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九頭草(石竹科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九頭草(石竹科植物))

九頭草。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60cm。根稍肥厚成細圓錘形,長達33cm,根頭處留有多條莖的殘基。數莖叢生,圓柱形,綠色,被短毛,節膨大。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九頭草
  • 外 文 名:Jiu Tou Cao
  • 資源分布:主要分布於西南
  • 藥用價值:清熱活血

形態特徵

單葉對生;在基部簇生,莖生者2-3對,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長3-9cm,寬1-4mm,基部抱莖,全緣,兩面均被短毛;葉緣毛較多。花多數,成總狀聚傘花序,小聚傘常只1花,小花梗長6-24mm,中部常有苞片1對,卵形,先端呈剛毛狀;花萼簡狀,邊緣具緣毛;有10脈,綠色或紫色;花瓣5,白色或淡黃色,條狀,先端2裂,爪辨不具緣毛;雄蕊10;子房長卵形,花柱3,線形。蒴果瓶狀,6齒裂,外被宿萼。種子多數,細小,背側各具5行突起。

花期8-9月,果期9-10月。2、本種與上種的主要區別在於:莖帶紫色,花呈淺紅色。

性狀鑑別

根圓錐形,長約10cm,有的可達32cm,直徑約1cm,有側根。根頭留有莖基。表面灰黃色或灰褐色,具細縱皺紋。質堅硬,氣微,味淡。地上部分全草長30-50cm。莖多分枝,圓柱形,直徑2-3mm,表面淡綠色或黃綠色,下部帶紫紅色,被有短毛,節膨大。節間長3-7cm,質脆,易折斷,斷面中空。葉對生,捲縮,完整者呈線形,長3-5cm,寬3mm,黃綠色,全緣,兩面均被短毛,基部呈短鞘抱莖。花單生於葉腋,多萎縮,花梗長1-2cm,下部有一對苞片,展開後可見花瓣5枚,線形,先端2裂,淡粉紅色。氣微,味微苦。

生長環境

生長于山坡、草叢中。分布於西南及河北、山西、陝西、內蒙、山東、新疆、青海、四川、雲南等地 [1]

主要價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活血調經止血。主熱淋;血淋小便不利痢疾月經不調經閉崩漏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

《全國中草藥匯編》:九頭草

拼音:Jiǔ Tóu Cǎo

別名:小九股牛

來源:石竹科蠅子草屬植物九頭草Silene tenuis Willd.,以根入藥。秋季採挖,洗淨曬乾。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通經。用於小便不利,尿痛,尿血,閉經。

用法用量:2~3錢。

備註:(1)本種植物有一變種紫莖九頭草(癩頭參)Silene tenuis Willd. var. rubescens Franch.,藥效相似。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九頭草

拼音:Jiǔ Tóu Cǎo

別名:小九股牛

出處:《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石竹科植物九頭草的根。秋季採挖,洗淨,切片曬乾。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33~57厘米。根條狀,直下生,長可近32厘米,根頭處留有莖基。數莖叢生,圓柱形,綠色,被有短毛,節處膨大。基生葉線形,長約3.4厘米,寬約3.3毫米,具細柄;莖生葉對生,長6~8厘米,寬2.4~4毫米,抱莖,全緣,兩面均被短毛,葉緣毛較多。花單生,着生於上端的葉腋中,花柄長6~24毫米;中部有苞片1對;花萼有明顯10脈;花瓣5枚,線狀,帶有紅暈或近白色,先端2裂;雄蕊10;雌蕊花柱3。果實瓶狀,6齒裂。種子多數,細小。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草叢中。 [2]

性味:性平,味苦。

功能主治:破血,清熱,利尿。治小便不利,淋漓澀痛,血尿,經閉不通。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錢。

備註:同屬植物九頭草,又名癩頭參、竹節防風,其形態主要區別點是:莖帶紫色,花為淺紅色,較本品色深。其根功效與本品相同。

摘錄《中藥大辭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