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雲南獨蒜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雲南獨蒜蘭)

雲南獨蒜蘭(學名:Pleione yunnanensis (Rolfe) Rolfe):地生或附生草本。假鱗莖卵形、狹卵形或圓錐形,上端有明顯的長頸,綠色,頂端具1枚葉。葉在花期極幼嫩或未長出,長成後披針形至狹橢圓形,紙質。花葶從無葉的老假鱗莖基部發出,直立,頂端具1花;花淡紫色、粉紅色或有時近白色,唇瓣上具有紫色或深紅色斑;花瓣倒披針形,展開,長3.5-4厘米,寬5-7毫米,先端鈍,基部明顯楔形;唇瓣近寬倒卵形,長3-4厘米,寬2.5-3厘米,明顯或不明顯3裂。蒴果紡錘狀圓柱形。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於林下和林緣多石地上或苔蘚覆蓋的岩石上,也見於草坡稍蔭蔽的礫石地上,海拔1100-3500米。產中國四川西南部、貴州西部至北部、雲南西北部至東南部和西藏東南部,緬甸北部也有分布。此花有栽培,具有較高的園藝價值。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雲南獨蒜蘭
  • 拼 音:yn nn d sun ln
  • 學 名:Pleione yunnanensis (Rolfe) Rolfe
  • 亞 界:綠色植物亞界
  • 總 門:輪藻總門
  • 門 :木賊門(有胚植物門)
  • 亞 門:木賊亞門(維管植物亞門)
  • 綱 :木蘭綱(被子植物綱)
  • 亞 綱:百合亞綱
  • 超 目:天門冬超目
  • 目  :天門冬目
  • 科  :蘭科
  • 屬  :獨蒜蘭屬
  • 種 :雲南獨蒜蘭

生於林下和林緣多石地上或苔蘚覆蓋的岩石上,也見於草坡稍蔭蔽的礫石地上,海拔1100-3500米。產中國四川西南部(越西、鹽源、石棉、西昌、木里)、貴州西部至北部(凱里、印江、雷山、貴陽、梵淨山、盤縣、安龍、望謨、納雍)、雲南西北部至東南部(貢山、維西、麗江、大理、漾濞、永寧、蒙自、文山)和西藏東南部(察瓦龍)。緬甸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雲南。

形態特徵

雲南獨蒜蘭地生或附生草本。假鱗莖卵形、狹卵形或圓錐形,上端有明顯的長頸,全長1.5-3厘米,直徑1-2厘米,綠色,頂端具1枚葉。葉在花期極幼嫩或未長出,長成後披針形至狹橢圓形,紙質,長6.5-25厘米,寬1-3.5厘米,先端漸尖或近急尖,基部漸狹成柄;葉柄長1-6厘米。

花葶從無葉的老假鱗莖基部發出,直立,長10-20厘米,基部有數枚膜質筒狀鞘,頂端具1花,罕為2花;花苞片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草質或膜質,長2-3厘米,寬5-8毫米,明顯短於花梗和子房,先端鈍;花梗和子房長3-4.5厘米;花淡紫色、粉紅色或有時近白色,唇瓣上具有紫色或深紅色斑;中萼片長圓狀倒披針形,長3.5-4厘米,寬6-8毫米,先端鈍;側萼片長圓狀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稍斜歪,常近等長於並稍寬於中萼片,先端鈍。

花瓣倒披針形,展開,長3.5-4厘米,寬5-7毫米,先端鈍,基部明顯楔形;唇瓣近寬倒卵形,長3-4厘米,寬2.5-3厘米,明顯或不明顯3裂;側裂片直立,多少圍抱蕊柱;中裂片先端微缺,邊緣具不規則缺刻或多少呈撕裂狀;唇盤上通常具3-5條褶片自基部延伸至中裂片基部;褶片近全緣或略呈波狀並有細微缺刻;蕊柱長1.8-2.3厘米,多少弧曲,兩側具翅;翅自中部以下甚狹,向上漸寬,在頂端圍繞蕊柱,寬達5-6毫米,有不規則齒缺。蒴果紡錘狀圓柱形,長2.5-3厘米,寬約1.2厘米。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長習性

喜涼爽、通風的半陰環境,較耐寒,冬季不休眠,越冬最低溫度-10℃以上,宜栽於疏鬆、透氣、排水良好的蕨根,水苔或腐殖土中。獨蒜蘭原產溫帶和亞熱帶高海拔地區。喜歡四季分明的氣候。夏季氣溫最好不要高於25攝氏度。偶爾有幾天30度高溫也可以忍受。冬季休眠期,溫度要求接近冰點。也就是理想的1到5攝氏度。這個溫度和一般冰箱的冷藏室是基本一致的。獨蒜蘭低溫休眠一段時間後,自己會萌發新芽。獨蒜蘭盆栽種植季節是很靈活的。在中國哈爾濱,可以春夏季在室外種植,冬季放冰箱裡休眠。如果在廣州種植,可以冬春季室外種植,夏季放冰箱裡休眠。反季節種植一定要了解當地氣溫。提前控制澆水,逐步斷水。如果斷水早了,則浪費適宜的生長期。如果晚了,則植物遭遇高溫。往往不能正常進入休眠而猝死。

繁殖方式

用播種或分株法繁殖。獨蒜蘭屬植物和荷蘭鬱金香十分相像,是每年更新的偽球莖。因此需要充足的肥料才能長成可以次年開花的偽球莖。新生偽球莖長在老球上面,以及基盤側面(芽)。季節末,休眠前,應按大小分級。小的可能要兩三年後才能開花。去年長成的老偽球莖不會再長葉片,但是它會在上面,和側面產生仔偽球。側面仔偽球開始象芽,然後肥大成偽球莖。由於胚發育不全,只能在無菌條件下播於培養基中,獨蒜蘭的繁殖以假鱗莖自然分株為主。繁殖宜在秋後地上部分倒苗,假鱗莖休眠時進行。剛移栽的植株應控制澆水,以防假鱗莖腐爛。生長季節應施以薄肥。

病蟲防治

葉斑病

主要危害獨蒜蘭的葉片及花蕾,可採用1%的波爾多液、50%的多菌靈、5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或40%的樂果乳劑1500倍液防治。

鞘鏽菌

通常在葉的上下表面,較少在莖上出現凸起的小皰,內含黃色、橙色、銹色或甚至紫黑色的粉狀孢子。鏽病並不致命,葉亦不至死亡,但使植株生長衰弱。防治方法除剪去病葉外,可用65%代森鋅粉劑500-600倍液或含銅殺菌劑噴灑。

白絹病

多發生於霉雨季節。初發病時、葉基布滿白色茵絲.導致根莖腐爛。防治方法:去掉帶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劑或石灰。根治方法:注意通風透光,盆土排水良好。嚴重的病株要燒毀。

炭疽病

終年都有,高溫多雨季節更為猖撅,而以建蘭感染尤多。病斑先從葉尖向根莖處延伸,初為褐色,然後逐漸擴大增多,出現許多干黑點,嚴重時導致整株死亡。防治方法:除積極改菩環境條件外,在發病期內,可先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500倍液噴治,每7-10天一次;然後再輔以1%等量式波爾多液,每半月一次,連續噴3-5次。

介殼蟲

介殼蟲寄生於植株葉片邊緣或葉背面吸取汁液,引起植株枯萎,嚴重時整株植株會枯黃死亡,介殼蟲的分泌物還會引起黑霉病的發生。可用50%的氧化樂果乳劑,50%的馬拉硫磷、25%亞胺硫磷乳劑或80%敵敵畏乳劑1000倍液噴殺,一般5-7天噴一次連續噴灑3次以上。 [1]

醫藥用途

假鱗莖(山慈姑):苦,涼。有小毒。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用於癰腫疔毒,瘰癧,喉痹疼痛』蛇蟲咬傷,狂犬咬傷,肺癆,咳嗽痰喘,外傷出血,跌打損傷。

  1. 【蒙藥】同瓶獨蒜蘭《蒙藥》。
  2. 【侗藥】構岑(Kiut jenc),罵棕岑(Mal soul jenc):假球莖主治癀稿朗(疤骨癀),降吆(內傷)《侗醫學》。
  3. 【白藥】工般優:球莖治肺結核,氣管炎,消化道出血,癤腫,跌打損傷,手腳皺裂《滇藥錄》。
  4. 【佤藥】西亞:假球莖治百日咳,肺結核,氣管炎,潰瘍病癰腫《滇藥錄》。
  5. 【納西藥】鍋邊羊:功用同佤族《滇藥錄》。
  6. 【彝藥】資糯區:根治咯血,盜汗,咳嗽,潮熱,顴紅,消瘦《彝藥志》。

獨蒜蘭:蘭文化的燦爛史,你了解有多少?

獨蒜蘭是蘭科、獨蒜蘭屬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也是中國的特有物種。獨蒜蘭生於常綠闊葉林下或灌木林緣腐植質豐富的土壤上或苔蘚覆蓋的岩石上,海拔900-3600米。產中國陝西南部、甘肅南部、安徽、湖北、湖南、廣東北部、廣西北部、四川、貴州、雲南西北部和西藏東南部。此花有栽培,具有較高的園藝價值。

獨蒜蘭屬於蘭花文化中比較特別的花文化,蘭花文化其本身就富有人文精神。最早賦予蘭花一定人文精神的是孔子,據東漢蔡邕《琴操》載:孔子自衛反魯,隱谷之中,見幽蘭獨茂,蔚然嘆曰:「蘭當為王者香」。

真正的蘭花文化則起源於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他種蘭、愛蘭、詠蘭,以蘭花為寄託,千百年來一直影響着後人。詩人們將蘭花的高潔與人格的聯繫起來,使得蘭花文化不斷得以拓展和延續。

蘭花以高潔、清雅、幽香而著稱,葉姿優美,花香幽遠。自古以來,蘭花都被譽為美好事物的象徵,已廣泛在民間人格化了。蘭花對社會生活與文化藝術發生了巨大的影響。蘭花在中國人民心目中,已經成為一切美好事物的寄寓和象徵。其中獨蒜蘭的人文歷史中也具有相當豐富的人文情懷。


王羲之摹蘭

獨蒜蘭的個體不高,植株通常僅10餘厘米,小巧而又簡單,它的基部有着卵球形的假鱗莖,頂端着生一枚葉片,待到花開時節,鱗莖上還會抽出一根花葶,其上着生一朵大大的粉紅色花朵。顯得那麼落落大方,美艷驚人,雖然少了幾分君子的風範,卻滿滿的一副淑女的韻味。

不同於我們所說的蘭花,它並不是紮根於疏鬆而又肥沃的土壤之中,往往是生長於潮濕又長滿苔蘚的岩壁上,因為它種子的透水和透氣性低,萌發條件比較苛刻,而長滿濕潤苔蘚的岩壁環境是它最喜愛的萌發生長的溫床。當它長滿一片岩壁,在鮮花怒放的季節,綠油油的岩體上,成片的粉色花朵,在濕漉漉的山水之下顯得很是楚楚動人。

獨蒜蘭花形十分獨特誘人,而且有特殊的黃斑存在,開放時優雅而又迷人,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既可以在園林景區中栽培也可以製成盆栽在家中擺放。獨蒜蘭是蘭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就有羲之摹蘭的故事。

據說書聖王羲之十分重視書法理論,父親王曠從小就悉心指導他鑽研《筆論》,他善於將筆論中的理論體味於自己的書法實踐中。而且轉益多師,精研諸體。更重要的是他還創造了流暢的行體。

王羲之創造行書、草書受他的愛好有很大關係。王羲之一愛蘭、二愛鵝。愛鵝的故事其來由是他曾給一位山陰道士書寫了《黃庭經》而「籠鵝而歸」,而又拓了「鵝」字而家喻戶曉。而更有情趣的愛蘭卻流傳被人疏忽。

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約友修禊,選擇了蘭亭為修禊之所,除「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外,此地還盛開幽蘭,馨香撲鼻。同去的名士們因此而留下了「俯揮素波,仰掇芳蘭」、「微音選泳,馥為若蘭」、「仰泳挹遺芳,怡神味重淵」等詠蘭名句。


王羲之在精研書法體勢時,得益於養鵝,更得益於愛蘭。曲頸高歌,紅掌撥水的鵝,給王羲之帶來啟示,從此伸臂運筆,更揮灑自如。而那迎風飄拂、婀娜多姿的蘭葉,更啟發了他創飄逸流暢、妍美遒媚的書法新體。蘭葉清翠欲滴、素靜整潔、疏密相宜、流暢飄逸。

王羲之將蘭葉的各種姿態運用到書法中,使他的書法結構、筆法、章法的技巧達到精熟的高度。他的書法蘭畫映素,氣脈貫通,字體秀美,錯落自然,且因字生姿、因姿生妍、因妍生勢、因勢利導,達到了神韻生動、隨心所欲的最高境界。王羲之愛蘭的故事,歷史上傳誦較廣。

我國元代一件稀世名磁青花四愛圖梅瓶,有「王羲之愛蘭」、「周茂叔愛蓮」、「孟浩然愛梅」、「林和靖愛鶴」四幅圖,可見,王羲之愛蘭影響之深遠。

張學良嗜蘭

獨蒜蘭清新高雅脫俗,人們通常會用「蘭章」來寓意詩文之美,用「蘭交」來寓意友誼之純,更有用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可見獨蒜蘭的人文精神中頗有高尚二字的精神內涵 比如張學良就認為像獨蒜蘭這種蘭花都是屬於高雅的花。

說起張學良與蘭,就不得不提起少帥嗜蘭的這個故事。「西安事變」以後,張學良遭軟禁,四六年被秘密解往台灣,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幽禁生活。

在幽禁期間,張將軍除讀書外,就是時養蘭花。他曾坦然地表示:「我第一愛夫人,第二愛蘭花。」他還說「寫詩可以言志,養蘭能寄情。」他把熱愛祖國之情,溶入於熱愛中國蘭花之中。張將軍在家中飼養了200餘盆蘭花,五十年來親自栽種、管理。不僅養了大批中國傳統春蘭名種,如綠雲、宋梅、大富貴等,還栽培廣東報歲,福建建蘭,四川川劍,獨蒜蘭等多類蘭花。


九十年代初張學良被馳禁,他的「自由度」增加了。每年春暖花開時,經常到台北市區及近郊蘭園賞蘭、買蘭,並經常與台灣世界蘭蕙交流會的蘭友交流,切磋蘭藝,並欣然出任該會榮譽會長。一九九三年四有二十五日,中國第三屆花卉博蘭會在北京農業展覽館舉行。

其中在第三展區第五展館,舉辦海峽兩岸蘭蕙交流會。當晚九時許,黨和國家領導人陳慕華、遲浩田、宋平等走入了蘭花展廳,當台灣世界蘭蕙交流會會長黃秀球代表張學良把命名為「愛國」的蘭花贈送給國家領導人時,有同志對黃秀球說:「請你轉達我對張學良先生的謝意,並祝張先生身體健康。」 [2] 會前,張學良將軍親筆寫了賀信,全文如下:「蘭在中國歷史上,是一種品格高超的名花,自春秋時孔子自衛適魯,作猗蘭之操,譽為『王者之香。』而後歷代文人雅士詠歌不絕,左氏不遺夢蘭之徵,屈子思君紉蘭為佩,周易更謂:『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是將君子比德於蘭,而非以蘭比德於君子。 」

張學良將軍曾寫《詠蘭》詩曰:「芳名譽四海落戶到萬家葉立含正氣芳妍不浮華常綠斗嚴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風姿寄高雅。」

自古以來,「綠葉兮素枝,芳菲菲兮襲余」、「秋蘭兮青表,綠葉兮紫莖」、「余既滋蘭之九豌兮,又樹蕙之百畝」等名句的廣泛傳播,使「蘭」這個詞成為「君子」、「德人」、「美人」、「佳人」的代稱,並由此使「蘭」離開了它本身的植物性成為一種色彩絢爛的文化符號。

其實我國蘭文化與我國文化是同時起源的。而且起始之時將蘭視作仙草,以致數千年來,我國人民認為蘭非一般凡花俗草。《左傳》記載「燕姑夢蘭生子」的故事,這證明在孔子之前,蘭已深入人們的生活,可見其種類獨蒜蘭的人文歷史中也涵蓋了整個蘭花文化的燦爛史。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云南独蒜兰)的相关视频


相關視頻

獨蒜蘭 雜交方法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