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什麼是竹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什麼是竹花?)

什麼是竹花?

竹花,即多年生禾本科竹亞科多種植物的花。初期色淡,後期粉紅色,龜裂。內部粉紅色,肉質,後成木拴質。竹花比較廣泛分布在南方竹林區。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竹花
  • 拉丁學名:Shiraia bambusicola P.Henn
  • 別 稱:竹黃、天竹花、淡竹花、竹繭、赤糰子、
  • 界 :真菌界
  • 亞 門:子囊菌亞門
  • 綱 :核菌綱
  • 目 :肉座菌目
  • 科 :肉座菌科
  • 屬 :竹黃屬
  • 分布區域:分布四川、安徽、江蘇、浙江等地。

形態特徵

子座小,長1-4.5cm ,寬1-2.5cm,形狀不規則,多呈瘤狀。初期色淡,後期粉紅色,龜裂。內部粉紅色,肉質,後成木拴質。

多生於衰敗或即將衰敗的竹林中,它的主要寄主為箭竹屬(Fargesia FI′anch)和短穗竹屬舊rachystachyum)植物,短穗竹(B.densiflorum)及其變種毛環短穗竹(var.。illosum)是其最重要的寄主,其寄生率最高,產量最大。

主要價值

我國民間作為藥用,治療虛寒胃疼、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跌打損傷和筋骨酸痛等。

  • 【藥 材 名】竹花
  • 【拉丁名】Shiraia bambusicola P.Henn
  • 【科目來源】菌類植物藥肉座菌科
  • 【藥用部位】真菌竹黃的子座。
  • 【性味歸經】辛,平入肺、肝經。
  • 【功效分類】化痰止咳平喘藥
  • 【功效主治】鎮咳化痰,理氣止痛,鎮驚。治中風,小兒驚風,胃氣痛。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克。
  • 【用藥忌宜】灰指甲、鵝掌風等皮膚病患者忌服。
  • 【資源分布】分布四川、安徽、江蘇、浙江等地。
  • 【功效分類】化痰止咳平喘藥
  • 【其他名稱】又名竹黃、天竹花、淡竹花、竹繭、赤糰子、竹赤糰子、竹赤斑菌、竹參、竹三七、血三七等屬於真菌界、子囊菌亞門、核菌綱、肉座菌目、肉座菌科、竹黃屬真菌。

化學成分

化學分析表明,竹黃中含有多種單體化合物。王景祥等人從福建仙遊縣出產的竹黃中,經醇提、硅膠柱層析分離等技術,分離鑑定了4種晶體,分別是甘露醇、硬脂酸、竹紅菌甲素(hypocrelline A,HA)、竹紅菌乙素(hypocrelline B,HB)。

相關記載

竹子是多年生一次開花植物,竹子開花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屬於竹子結籽繁殖的一個過程。

我國古代人民早就觀察到這種現象,在2000多年前的《山海經》中就有:「竹生花,其年便枯。」的記載。晉代戴凱所著的《竹譜》中記述着:「藥必六十,復亦六年。」其註解是:「竹六十年亦易根,易根輒結實而枯死。」不過,竹子主要是進行無性繁殖的,每年春季從地下的竹鞭上長出筍來,然後發育成新竹。竹鞭不是它的根,而是地下莖。地下莖可以分為三個類型:單軸型的地下莖能繼續生長,芽着生於兩側,側芽發育成筍;合軸型的頂芽發育成筍,側芽產生新的地下莖,相連形成合軸,地下莖產生竹稈密集成叢,大熊貓喜歡吃的愉竹和華桔竹,就屬於這一類;此外還有一種復軸型,是上述兩種的混合型。 [1] 竹子的有性生殖則像其他有花植物一樣,先開花,後結籽,完成整個生長周期。竹子開花的周期,也因竹子種類不同有三種類型:少數竹子可以年年開花,開花後竹稈並不死亡,仍然可以抽鞭長筍;大部分竹子在整個生長過程中只開一次花,而且有一定周期,從40到80年不等,開花後杆葉枯黃,成片死去,地下莖也逐漸變黑,失去萌發力,結成的種籽即所謂竹米,下種後萌發生長,才能長成新竹,箭竹和華桔竹就屬於這個類型;還有一種類型是不定期零星開花,開花後,竹林並不死去,例如慈竹就是其中的一種。

華桔竹、大箭竹等都屬於定期成片開花的一類。這類竹子開花的間隔時間很長,一般為50一60年:還有的甚至要近百年才開一次花。但是,不論哪一年長出的竹竿,只要竹鞭的年齡相同或相近,那麼開花的時間就大體相同。即使生態環境差別很大,如陽坡、陰坡,陡坡、緩坡,不同的土壤,不同的海拔高度,都能同時開花。

竹花泡水的功效與作用

竹花是寄生在竹子上一種特殊存在,它多是不規則的顆粒狀物質,有自然的竹子香氣,人們收集它以後曬乾能入藥也能當保健食材工人們泡水喝,它能為人體補充豐富營養,並能清熱解毒,也能預防一些慢性疾病發生,下面是對竹花泡水和功效與作用的具體介紹,能讓大家對竹花有更全面的了解。

1、預防上火

平時人們多用竹花泡水喝,能預防上火症狀出現,因為它是一種性質寒涼的保健食材,能清理身體內的熱毒,並能抑制人體對熱度的吸收,對人類經常出現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以及口腔異味等症都有特別明顯的預防作用。

2、消炎殺菌

竹花是一種藥用價值極高中藥材,它既能為人體補充豐富營養,又含有多種天然藥用成分,能消滅人體內的敏感菌致病菌,特別是它含有的生物鹼酚類物質能抑制人體內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的弧形,並能防止這些病菌對人體細胞產生破壞,那讓人體自身抗炎抗病毒能力明顯增強

3、補中益氣

竹花泡水喝還能補中益氣緩解體虛,這種保健食材中含有多種,豐富氨基酸和天然多糖還含有一些活性成分,人們在用它泡水喝以後,能把它含有的這些有效營養儘快吸收,可滿足人體正常代謝的需要,而且能讓人類體質虛弱的症狀很快好轉,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它泡水喝,能有效增強人類身體素質。 [2]

4、美容養顏

竹花泡水喝還能滋養細嫩肌膚,提高皮膚抗氧化能力,它具有很明顯的美容作用,特別是那些愛美的女人,經常用它泡水喝能淡化皮膚表面的色斑,並能防止皺紋生成,能讓女人的皮膚變得越來越好。竹花泡水喝還能清理人體內的毒素,可防止這些有害物質對人體皮膚細胞產生傷害,這也是它能美容的重要因素。

竹花泡酒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竹花是一種中藥材,它是寄生在竹子上的菌類植物,人們把它採集以後曬乾能入藥,而入藥以後的竹花則能用來泡酒喝,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竹花泡酒以後的功效與作用,同時也會讓大家了解竹花泡酒的禁忌有哪些。

1、消腫止痛

消腫止痛是竹花泡酒的重要作用,它能加快人體內血液循環,並能消腫止痛,平時人們因外傷導致皮膚表面出現紅腫,疼痛時刻用它泡出的藥酒外敷患處,能讓腫痛症狀消失,另外人們出現關節腫痛時及時用竹花泡酒喝也能讓症狀減輕。

2、祛風除濕

竹花泡酒能祛風除濕,它能消滅人體內的風濕因子,並能防止濕毒對人體產生傷害,對人類經常出現的風濕性關節炎有特別好的預防和緩解作用,人們因風濕性關節炎導致關節腫脹時,可把它泡出的藥酒塗抹並按摩患處,能讓疼痛症狀減輕,而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直接服用它泡出的藥酒,則能預防風濕骨痛出現。

3、消炎殺菌

消炎殺菌也是竹花泡酒的重要作用,竹花和白酒中都含有大量的藥用成分,而且能消滅人體內的多種致病菌,能防止人體內炎症滋生,經常用它泡酒,可能讓人體自身抗炎,抗病毒能力明顯增強,也能防止腸炎,胃炎,氣管炎等多種炎症出現,對維持人體健康有特別明顯的作用。 [3]

竹花泡酒的禁忌

竹花泡酒能讓人體吸收豐富的營養,也能保健身體預防疾病,但它在泡酒時也有一些禁忌,這種中藥適合不吃藥就不要盲目把它與其他中藥材搭配在一起,泡着藥酒,另外它泡好以後的藥酒,還禁止過量服用,不然也會加重人體負擔。

上面對竹花泡酒的功效與作用做了詳細介紹,能讓大家對竹花泡酒的功效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掌握這些知識以後,很多人都會想用竹花泡酒喝,但用它泡酒時一定要注意它的禁忌,以免泡酒服用後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竹花《中藥材之家》

竹花是一種中藥,它的主要功效就是鎮咳化痰、理氣止痛、鎮驚。在臨床上,可以應用竹花來治療虛寒胃疼、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跌打損傷、筋骨酸痛等。竹花作為一種中藥,它本身不是竹子的花,而是寄生在竹子上面的一種真菌,又叫做竹黃或者叫做天竹花、淡竹花,這種真菌開花就意味着竹子的死亡。在臨床應用竹花的過程中,有一些禁忌,比如灰指甲、鵝掌風這樣的皮膚病患者,不能應用足花進行治療。竹花作為一種比較少有的中藥,臨床應用不是很廣泛,但是它的相關鎮痛效果還是值得肯定的。

性味 淡,平

功能主治

虛寒胃疼、 祛風除濕,活血舒經,風濕痹痛,四肢麻木,小兒百日咳,白帶過多,止咳,牙痛。   用法用量 2~5錢。 驗方 1.風濕痹病、四肢麻木: 竹黃60g,用白酒50度以上250ml浸泡24小時後服用,每晚服一次,約50ml,或用藥酒外擦。 2.小兒百日咳: 竹黃6-9克,水煎服。 3.胃痛:竹花3錢,南五味子根5錢,天台烏藥5錢水煎服。 4.牙痛:竹花一兩泡50度白酒泡備用。 5.竹花、野百合、七葉膽、疔瘡草、竹葉地丁等治療癌症方面有特效。 注意 灰指甲、鵝掌風等皮膚病患者忌服。孕婦及高血壓患者禁服;服藥期間忌食蘿蔔、酸辣。

竹花」其實不是花,是長在野生苦竹上的一種菌球,潮濕時為淡紅色,幹了以後呈白色,形似花,故稱苦竹花。苦竹花是一種天然的中草藥材,可治療疾病。 [4]

主治應用

  • (1)、治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跌打損傷,筋骨酸痛,四肢麻木,腰背勞損,貧血頭痛,半身不遂,四肢無力,將竹黃30至46克浸泡於一斤50度白酒內,七日後服用,每晚睡前各服9克。
  • (2)、治咳嗽多痰型氣管炎。竹黃30克加蜂蜜60克浸於一斤50度白酒內,24小時以後即可服用,每日早晚各服9克。
  • (3)、治體表局部疼痛及風寒疼痛,以酒浸過的竹黃藥渣塗擦痛處,至皮膚發熱為度(配合口服竹黃酒)、每日數次。
  • (4)、治寒火牙痛,咬住以酒浸過的竹黃藥渣,一般在一分種之內牙痛消失。
  • (5)、治濕寒胃疼,以竹黃50克浸於一斤50度白酒內,二十四小時後即可服用,每次用9克,日服三次。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