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全緣葉欒樹 (無患子科,欒樹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全緣葉欒樹 (無患子科,欒樹屬植物))

全緣葉欒樹(學名:Koelreuteria bipinnata Franch. var. integrifoliola (Merr.) T. Chen)

是無患子科,欒樹屬復羽葉欒樹的變種,喬木,高可達20餘米;枝具小疣點。葉平展,二回羽狀複葉,小葉通常全緣,有時一側近頂部邊緣有鋸齒。紙質或近革質,兩面無毛或上面中脈上被微柔毛,下面密被短柔毛,圓錐花序大型,分枝廣展,裂片闊卵狀三角形或長圓形,花瓣長圓狀披針形,瓣片頂端鈍或短尖,瓣爪被長柔毛,花絲被白色、開展的長柔毛,花葯有短疏毛;子房三棱狀長圓形,蒴果橢圓形或近球形,淡紫紅色,老熟時褐色,果瓣橢圓形至近圓形,種子近球形,7-9月開花,8-10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廣東、廣西、江西、湖南、湖北、江蘇、浙江、安徽、貴州等省區。生長在海拔100-300米的丘陵地、村旁或600-900米的山地疏林中。全緣葉欒樹樹形端正,枝葉茂密而秀麗,是良好的三季可觀賞的綠化美化樹種。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全緣葉欒樹
  • 學 名:Koelreuteria bipinnata Franch. var. integrifoliola (Merr.) T. Chen
  • 別 稱:圖扎拉、巴拉子,山膀胱,黃山欒樹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 :無患子目
  • 科 :無患子科
  • 亞 科:車桑子亞科
  • 屬 :欒樹屬
  • 種 :全緣葉欒樹
  • 命名者及年代:(Merr.) T. Chen,1979

形態特徵

喬木,高可達20餘米;皮孔圓形至橢圓形;枝具小疣點。葉平展,二回羽狀複葉,長45-70厘米;葉軸和葉柄向軸面常有一縱行皺曲的短柔毛;小葉9-17片,互生,很少對生,紙質或近革質,斜卵形,長3.5-7厘米,寬2-3.5厘米,頂端短尖至短漸尖,基部闊楔形或圓形,略偏斜,邊緣有內彎的小鋸齒,兩面無毛或上面中脈上被微柔毛,下面密被短柔毛,有時雜以皺曲的毛;小葉柄長約3毫米或近無柄。小葉通常全緣,有時一側近頂部邊緣有鋸齒。

圓錐花序大型,長35-70厘米,分枝廣展,與花梗同被短柔毛;萼5裂達中部,裂片闊卵狀三角形或長圓形,有短而硬的緣毛及流蘇狀腺體,邊緣呈齧蝕狀;花瓣4,長圓狀披針形,瓣片長6-9毫米,寬1.5-3毫米,頂端鈍或短尖,瓣爪長1.5-3毫米,被長柔毛,鱗片深2裂;雄蕊8枚,長4-7毫米,花絲被白色、開展的長柔毛,下半部毛較多,花葯有短疏毛;子房三棱狀長圓形,被柔毛。蒴果橢圓形或近球形,具3棱,淡紫紅色,老熟時褐色,長4-7厘米,寬3.5-5厘米,頂端鈍或圓;有小凸尖,果瓣橢圓形至近圓形,外面具網狀脈紋,內面有光澤;種子近球形,直徑5-6毫米。花期7-9月,果期8-10月。

栽培技術

苗木:選擇選擇生長旺盛、健壯、無病蟲害、樹幹直立的植株。對於較大的苗要在樹幹的陽面做好標記,以防移植時陰陽錯位,引起樹幹灼傷或爆裂,影響成活率。

栽植:全緣葉欒樹喜土層深厚、略帶酸性的環境,所以筆者採取了大穴換土的方法,以1米至2米高的全緣葉欒樹為例,樹穴長1米、寬1米、深1米。挖好穴後,填30厘米厚的爐渣做滲水層,爐渣上鋪一層草苫,以免上半部的土壤因澆水而流入爐渣縫隙。用配製好的種植土,摻腐殖酸肥料和腐熟的有機肥料以及鹽鹼地改良肥,填入樹穴,夯實至距地面50厘米深。之後將種植土填入樹穴,夯實至距地面45厘米處,這樣斷根處不會直接與肥土接觸,不易產生爛根。然後,將黃山欒輕輕放入樹穴,陽面向南,然後再填入混合土踏實。

水肥:全緣葉欒樹移栽後,第一次定根水要及時,並且要澆足、澆透,這樣可使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而有利於成活。第一次澆水一定要圍大坑,澆透水,可將溶解的10克生根劑隨水澆入樹穴,以促生新根。7天至10天後,澆第二次水。20天左右再澆第三次水即可。以後根據情況,適時澆水。在生長期,可施稀薄糞水一兩次,這樣才可使其葉綠花繁,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

保護:夏季樹枝幹易被烈日灼傷,以致皮部爆裂枯朽,形成嚴重損傷。對於新栽植的全緣葉欒樹,移栽後進行塗白處理,還可用草繩裹干2米左右以減少水分蒸發。栽植後應立支架固定樹幹,以防晃動。如果不立支架,由於樹幹搖動根系不能與土壤密接而產生縫隙,根系極易失水,影響成活,固定處應用柔軟材料隔墊,以防損傷干皮。

防寒:入冬後,新植的樹要做防寒。方法是搭建牢固的防風屏障,在南面向陽處留一開口,接受陽光照射。另外,在地面上覆蓋一層稻草,以防根部受凍。華北地區不但新移植的全緣葉欒樹要防寒,成活後也要年年對樹幹做防寒處理,方法是用草繩從根際處一直纏繞到分枝點,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樹木存活率。

修剪:全緣葉欒樹樹冠端正,園林上常用其自然式樹形。新植的樹保留分布均勻的3至5個主枝,短截25厘米至40厘米,每個主枝保留兩三個側枝。養護中隨時剪去枯枝、病枝或過密枝。 [

病蟲防治

欒樹流膠病

症狀:此病主要發生於樹幹和主枝,枝條上也可發生。發病初期,病部稍腫脹,呈暗褐色,表面濕潤,後病部凹陷裂開,溢出淡黃色半透明的柔軟膠塊,最後變成琥珀狀硬質膠塊,表面光滑發亮。樹木生長衰弱,發生嚴重時可引起部分枝條乾枯。

病因:該病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大致可分為生理性流膠,如凍害、日灼,機械損傷造成的傷口,蟲害造成的傷口等,還有侵染性流膠,細菌、真菌都可引起流膠,但致病菌尚不清楚。

防治方法:

  • ⑴刮疤塗藥用刀片刮除枝幹上的膠狀物,然後用10倍梳理劑牗一種用多種中藥復配的藥劑牘塗抹傷口。
  • ⑵加強管理冬季注意防寒、防凍,可塗白或塗梳理劑。夏季注意防日灼,及時防治枝幹病蟲害,儘量避免機械損傷。
  • ⑶藥物防治早春萌動前噴石硫合劑,每10天噴1次,連噴兩次,以殺死越冬病菌。發病期噴百菌清或多菌靈800至1000倍液。

欒樹蚜蟲

症狀:為害欒樹的嫩梢、嫩芽、嫩葉,發生嚴重時樹梢、葉上布滿蟲體,嫩葉皺縮成團,嫩梢彎曲不長,並有大量分泌物。

病因:一年發生多代,以卵在芽縫、樹皮裂縫等處越冬,次年4月欒樹發芽時越冬卵孵化,若蚜棲息在芽縫處為害。4月中旬形成無翅雌蚜,開始胎生小蚜蟲。4月下旬出現有翅蚜,擴散為害,4月下旬至5月份為害嚴重。

防治方法:

  • ⑴於若蚜初孵期開始噴灑蚜虱淨2000倍液等吡蟲啉類藥劑。
  • ⑵於初發期及時剪掉樹幹上蟲害嚴重的萌生枝,消滅初發生尚未擴散的蚜蟲。
  • ⑶注意保護和利用瓢蟲、草蛉等天敵。

日本龜蠟介

症狀:欒樹日本龜蠟介屬同翅目,蠟介科,名棗包甲蠟介、俗稱棗虱子。在欒樹上大面積發生時嚴重者全樹枝葉上布滿蟲體,枝條上附着雌蟲遠看像下了雪一樣,若蟲在葉上吸食汁液,排泄物布滿全樹,造成了樹勢衰弱,也嚴重影響了綠化景觀。

防治方法:

⑴若蟲大發生期噴樂斯本2000倍與洗衣粉1000倍混合溶液,噴2至3次,間隔7至10天。用25%的呋喃丹可濕性粉劑200至300倍在5月份灌根2次,對殺死若蟲效果很好。 ⑵從11月到第二年3月,可刮除越冬雌成蟲,集中刮下來蟲體到塑料袋後深埋,配合修剪,剪除蟲枝。打冰棱消滅越冬雌成蟲,雨雪天氣,枝條上會結較厚的冰凌時,及時敲打樹枝震落冰凌,可將越冬蟲隨冰凌震落,把打落的冰凌集中處理掉。

桃紅頸天牛

症狀:桃紅頸天牛主要危害欒樹的木質部。卵多產於樹勢衰弱枝幹樹皮縫隙中,幼蟲孵出後向下蛀食韌皮部。次年春天幼蟲恢復活動後,繼續向下由皮層逐漸蛀食至木質部表層,初期形成短淺的橢圓形蛀道,中部凹陷。6月份以後由蛀道中部蛀入木質部,蛀道不規則。隨後幼蟲由上向下蛀食,在樹幹中蛀成彎曲無規則的孔道,有的孔道長達50cm。仔細觀察,在樹幹蛀孔外和地面上常有大量排出的紅褐色糞屑。

防治方法:用藥劑注干防治桃紅頸天牛效果較好,可選用內吸性殺蟲劑。

豹蠹蛾

症狀:六星黑點豹蠹蛾一年一代,以幼蟲越冬。4月上旬越冬幼蟲開始活動為害,5月中旬陸續化蛹,6月上旬成蟲羽化交尾產卵,6月下旬幼蟲孵化。幼蟲可由葉柄基部、葉片主脈後部或直接蛀入枝條內,被蛀枝條先端枯萎。幼蟲可轉移為害,也可在蟲道內掉頭,10月份幼蟲蛀入二年生枝條越冬。該蟲鑽蛀危害時排出大量顆粒狀木屑。受害植株八九月份出現大量枯枝,嚴重破壞景觀。

防治方法: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人工剪除帶蟲枝、枯枝。也可在幼蟲孵化蛀入期噴灑觸殺藥劑,如見蟲殺1000倍液,或用吡蟲啉2000倍液等內吸藥劑防治。 [1]

主要價值

全緣葉欒樹樹形端正,枝葉茂密而秀麗,春季嫩葉紫紅,夏季開花滿樹金黃,入秋鮮紅的蒴果又似一盞盞燈籠,是良好的三季可觀賞的綠化美化樹種。

全緣葉欒樹:陪你走過不一樣的四季

論全緣葉欒樹四季的不同美法

春天的全緣葉欒樹給人一種欣欣向榮的感覺,這時候大部分的葉子是剛剛萌發出來的,顏色還是紫紅色,非常的鮮嫩。在南方比如浙江、福建等地還會將這樣的嫩芽採摘回去,當作春天野味來食用。到了夏天,全緣葉欒樹煥發出了新的活力,這時候的葉子是綠油油的,非常的茂密,也是人們夏季乘涼的好地方。

等到了夏末秋初之時,就迎來了全緣葉欒樹最美的時刻,這時候正處於它的花期。用不了多久,我們就會看見滿樹的金黃,非常濃烈的美感,讓人印象深刻。湊近一看,你會發現每一朵金色的小花都是非常精緻的,四小瓣黃燦燦的花瓣排列在一側,底部則是鮮紅色的,這樣的色彩搭配看起來也是非常的自然非常的和諧。

有時候一陣風吹過,那樹上的金黃就會飄落下來,飄到道路兩旁、草坪上、石凳上,像是給它們穿上了一件新外衣,美極了!

深秋時節將至,便來到了全緣葉欒樹的果期。先是綠色的小果,慢慢的逐漸從綠色變成了黃色,最後變成了紅色。有時候還會出現,不同的枝頭結出不一樣顏色的果子,放眼望過去就是紅紅黃黃的一片,色彩斑斕的一幅場景。

葉果俱佳的全緣葉欒樹你心動了嗎?

作為非常理想的綠化樹種,全緣葉欒樹的用途非常的廣泛。不僅可以作為道行樹,栽種在[[道路兩旁],起到遮蔭、淨化空氣的作用,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園藝師傅注意到了這種花、葉、果俱佳的樹種,也在不斷開發全緣葉欒樹,將其做成盆景來進行欣賞。

其實作為盆景的全緣葉欒樹前景還是非常廣大的,首先全緣葉欒樹分布非常廣泛,所以無論是取材還是製作都是簡單易得的;其次,全緣葉欒樹和其他樹種相比,觀賞性非常高,不僅花果葉都可以鑑賞,而且它的花期和掛果期也非常的長。最後,全緣葉欒樹的生命力非常的頑強,樹皮蒼健,非常耐修剪,可以「忍受」園藝師傅各種的凹造型

種植一棵全緣葉欒樹到底難不難呢?

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也是全緣葉欒樹結果的季節,如果咱們在道路上看見了全緣葉欒樹的果子。那趕緊彎腰把它揀回家,埋到土裡悉心照顧一段時間,就會發芽長出樹苗,養成盆景不僅可以淨化空氣,這裡面的寓意也非常好。

該如何種植一棵全緣葉欒樹。

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對全緣葉欒樹的種子進行處理。我們要學會觀察,如果全緣葉欒樹的種子已經完全變成黑色,那就說明已經成熟了。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把它採摘下來放到清水裡進行漂洗,撿出沉在水底飽滿的種子。

第二步就開始種植了,我們需要準備比較潮濕的土壤,然後再把種子點播進去,最後覆蓋種子直徑兩倍的土壤即可。種植完後,我們就需要給它澆透水,放到陰涼、散光的地方,等待發芽。最後就是長時間的養護工作,等到全緣葉欒樹小苗長大了,我們就可以把它移植出來,可以換盆栽種,也可以移植在空地上,這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養護中出現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解決呢?

養樹的過程當然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全緣葉欒樹最經常出現的毛病就是流膠病,顧名思義就是會從樹幹上流出淡黃色、透明的膠質物,過段時間後就會變成像琥珀一樣的塊狀膠質物。這種病對於全緣葉欒樹來說,還是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的,因為它會影響到欒樹的生長,讓它變得非常的衰弱,甚至可能會導致枝幹的枯竭。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解決欒樹的流膠病呢?非常的簡單,我們可以在有流膠的枝幹用刀片將其刮開,去除外面的膠質物,然後用塗上專門的藥物,最後用保濕帶包裹上二十天左右,即可痊癒。

除了流膠病,全緣葉欒樹經常會受到害蟲的侵襲,特別是一種叫 欒多態毛蚜」的害蟲。它不僅會啃食全緣葉欒樹的嫩芽、枝幹,還會在上面產生大量的分泌物,甚至會在枝幹上產非常非常多的卵。如果不及時處理,這些蚜卵就會被孵化,到時候蟲害會越來越嚴重。 [2]

面對如此可怕的蟲害,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咱們需要「先下手為強」,找到蟲害比較嚴重的地方,及時將這些枝幹剪掉,消滅這些尚未擴散的害蟲。其次,我們就要噴灑專業的農藥,來進行「斬草除根」。需要注意的是,噴灑農藥最好不要噴在葉片和地面的地被植物上,免得發生灼燒的現象。

雖然養一棵全緣葉欒樹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想想這棵樹我們春天可以觀賞葉子,夏季可以賞花,秋冬兩季則可以觀果,趣味如此,辛苦一點也無妨。


《全緣葉欒樹》的精美圖片欣賞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