用,很好的平衡協調和控制身體的生理活動,這便是植物神經的功能。如果植物神經系統的平衡被打破,那麼便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功能障礙。 [1]

別 稱 英文名稱 就診科室
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vegetative system dysfunction 內科
常見病因 常見症狀
遺傳、性別、生物、年齡和社會等因素 胸悶憋氣、心慌、頭痛頭暈、視物模糊、失眠

目錄

病因

遺傳因素

 
植物神經紊亂病因
原圖鏈接

在臨床上,已經查明遺傳因素同精神障礙的發病有直接關係。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礙、人格障礙、精神發育遲滯等。

素質因素

素質里包含有心理素質和軀體素質兩個方面。所謂心理素質就是指人的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和穩定性。臨床上表現為不同人對不同事物的反應強度、速度、覺醒度和情緒指數。

性別因素

女性由於性腺的內分泌和某些生理過程等特點會引起情緒不穩、衝動、焦慮等臨床表現。男性多受酒精和煙草的影響,體內血睾丸酮水平的降低會誘發男性的抑鬱症的發生。

 
植物神經紊亂
原圖鏈接

生物因素

身體其他部位的病變也可累及到中樞神經系統而引發精神障礙。如腦部的感染、腫瘤、外傷、出血、中毒、變性、營養代謝和精神活性物質等器質性病變,均可直接或間接地損害人腦的正常功能和結構。

年齡因素

 
植物神經紊亂病因
原圖鏈接

童幼年時期,由於兒童身體和精神的發育並未成熟,所以缺乏自我控制情感和行為的能力,同時因為其保持着幼稚的情感、行為和原始反射,所以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再加上現在社會各方面對孩子的壓力增大,所以孩子們會因各種心理因素的影響而出現情感和行為方面的障礙。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由於內分泌系統特別是性腺不斷的發育成熟,會出現植物神經系統的不穩定性,表現有異常的情緒波動,對外界應激因素的影響極為敏感。在生活中常常會出現如強迫症、癔症、心境障礙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

社會因素

各種引起神經系統功能過度緊張的社會心理因素,都會成為該病的促發因素。長期的精神心理創傷,如家庭糾紛、婚姻不幸、失戀、鄰里關係緊張,工作壓力大,同事及上下級關係的不協調,也會使人們的精神過於緊張、心理負荷過重而出現神經衰弱、植物神經功能失調。 [2]

臨床表現

 
植物神經紊亂症狀
原圖鏈接

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時,其臨床表現可涉及全身多個系統,如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代謝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等,患者自覺症狀繁多。如出現胸悶憋氣心慌瀕死感等心臟神經症;胃痛胃脹嘔吐腹瀉等胃腸神經症;有的患者表現為頭痛頭暈視物模糊失眠健忘皮膚發麻皮膚發癢,周身發緊僵硬不適,四肢麻木,手腳心發熱,周身皮膚發熱,但量體溫正常,全身陣熱陣汗,或全身有遊走性疼痛,遊走性異常感覺,女子月經不調、痛經,男子遺精、陽痿等。常伴隨焦慮、緊張、抑鬱等情緒變化,一般按冠心病、胃炎等器質性疾病治療常無效。 [3]

診斷

 
植物神經紊亂
原圖鏈接

當患者症狀繁多,主要不適超過6個以上,且涉及心血管、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等多系統,並難以用單一器官疾病來解釋時,就應考慮自主神經系統紊亂或失調。診斷時一般首先需排除器質性病變。還需與廣泛性焦慮、疑病性神經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相鑑別。 [4]

治療

一般治療

 
植物神經紊亂
原圖鏈接

去除誘發因素,如精神刺激、緊張、過勞、濃茶、咖啡等。改善環境,減少刺激;平時要培養合理健康的飲食習慣,平衡營養膳食;儘量多進行一些戶外活動,多參加體育鍛;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生活要有規律。

心理疏導

自我調整心態、放鬆精神。要保持良好情緒,良好的情緒有利於神經系統與各器官、系統的協調統一,使機體的生理代謝處於最佳狀態。症狀嚴重時,可進行專業心理干預治療,提高自己的心理應對能力。

藥物治療

 
植物神經紊亂防治
原圖鏈接

調節植物神經功能的藥物 常用的有谷維素、維生素B1等。 對症治療藥物 心慌可用小劑量心得安;胃腸功能紊亂可用多酶片或胃蛋白酶;失眠者可睡前服用地西泮;伴有焦慮、抑鬱症狀者,可用抗焦慮抑鬱藥物等對症治療。

病因治療

若為帕金森病、更年期綜合徵、內分泌疾病如甲亢或周圍神經病變引起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應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去除病因[5]

預防

進行適當的運動

 
植物神經紊亂症狀
原圖鏈接

我們在工作之餘,不要總是悶頭玩電腦和手機,可以適當的多參加一些體育鍛煉,比如打羽毛球、游泳、慢跑等,不僅可以呼吸到新鮮空氣,還可以通過各種活動來調節植物神經,緩解身心壓力,可達到預防各類神經疾病出現的目的。

生活要有規律

飲食睡眠要規律,不可暴飲暴食,早睡早起,不要熬夜或是通宵,看電視或是電腦的時候要注意節制,不要一坐就是數小時,良好的規律生活是保證健康的重要因素,也可抵禦植物神經紊亂來襲。

要及時的宣洩情緒

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或是情緒低落時,不要總是悶在心裡,要儘快想辦法及時宣洩出去,可以通過自我疏導,或是找朋友傾訴一下、大哭一場,通過合理的手段把心理的鬱悶疏泄出來,能夠緩解自身的緊張情緒,從而有效預防植物神經紊亂。 [6]

視頻

什麼是植物神經紊亂?

[7]

什麼是植物神經紊亂?

[8]

植物神經紊亂

[9]

參考來源

  • 吳毅文,高曉平,鮑文,竇雲龍. 脊髓型頸椎病植物神經紊亂導致特殊表現的非手術治療. 《 頸腰痛雜誌 》 , 2013
  • 朱建. 針刺為主治療植物神經紊亂導致失眠治驗1則. 《 針灸臨床雜誌 》 , 2009
  • 王秋紅,吳宗蕙. 更年期婦女植物神經紊亂應用激素的探討. 《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誌 》 , 2002
  • 廖淑芳,林媛,陳越,趙敏. 糖尿病植物神經紊亂綜合徵及護理. 《 CNKI;WanFang 》 , 年
  • 李艷鳴. 植物神經紊亂緣何易誤診?. 《 健康生活 》 , 2016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