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凌霄花:藤花凌霄的營養價值和藥性藥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凌霄花:藤花凌霄的營養價值和藥性藥理)

凌霄花

是紫葳科、凌霄屬攀援藤本植物,拉丁學名:(Campsis grandiflora)分布於中國中部,性喜溫暖濕潤、有陽光的環境,稍耐蔭。借氣生根攀援它物向上生長,羽狀複葉,小葉卵形,邊緣有鋸齒,花鮮紅色,花冠漏斗形,結蒴果,喜歡排水良好土壤,較耐水濕、並有一定的耐鹽鹼能力。有藥用價值,有行血去瘀、涼血祛風的功效,也具觀賞價值。

凌霄早在春秋時期的《詩經》里就有記載,當時人們稱之為陵苕,「苕之華,芸其貴矣」說的就是凌霄。凌霄花之名始見於《唐本草》,該書在「紫葳」項下曰:「此即凌霄花也,及莖、葉具用。」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凌霄花
  • 英文名:Chinese trumpet creeper
  • 拉丁學名:Campsis grandiflora
  • 別 稱:紫葳、五爪龍、紅花倒水蓮、倒掛金鐘、上樹龍、墮胎花、藤蘿花
  • 二 名 法:Campsisgrandiflora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 亞 綱:菊亞綱(Asteridae)
  • 目  :玄參目(Scrophulariales)
  • 科  :紫葳科Bignoniaceae
  • 亞 科:紫葳科 屬紫葳屬Campsis
  • 種  :凌霄C.grandiflora
  • 分布區域:中國大部分地區、巴基斯坦、日本、印度、越南

[1]

形態特徵

攀援藤本;莖木質,表皮脫落,枯褐色,以氣生根攀附於它物之上。葉對生,為奇數羽狀複葉;小葉7-9枚,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頂端尾狀漸尖,基部闊楔形,兩側不等大,長3-6厘米,寬1.5-3 厘米,側脈6-7對,兩面無毛,邊緣有粗鋸齒;葉軸長4-13厘米;小葉柄長5(-10)毫米。

頂生疏散的短圓錐花序,花序軸長15-20厘米。花萼鍾狀,長3厘米,分裂至中部,裂片披針形,長約1.5厘米。性喜光、宜溫暖,幼苗耐寒力較差。若光照不足,雖可以生長,但枝條細長。要求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

花冠內面鮮紅色,外面橙黃色,長約5厘米,裂片半圓形。雄蕊着生於花冠筒近基部,花絲線形,細長,長2-2.5厘米,花葯黃色,個字形着生。花柱線形,長約3厘米,柱頭扁平,2裂。蒴果頂端鈍。花期5-8月。

凌霄花:藤花凌霄的營養價值和藥性藥理

凌霄花提取物能夠對人體的皮膚細胞起到保護作用,顯著抑制過氧化氫誘導的乳酸脫氫酶的釋放及DNA斷裂進而造成的細胞理化功能變異;可以清除脂質氧化而生成的活性氧和游離羥基,在體外實驗中同樣具有抗氧化性能

提到凌霄花,人們腦海中便能浮現那枝葉藤蔓虬曲交錯的明艷花朵形象,它們如同一隻只凌雲黃色喇叭風中搖曳嬌柔纖弱卻散發着勃勃生機。古人對凌霄花的熱愛從流傳下來的詩歌、畫作以及眾多藝術形式瑰寶中便可得見一二。

李漁稱讚凌霄花乃「藤花之可觀者,莫若凌霄」、宋人的凌霄玉佩立意與雕工之巧妙與精湛至今仍無作品能出其右,這些高水平的藝術遺產都奠定了凌霄花豐富而厚重的人文價值,與此同時,人們也在其他方面不斷探索着。

大部分人對凌霄花的認識只停留在了它作為一種觀賞花卉上,然而事實卻不止於此。凌霄花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植物,最早關於凌霄花的記載可見於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其中《小雅篇》和《國風篇》都用的是凌霄花的古稱——陵苕。

而「凌霄」這兩個字則始載於一部權威的醫藥典籍《唐本草》。這也證明了凌霄花可入藥,並且「凌霄」二字,在當時應為陵苕花的藥用名,意思就是「凌霄」起初是為了方便作為藥物記載而出現的。那麼,凌霄花究竟有哪些營養是它發揮藥性的前提?凌霄花在傳統與現代醫學中,又有什麼樣的功效作用呢?

凌霄花的營養成分鑑定

凌霄花,又名紫葳、五爪龍、紅花倒水蓮、倒掛金鐘、上樹龍、墮胎花、藤蘿花;為玄參目紫葳科凌霄屬的攀援藤本植物。從它「墮胎花」這一別稱中不難看出,凌霄花對於人體有着非常顯著的影響,而為了探明這個影響在微觀層面上的作用機理,科研人員展開了對凌霄花營養成分的提取和分析,這項工作不僅能夠更為全面地幫助人們認識到凌霄花的營養價值,還為凌霄花的藥理應用提供了更廣闊的思路。

近年來關於凌霄花化學成分的鑑定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對其結果的相關論述文獻也有很多,目前人們發現,凌霄花中具有生物活性性質的營養素主要分為三萜類、酸醇類、黃酮類和花色素及其他物質。

1、三萜類。藥用凌霄花中的五環三萜類是其營養成分中的研究重點內容,可以分為齊墩果烷型三萜和烏索烷型三萜。凌霄花的乙醇提取物中分離得到四種齊墩果烷型化合物即齊墩果酸、山楂酸、阿江欖仁酸和β-香樹脂醇;而分離到的烏索烷型三萜包含了熊果酸、熊果醛、可樂蘇酸等六種化合物。

2、酸醇類化合物。在實驗室條件下得到的凌霄花提取物中酸醇類化合物主要是酚酸和環己乙醇。其中的酚酸類包括了原兒茶酸、苯甲酸取代化合物、反式對羥基桂皮酸以及咖啡酸,有個別凌霄花品種中可以提取到桂皮酸;而環己乙醇則有六種。

3、黃酮類和花色素。凌霄花中的總黃酮量和黃酮種類並不是很多,但其花色素的種類和數量都很豐富。根據目前實驗結果可得,已經從凌霄花提取物中分離並鑑定出了芹菜素、柯厄醇、鼠李檸檬素以及一個花色素苷成分——矢車菊蘇-3-芸香糖苷。

另外還分離得到四種胡蘿蔔素類花色素,以辣椒黃素的含量最為顯著;此外還提取到了一種特殊的凌霄花紅色素,其耐熱性和耐光性都勝過常見的花色素,並且其性質不易受到酸性介質、還原劑和食品添加劑的影響,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應用前景。

4、其他成分。除了上述三類,實驗中還有提取到脂肪醇、脂肪酮和脂肪酸以及棕櫚酸;另外還有一個環烯醚萜和七個環烯醚萜苷類;凌霄花中同樣存在具有芳香氣味的揮髮油成分,主要是糠醛、糠醇以及其衍生化合物;苯丙素苷也是從凌霄花粗提取物中分離而得的成分,其中主要一種為毛蕊花糖苷。 [2]

凌霄花的功效作用研究

凌霄花的入藥歷史從它擁有「凌霄」這個名字之前就已經展開,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已經有了凌霄花的藥用,此時的凌霄花還在沿用其另一個古名「紫葳」,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中品;到了《唐本草》中,凌霄花正式以現在的「身份」出現在「紫葳」的條目下,並有「此即凌霄花也,及莖、葉具用」來記述凌霄花的藥用部位。

《圖經本草》中同樣論述了凌霄花和紫葳的關係:紫葳,凌霄花也……依大木,歲久延引至巔……;最後在《本草綱目》中,對凌霄花的總結已經可以說是相當全面:俗謂赤艷曰紫葳,此花赤艷,故名。附木而上,高數丈,故曰凌霄。

在我國傳統醫學中認為凌霄花性辛,微寒;歸肝、心包經;具有辛散行血、破血散瘀、祛風涼血的功效。由於凌霄花能破瘀血、通經脈、散癥瘕,消腫痛,所以在古代還常用作婦科相關疾病的治療,《婦科玉尺》里就有「紫葳散」之複方治療血瘀閉經。而在此基礎上,聯合對凌霄花生物活性物質的實驗結果數據,人們還證明了凌霄花及其製劑的現代臨床新應用。

1、防治心血管相關疾病。凌霄花中三萜類化合物包含的阿江欖仁酸、熊果酸、可樂蘇酸等成分具有相對高的人酰基輔酶及某類膽固醇轉運酶的抑制作用,其中阿江欖仁酸表現出了最強的抑制活性,優於其他五環類三萜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而人酰基輔酶和該類膽固醇轉運酶在醫學上被證明是高膽固醇血症和動脈粥樣硬化的誘因之一,因此凌霄花及其相關提取物對於研究防治高膽固醇血症藥物及抗動脈粥樣硬化藥物均具有重要意義。

凌霄花的水煎液製劑還能還能加快實驗模型的血流速度,增加毛細血管網狀交叉點,擴張小血管管徑,抑制紅細胞聚集,降低血液黏度,達到改善血流循環的功效;小劑量的凌霄花粗提取物還能顯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在一定程度上調控紅細胞的造血功能,改善血管局部微循環,目前學者猜測這種功效的實現主要是凌霄花的黃酮類成分起到的作用。

2、抗氧化、抗炎;鎮痛。凌霄花提取物能夠對人體的皮膚細胞起到保護作用,顯著抑制過氧化氫誘導的乳酸脫氫酶的釋放及DNA斷裂進而造成的細胞理化功能變異;可以清除脂質氧化而生成的活性氧和游離羥基,在體外實驗中同樣具有抗氧化性能。

凌霄花的噴霧製劑外塗給藥能降低組織胺導致的實驗對象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所引起的急性皮膚炎症,降低其炎性腫脹程度;而內服給藥則能明顯擴大實驗對象的疼痛閾值,降低其痛覺敏感度,還具有輕微的自主活動抑制性,表現出了低程度的麻醉效果。

另外還有報道凌霄花在對子宮收縮的調控上具有反饋機制,而這種機制的完整機理和具體細節仍然具有進一步研究和開發的空間。除此之外,人們對凌霄花的臨床應用開發也仍未止步。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凌霄花:藤花凌霄的营养价值和药性药理)的相关视频


相關視頻

凌霄花…雨中隨拍!


相關視頻

盛開的凌霄花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