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中國蘭(蘭科、蘭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中國蘭(蘭科、蘭屬植物))

是單子葉植物綱、蘭科、蘭屬植物通稱。附生或地生草本,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顏色有白、純白、白綠、黃綠、淡黃、淡黃褐、黃、紅、青、紫。

中國傳統名花中的蘭花僅指分布在中國蘭屬植物中的若干種地生蘭,如春蘭、惠蘭、建蘭、墨蘭和寒蘭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國蘭」。這一類蘭花與花大色艷的熱帶蘭花大不相同,沒有醒目的艷態,沒有碩大的花、葉,卻具有質樸文靜、淡雅高潔的氣質,很符合東方人的審美標準。在中國有一千餘年的栽培歷史。

目錄

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1985年5月蘭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

蘭花(學名:Cymbidium ssp.):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蘭花
  • 別 名:中國蘭、春蘭、蘭草、蘭華、幽蘭、山蘭、國香、空谷仙子、香祖
  • 拉丁學名:Cymbidium ssp.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單子葉植物綱
  • 目 :微子目
  • 科 :蘭科
  • 亞 科:蘭亞科
  • 族  :樹蘭族
  • 屬  :蘭屬
  • 種  :世界134種 中國29種
  • 命名者及年代:Sw.,1799

植物學史

中國栽培蘭花約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據載早在春秋末期,越王勾踐已在浙江紹興的諸山種蘭。魏晉以後,蘭花已用於點綴庭院。古代人們起初是以採集野生蘭花為主,至於人工栽培蘭花,則從宮廷開始。魏晉以後,蘭花從宮廷栽培擴大到士大夫階層的私家園林,並用來點綴庭園,美化環境,正如曹植《秋蘭被長坡》一詩中的描寫。直至唐代,蘭蕙的栽培才發展到一般庭園和花農培植,如唐代大詩人李白寫有「幽蘭香風遠,蕙草流芳根」等詩句。

宋代是中國藝蘭史的鼎盛時期,有關蘭藝的書籍及描述眾多。如宋代羅願的《爾雅翼》有「蘭之葉如莎,首春則發。花甚芳香,大抵生於森林之中,微風過之,其香藹然達於外,故曰芝蘭。江南蘭只在春勞,荊楚及閩中者秋夏再芳」之說。南宋的趙時庚於1233年寫成的《金漳蘭譜》可以說是中國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蘭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蘭花專著。全書分三卷五部分,對紫蘭(主要是墨蘭)和白蘭(即素心建蘭)的30多個品種的形態特徵作了簡述,並論及了蘭花的品位。繼《金漳蘭譜》之後,王貴學又於1247年寫成了《王氏蘭譜》一書,書中對30餘個蘭蕙品種作了詳細的描述。此外,宋代還有《蘭譜奧法》一書,該書以栽培法描述為主,分為分種法、栽花法、安頓澆灌法、澆水法、種花肥泥法、去除蟻虱法和雜法等七個部分。至於吳攢所著的《種藝必用》一書,也對蘭花的栽培作了介紹。1256年,陳景沂所著的《全芳備祖》對蘭花的記述較為詳細,此書全刻本被收藏於日本皇宮廳庫,1979年日本將影印本送還中國。在宋代,以蘭花為題材進入國畫的有如趙孟堅所繪之《春蘭圖》,已被認為是現存最早的蘭花名畫,現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內。

明、清兩代,蘭藝又進入了昌盛時期。隨着蘭花品種的不斷增加,栽培經驗的日益豐富,蘭花栽培已成為大眾觀賞之物。此時有關描寫蘭花的書籍、畫冊、詩句及印於瓷器及某些工藝品的蘭花圖案數目較多,如明代張應民之《羅籬齋蘭譜》,高濂的《遵生八箋》一書中有關蘭的記述。明代藥物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一書.也對蘭花的釋名、品類及其用途都有比較完整的論述。清代也湧現了不少藝蘭專著,如1805年的《蘭蕙同心錄》,由浙江嘉興人許氏所寫,他嗜蘭成癖,又善畫蘭,具有豐富的藝蘭經驗。該書分二卷,卷一講述栽蘭知識,卷二描述了蘭花品種的識別和分類方法。全書記載品種57個,並附上由他畫的白描圖。其它如袁世俊的《蘭言述略》,杜文瀾的《藝蘭四說》,冒襄的《蘭言》,朱克柔的《第一香筆記》,屠用寧的《蘭蕙鏡》,張光照的《興蘭譜略》,岳梁的《養蘭說》,汪灝的《廣群芳譜》,吳其浚的《植物名實圖考》,晚清歐金策的《嶺海蘭言》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藝蘭發展至近代,有1923年出版的《蘭蕙小史》,為浙江杭縣人吳恩元所寫。他以《蘭蕙同心錄》為藍本,分三卷對當時的蘭花品種和栽培方法作了較全面的介紹,全書共記述浙江蘭蕙名品161種,並配有照片和插圖多幅,圖文並茂,引人入勝。此外,1930年由夏治彬所著的《種蘭法》;1950年杭州姚毓謬、諸友仁合編的《蘭花》一書;1963年由成都園林局編寫的《四川的蘭蕙》;1964年由福建嚴楚江編著的《廈門蘭譜》;1980年由吳應樣所著的《蘭花》和1991年所著的《中國蘭花》兩本書,以及香港、台灣所出版介紹國蘭的書籍和雜誌等等,可以說是近代中國藝蘭研究的一大成就。

形態特徵

附生或地生草本,罕有腐生,通常具假鱗莖;假鱗莖卵球形、橢圓形或梭形,較少不存在或延長成莖狀,通常包藏於葉基部的鞘之內。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

花葶側生或發自假鱗莖基部,直立、外彎或下垂;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較少減退為單花;花苞片長或短,在花期不落;花較大或中等大;萼片與花瓣離生,多少相似;唇瓣3裂,基部有時與蕊柱合生達3-6毫米;側裂片直立,常多少圍抱蕊柱,中裂片一般外彎;唇盤上有2條縱褶片,通常從基部延伸到中裂片基部,有時末端膨大或中部斷開,較少合而為一;蕊柱較長,常多少向前彎曲,兩側有翅,腹面凹陷或有時具短毛,花粉團2個,有深裂隙,或4個而形成不等大的2對,蠟質,以很短的、彈性的花粉團柄連接於近三角形的粘盤上。

通常見到的花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等幾部分組成。蘭花是一種奇特的花,它的奇特之處就在於它的花結構與眾不同。蘭花結構的奇特是為了適應昆蟲傳粉,且具蕊柱、蕊喙、花粉團和唇瓣等,加之,蘭花為兩側對稱的花、唇瓣基部形成具有蜜腺的囊和距、雄蕊數目減少、子房下位、花形狀、大小和顏色多樣、多為草本植物、附生或腐生。

品種分類

●紋瓣蘭(學名:Cymbidium aloifolium):

產中國廣東、廣西、貴州和雲南東南部至南部。生疏林中或灌木叢中樹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100-1100米。從斯里蘭卡北至尼泊爾,東至印度尼西亞爪哇,均有分布。

●硬葉蘭(學名:Cymbidium bicolor):

產中國廣東、海南、廣西、貴州和雲南西南部至南部。生於林中或灌木林中的樹上,海拔可上升到1600米。尼泊爾、不丹、印度、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也有分布。

●垂花蘭(學名:Cymbidium cochleare):

產中國台灣(台北、高雄)。生於陰濕密林中樹上,海拔300-1 000米。錫金、印度也有分布。

●莎葉蘭(學名:Cymbidium cyperifolium):

產中國廣東、海南、廣西南部、貴州西南部、雲南東南部(蒙自、硯山、麻栗坡、屏邊)。生於林下排水良好、多石之地或岩石縫中,海拔900-1600米。尼泊爾、不丹、印度、緬甸、泰國、越南、柬埔寨、菲律賓也有分布。

●冬鳳蘭(學名:Cymbidium dayanum):

產中國福建南部、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和雲南西南部、南部至東南部。生於疏林中樹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300-1600米。錫金、印度、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也有分布。

●落葉蘭(學名:Cymbidium defoliatum):

產中國四川、貴州和雲南。生境不詳。本種在西南諸省區常見栽培,據報告浙江也有發現。

●獨占春(學名:Cymbidium eburneum):

產中國海南(崖州、昌江)、廣西南部(十萬大山)和雲南西南部。生於溪谷旁岩石上,海拔不詳。尼泊爾、印度、緬甸也有分布。

●莎草蘭(學名:Cymbidium elegans):

產中國四川西南部、雲南西北部至東南部和西藏東南部。生於林中樹上或岩壁上,海拔1700-2800米。尼泊爾、不丹、錫金、印度、緬甸也有分布。 [14]

●建蘭(學名:Cymbidium ensifolium):

產中國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西南部、貴州和雲南。生於疏林下、灌叢中、山谷旁或草叢中,海拔600-1800米。廣泛分布於東南亞和南亞各國,北至日本。

●長葉蘭(學名:Cymbidium erythraeum):

產自中國四川西南部、雲南西北部至東南部和西藏(波密、察隅、墨脫)。生於林中或林緣樹上或岩石上,海拔1400-2800米。尼泊爾、不丹、錫金、印度、緬甸也有分布。

●蕙蘭(學名:Cymbidium faberi):

產陝西南部、甘肅南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東部。生於濕潤但排水良好的透光處,海拔700-3000米。尼泊爾、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多花蘭(學名:Cymbidium floribundum):

產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東部、貴州、雲南西北部至東南部。生於林中或林緣樹上,或溪谷旁透光的岩石上或岩壁上,海拔100-3300米。

●春蘭(學名:Cymbidium goeringii):

產自中國陝西南部、甘肅南部、江蘇、安徽、 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生於多石山坡、林緣、林中透光處,海拔300-2200米,在台灣可上升到3000米。日本與朝鮮半島南端也有分布;據報告印度東北部也曾發現,尚有待於進一步證實。

●虎頭蘭(學名:Cymbidium hookerianum):

產中國廣西西南部、四川西南部、貴州西南部、雲南和西藏東南部(察隅)。生於林中樹上或溪谷旁岩石上,海拔1100-2700米。尼泊爾、不丹、錫金、印度東北部也有分布。

●美花蘭(學名:Cymbidium insigne):

產中國海南(定安、瓊中)。生於疏林中多石草叢中或岩石上或潮濕、多苔蘚岩壁上,海拔1700-1850米。越南與泰國也有分布。

●黃蟬蘭(學名:Cymbidium iridioides):

產中國四川西南部、雲南西北部至東南部、西藏東南部。生於林中或灌木林中的喬木上或岩石上,也見於岩壁上,海拔900-2800米。尼泊爾、不丹、印度、緬甸也有分布。

●寒蘭(學名:Cymbidium kanran):

產中國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生於林下、溪谷旁或稍蔭蔽、濕潤、多石之土壤上,海拔400-2400米。日本南部和朝鮮半島南端也有分布。

●兔耳蘭(學名:Cymbidium lancifolium):

產中國浙江南部、福建、台灣、湖南南部、廣東、海南、廣西、四川南部、貴州、雲南和西藏東南部。生於疏林下、竹林下、林緣、闊葉林下或溪谷旁的岩石上、樹上或地上,海拔300-2200米。自喜馬拉雅地區至東南亞以及日本南部和新幾內亞島均有分布。

●碧玉蘭(學名:Cymbidium lowianum):

產中國雲南西南部至東南部(盈江、龍陵、滄源、綠春、勐臘、勐海、景洪、金平)。生於林中樹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1300-1900米。緬甸和泰國也有分布。

●大根蘭(學名:Cymbidium macrorhizon):

產中國四川西南部至南部(米易、美姑、南川)、貴州西南部(興義)和雲南東北部(東川)。生於河邊林下、馬尾松林緣或開曠山坡上,海拔700-1500米。尼泊爾、錫金、巴基斯坦、印度北部、緬甸、越南、老撾、泰國、日本也有分布。

●大雪蘭(學名:Cymbidium mastersii):

產中國雲南西北部、南部至東南部。生於林中樹上或岩石上,海拔1600-1800米。錫金、印度、緬甸、泰國也有分布。

●珍珠矮(學名:Cymbidium nanulum):

產自中國海南、貴州西南部和雲南東南部至西南部(文山、思茅、保山)。生於林中多石地上,海拔不詳。此種模式標本系栽培植物,采自雲南怒江河谷(六庫)。在南方民間已廣為栽培。

●邱北冬蕙蘭(學名:Cymbidium qiubeiense):

產中國貴州西南部和雲南東南部。生於林下,海拔700-1800米。

●墨蘭(學名:Cymbidium sinense):

產中國安徽南部、江西南部、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峨眉山)、貴州西南部和雲南。生於林下、灌木林中或溪谷旁濕潤但排水良好的蔭蔽處,海拔300-2000米。印度、緬甸、越南、泰國、日本琉球群島也有分布。

●果香蘭(學名:Cymbidium suavissimum):

產中國貴州西南部和雲南西部。生境不詳,海拔700-1100米。緬甸和越南也有分布。此種植物民間有栽培,國內一些植物園也偶見栽培。

●斑舌蘭(學名:Cymbidium tigrinum):

產雲南西部。生境不詳。印度東北部與緬甸也有分布。

●西藏虎頭蘭(學名:Cymbidium tracyanum):

產中國貴州西南部(冊亨)、雲南西南部至東南部和西藏東南部。生於林中大樹幹上或樹權上,也見於溪谷旁岩石上,海拔1200-1900米。緬甸、泰國也有分布。

●文山紅柱蘭(學名:Cymbidium wenshanense):

產中國雲南東南部(馬關、文山)。生於林中樹上,海拔不詳。越南也有分布。

●滇南虎頭蘭(學名:Cymbidium wilsonii):

此種甚近虎頭蘭(C. hookerianum),但葉較寬,蕊柱較短,萼片與花瓣上有不甚明顯的紅褐色縱脈,可以區別。但上述特徵與黃蟬蘭(C. iridioides)相近,故有人認為本種可能是它與虎頭蘭之間的雜種。

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

蘭花是一種風格獨異的花卉,它的觀賞價值很高。蘭花的花色淡雅,其中以嫩綠、黃綠的居多,但尤以素心者為名貴。蘭花的香氣,清而不濁,一盆在室,芳香四溢。「手培蘭蕊兩三栽,日暖風和次第開;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古人這首詩將蘭花的幽香表現得淋漓盡致。蘭花的花姿有的端莊雋秀,有的雍容華貴,富於變化。蘭花的葉終年鮮綠,剛柔兼備,姿態優美,即使不是花期,也像是一件活的藝術品。「泣露光偏亂,含風影自斜;俗人那斛比,看葉勝看花」。這首詩就是用來形容蘭葉婀娜多姿之美。

置幾盆蘭花,點綴室內,頓覺生意盎然,花開之日,清香陣陣,會使你感到生機勃勃,心曠神怡。

食用價值:蘭花香氣清洌、醇正,蘭花多用於茶,也可用來熏茶;還可做湯等菜餚。

藥用價值

據記載,蘭花全草均可入藥。其性平,味辛、甘、無毒。有養陰潤肺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等功效。可應用於臨床內、婦科諸症。根可治肺結核肺膿腫及扭傷,也可接骨;蘭花花梗可治惡癬

建蘭根煎湯服,據說為催生勝藥,葉治百日咳、可治虛人肺氣(一作肝氣),果能止嘔吐種子治目翳蕙蘭全草能治婦女病春蘭全草治神經衰弱蛔蟲痔瘡等病。素心蘭花瓣可以催生。蕙蘭的素心花瓣陰乾亦能催生。

植物文化

市花

自古以來中國人民愛蘭、養蘭、詠蘭、畫蘭,古人曾有「觀葉勝觀花」的讚嘆。人們更欣賞蘭花以草木為伍,不與群芳爭艷,不畏霜雪欺凌,堅忍不拔的剛毅氣質,「芝蘭生於深谷,不以無人而不芳」。蘭花歷來被人們當作高潔、典雅的象徵,與梅花、竹、菊花一起被人們稱為「四君子」。

1987年在全國十大名花評選中,蘭花僅次於梅花、牡丹、菊花,名列第四。蘭花被中國的河北省保定市、福建省龍巖市、台灣省宜蘭市、貴州省貴陽市、雲南省保山市、廣東省韶關市、廣東省汕頭選定為市花。

郵票

1988年12月25號。中國郵電部發行了一套「中國蘭花」特種郵票。志號:T 129。全套4枚連印。郵票畫面都以畫配詩形式,清幽淡雅。

  • 第一枚「龍字」,圖旁題的是宋蘇軾的詩:「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
  • 第二枚「大一品」,圖旁題的是清何紹基的絕句:「香逾澹處偏成蜜,色到真時欲化雲」;
  • 第三枚「銀邊墨蘭」,圖旁題的是唐李世民的《芳蘭》詩:「日麗參差影,風傳輕重香。會須君子折,佩裹作芬芳」;
  • 第四枚「大鳳尾」,圖旁題的是明張羽的五言絕句《詠蘭葉》:「泛露光偏亂,含風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葉勝看花。」同時還發行了一枚蘭花小型張,圖案為「紅蓮瓣」。郵票以外題有朱德的詠蘭詩:「幽蘭吐秀喬木下,仍自盤根眾草旁,縱使無人見欣賞,依然得地自含芳。」

[1]

花語:

蘭花一般形容人君子,常形容女人空谷幽蘭。

文心蘭:隱藏的愛

劍蘭:高雅、長壽、康寧

蘭花的花語:淡泊、高雅,美好、高潔、賢德。

中國蘭指的是哪些蘭花?詳細介紹5大國蘭品種

蘭花是很多文人雅士所喜歡的花卉植株,它淡雅高潔,花色清雅,幽香四溢。但是蘭花是分為中國蘭和熱帶蘭之分的,有的花友不知道中國蘭指的是哪些蘭花,其實從名字就看的出來,中國蘭是中國種植的蘭花,有春蘭、蕙蘭、建蘭、寒蘭、以及報歲蘭。

一、中國蘭的5大蘭花品種

1、春蘭

春蘭是非常有名的國蘭之一,又名叫做山蘭和草蘭,是屬於蘭花品種之中比較常見的一類。許多養蘭花的花友都是從春蘭開始養殖的,也是中國分布最廣,最受人喜愛的蘭花。春蘭植株一般有3~15厘米高,花序大多是單朵花,極少數才會出現2朵,花色偏向青色,十分清麗淡雅。

2、蕙蘭

蕙蘭又被稱為夏蘭、九節蘭和一莖九花,這種蘭花的特色就是花莖較長,都有30~80厘米開花的時候,一枝花莖上面會有好幾朵花,所以它得名字還叫做一莖九花。另外蕙蘭的葉片也是要比春蘭要稍長一些,清逸很多。蕙蘭在古代叫做「蕙」,有着很悠久的種植歷史。

3、建蘭

關於中國蘭指的是哪些蘭花這一問題,建蘭也是其中最重要的品種,這是一種十分常見的蘭花品種,因為蘭草的葉子十分細長,有劍的感覺,所以被還被稱為劍蘭。它的花期是在每年的7~10月份的時候,所以在最養殖的時候會從夏季開放至秋天,還有着四季蘭的美稱。

4、寒蘭

寒蘭又名冬蘭,很明顯,是一種冬季時候盛開的蘭花品種,寒冷冬日中的11~12月份盛開,十分的親冷孤傲。寒蘭的葉片比較寬厚,花莖雖然稍細又長,但是筆直又挺立,十分孤傲的樣子。寒蘭花被片的窄又長,花朵卻是十分艷麗,香味也是十分清醇。

5、報歲蘭

其實報歲蘭就是我們常講的墨蘭了,墨蘭的品種很多,它的葉片基本上都是十分寬厚,形狀也很像劍的樣子。花莖筆直又挺立,花期是在每年的1~2月的時候,因為總是在春節期間,所以才被命名報歲蘭,但是因為這個品種不耐寒,所以基本上都是養在室內溫暖的環境中。

蘭花在中國的多種花卉之中的地位非常高,在古代不僅有「蕙質蘭心」之說,更有象徵友情的金蘭之交。中國蘭的品種有1019種,總的分為上面的5大種,是世界上有2萬多種蘭花品種中的小部分。除了中國蘭,還有熱帶蘭也很有名氣,但是熱帶蘭卻和中國蘭有着本質上的區別。 [2]

二、中國蘭和熱帶蘭的兩大區別

1、花期區別

很多人不知道熱帶蘭和中國蘭有什麼區別,其實從花期就能看出來,熱帶蘭的花期都是比中國蘭的幾個品種都要長,平常的熱帶蘭大都有3個月花期,尤其是希瓦熊谷蘭和厄瓜多爾的瘤瓣蘭都是常年開花不斷的,而我們中國的蘭花蘭草大多花期只有1~2個月。

2、花冠大小

熱帶蘭的花冠十分的大,中國蘭的風格都是比較清雅,花冠也要小一些。蘇門答臘的石豆蘭的花冠直徑就有10厘米,這已經是十分平常的大小,像是卡特蘭的花冠直徑就有30厘米的大小,簡直壯觀之極。而我們的中國蘭的花冠就要小的多了,基本上都在5厘米左右。

3、風格區別

熱帶蘭的花朵形狀偏大,花色也是十分濃艷,十分嬌媚,就像西方油畫一樣濃墨重彩,一副華貴的的模樣。但是中國蘭的風格就完全不一樣,十分清雅,沒有特別艷麗的品種,比較起來,中國蘭就像是咱們中國的水墨畫一樣,花色也是偏向清雅。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中国兰(兰科、兰属植物))的相关视频


「蘭花」展欣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