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三點金草 (豆科 山螞蝗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三點金草 (豆科 山螞蝗屬植物))

三點金草屬豆科山螞蝗屬,性味苦、微辛,溫。主治行氣止痛,溫經散寒,解毒。用於中暑腹痛,疝氣痛,月經不調,痛經,產後關節痛,狂犬病。

三點金草(學名:Desmodium triflorum (Linn.) DC. )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三點金草
  • 拉丁學名:Desmodium triflorum (Linn.) DC.
  • 別 名:三點金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木蘭綱
  • 亞 綱:薔薇亞綱
  • 目 :豆目
  • 科 :豆科
  • 族 :山螞蝗族
  • 屬 :山螞蝗屬
  • 種 :三點金草
  • 分布區域:產浙江、福建、江西、廣東、海南、廣西、雲南、台灣等省區。

形態特徵

蔓延草本,長10~45cm. 莖纖細,多分枝,被開展 的柔毛. 三出複葉互生,有短柄;小葉倒心形或者倒卵形,長0.3~1cm,寬相等,先端截形或者微缺,基部楔形,全緣,上面無毛,下面疏生緊貼 的柔毛. 夏.秋開紫紅色花,1朵或者2~3朵簇生於葉腋;萼管較長,萼齒披針形,密生白色長柔毛;花冠蝶形,旗瓣長大,具長爪;雄蕊二體. 莢果扁平條形,呈鐮狀彎曲,有鈎狀短柔毛,腹縫線直,背縫線[在]種子間縊縮,有3~5莢節,莢節近方形,有網紋. 種子長方形,淺灰褐色.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布

資源分布: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生於曠野草地、路旁或河邊沙土上,海拔180-570米。印度、斯里蘭卡、尼泊爾、緬甸、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太平洋群島、大洋洲和美洲熱帶地區也有分布。

小草多纏繞成團。根粗壯有分枝,木化。莖較細,小葉3,頂端小葉較大,2-9mm,可達17mm,寬約4mm,橢圓形,先端圓形具短尖,基部圓形,全緣,綠色,下表面具柔毛,兩側小葉很小。有時可見總狀花序或莢果,莢果長8-16mm,直徑約3mm,有莢節2-4,節處有縊縮,表面被短毛。氣特異。

化學成分

莖.葉含β-苯乙胺(β-phenethylamine,c8h11n).吲哚-3-烷基胺類(indole-3-alkylamines).膽鹼(choline).甜菜鹼(betaine).胡蘆巴鹼(trigonelline).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acid)等. 葉並含酪胺(tyramine).海杷佛林(hypaphorine)

藥理作用

  • 1、小鼠腹腔注射水浸出物注射劑有顯著鎮咳作用(氨水噴霧引咳法),灌服時未見有祛痰作用(酚紅法)。
  • 2、 豚鼠腹腔注射時有明顯的預防組織胺性哮喘的作用。
  • 3、對離體豚鼠氣管,可以對抗組織胺或乙酰膽鹼引起的氣管平滑肌收縮。
  • 4、對離體兔腸能對抗乙酰膽鹼、毛果芸香鹼及氯化鋇引起的收縮。
  • 5、 據初步試驗,哮靈草的鎮咳與平喘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是水溶部分。
  • 6、在試管內,水浸出物注射劑僅有微弱的抑制金黃色菊萄球菌的作用。

上述製劑毒性較小,小鼠腹腔注射半數致死量為40克/公斤。 連續口服14日亞急性半數致死量為55克/公斤。

【性味】苦、微辛,溫。

【歸經】肝;膀胱;大腸經

【功能主治】行氣止痛,溫經散寒,解毒。用於中暑腹痛,疝氣痛,月經不調,痛經,產後關節痛,狂犬病。

【用法用量】 3~5錢(鮮草0.5~1兩)。外用適量,鮮草加食鹽少許,搗爛敷患處。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附方

  • ①治小兒疳 積:小葉三點金根三至四錢,水煎,去渣,酌加紅糖調服。
  • ②治黃疸:小葉三點金根一兩,水煎,去渣,酌加紅糖調服。
  • ③治肺癆咳嗽、咯血、頸淋巴結結核:小葉點金根七錢,用豬瘦肉三兩煮湯煎藥服。
  • ④治凍傷:小葉三點金根二至三兩,珍珠菜根、八角楓根各二錢。水煎,沖紅糖、黃酒,早晚飯前各服一次。(選方出江西《草藥手冊》)
  • ⑤治痔瘡:碎米柴二兩。 煎水熏洗。 (《江西民間草藥》)
  • ⑥治漆瘡:碎米柴二兩。 煎水,待溫洗患處。 (《江西民間草藥》)
  • ⑦治小兒疳積:小葉三點金一兩,雪見草五錢,雞肝一具。 水燉,服湯食肝。 (《江西草藥》)
  • ⑧治毒蛇咬傷:鮮辮子草,搗爛外敷,同時用鮮品一至二兩煎服。 (《雲南中草藥選》)
  • ⑨治燙傷;小葉三點金,研細末,麻油(茶油、菜油均可)調和塗搽患處。 (江西《草藥手冊》)

臨床應用

治療慢性氣管炎用干哮靈草煎服。

劑量分為3種:1兩,1.5兩並加豬肉1兩,新制1.5兩,均加水約1000毫升,密閉煎煮2小時,得煎劑400~500毫升。 每日3次分服,10日為一療程。

以上述三種煎劑共觀察270例,結果近控41例(15.3%),顯效89例(32.9%),好轉115例(42.6%),無效25例(9.2%)。

對單純型、喘息型均有療效,以止咳、祛痰效果較好,平喘作用次之。

服藥後1~3日顯效者達65.9%。

各家論述

1.《雲南中草藥》:消炎止血,利濕通絡。治產後流血,紅崩白帶,經閉,虛弱盜汗,痢疾,風濕,尿路感染,痔瘡,脫肛,跌打損傷。

2. 江西《草藥手冊》:清熱明目。 [1]

化學防除技術

識別要點:豆科。莖纖細,多分枝,匍匐生長。三葉複葉,互生;小葉倒心形長3-10毫米,長寬相等,先端截形或微凹。花1朵或2-3朵腋生。花冠紫紅色。莢果鐮狀,莢節近方形。

防除技術:三點金匍匐生長,繁殖力強,是草坪中為害極重的惡性雜草,無法人工拔除。常造成大片草坪被吞噬。三點金芽前:草坪寧1號0.015克/平方米+草坪寧0號0.045克/平方米,對水75毫升/平方米,普遍噴粗霧,噴後澆灌數次,要求澆透。三點金苗後:草坪寧11號0.4毫升/平方米或草坪寧12號0.2毫升/平方米,對水45毫升/平方米,噴細霧。由於三點金覆蓋度大,要求將藥液噴到三點金的下部,務必要噴透。

三點金草(中藥)

為豆科植物三點金草Desmodium triflorum (L.) DC.的全草。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具有理氣和中,祛風活血之功效。常用於中暑腹痛,泄瀉,疝氣,月經不調,痛經,產後關節痛,跌打損傷,漆瘡,乳腺炎。

入藥部位:全草。

性味:味苦、微辛,性涼。

歸經:歸心、心包、脾、肝、腎經。

功效:理氣和中,祛風活血。

主治:用於中暑腹痛,泄瀉,疝氣,月經不調,痛經,產後關節痛,跌打損傷,漆瘡,乳腺炎。

相關配伍

* 1、治中暑腹痛:三點金草、積雪草、地錦草、地膽草各30g。水煎服。 * 2、治吐瀉:三點金草、大麥(炒黑)各30g,生薑4片。水煎服。 * 3、治跌打損傷:三點金草適量,食鹽少許。共搗爛敷患處。(1-3方出自《福建藥物志》) * 4、治膿腫及創傷:三點金草鮮葉適量,搗爛敷患處。(《台灣藥用植物志》)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使用注意:孕婦忌服。無滯者少用。

採集加工:夏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藥材性狀

多纏繞成團。莖纖細,多分枝,長10-45cm,被伸長的柔毛。三出複葉,多皺縮,展平後,小葉片倒心形,長寬3-10mm,頂端小葉較大,先端截形或微凹,基部楔形,全緣。有時可見莢果,呈鐮狀彎曲,長5-11cm,寬約2.5mm,腹縫線直,背縫線在種子處有縊縮,有4-5節,具網狀紋理,可見柔毛。氣微香。

相關論述

* 1、《植物名實圖考》:「搗碎敷漆瘡。」

* 2、《廣西本草選編》:「清熱利濕調經止痛。治感冒發熱,痢疾,腸炎,黃疸,乳腺炎月經不調附件炎,痛經。」

* 3、《全國中草藥匯編》:「行氣止痛溫經散寒,解毒。治中暑腹痛,疝氣痛,月經不調,痛經,產後關節痛,狂犬病。」

* 4、《台灣藥用植物志》:「去風解熱。治疥廯癢,黃疸,淋病。」 [2]

附註

同屬植物異葉山綠豆D. heterophyllum (Willd.) DC.與本種很相似,經常混用。但異葉山綠豆的花序常為總狀,有總花梗,花梗長10-25毫米,無毛或頂部有少數鈎狀毛。葉較疏離,小葉較大,長1-3厘米。本省龍海、廈門、武平等地有分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