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凌霄 (紫葳科凌霄屬藤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凌霄 (紫葳科凌霄屬藤本植物))

凌霄 (紫葳科凌霄屬藤本植物)

凌霄(學名:Campsis grandiflora (Thunb.) Schum.)是紫葳科、凌霄屬攀援藤本植物。莖木質,表皮脫落,枯褐色,以氣生根攀附於它物之上;葉對生,為奇數羽狀複葉;小葉7-9枚,卵形至卵狀披針形,側脈6-7對,兩面無毛,邊緣有粗鋸齒;葉軸長4-13厘米;小葉柄長5(-10)毫米;頂生疏散的短圓錐花序,花序軸長15-20厘米;花萼鍾狀,長3厘米;花冠內面鮮紅色,外面橙黃色,長約5厘米,裂片半圓形;雄蕊着生於花冠筒近基部;花柱線形,長約3厘米;蒴果細長如豆莢,先端鈍,每果含種子數粒。花期5-8月。

分布於中國日本越南、印度、巴基斯坦有栽培。生性強健,性喜溫暖;有一定的耐寒能力;生長喜陽光充足,但也較耐陰;在鹽鹼瘠薄的土壤中也能正常生長,但生長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為好。

可供觀賞及藥用,花為通經利尿藥,可根治跌打損傷等症。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凌霄
  • 拉丁學名:Campsis grandiflora (Thunb.) Schum.
  • 別 名:上樹龍、五爪龍、九龍下海、接骨丹、過路蜈蚣、
  • 藤五加、搜骨風、白狗腸、墮胎花、苕華、紫葳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合瓣花亞綱
  • 目 :管狀花目
  • 科 :紫葳科
  • 族 :硬骨凌霄族
  • 屬 :凌霄屬
  • 種 :凌霄
  • 命名者及年代:(Thunb.) Schum.,1894

形態特徵

攀援藤本;莖木質,表皮脫落,枯褐色,以氣生根攀附於它物之上。葉對生,為奇數羽狀複葉;小葉7-9枚,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頂端尾狀漸尖,基部闊楔形,兩側不等大,長3-6(-9)厘米,寬1.5-3(-5)厘米,側脈6-7對,兩面無毛,邊緣有粗鋸齒;葉軸長4-13厘米;小葉柄長5(-10)毫米。

頂生疏散的短圓錐花序,花序軸長15-20厘米。花萼鍾狀,長3厘米,分裂至中部,裂片披針形,長約1.5厘米。花冠內面鮮紅色,外面橙黃色,長約5厘米,裂片半圓形。雄蕊着生於花冠筒近基部,花絲線形,細長,長2-2.5厘米,花葯黃色,個字形着生。花柱線形,長約3厘米,柱頭扁平,2裂。蒴果細長如豆莢,先端鈍,每果含種子數粒,種子扁平,多數有薄翅。

分布於中國、日本;越南、印度、巴基斯坦有栽培。在中國分布於長江流域各地以及河北、山東、河南、福建、廣東、廣西、陝西;在台灣有栽培。凌霄生性強健,性喜溫暖;有一定的耐寒能力;生長喜陽光充足,但也較耐陰;在鹽鹼瘠薄的土壤中也能正常生長,但生長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為好。

繁殖方法

凌霄一般多用扦插繁殖,此外還可以用種子播種、壓條、分株等方法繁殖。

  • 種子繁殖:一般用每年10月成熟的種子,收藏好後,春季將收藏的種子清選乾淨,然後用水浸泡2-3天,再行播種,一般5-7天便可發芽。
  • 扦插繁殖:中國北方一般在每年11-12月,剪取當年健壯枝條作為插穗,每段長10-15厘米(一般要有3個節),然後進行沙藏,翌年3-4月扦插於苗床中,很易發出新根;南方可於早春剪取硬枝作插穗、夏季剪取當年生枝條(嫩枝)作插穗,扦插很易成活,成活後移栽,下年即可開花。
  • 壓條繁殖:更成活,因為凌霄莖上具有很多的氣生根,它們貼地即可入土為根。把枝條切成小段,一般長10-15厘米,橫放於苗床上,上面稍用熟黃土覆蓋薄薄一層,保持濕潤狀態,一般10-15天就能長出5-8厘米長的根系,選擇適當時期移栽成株。
  • 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是挖取根際長出的根櫱苗移栽,移植後可以迅速成活。

上盆栽培

  • 盆土選擇:宜選擇排水性能良好、透氣性較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質壤土,也可用腐葉土和菜園表土等量混合作為盆栽土壤。栽植前需將選好的盆土與腐熟有機肥充分混合均勻後栽植。花盆可選擇透氣性好的土陶盆或木桶。作花架栽培的,除直接地栽於盆架下外,也可用容器盆栽在花架的地面,數量可根據架面需要的大小而定。栽培的容器應大些,使其有較多的盆栽土壤,盆栽後生長旺盛,枝繁葉茂,迅速成景。凌霄喜光、耐半陰,但若常常處在半陰處的植株長勢不旺,花少色淡,最好將其置於日照充足之處,並注意通風,切記不要將其放在封閉或不透風處。
  • 移栽上盆:移栽一般在3月進行,中國南方地區栽培凌霄也可在秋季進行移栽。新株栽植時,穴內施用腐熟的有機肥作基肥,栽後澆一次透水。如果是小苗也可雨季進行移栽,但栽後要注意遮陰,以防止烈日暴曬,並保持土壤濕潤,促進新栽苗木成活。凌霄生長很快,植株體量較大,作棚架栽植的,栽植前要選擇堅固持久的支架進行支撐,以後隨着凌霄植株的生長,應逐段進行綁紮牽引,將其引上支架或攀附生長,儘快形成景觀效應。
  • 養護管理:凌霄喜濕潤、稍耐旱,但怕澇。其生長期宜常澆水,保持盆土濕潤,但不能積水。自深秋開始落葉至翌春萌芽前的休眠期,盆土以偏干、稍濕潤為好。凌霄在栽培一段時間後,應進行翻盆換土,並在培養土中加入一點骨粉或有機肥作底肥,萌芽後10-15天施一次以氮肥為主的肥料,促其長枝葉。自5月起,減少氮肥施用,改施以磷鉀肥為主的肥料,促其花芽分化、孕蕾。6月起每隔7-10天,葉面噴施一次0.2%磷酸二氫鉀肥液,以利越冬。冬季不施肥。
  • 修剪整形:盆栽凌霄可在冬季進行一次修剪,剪去枯枝、過密枝、病蟲枝,以增加其內部的通風透光,並保持優美的樹形。花後如果不留種,也要及時摘掉殘花,以免消耗過多的養分,影響下次開花。早春也可視其情況進行修剪,將過長枝剪除,促其萌發健壯枝條,減少不必要的營養消耗,把養分集中供應到成花的枝條上,使其花多花大,提高觀賞性。

露地栽培

凌霄-觀賞栽培凌霄栽培管理較容易,移植可在春、秋兩季進行,植株通常需帶土坨,植後應立引杆,使其攀附。苗木定植後,生長期間需除草、鬆土2-3次。第1年5月份追施稀薄糞水,施後澆一次清水。6-7月份追施過磷酸鈣尿素,使枝葉生長旺盛:秋季開溝施堆肥廄肥。從第2年開始,每年6-7月份和秋季進行2次追肥。

凌霄在園林及野外栽培,可用於廊架、棚架、牆垣、石壁、枯樹、假山、花門的垂直綠化與美化,為了達到觀賞效果,平時必須做好修剪,及時牽引上架。作一般觀賞的,要注意及時剪除枯枝、病蟲枝、過密枝,將過長枝進行縮剪,促其萌發更多健壯枝條,減少不必要的養分消耗,有利於開花。花後如果不留種,要及時剪掉殘花,以養精蓄銳促進下次開花。在養護中隨着枝蔓的生長,需逐段牽引或綁紮在棚架、牆垣、花廊等上,不使其在地面上匍匐生長,根據環境需要,可讓部分莖蔓自然下垂,或用鐵絲牽引拉其向上攀援生長,上下連成一片,更加飄逸美觀。抓住每年早春萌芽前把枯枝清理乾淨,對過長的枝條進行短截,使之長勢均勻,展現優良的觀賞效果。

病蟲防治

凌霄一般危害的病蟲害不多,但須注意及時開展防治。

  • 病害:凌霄葉斑病和凌霄白粉病危害易造成落葉,影響觀賞效果。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灑。
  • 蟲害:在秋季乾旱和高溫高濕季節,凌霄花易遭蚜蟲危害,發生後可及時噴施6%吡蟲啉乳油或2.5%溴氰菊酯(敵殺死)。粉虱和介殼蟲可用40%樂果乳油800-1200倍液,噴施葉片的正反兩面。

主要價值

觀賞

凌霄老乾扭曲盤旋、蒼勁古樸,其花色鮮艷,芳香味濃,且花期很長,故而可作室內的盆栽藤本植物,且可根據種花人的愛好,裝扮成各種圖形,是一種受人喜愛的地栽和盆栽花卉。

藥用

化學成分

凌霄的花含黃酮類成分:芹菜素;苯乙醇苷類成分:毛蕊花糖苷即洋丁香酚苷、棶木苷;三萜類成分:齊墩果酸、熊果酸、23-羥基熊果酸、科羅索酸、山楂酸、阿江欖仁酸;甾醇類成分:β-谷甾醇、胡蘿蔔甾醇;揮髮油類成分:糠醛、5-甲基糠醛。凌霄的葉含黃酮類成分:柚皮素-7-O-α-L-鼠李糖苷(1→4)-鼠李糖苷、二氫山柰酚-3-O-α-L-鼠李糖-5-O-β-D-葡萄糖苷;環烯醚萜類成分:紫葳苷、5-羥基紫葳苷、凌霄苷、凌霄醇、1-O-甲基凌霄醇;三萜類成分:齊墩果酸、常春藤皂苷元、熊果酸、委陵菜酸。

功能功效

活血通經,涼血祛風。藥理研究表明,凌霄花具有抗菌、抗血栓形成、抗腫瘤等作用。中醫理論認為凌霄花具有活血通經,涼血祛風等功效。

主治

月經不調,經閉症瘕,產後乳腫,風疹發紅,皮膚瘙癢,痤瘡。現代臨床還用於原發性肝癌、胃腸道息肉、紅斑狼瘡、蕁麻疹等病的治療。 [1]

藥理作用

  1. 抗菌:平板挖溝法實驗證明,凌霄花和葉煎劑對弗氏痢疾志賀氏菌、傷寒沙門氏菌有抑制作用。
  2. 抗血栓形成:凌霄花水煎液具有明顯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凌霄花能加快紅細胞電泳,增加紅細胞電泳率,使血液紅細胞處於分散狀態。凌霄葉所含的三萜類和環烯醚萜類成分對膠原蛋白或腎上腺素引起的血小板凝集有一定的扣製作用。
  3. 抗腫瘤:凌霄花的花萼提取物對牛腦中提取的蛋白激酶C有抑制作用,在體外對皮膚癌細胞M4有一定的細胞毒性。
  4. 對血管平滑肌的作用:凌霄花水煎液對離體豬冠狀動脈條具有舒張作用,可顯著抑制其收縮。
  5. 對子宮平滑肌的作用:凌霄花水煎液能顯著抑制離體未孕小鼠子宮收縮,顯著降低子宮的收縮強度,減慢收縮頻率,降低收縮活性。而對離體已孕小鼠子宮,凌霄花水煎液則能增加收縮頻率及收縮強度,並增強收縮活性。凌霄花的丙酮:甲醇(1:1)提取部位也能顯著增強離體已孕小鼠子宮肌條的收縮強度。

《中國藥典》:凌霄花

拼音Línɡ Xiāo Huā

英文名FLOS CAMPSIS

別名紫葳、五爪龍、紅花倒水蓮、倒掛金鐘、上樹龍、上樹蜈蚣、白狗腸、吊牆花、墮胎花

來源本品為柴葳科植物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 (Thunb.)K. Schum. 或美洲凌霄Campsis radicans (L.)Seem. 的乾燥花及根。夏、秋二季花盛開時採收,乾燥。根春秋采,洗淨,切片曬乾。

性狀凌霄:多皺縮捲曲,黃褐色至棕褐色,完整花朵長4~5cm。萼筒鍾狀,長2~2.5cm,裂片5,裂至中部,萼筒基部至萼齒尖有5條縱棱。花冠先端5裂,裂片半圓形,下部聯合呈漏斗狀,表面可見細脈紋,內表面較明顯。雄蕊4,着生在花冠上,2長2短,花葯個字形,花柱1,柱頭扁平。氣清香,味微苦、酸。

美洲凌霄:完整花朵長6~7cm。萼筒長1.5~2cm,硬革質,先端5齒裂,裂片短三角狀,長約為萼筒的1/3,萼筒外無明顯的縱棱;花冠內表面具明顯的深棕色脈紋。

鑑別

(1)本品粉末黃棕色。花粉粒類圓形,直徑24~31μm ,具3 孔溝,表面有極細密的網狀雕紋。腺毛淡黃色或黃棕色,頭部扁圓形、類圓形或長圓形,側面觀細胞似柵狀排列1~2層,柄1~3細胞。花冠表皮細胞類多角形,具螺紋導管。

(2)取本品粉末約0.5g,加石油醚(60~90℃)15ml,超聲處理15分鐘,濾過,棄去濾液,藥渣加甲醇15ml,超聲處理15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凌霄花對照藥材0.5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醇(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碘蒸氣中熏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性味花:甘、酸,寒。

根:苦,涼。

歸經花:歸肝、心包經。

功能主治花:涼血,化瘀,祛風。用於月經不調,經閉癓瘕,產後乳腫,風疹發紅,皮膚瘙癢,痤瘡。

根:活血散瘀,解毒消腫。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骨折,脫臼,急性胃腸炎。

用法用量花5~9g,根0.3~1兩,外用鮮根適量,搗爛敷患處。

注意孕婦慎用。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

《中藥大辭典》:凌霄花

拼音Línɡ Xiāo Huā

別名芰華(《吳普本草》),墮胎花(《植物名實圖考》),藤羅花(《開寶本事》)。

出處《唐本草》

來源為紫葳科植物紫葳的花。7~9月間採收,擇晴天搞下剛開放的花朵,曬乾。

原形態紫葳(《本經》),又名:武威、瞿陵、陵居腹、鬼目(《吳普本草》),陵苕(《別錄》),凌霄(《唐本草》),藤蘿草、追羅(《分類草藥性》),倒掛金鐘(《嶺南採藥錄》),上樹蜈蚣、碎骨風。

落葉木質藤本,具氣根。莖黃褐色,具棱狀網裂。單數羽狀複葉,對生;小葉7~9,頂端小葉較大,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4~9厘米,寬2~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不對稱,邊緣有鋸齒,小葉柄着生處有淡黃褐色束毛。花成疏大頂生聚傘圓錐花序;花大,徑4~5厘米;花萼5裂,綠色,裂片披針形;花冠赤黃色,漏斗狀鐘形,先端5裂,裂片圓形,開展;雄蕊4,2長2短;雌蕊1,子房上位,2室,基部有花盤。蒴果細長,豆莢狀,長達10厘米,具子房柄,室背開裂。種子多數,扁平,兩端具翅。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谷、溪邊、疏林下,或攀援於樹上、石壁上或為栽培。我國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主產江蘇、浙江等地。

性狀乾燥的花多皺縮捲曲或摺疊,完整的花,長約6~7厘米。花萼暗棕色,長2.5厘米左右,基部聯合成管,上部5裂,裂片三角形,先端長而蛻尖,萼筒表面具凸起的縱脈10條;花冠筒狀,棕黃色,上端5裂,裂片半圓形,表面具有棕紅色細脈紋,並散有棕色斑點,質薄。內面着生2長2短彎曲的雄蕊,頂端具"個"字形的花葯。雌蕊及花盤各1。微有香氣。味微苦而略酸。以朵大、完整、色棕黃、無花梗者為佳。

性味酸,寒。

  • ①《本經》:"酸,微寒。"
  • ②《吳普本草》:"神農、雷公、歧伯:辛。扁鵲:苦咸。黃帝:甘,無毒。"
  • ③《履巉岩本草》:"味辛,有毒。"
  • ④《本草備要》:"甘酸而寒。"

歸經入肝經。

  • ①《綱目》:"手、足厥陰經,行血分。"
  • 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脾、肝二經。"
  • ③《本草再新》:"入腎經。"

功能主治涼血去瘀。治血滯經閉,症瘕,血熱風癢,酒齄鼻。

  • ①《本經》:"主婦人產乳余疾,崩中,症瘕,血閉,寒熱羸瘦。"
  • ②《藥性論》:"主熱風,風癇,大小便不利,腸中結實,止產後崩血不定,淋瀝。"
  • ③《日華子本草》:"治酒齄,熱毒風,刺風,婦人血膈,游風,崩中,帶下。"
  • ④《履巉岩本草》:"降諸草毒。"
  • ⑤《醫林纂要》:"緩肝風,瀉肝熱。治肝風巔頂痛。"
  • ⑥《天寶本草》:"行血通經:治跌打損傷,痰火腳氣。"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或為散。外用:研末調塗。

注意氣血虛弱及孕婦忌服。

  • ①《藥性論》:"畏鹵咸。"
  • ②《品匯精要》:"妊娠不可服。"
  • ③《本草經疏》:"長於破血消瘀,凡婦人血氣虛者,一概勿施,治前斷不宜用。"

複方

  • ①治婦人、室女月候不通,臍腹疞痛,一切血疾:紫葳二兩,當歸、茂(蓬莪朮)各一兩。上為細末。空心冷酒調下二鎮,如行十里許,更用熱酒調一服。(《雞峰普濟方》紫葳散)
  • ②治女經不行:凌霄花為末。每服二錢,食前溫酒下。(《徐氏胎產方》)
  • ③治崩中漏下血:凌霄花末,溫酒服方寸匕,日三。(《廣利方》)
  • ④治通身癢:凌霄花為末,酒調,卜錢。(《醫學正傳》)
  • ⑤治皮膚濕癬:凌霄花、羊蹄根各等量,酌加桔礬,研末搽患處。(《上海常用中草藥》)
  • ⑥治肺有風熱,鼻生瘙皰:凌霄花半兩(取末),硫黃一兩(別研),膩粉一錢,胡桃四枚(去殼)。先將前三味和勻,後入胡桃肉,同研如膏子,用生絹蘸藥頻頻揩之。(《楊氏家藏方》紫葳散)
  • ⑦治酒齄鼻:㈠凌霄花、山梔子。上等分,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茶調下,日進二服。(《百一選方》)㈡以凌霄花研末,和密陀僧末,調塗。(《嶺南採藥錄》)
  • ⑧治癇疾:凌霄花,為細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空心服。(《傳信適用方》)
  • ⑨治大便後下血:凌霄花,浸酒飲服。(《浙江民間草藥》)
  • ⑩治誤食草藥毒者:每用凌霄花同黑豆一處蒸熱,揀去花,只服豆三、五粒。(《履巉岩本草》)

各家論述

  • ①《本草衍義補遺》:"凌霄花,治血中痛之要藥也,且補陰捷甚,蓋有守而獨行,婦人方中多用何哉。"
  • ②《綱目》:"凌霄花及根,甘酸而寒,莖葉帶苦,行血分,能去血中伏火,故主產乳崩漏諸疾及血熱生風之證也。"
  • ③《本草經疏》:"紫葳,入肝行血之峻藥,故主婦人產乳余疾,及崩中、症瘕、血閉寒熱、羸瘦諸證;至於養胎,決非其性之所宜,用者慎之。"
  • ④《本草述》:"紫葳之氣寒,其味咸先而勝,苦後而殺,知入血而散熱結無疑矣。第丹溪雲補陰甚捷,在瀕湖又言入血分而去伏火,固非專於通行者也。如繆希雍以為行血峻藥,或亦據《本草》所謂治癥瘕,通血閉而云乎?詎知甄權雲治熱風,《日華子》雲治熱毒風,蓋化熱毒風,即血中所郁之熱,化而為毒風也。性雖主行,然必其能補陰而後能除熱毒風,是即行為補也。如疑其止能行血,試思此味何以復畏鹵咸?蓋多食咸則傷血,畏傷血者,必非峻於行血者也。丹溪言其有守而能獨行,又豈臆說歟。"
  • ⑤《本草崇原》:"紫葳,近時用此為通經下胎之藥。仲景鱉甲煎丸,亦用紫葳以消癥瘕,必非安胎之品,《本經》養胎二字,當是墮胎之訛耳。"
  • ⑥《本經逢原》:"凌霄花,癥瘕血閉,血氣刺痛,癘風惡瘡多用之,皆取其散惡血之功也。"
  • ⑦《本草求真》:"凡人火伏血中,而見陽結血閉,風癢、崩帶、癥瘕,一切由於血瘀血熱而成者,所當用此(凌霄花)調治,蓋此專主瀉熱,熱去而血自活也。是以肺癰之藥,多有用此為君。妊娠用此克安者,以其內有瘀積,瘀去而胎即安之意也。所云孕婦忌服者,恐其瘀血既無,妄用恐生他故也。此為女科必用之藥,但當相症施治耳。"
  • ⑧《本草正義》:"凌霄之花,吳普謂神農、雷公、岐伯皆作辛,扁鵲苦咸,能消清血分之熱,故可以活血行滯,而亦可治帶下崩中。《本經》專主婦人產乳余疾,正以初產乳子之時,陰血已虛,孤陽偏旺,最宜此酸咸微寒,直入血分,藉以固護既耗之元陰,而收攝浮游之陽焰。可見古人之治產後,皆以助陰抑陽為主,正與晚近庸俗之見,產後妄用溫補,耗爍陰液者,兩得其反。又治崩中,則專以亢陽妄行,不能自攝之崩中而言,非謂可以統治血虛不守之崩陷。癥瘕血閉,蓋亦為血熱太甚,灼爍成瘀者言之,亦非陰寒凝結之癥瘕閉塞可知。又曰寒熱羸瘦,則又血虛內熱,形消臛瘠者耳。"

《中華本草》:凌霄花

拼音Línɡ Xiāo Huā

英文名Chinese Trumpetcreeper Flower, Common Trumpetcreeper Flower

別名芰華、紫葳華、苃華、陵霄花、墮胎花、藤蘿花、吊牆花、杜靈霄花

出處出自《唐本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紫葳科植物凌霄或美洲凌霄的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Campsis grandiflora (Thunb.) Loisel ex K.Schum.[Bignonia grandiflora Thunb.]2.Campsis radicans (L.) Seem. [Bignonia radi-cans L.]

採收和儲藏:7-9月採收,擇晴天摘下剛開放的花朵,曬乾。

原形態

1.凌霄 薄葉木質藤本,借氣根攀附於其服物上。莖黃褐色具棱狀網裂。葉對生,廳數羽狀複葉;葉軸長4-3cm;小葉柄長5-10mm,小葉7-9格,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4-6cm,寬1.5-3cm,先端尾狀漸尖,基部闊楔形,兩側不等大,邊緣有粗鋸齒,兩面無毛,小葉柄着生處有淡黃褐色束毛。花序頂生,圓錐狀,花大,直徑4-5cm;花萼鍾狀,不等5裂,裂至筒之中部,裂片披針形;花冠漏斗狀鐘形,裂片5,圓形,橘紅色,開展;雄蕊4,2長2短;子房上位,2室,基部有花盤。蒴果長如豆莢,具子房柄;2瓣裂。種子多數,扁平,有透明的翅。花期7-9月,果期8-10月。

2.美洲凌霄 本種形態上寫凌霄相似,唯小葉9-11枚,橢圓形至卵狀長圓形,先端尾尖。花萼5等裂,分裂較淺,約裂至三分之一,裂片三角形,向外微卷,無凸起的縱棱;花冠為細長的漏斗形,直徑較凌霄小,橙紅色至濃紅色,內有明顯的棕紅色縱紋,筒部為花萼的3倍。花期7-10月,果期11月。

生境分部生態環境:1.生長于山谷、小河邊、疏林下,攀援於樹上、石壁上,赤有庭園栽培。

資源分布:1.分布於華東、中南及河北、四川、貴州等地。

2.江蘇、上海、湖南等地有栽培。

栽培

1.氣候土壤:喜溫暖濕潤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砂質壤土、粘壤土均能生長。

2.種植:2.1.扦插繁殖,可在春季或雨季進行,北京地區適宜在7-8月。截取較堅實粗壯的枝條,每段長10-16cm,扦插於砂床,上面用玻璃覆蓋,以保持足夠的溫度和濕度。一般溫度在23-28℃,插後20天即可生根,到翌年春即可移人大田,行距60cm、株距30-40cm。南方溫暖地區,可在春天將頭年的新技剪下,直接插入地邊,即可生根成活。

2.2.壓條繁殖:在7月間將粗壯的藤蔓拉到地表,分段用土堆埋,露出芽頭,保持土濕潤,約50天左右即可生根,生根後剪下移栽。南方亦可在春天壓條。

2.3分根繁殖:宜在早春進行,即將母株附近由根芽生出的小苗挖出栽種。

3.田間管理:初栽的小苗要注意澆水、鬆土、除草,5月中旬或6月初可退肥1次,以提高花的產量。

性狀性狀鑑別

(1)凌霄花 花多皺縮捲曲,完整者長3-5.5cm;花萼鍾狀,長約2cm,棕褐色或棕色,質薄,先端不等5深裂,裂片三角狀披針形,萼筒表面有10條縱脈,其中5條明顯;花冠黃棕色或棕色,完整無缺者展平後可見先端5裂,裂片半圓形,下部聯合成漏斗狀,表面可見細脈紋,內表面較明顯;冠生雄蕊4,二強,花葯呈「個」字形,黑棕色;花柱1枚,柱頭圓三角形。氣微香,味微苦、酸。

(2)美洲凌霄花 完整花長6-7cm;花萼較短,約為花冠的1/3,黃棕色或淡紫紅色,硬革質,先端5等裂,萼筒無明顯縱脈棱;花冠黃棕色,長5.8-6.5cm,內表面具深棕色脈紋;柱頭扁短三角形。余同凌霄花。

均以完整、朵大、色黃棕、無花梗者為佳。

顯微鑑別 花表面觀:

(1)凌霄①花萼內、外表面具腺毛,腺頭扁圓形或類圓形,頂端稍平,由10-40多個細胞組成,直徑39-90μm,含黃色分泌物和油滴;腺柄極短,1-2細胞。腺毛周圍的表皮細胞平,周壁有放射狀角質紋理。氣孔不定式。花萼裂片邊緣具少數非腺毛,1-7細胞組成,長43-200μm,直徑15-19μm,先端圓鈍,表面具線狀角質紋理。②花冠僅裂片邊有少數非腺毛及腺毛的特徵同花萼。

(2)美洲凌霄 ①花萼外表面腺毛的腺頭有(6-)50-80細胞,直徑39-58μm;腺柄多單細胞,少為2-10細胞;腺毛基部表皮細胞常向外突起。花萼裂片邊緣有少數非腺毛,1-6-23細胞。余同凌霄。②花冠外表面於裂片邊緣有非腺毛1-5細胞,長55-300μm,直徑16-36μm。內表面腺毛眾多,腺頭7-60餘細胞,直徑86-146μm;裂片邊緣非;裂片邊緣非腺毛1-15細胞。余同凌霄。

化學成分凌霄花含芹菜素(apigen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

藥理作用芹菜素對平滑肌有中度解痙作用,還有抗潰瘍作用,β-谷甾醇有降血膽固醇、止咳、抗癌、抗炎等作用。

性味味酸;性微寒

歸經歸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化瘀散結;祛風止癢。主血滯經閉;痛經;症瘕;崩中漏下;血熱風癢;瘡疥陷疹;酒齄鼻。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或入散劑。外用:適量,研末調塗;或煎湯熏洗。

注意氣血虛弱及孕婦忌服。

複方

  • ①治婦人、室女月候不通,臍腹xIU痛,一切血疾:紫葳二兩,當歸、?(蓬莪朮)各一兩。上為細末。空心冷酒調下二錢,如行十里許,更用熱酒調一服。(《雞峰普濟方》紫葳散)
  • ②治女經不行:凌霄花為末。每服二錢,食前溫酒下。(《徐氏胎產方》)
  • ③治崩中漏下血:凌霄花末,溫酒服方寸匕,日三。(《廣利方》)
  • ④治通身癢:凌霄花為末,酒調服一錢。(《醫學正傳》)
  • ⑤治皮膚濕癬:凌霄花、羊蹄根各等量,酌加枯礬,研末搽患處。(《上海常用中草藥》)
  • ⑥治肺有風熱,鼻生?皰:凌霄花半兩(取末),硫黃一兩(別研),膩粉一錢,胡桃四枚(去殼)。先將前三味和勻,後入胡桃肉,同研如膏子,用生絹蘸藥頻頻揩之。(《楊氏家藏方》紫葳散)
  • ⑦治酒齄鼻: 一、凌霄花、山梔子。上等分,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茶調下,日進二服。 (《百一選方》)二、以凌霄花研末,和密陀僧末,調塗。(《嶺南採藥錄》)
  • ⑧治癇疾:凌霄花,為細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空心服。(《傳信適用萬》)
  • ⑨治大便後下血:凌霄花,浸酒飲服。(《浙江民間草藥》)⑩治誤食草藥毒者:每用凌霄花同黑豆一處蒸熟,揀去花,只服豆三、五粒。(《履CHAN岩本草》)

[2]

各家論述

  • 1.《本草衍義補遺》:凌霄花,治血中痛之要藥也,且補陰捷甚,蓋有守而獨行,婦人方中多用何哉。
  • 2.《綱目》:凌雷花及根,甘酸而寒,莖葉帶苦,行血分,能去血中伏火,故主產乳崩漏諸疾及血熱生風之證也。
  • 3.《本草經疏》:紫藏,入肝行血之峻藥,故主婦人產乳余疚,及崩中、額底、血閉塞熱、贏瘦諸證;至於養胎,決非其性之所宜,用看慎之。
  • 4.《本草述》:紫蔬之氣寒,其味威先而勝,苦後而殺,知入血而散熱結無疑矣。第丹溪雲補陰甚捷,在瀕湖又言入血分而去伏火,固非專於通行看也。如纓希雍以為行血峻藥,或亦據《本草》所謂治額瘸、通血閉而云乎?《日華子》雲治熱毒風,蓋化熱毒風,即血中所郁之熱,化而為毒風也。性雖主行,然必其能補陰而後能除熱毒風,是即行為補也。如疑其止能行血,試思此味何以復畏鹵咸? 蓋多食咸貝以傷血,畏傷血者,必非峻於行血看也。丹溪言其有守而能獨行,又豈臆說欽。
  • 5.《本草崇原》:紫藏,近時用此為通經下胎之藥。仲景鱉甲煎丸,亦用紫藏以消額痕,必非安胎之品,《本經》養胎二字,當是墮胎之訛耳。
  • 6.《本經逢原》:凌雪花,額痛血閉,血氣刺痛,厲風惡瘡多用之,皆取其散惡血之功也。
  • 7.《本草求真》:凡人火伏血中,而見陽結血閉,風癢、崩帶、綴痛,一切由於血瘋血熱而成者,所當用此(凌霄花)調治,蓋此專主瀉熱,熱去而血自活也。是以肺癰之藥,多有用此為君。妊娠用此克安看,以其內有瘋積,瘋去而胎即安之意也。所云孕婦忌服者,恐其瘋血既無,妄用恐生他故也。此為女科必用之藥,但當相症施治耳。
  • 8.《本草正義》:凌霄之花,吳普謂神農、雷公、峻伯皆作宰,扁鵲苦咸消目肖清血分之熱,故可以活血行滯,而亦可治帶下崩中。《本經》專主婦人產乳余疾,正以初產乳子之時,陰血已虛,孤陽偏旺,最宜此酸咸微寒,直入血分,藉以固護既耗之元陰,而收攝浮游之隕焰。可見古人之治產後,皆以助陰抑陽為主,正與晚近庸俗之見,產後妄用溫補,耗爍陰液者,兩得其反。又治崩中,則專以亢陽妄行,不能自攝之崩中而言,非謂可以統治血虛不守之崩陷。題瘸血閉,蓋亦為血熱太甚,灼爍成瘋看言之,亦非陰寒凝結之綴痛閉塞可知。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凌霄 (紫葳科凌霄属藤本植物))的相关视频


相關視頻

經典「凌霄花」


相關視頻

凌霄花扦插妙招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