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絲葉腺毛草(腺毛草科 腺毛草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絲葉腺毛草(腺毛草科 腺毛草屬植物))

絲葉腺毛草是一種食肉植物。它葉面有毛,可以分泌黏液粘住小蟲,毛上還能分泌消化液,直接將被捕的蟲消化吸收。 由於葉面覆蓋黏液,在陽光下反射色彩,故也被稱為彩虹草,被世界各地引種為盆栽觀賞植物。

絲葉腺毛草(學名:Byblis Filifolia )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絲葉腺毛草 別 名:彩虹草 拉丁學名:Byblis Filifolia 界 :植物界 目 :唇形目 科 :腺毛草科 屬 :腺毛草屬 分布區域:澳大利亞西北部和新幾內亞島南部

腺毛草(學名:Byblis),

腺毛草為腺毛草科的腺毛草屬(單一科屬)的食肉植物。分布在澳大利亞西北部和新幾內亞島南部,也被翻譯成紫珠柴科或二型腺毛科,由於葉面覆蓋黏液,在陽光下反射色彩,一般稱為彩虹草,被世界各地引種為盆栽觀賞植物。

本科植物根系不發達線形的葉面分泌黏液的毛小蟲粘上氣孔會被堵塞窒息而亡,但腺毛草的葉和上面的毛並不會移動,毛上還能分泌消化液,直接將被捕的蟲消化吸收

腺毛草的花從葉軸上生出,花瓣5瓣,果實為蒴果,成熟後彈出種子,大部分生長在貧瘠的、季節性降水的乾旱沙地或沼澤地。克朗奎斯特分類法將其分入薔薇目,2003年根據基因親緣關係分類的APG II 分類法將其分併入唇形目。

相關物種

水腺毛草(學名:Byblis aquatica)

水腺毛草(學名:Byblis aquatica)(一年生,高45厘米,半水生)為腺毛草科的一年生食肉植物。通常稱作「彩虹草」。本種描述是於1998年由艾倫·勞瑞以及約翰·葛德菲·康蘭發表,歸類到澳大利亞北部一年生的物種,曾被認為是「亞麻花腺毛草的複合體」。生長是以半水生的狀態,並會運用長在莖上的黏液腺體。

絲葉腺毛草(學名:Byblis filifolia)

(一年生,高60厘米)

大腺毛草(學名:Byblis gigantea)

(多年生,高70厘米,種子蜂窩狀)為腺毛草科家族的多年生食肉植物。本種為澳洲所特有。降雨期生長乾季時期,乾季期以枯萎狀的殘存莖幹度夏。判定是瀕危物種。

谷霍腺毛草(學名:Byblis guehoi)

(一年生,高10厘米)為腺毛草科的一年生食肉植物。本種植株小型,並且是四倍體。是由一位植物學家兼野外攝影師路斯·谷霍(Russ Guého)在2004年採得,並於2008年時由艾倫·勞瑞與約翰·葛德菲·康蘭發表描述。此為西澳大利亞金伯利地區所特有。

薄腺毛草(學名:Byblis lamellata)

(多年生,高45厘米,種子有棱) [1]

亞麻花腺毛草(學名:Byblis liniflora),

(一年生,高15厘米)一般直接稱作彩虹草,為腺毛草科家族的一年生食肉植物。本種發現於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以及巴布亞新幾內亞。生長在充足日光的熱帶莽原雨季,而在乾季時開花、結果並死亡,是一年生的腺毛草。栽培時須留意幼苗易因淋雨死去,所以要改用底盆供水。

沾露腺毛草(學名:Byblis rorida)

(一年生,高30厘米)為腺毛草科家族的一年生食肉植物。本種為澳大利亞所特有。

世界十大食肉植物,這些植物居然吃肉

1、好望角茅膏菜

好望角茅膏菜(學名:Drosera capensis),是生長在南非的一種食肉植物。好望角茅膏菜比捕蠅草的功效更好,因為它上面由粘性觸鬚覆蓋,伺機捕獲降落在它上面的昆蟲,堪稱世界上90多種食蟲植物中的翹楚,在植物界中素有"狩獵之王"的美譽,這種罕見的植物原產於南非的好望角省。

2、絲葉茅膏菜

絲葉茅膏菜,原產地為美國一些溫暖潮濕的地區,有多個相似品種。由於其類似蕨類植物一樣的出芽方式吸引了大批食蟲植物愛好者和花卉愛好者收藏。

絲葉茅膏菜有許多個種類,以原綠色的絲葉茅膏菜為代表,其中露松茅膏菜和紅絲葉茅膏菜最為著名。它們屬球根類茅膏菜,是茅膏菜中比較特別的大型品種。新芽會像蕨類植物一樣成螺旋狀展開,變成細長的線形葉,葉面密密麻麻分部着充滿粘液的腺毛,看上去就像一條晶瑩剔透的珍珠串。

3、小瓶子草

小瓶子草(學名:Sarracenia minor )葉基生,長筒狀,長可達70cm,邊疆緣有狹翅,綠色;口蓋卵形下彎,僅留一狹窄開口,常呈深紅色,花序從葉基抽出,高度較葉片為短,花黃綠色,無香味;形態和豬籠草的籠子相似,能分泌蜜汁和消化液,受蜜汁引誘的昆蟲失足掉落瓶中,瓶內的消化液會把昆蟲消化吸收。是容易種植的食蟲植物,喜水,太陽充足就能生長良好,非常適合種植。原產北美洲,分布於美國卡羅來納州和佛羅里達州。

4、囊泡貉藻

囊泡貉藻為茅膏菜科貉藻屬唯一的現生種。其以類似捕蠅草的捕蟲夾捕食小型水生無脊椎動物。捕蟲夾輪生於莖。囊泡貉藻是少數具有快速運動能力的植物之一。囊泡貉藻分布於四個大洲,不同地區之間的囊泡貉藻形態上具有一定區別。 囊泡貉藻會產生冬芽以抵禦寒冷的冬季。在冬季來臨前,其生長點會生長出大量短縮緊密的非食蟲性葉片,從而包裹住生長點。之後,冬芽會從母體上脫落。因其質地較緻密,則會沉至水底。水底的溫度穩定且較為溫度,就可讓生長點安全的渡過寒冬。在水底冬芽可耐受溫度低至-15℃的環境。 [2]

5、絲葉腺毛草

絲葉腺毛草是一種食肉植物。它葉面有毛,可以分泌黏液粘住小蟲,毛上還能分泌消化液,直接將被捕的蟲消化吸收。 由於葉面覆蓋黏液,在陽光下反射色彩,故也被稱為彩虹草,被世界各地引種為盆栽觀賞植物。

《世界食肉植物》的精美圖片欣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