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下山蘭 (人工栽培的蘭花植物)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下山蘭 (人工栽培的蘭花植物) )

山蘭是指剛挖下來人工栽培的蘭花。下山蘭原生長在高山樹林通風、空氣濕度大、蔭蔽的環境下。第一年栽培的下山蘭,一般都能開出較多的花來。下山蘭荷瓣的葉短闊,葉尖鈍圓。呈匙形向上微兜,葉質厚硬。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下山蘭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單子葉植物綱
  • 學 科:生物
  • 領 域:生命科學

簡介

下山蘭又稱落山蘭、生草。盆栽時常出現「一年花,二年草,三年就進垃圾箱」的現象。導致其栽培失敗的原因很多,除採挖寸根部受到嚴重損傷、運輸過程中大量失水、環境變化等外,栽後管理不當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挑選

1、看葉形:凡瓣形花,其葉形都有一定的特徵,其基本規律如下。

* ①荷瓣。荷瓣的葉片多寬闊,呈魚肚狀半垂或斜立,葉尖鈍網,呈匙形向上微兜,葉質厚硬。葉鞘呈內扣狀或甲尖呈白米粒狀,或短圓抱緊葉基部,甲尖硬。符合的特徵越多,出荷瓣的概率越高。

* ②梅瓣。梅瓣的葉手感較厚硬,糯感強,有彈性。直立性較強或呈弓形,看上去較勁挺。葉鞘硬並且呈15°左右斜出,手摸有針刺感。葉鞘未枯時可以看到甲尖有白頭,如小米粒大小,晶瑩剔透,與行花的甲尖有很大區別。梅瓣的葉鞘未枯時可以看到甲尖有白頭。

* ③水仙瓣。古人云, 「蘭葉鐵線者,多出水仙。」所謂的鐵線者,指葉腳細,葉溝深,葉質硬。如果葉梢圓而不尖者也易出水仙瓣。水仙瓣葉多是直立葉或斜立葉,葉質較軟糯,手感彈性強,魚肚形,葉邊刺較粗,中心葉刺更明顯。葉鞘較長,甲尖上同樣可以看到白頭。水仙瓣的葉片多是直立葉或斜立葉。

* ④蝴蝶瓣。蝴蝶瓣的葉片弓形居多,葉片兩邊脈明顯。葉緣鋸齒不均勻。外蝶的葉鞘通常堅挺有力。一般葉尖會有白頭。不少蕊蝶的葉上會出現唇瓣1653化特徵,多是植株的心葉尾部唇瓣化並綴紅點,人們稱之為葉蝶或蝶草。最佳者植株的心葉全部唇瓣化,甚至有3-5枚舌,並有香氣。

2、看芽色:蘭花的葉芽與花有一定的相關性,通過對葉芽的觀察可以尋找到一些花的特徵。從總體上看,芽色以單純沒雜色(如綠白色、黃白色等)、芽色濃艷的為好,芽色雜亂的為劣;葉芽生長方式以葉芽從假鱗莖底部向下生長4102冉鑽出土面的為好,而葉芽從假鱗莖邊高處生長的為劣;葉芽形態以奇特、芽尖硬、有白頭的為好,芽形正常、芽尖軟、無白頭的為劣。

葉芽剛出土,凡屬綠花類和素心的芽尖都呈白綠色,赤綠殼或水銀紅殼類的芽尖都呈微紅色,赤殼類的芽尖都呈紅紫色葉芽潔白,帶粉紅色筋紋的,可能開水紅、粉紅等嬌色花;葉芽黃色,開葉時呈橙黃色,成株後逐漸轉綠而帶光斑的,多開鮮艷的紅花;芽色為不規則異色相問的,常開複色花。

[1] 葉芽的白頭特徵對選苗很有幫助。只要葉芽未損,能看清芽尖,而芽尖有乳白色小珠,那麼出水仙瓣或梅瓣的概率較大。如芽尖的白頭呈蠟質,色老,兩邊稍向下延伸,葉鞘特長外張,多開蝴蝶瓣;如芽尖的白頭圓、內扣,稍長後可見葉鞘尖部和第1-2枚葉尖部緊邊,可能出梅瓣、水仙瓣。綠芽帶此物,一定出素梅、水仙瓣。

養好下山蘭,老爺子有妙招,家裡的下山蘭年年開花,長的那叫一個好

習慣於大自然生長的蘭花,花友們想要讓它們在自己的小天地「安家落戶」,而且繁衍後代,那麼,首先你得要了解下山蘭的栽培管理技巧。看看,老爺子總結的這些養護下山蘭的妙招,讓下山蘭能年年開花

1、常規管理:老爺子說,蘭花下山後,首先你需要用清水將其沖洗乾淨,晾乾後,仔細剪去腐根敗葉,然後用多菌靈托布津等800倍液浸泡消毒2分鐘,再晾乾栽種。

2、留足蘭根:下山蘭蘭根的處理一定要慎重千萬不能「大刀闊斧」。因為蘭根是蘭花有機物質和水分的重要儲藏器官,蘭根的多少,對於維持下山蘭生命活動有着很重要的意義。在清理時,只剪除腐爛的根或者已粉碎的根和已經無作用的空根。對於皮層已斷,但中柱未斷死亡根,要儘量保留。

3、儘量不分叢:下山蘭栽種時,老爺子建議,要儘量做到不分叢,更不要分株,因為下山蘭斷根嚴重,如果分株或者分叢,會人為地增多了傷口,加劇了呼吸作用的強度,加大了蘭花的物質消耗。下山蘭很容易就出現:老苗倒得快,新苗發不壯,復壯開花無時日。

此外,老爺子說,養好下山蘭,還要注意幾點:一是遮陰強光。下山蘭的葉片通過氣孔的開張所進行的蒸騰作用,是蘭花生命的代謝活動的重要環節。下手蘭吸水能力削弱,遮陰避強光,能保持體內的基本平衡。因為,在有光的條件下,葉片氣孔開張大,體內水分散失快;避陰則氣孔開張小,水分散失慢,這樣,能提高下山蘭的成活率。

[2] 二是經常噴水。給下山蘭經常噴水,可以彌補根部吸水能力的不足,降低下山蘭葉面溫度,促進光合作用;三是少用或不用鉀肥。對於以長芽髮根為主的下山蘭來說,鉀肥過多,容易造成下山蘭體內水分容易散失,因此,在下山蘭伏盆期間,少用或者不用鉀肥為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