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鳳尾蕨(鳳尾蕨科 鳳尾蕨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鳳尾蕨(鳳尾蕨科 鳳尾蕨屬植物))

鳳尾蕨(學名:Pteris cretica L. var. nervosa (Thunb.) Ching et S. H. Wu )

植株高50-70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或斜升,粗約1厘米,先端被黑褐色鱗片。葉邊僅有矮小鋸齒,頂生三叉羽片的基部常下延於葉軸,其下一對也多少下延。葉邊僅有矮小鋸齒,頂生三叉羽片的基部常下延於葉軸,其下一對也多少下延。葉干後紙質,綠色或灰綠色,無毛;葉軸禾稈色,表面平滑。

產中國多省地,生石灰岩地區的岩隙間或林下灌叢中。也廣布於日本、菲律賓、越南、老撾、柬埔寨、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斐濟群島、夏威夷群島等地。嫩葉可食,稱「蕨菜」。盆栽可點綴書桌、茶几、窗台和陽台,也適用於客廳、書房、臥室做懸掛式或鑲掛式布置。全草都可以供藥用,它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止瀉的功效、強筋活絡等效,民間多用於治痢疾和止瀉。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鳳尾蕨
  • 拉丁學名:Pteris cretica L. var. nervosa (Thunb.) Ching et S. H. Wu
  • 別 稱:井欄草、小葉鳳尾草
  • 界 :植物界
  • 門 :蕨類植物門
  • 綱 :蕨綱
  • 亞 綱:薄囊蕨亞綱
  • 目 :真蕨目
  • 科 :鳳尾蕨科
  • 屬 :鳳尾蕨屬
  • 種 :鳳尾蕨
  • 命名者及年代:(Thunb.) Ching S. H. Wu,1767

形態特徵

植株高50-70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或斜升,粗約1厘米,先端被黑褐色鱗片。葉邊僅有矮小鋸齒,頂生三叉羽片的基部常下延於葉軸,其下一對也多少下延。葉簇生,二型或近二型;柄長30-45厘米(不育葉的柄較短),基部粗約2毫米,禾稈色,有時帶棕色,偶為栗色,表面平滑;葉片卵圓形,長25-30厘米,寬15-20厘米,一回羽狀;不育葉的羽片(2)3-5對(有時為掌狀),通常對生,斜向上,基部一對有短柄並為二叉(罕有三叉),向上的無柄,狹披針形或披針形(第二對也往往二叉),長10-18(24)厘米,寬1-1.5(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葉緣有軟骨質的邊並有鋸齒,鋸齒往往粗而尖,也有時具細鋸齒;能育葉的羽片3-5(8)對,對生或向上漸為互生,斜向上,基部一對有短柄並為二叉,偶有三叉或單一,向上的無柄,線形(或第二對也往往二叉),長12-25厘米,寬5-12毫米,先端漸尖並有銳鋸齒,基部闊楔形,頂生三叉羽片的基部不下延或下延。主脈下面強度隆起,禾稈色,光滑;側脈兩面均明顯,稀疏,斜展,單一或從基部分叉。

葉干後紙質,綠色或灰綠色,無毛;葉軸禾稈色,表面平滑。

主要價值

藥用

鳳尾蕨全株含麥角甾醇膽鹼鞣質甙類等。其全株均可入藥,具有降血壓驅蟲防癌等作用,對頭暈失眠高血壓慢性腰酸背痛關節炎、慢性。腎炎肺病諸症也有較好療效,故稱「長壽菜」。祖國醫學認為,鳳尾蕨性寒味甘,入脾、胃、腸經,具有清熱化痰降氣滑腸健胃功效

《食療本草》謂其能補五臟不足,兼治氣壅經絡骨問毒氣諸症。《本草拾遺》謂蕨菜能夠去暴熱、利小水,主治食膈氣膈腸風熱毒等病症,又可作驅蟲劑。鳳尾蕨味淡、性涼、清熱、利濕、解毒、涼血、收斂、止血、止痢。

食用

風尾蕨的許多營養物質是農田蔬菜所不及的,糖、Vc、胡蘿蔔素含量都比普通蔬菜高。嫩葉可食,稱「蕨菜」,蕨菜質地肥嫩,色青翠。春季采未展開的嫩葉,開水燙後即可做菜,清脆鮮嫩、香味獨特,人們稱其「山珍之王」,被日本人譽為「雪果三珍」;曬成乾菜,干品蕨菜含粗蛋白24.1%、粗脂肪1.5%、粗纖維10.4%、無氮提取物43.3%、灰分7.1%、鈣0.3%、磷0.6%;也可醃漬,幼葉經醃製後脆香可口;也可製成罐頭食品。

含特殊高級澱粉,被收錄在《黑色保健食品》之中,歷來廣為人們所喜食。蕨的澱粉含量為25%-40%,民問常在8,9月份蕨的根狀莖肥壯時,挖取蕨根制粉,作糕點、粉絲、飴糖,也可釀酒。生產的蕨粉,無公害,無污染,營養豐富,食味香純,具有清熱、降火、生津、止渴等作用,對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具有一定的療效,同時它還具有防癌、抗衰老、減肥的作用,是兒童、老人、病人的理想食品,同時也是嬰幼兒極好的益智食品。 [1]

觀賞

中國有豐富的鳳尾蕨資源,它們雖然沒有鮮艷奪目的花與果實,然而它們以千姿百態的葉形、葉姿和青翠碧綠的色彩,使人賞心悅目,在觀賞植物中占有重要地位。鳳尾蕨株形優美,格調清新,極富觀賞性,是線條美的典範,越來越博得眾人的喜愛。其適合園林栽培,更適宜美化家居,也是插花不可少的襯托葉。

鳳尾蕨有什麼作用,可食用可入藥全身都是寶

鳳尾蕨是一種蕨類植物,我們經常在路邊是隨處可見的,許多花友們也在家裡養殖着鳳尾蕨的盆栽,那麼鳳尾蕨有什麼作用呢?據說鳳尾蕨的全株都可以入藥,所有人們才會說鳳尾蕨全身都是寶。

一、鳳尾蕨有什麼作用

鳳尾蕨是我們常見的一種蕨類植物,別看到着小小的一株草十分不起眼,那是因為不知道鳳尾蕨有什麼作用,鳳尾蕨這種蕨類植物的作用可大了。

1、可做菜可釀酒

鳳尾蕨這種蕨類是可以食用的,它所含的各種營養元素含量都比普通蔬菜高。嫩葉可食,稱「蕨菜」,春季采未展開的嫩葉,開水燙後即可做菜,清脆鮮嫩、香味獨特;曬成乾菜,也可醃漬,還可製成罐頭食品。8、9月份蕨的根狀莖肥壯時,挖取蕨根制粉,作糕點、粉絲、飴糖,也可釀酒。

2、可入藥

鳳尾蕨全草都可以供藥用,它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止瀉的功效、強筋活絡等效,民間多用於治痢疾和止瀉。具有降血壓、驅蟲、防癌等作用,對頭暈失眠、高血壓、慢性腰酸背痛、關節炎、慢性腎炎、肺病諸症也有較好療效,所以也被稱為「長壽菜」。

3、觀賞性極佳

鳳尾蕨有什麼作用呢,觀賞新股也是極佳的。有不少種類的蕨類植物,由於具有獨特、美觀、整雅、別致等體形和無性繁殖力強,可作盆景,綠化庭園和住宅。有些藤本種類,還可製作各種編織品,我國是世界蕨類植物種類最多的一區,資源極為豐富,對它們的研究利用有待於進一步開展。 [2]

二、鳳尾蕨養殖注意事項

由於鳳尾蕨這種蕨類植物好處多多,觀賞性極佳,所以很多人們都在家裡養殖着一盆鳳尾蕨盆栽,但是怎樣栽培鳳尾蕨也成為了人們十分頭疼的事情。鳳尾蕨喜溫暖陰濕環境,也有着一定的耐寒性,但是如果溫度低於零下10℃的話也會被凍傷。鳳尾蕨怕積水,所以一定要注意排水,在生長期也要注意保持盆土的濕潤度。

養植環境以不見陽光的背陰濕潤處為好,多受直射光照容易乾燥枯癟,葉尖易出現枯黃。 鳳尾蕨的繁殖主要用分株法,用孢子繁殖也較容易。在換盆之後,半年內可以不必施肥,以後每月施二次有機液肥,施肥過於頻繁對於鳳尾蕨的生長也是十分不利的。

培養鳳尾蕨應注意些什麼?

  • ①盆土宜用腐葉土或泥炭土加少量河沙配製,加骨粉或餅肥末作基肥。
  • ②生長期應經常保持盆土濕潤。
  • ③夏季要注意遮蔭,防止強光直射,還要經常向枝葉及盆周噴水,以提高空氣濕度。
  • ④生長旺季每2周向葉面噴施1次以氮肥為主的稀薄液肥。

[3]

  • ⑤冬季室溫需保持5℃以上,嚴格控制水分,多見陽光。
  • ⑥在春季結合換盆用分株法進行繁殖。


《鳳尾蕨》的精美圖片欣賞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