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開花的種類(三斗石櫟(殼斗科、柯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目錄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三斗石櫟(殼斗科、柯屬植物))
三斗石櫟是常綠喬木,樹幹大多數通直,樹皮青灰色至灰褐色,縱向細縫裂,皮孔土黃色,散生或縱向排裂。葉革質,長橢圓形至橢圓形,先端漸尖短尾狀,基部楔形或漸狹,生長於台灣中高海拔約800~2,600公尺的山地,有時和台灣鐵杉呈混淆狀生長,為常見樹種。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三斗石櫟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科 :殼斗科
- 屬 :柯屬
- 種 :三斗石櫟
形態特徵
葉全緣或邊緣多少反卷,表面呈有光澤綠色,背面淡綠色,表里兩面皆光滑無毛,中肋於表里兩面皆隆起;先端略呈翼狀,基部肥厚,光滑無毛;托葉早落,叢生,直立或近乎直立。殼斗鑿形,苞鱗呈環狀排列,外面及內面均有短柔毛;堅果橢圓形,先端圓而有小尖突,基部圓而後呈截斷狀。殼斗三個伴生一起,故有三斗之名。
生長環境
三斗石櫟生長於台灣中高海拔約800~2,600公尺的山地,有時和台灣鐵杉呈混淆狀生長。
物種區別
欽州柯:喬木,嫩枝、嫩葉葉背、葉柄及花序軸均密被甚短的氈狀柔毛],一年生枝的毛較稀疏且變污黑色.葉硬革質,披針形。
石柯:果序長14-28厘米,果序軸圓柱狀,淡棕灰色,散生微凸起的皮孔,橫切面徑15-20毫米,表皮淺裂,呈網紋狀,皮層厚1-2毫米,韌皮纖維粗糙,木質部的木射線橫切面放射狀,果序軸基部一段無果。 [1]
主要價值
三斗石櫟可以栽植為庭園樹。
石櫟知多少?
一、石櫟簡介
石櫟,正名:柯(學名:Lithocarpus glaber (Thunb.) Nakai)又名:櫧子、珠子櫟等,屬山毛櫸目,殼斗科喬木,全世界有300種,除1種產於北美西部外,其餘均產於亞洲,主要分布在亞洲南部和東南部約北緯30°~南緯10°的地區。中國有110餘種。
二、石櫟的植物形態
石櫟的形態:喬木,高15米,胸徑40厘米,一年生枝、嫩葉葉柄、葉背及花序軸均密被灰黃色短絨毛,二年生枝的毛較疏且短,常變為污黑色。葉革質或厚紙質,倒卵形、倒卵狀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6-14厘米,寬2.5-5.5厘米,頂部突急尖,短尾狀,或長漸尖,基部楔形,上部葉緣有2-4個淺裂齒或全緣,中脈在葉面微凸起,側脈每邊很少多於10條,支脈通常不明顯,成長葉背面無毛或幾無毛,有較厚的蠟鱗層;葉柄長1-2厘米,雄穗狀花序多排成圓錐花序或單穗腋生,長達15厘米;雌花序常着生少數雄花,雌花每3朵、很少5朵一簇,花柱1-1.5毫米。果序軸通常被短柔毛;殼斗碟狀或淺碗狀,通常上寬下窄的倒三角形,高5-10毫米,寬10-15毫米,頂端邊緣甚薄,向下甚增厚,硬木質,小苞片三角形,甚細小,緊貼,覆瓦狀排列或連生成圓環,密被灰色微柔毛;堅果橢圓形,高12-25毫米,寬8-15毫米,頂端尖,或長卵形,有淡薄的白色粉霜,暗栗褐色,果臍深達2毫米,口徑3-5毫米,很少達8毫米。花期7-11月,果次年同期成熟。
三、石櫟的分布與生長習性
石櫟的分布:產秦嶺南坡以南各地,但北回歸線以南極少見,海南和雲南南部不產。生於海拔約1500米以下坡地雜木林中,陽坡較常見,常因被砍伐,故生成灌木狀。日本南部也有。
石櫟生長習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需肥沃、保水力土壤。 [2]
四、石櫟的繁殖方法
石櫟一般以播種或扦插繁殖。
參考文獻
- ↑ 三斗石櫟(殼斗科、柯屬植物)的信息介紹
- ↑ 石櫟知多少?植物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