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絲瓜花 (葫蘆科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絲瓜花 (葫蘆科植物))

絲瓜花,葫蘆科,一年生蔓生草本。莖細長,葉掌狀深裂,大而端尖,有鋸齒,生有葉柄。夏月葉腋抽花莖出以數花,朝開暮萎,逐期開放,合冠盆狀花冠,五出深裂,花瓣有脈紋,花蕊雌雄同株花後結實為瓠果細長,嫩時可供食。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絲瓜花
  • 二 名 法:Luffacylindric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目 :葫蘆目
  • 科 :葫蘆科
  • 種 :絲瓜花
  • 分布區域:分布於世界溫、熱帶地區

形態特徵

攀援草質藤本。老枝近於無毛,當年生枝具開展的柔毛。三出複葉、羽狀複葉或二回三出複葉,連葉柄長9-15厘米,小葉3-9(-15)枚;小葉片卵狀披針形或窄卵形,長3-6厘米, 寬1.5-2.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闊楔形或圓形,常偏斜,邊緣有整齊的鋸齒,表面被稀疏緊貼的柔毛或兩面無毛,葉脈在表面平坦,在背面隆起;小葉柄短或長達8毫米;葉柄長3-6厘米,無毛,基部膨大隆起。聚傘花序腋生,常1-3花,花序梗長0.5-3厘米,在花序的分枝處生一對葉狀苞片,花梗長1.5-2.5厘米,幼時被柔毛,以後脫落;花鐘狀,頂端反卷、直徑2厘米;萼片4枚,粉紅色至紫紅色,直立,卵圓形至長方橢圓形,長1-1.5厘米,寬5-8毫米,兩面無毛,邊緣及反卷的頂端被絨毛;雄蕊微短於萼片,花絲線形,外面及兩側被緊貼的柔毛,長超過花葯,內面無毛,花葯內向,長方橢圓形,藥隔的外面被毛;心皮在開花時短於雄蕊,被絹狀毛。瘦果卵形或紡錘形,棕紅色,長3毫米,被疏短柔毛,宿存花柱纖細,長2-3.5厘米,被絹狀毛。花期10月,果期11月。

病蟲害防治

爛花:絲瓜在銷售時,花的好壞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品質指標,但絲瓜爛花也是發生較多的一個問題。

干爛花

症狀:花瓣的邊緣出現乾枯,為干爛(區別於水爛花),整個花瓣都不新鮮。

病情分析:這可能是蔓枯病在花上的表現症狀。在弱光的情況下發生較重,尤其是連陰天過後出現較多。

解決辦法:可噴灑甲基托布津或大生或施保功等藥劑以減輕病害發生。

水爛花

症狀:從花瓣的邊緣開始出現水爛狀,嚴重時花瓣出現滴水的症狀,有時有臭味,有時沒有但有白色的黴菌。

病情分析:有臭味但不長毛的情況可能是細菌性軟腐病,長白黴的可能是花腐病或綿疫病,這兩種情況均為在高溫高濕的情況下發生較重。

解決辦法:細菌性軟腐病可葉面噴灑鏈黴素、新植黴素,也可以噴灑銅製劑如可殺得或冠菌清等藥劑。花腐病及綿疫病可用克露、科佳、安克、雷多米爾等藥劑進行葉面噴灑,或在蘸花葯中加入部分藥劑。

花柱頭腐爛

症狀:花的柱頭出現黑色腐爛,伴隨着花的腐爛。

病情分析:這可能是由於土壤中缺乏硼、鈣等元素引起的病害,同時也與根系吸收差或水分供應不協調有關。

解決辦法:可葉面噴施含有硼、鈣等元素的葉面肥,如綠芬威3號或2號、蓋中鈣、硝酸鈣等,也可沖施部分鈣肥如挪威硝酸鈣,同時一定要注意養根,增強根系的吸收能力,可以增施腐殖酸、微生物肥料,也可以沖施快吸收,或用甲基托布津、惡霉靈、乙磷鋁錳鋅等藥劑任選一種後加入生根劑灌根,每株灌0.25公斤左右。

藥用價值

鎮咳祛痰:絲瓜花蜜飲《滇南本草》

【配方】絲瓜花10克,蜂蜜20克。

【製法】先將絲瓜花洗淨,放入瓷杯內,沸水沖入,加蓋浸泡10分鐘,調入蜂蜜溶化。

【服法】趁熱頓服,一日3次。

  • ①鮮嫩絲瓜,蓮蒂各數個,切碎,水煎服。
  • ②絲瓜藤液20毫升,溫開水送服,1日3次。

治療便血

【配方】取絲瓜花30克,槐花15克。

【製法】將上藥一起加水煎煮後去渣取汁。每日1劑,分兩次服下。

清熱散風

【配方】桑葉、杭菊各5克,薄荷3克,絲瓜花10克,蜂蜜15克。

【製法】將桑葉、杭菊。絲瓜花共煎約半小時,取汁放入薄荷再煎片刻,對入蜂蜜和勻。當茶溫飲。

【功效】清熱散風,解表。

[1] 解暑解渴:綠豆60克,用1大碗清水煮熟,撈出綠豆,然後加入8朵絲瓜花煮沸

乳癰腫痛:用全絲瓜或絲瓜葉,每次150~120克水煎服。同時用嫩葉搗爛敷患處

治療便血:取絲瓜花30克,槐花15克。將上藥一起加水煎煮後去渣取汁。每日1劑,分兩次服下。

《中藥大辭典》:絲瓜花

拼音注音:Sī Guā Huā

出處:《滇南本草》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絲瓜或粵絲瓜的花蕾,夏季開花時採取。

原形態

植物形態詳"絲瓜"條。

化學成分:花中穀氨酰胺、天冬氨酸、精氨酸、天門冬素的含量雌花比雄花中多,而賴氨酸,丙氨酸則在雄花中為多。

性味 《滇南本草》:"性寒,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治肺熱咳嗽,咽痛,鼻竇炎,疔瘡,痔瘡。

①《滇南本草》:"清肺熱,消痰下氣,止咳,止咽喉疼,消煩渴,瀉相火。"

②《分類草藥性》:"塗疔瘡,退火毒,消腫。"

③《陸川本草》:"治鼻竇炎。"

④《重慶草藥》:"清熱利便。治瘡毒,痔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錢。外用:搗敷。 [2]

複方

治肺熱咳嗽喘急氣促絲瓜花、蜂蜜。煎服。(《滇南本草》)

治紅腫熱毒瘡,痔瘡:絲瓜花五錢,鏵頭草五錢。生搗塗敷。(《重慶草藥》)

治外傷出血絲瓜花.秋葵葉。曬乾研粉。加冰片少許,同研末外用。(《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

摘錄 《中藥大辭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