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刺兒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刺兒菜)

刺兒菜(學名:Cirsium setosum)

是小薊草的別稱。是一種優質野菜。多年生草本,地下部分常大於地上部分,有長根莖。莖直立,幼莖被白色蛛絲狀毛,有棱,高30-80(100-120)厘米,基部直徑3-5毫米。有時可達1厘米,上部有分枝,花序分枝無毛或有薄絨毛。葉互生,基生葉花時凋落,下部和中部葉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7—10厘米,寬1.5—2.2厘米,表面綠色,背面淡綠色,兩面有疏密不等的白色蛛絲狀毛,頂端短尖或鈍,基部窄狹或鈍圓,近全緣或有疏鋸齒,無葉柄。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刺兒菜
  • 別 名:小薊、青青草、薊薊草、刺狗牙、刺薊、槍刀菜、小惡雞婆
  • 拉丁學名:Cirsium setosum (Willd.) MB.
  • 二 名 法:Cirsium setosum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菊亞綱
  • 目 :菊目
  • 科 :菊科
  • 屬 :薊屬
  • 種 :刺兒菜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具匍匐根莖。莖有棱,幼莖被白色蛛絲狀毛。 基生葉和中部莖葉橢圓形、長橢圓形或橢圓狀倒披針形,頂端鈍或圓形,基部楔形,有時有極短的葉柄,通常無葉柄,長7-15厘米,寬1.5-10厘米,上部莖葉漸小,橢圓形或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或全部莖葉不分裂,葉緣有細密的針刺,針刺緊貼葉緣。或葉緣有刺齒,齒頂針刺大小不等,針刺長達3.5毫米,或大部莖葉羽狀淺裂或半裂或邊緣粗大圓鋸齒,裂片或鋸齒斜三角形,頂端鈍,齒頂及裂片頂端有較長的針刺,齒緣及裂片邊緣的針刺較短且貼伏。

全部莖葉兩面同色,綠色或下面色淡,兩面無毛,極少兩面異色,上面綠色,無毛,下面被稀疏或稠密的絨毛而呈現灰色的,亦極少兩面同色,灰綠色,兩面被薄絨毛。頭狀花序單生莖端,或植株含少數或多數頭狀花序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花序。總苞卵形、長卵形或卵圓形,直徑1.5-2厘米。總苞片約6層,覆瓦狀排列,向內層漸長,外層與中層寬1.5-2毫米,包括頂端針刺長5-8毫米;內層及最內層長橢圓形至線形,長1.1-2厘米,寬1-1.8毫米;中外層苞片頂端有長不足0.5毫米的短針刺,內層及最內層漸尖,膜質,短針刺。

小花紫紅色或白色,雌花花冠長2.4厘米,檐部長6毫米,細管部細絲狀,長18毫米,兩性花花冠長1.8厘米,檐部長6毫米,細管部細絲狀,長1.2毫米。瘦果淡黃色,橢圓形或偏斜橢圓形,壓扁,長3毫米,寬1.5毫米,頂端斜截形。冠毛污白色,多層,整體脫落;冠毛剛毛長羽毛狀,長3.5厘米,頂端漸細。花果期5-9月。

生境分布

刺兒菜為中生植物,適應性很強,任何氣候條件下均能生長,普遍群生於撂荒地、耕地、路邊、村莊附近,為常見的雜草。 除西藏、雲南、廣東、廣西外,幾遍全國各地。分布平原、丘陵和山地。歐洲東部、中部、蘇聯東、西西伯利亞及遠東、蒙古、朝鮮、日本廣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波蘭。

栽培方法

繁殖技術

用種子繁殖。6-7月待花苞枯萎時採種,曬乾,備用。早春2-3月播種,穴播按行株距20cm×20cm開穴,將種子用草木灰拌勻後播入穴內,覆土,以蓋沒種子為度,澆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至出苗。 [3]

田間管理

苗6-10cm時間苗,補苗,每穴留苗3-4株,並結合耕除草,第2次在5月中耕除草結合施人畜糞肥。採收和儲藏5-6月盛開期,割取全草曬乾或鮮用。可連續收穫3-4年。

藥用價值

性味與歸經

甘、苦,涼。歸心、肝經。

功能與主治:涼血止血,祛瘀消腫。用於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傷出血,癰腫瘡毒。

用法與用量

4.5~9g。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

附方

  • 1、小薊根汁:鮮小薊根150g,搗爛絞取汁液服,或沸水沖服。

源於《食療本草》、《衷中參西錄》。鮮根涼血止血作用較強。用於血熱所致的衄血、吐血、便血,或血熱所致的月經先期、月經過多。

  • 2、涼血五汁飲:鮮藕、鮮地黃、鮮小薊根、鮮牛蒡根各等分。絞汁,每次1杯,加蜂蜜1匙,攪和均勻,不拘時少少飲之。

源於《聖惠方》。鮮藕、地黃和牛蒡根能清熱生津止渴,而除牛蒡外,余藥又均能涼血止血。適用於血熱吐血,口乾而渴。

  • 3、小薊飲:小薊(全草)、益母草各60g。加水煎湯,去渣再煎至濃稠服。

源於《聖濟總錄》。該品與祛瘀止血要藥益母草配伍,共奏祛瘀止血之效。用於胎墮後或產生瘀血不盡,出血不止。

  • 4、刺兒菜汁:鮮小薊幼嫩全草(小薊苗)150g,切段搗汁服。亦可煮湯作菜食。

源於《食療本草》、《日華諸家本草》。該品偏於清熱除煩。用於夏月煩熱口乾,小便不利。

醫藥

《醫學衷中參西錄》載:小薊,山東俗名萋萋菜,萋字當為薊字之轉音,奉天俗名槍刀菜,因其多刺如槍刀也。其根與莖皆可用,而根之性尤良。剖取鮮者搗爛,取其自然汁開水服之。若以入煎劑不可久煎,宜保其新鮮之性,約煎四、五沸即取湯飲之。又其莖中生蟲即結成疙瘩,狀如小棗,其涼血之力尤勝。若取其鮮者十餘枚搗爛,開水沖服,以治吐血、衄血之因熱者尤效。用時宜取其生農田間嫩而白者。

臨床應用:

  • 1.小薊飲子(《玉機微義》)治熱結下焦之血淋、尿血。小便頻數,赤澀熱痛,尿中見血,或血尿,舌紅苔黃,脈數。生地30g,小薊15g,滑石5g,木通6g,蒲黃9g,藕節8g,淡竹葉9g,當歸6g,山梔子9g,甘草6g。每服4錢,去渣溫服,空心食前。方中小薊涼血止血,為君藥。
  • 2.十灰散(《十藥神書》)治血熱妄行之上部出血。咳血、咯血、吐血,血色鮮紅,舌紅,脈數。大薊、消極、荷葉、側柏葉、白茅根、茜根、山梔、大黃、牡丹皮、棕櫚皮各9—15g。溫水調服,亦可作湯劑水煎服,食後服下。方中小薊為寒涼之血之品,為君藥。
  • 3.小薊鮮品適量洗淨,搗爛或曬乾研末,外敷,治創傷出血。

用藥禁忌

脾胃虛寒而無瘀滯者忌服。

  • 1.《品匯精要》

忌犯鐵器。

  • 2.《本草經疏》

不利於胃弱泄瀉及血虛極、脾胃弱不思飲食之證。

  • 3.《本草匯言》

不利於氣虛。 [1]

食用價值

幼嫩時期羊、豬喜食,牛、馬較少採食。植株秋後仍保持綠色,仍可用以餵豬,刺兒菜的時有硬刺,莖稈木質化後粗硬,利用期為5—7月。早期供放牧,或帶根採回,去掉泥土,徑切碎生飼餵豬或做青貯料,開花前後植株,割取曬於後,可供冬春制粉餵豬。另外本種為秋季蜜源植物。帶花全草或根莖均為藥材。刺兒菜的嫩苗又是野菜,炒食、做湯均可。

化學成分

帶花全草含芸香甙(rutin),原兒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氯化鉀(potassium chloride)。蒙花甙(inarin)即刺槐甙(acaciin),也即刺槐素-7-鼠李糖葡萄糖甙(acacetin-7-rhamnogluco-side),刺槐素(acacetin)酪桉(tyramine),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φ-蒲公英甾醇乙酸酯(φtaraxasteryl acetate),薄公英甾醇(taraxasterol),φ-蒲公英甾醇乙酸酯(φ-taraxasteryl acetae),三十烷醇(triacontan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

危害治理

農田果園的常見雜草,有時數量多,危害較重。主要危害小麥棉花大豆旱作物,由於其匍匐根狀莖很發達,耐藥性強,防治難度較大。麥喜58克/升雙氟·唑嘧胺懸浮劑對刺兒菜防效較差。2甲4氯對刺兒菜有一定防效,可以在小麥4葉期以後至拔節前使用。

大刺兒菜 (中藥材)

大刺兒菜(學名:Cephalanoplos setosum (Willd.) Kitam.)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100厘米。莖直立,上部分枝,被疏毛或綿毛。在日光溫室中一年四季發芽、出苗、生長。根芽和種子繁殖。以晚秋、早春為發芽出苗高峰期。多見於農田、路旁。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大刺兒菜
  • 別 稱:刺薊、馬刺薊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 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目 :桔梗目 Campanulales
  • 科 :菊科 Compositae
  • 亞 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族 :菜薊族 Cynareae
  • 亞 族:飛廉亞族 Carduinae
  • 屬 :薊屬 Cirsium
  • 組 :刺兒菜組 Sect.

[2]

刺兒菜的吃法

刺兒菜味甘、苦,微寒,刺兒菜的嫩莖葉可食用,嫩莖葉烹調後,食療效果最佳,下面給大家說說刺兒菜的吃法:

蒜泥刺兒菜

主料:刺兒菜500克、蒜泥、精鹽、味精、蔥花、香油各適量。 製作:將刺兒菜的幼苗去雜洗淨,入沸水鍋焯透,撈出擠干水,切成段。油鍋燒熱,下蔥花煸香,投入刺兒菜、精鹽、味精,炒至入味,再放入蒜泥調勻即成。

黃豆刺兒菜羹

主料:黃豆150克,刺兒菜150克、蔥花、精鹽、味精、食油各適量。 製作:將刺兒菜幼苗去雜洗淨,上沸水鍋焯透,撈出過幾次涼水,除去苦味後,擠干水分,切成段。黃豆泡發磨成漿。油鍋燒熱,入蔥花煸香,加入刺兒菜,加入精鹽,炒至入味。將豆漿加入鍋內燒沸,點入味精出鍋即成。

刺兒菜蜜藕湯

主料:刺兒菜100克,蜂蜜,生藕汁各適量。 製作:刺兒菜洗淨煮湯,加蜜、生藕汁。

刺兒菜粥

材料:粳米100克,刺兒菜100克,大蔥3克,鹽2克,味精1克,香油3克。

做法:

  • 1、將刺兒菜(小薊)摘洗乾淨,入沸水鍋焯過,冷水過涼,撈出細切。
  • 2、粳米淘洗乾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乾水分。
  • 3、取沙鍋加入冷水、粳米,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煮至粥將成時,加入刺兒菜,待滾,用鹽、味精調味,撒上蔥末,淋上香油,即可盛起食用。

二、刺兒菜面

材料:刺兒,麵粉

  • 1. 刺兒菜
  • 2. 洗淨準備好
  • 3. 用開水焯一下
  • 4. 焯後用攪拌棒打成汁
  • 5. 用菜汁和面。
  • 6. 擀成麵條即可。

[3]

刺兒菜功效

  • 1、刺兒菜具止血的功效在鄉下,人們都知道如果手不小心破了,可以用刺兒菜搗爛敷上,就可以止血。
  • 2、刺兒菜具消炎的功效刺兒菜不但可以止血,還可以消炎,如果長了癤子,也可以用刺兒菜來消炎止痛。
  • 3、刺兒菜具化瘀的功效用刺兒菜化瘀止痛也是很效果的,跌打傷如果不是很重的話,就可以直接用刺兒菜搗爛敷上,不幾天就好了,還可以食用也起到同樣的作用。
  • 4、刺兒菜具治療急性肝炎的作用鄉下的人們都知道,如果孩子得了急性肝炎,用刺兒菜就可以治療。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刺儿菜)的相关视频


相關視頻

「刺兒菜」,美味又營養豐富


相關視頻

農村路邊都有的「刺兒菜」


相關視頻

刺兒菜煮水厲害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