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是指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第一批)以及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第二批)中所列的一級保護植物。第一批已於1999年8月4日由國務院批准實施,第二批為討論稿,尚未正式頒布。 2021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七)》規定了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罪名。 [1]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在中國3萬餘種植物中,屬於國家一級保護的有8種。

  1. 水杉 杉科落葉大喬木,為我國珍貴孑遺樹種之一,被世界生物界譽為活化石,產於四川萬縣、湖北利川、湖南龍山與桑植一帶。
  2. 桫欏 木本蕨類植物,又稱「樹蕨」,既是觀賞植物又是經濟樹種,產於我國南方諸省。
  3. 銀杉 松科常綠喬木,為我國特有的孑遺樹種,樹史達1000萬年以上,在第三紀晚期的冰川活動中幾乎滅絕,僅在地處低緯度的我國西南殘存,五十年代被發現。
  4. 珙桐 珙桐科落葉喬木,亦稱「水梨子」「鴿子樹」,是馳名世界的觀賞樹,僅產於湖北恩施州和興山縣。因珙桐育苗難,成活率低,很難移植,因而正日趨減少。
  5. 金花茶 山茶科小喬木,為我國最珍貴的觀賞植物之一。它不僅有絢麗悅目的花朵,其葉還是高級茶科並能入藥。僅產於廣西邕寧、東興等地,尚不可移植。
  6. 人參 五加科多年生草木植物,名貴藥材,僅產於我國東北和朝鮮北部,栽植技術要求高,是有名的經濟植物。
  7. 禿杉 杉科常綠大喬木,是我國最有名的建材樹種之一。其木質輕軟且密,紋理順直,產於雲南、貴州等地及緬甸北部,但稀少罕見。
  8. 望天樹 龍腦香科常綠大喬木。顧名思義它有望天之功,樹高可達70餘米,是世界上最好的船舶、車輛用材的樹種,獨產於我國西雙版納的原始森林。

法律保護

2021年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32次會議、202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三屆檢察委員會第六十三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七)》規定了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罪名。

我國的八種一級重點保護植物介紹

桫欏——別名蛇木,隸屬於較原始的維管束植物―蕨類植物門桫欏科,桫欏屬蕨類植物,是古老蕨類家族的後裔,有「蕨類植物之王」讚譽。是已經發現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極其珍貴,堪稱國寶,現存世量十分稀少,被許多國家列為一級保護的瀕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稱。

水杉——落葉喬木,柏科水杉屬唯一現存種,我國特產的孑遺珍貴樹種,是第一批被列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稀有種類,也有植物王國「活化石」之稱。水杉是世界上珍稀的孑遺植物,遠在中生代白堊紀,地球上已出現水杉類植物,在我國發現仍生存着水杉,被視為植物學的重大發現,曾引起世界的震動。

銀杉——銀杉,裸子植物,松科,是我國特產的稀有樹種。銀杉是古老的殘遺植物,是三百萬年前第四紀冰川後殘留下來至今的稀世珍寶,被人們稱為「植物中的大熊貓」、「活化石植物」、「華夏森林瑰寶」、「林海珍珠」等等,來突顯銀杉是我國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種,植物界的「國寶」。

禿杉——是杉科,台灣杉屬喬木,稀有種。是珍稀古老的孑遺植物,冰期以後僅存於中國,對研究古植物區系、古地理、第四紀冰期氣候和杉科植物系統發育都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金花茶——屬于山茶科、山茶屬,與銀杉、桫欏、珙桐等珍貴「植物活化石」齊名。1960年,我國科學工作者首次發現了一種金黃色的山茶花,於是命名為金花茶。國外稱其為神奇的東方魔茶,金花茶因其稀有和名貴的金黃花色被譽為「植物界大熊貓」、「茶族皇后」。

望天樹——是只有在我國雲南才生長的特產珍稀樹種,別名擎天樹,大喬木,可生長達40-60米。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因為望天樹對研究我國的熱帶植物區系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國早在1999年就已列其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2] 珙桐——為落葉喬木。中國特有的單屬植物,是六千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古熱帶植物區系留下的孑遺植物,到第四紀冰川時期,大部分地區的珙桐相繼滅絕,只在我國的南方一些地區倖存下來。也被之為植物界「活化石」、「植物界大熊貓」,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飛翔的白鴿而被譽為「中國的鴿子樹」,又稱「鴿子花樹」、「水梨子」。

人參——又稱為亞洲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為第三紀孑遺植物。都知道人參根部肥大,全貌頗似人,故而稱為人參。在古代人參還雅稱為黃精、地精、神草,被人們稱為「百草之王」,是聞名遐邇的「東北三寶」之一,也是馳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貴藥材,在我國藥用歷史悠久。由於長期的過度採挖,資源枯竭,讓它賴以生存的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目前東北參已處於瀕臨絕滅的邊緣),因此其特殊的重要意義,已屬瀕危種,被列為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

物種介紹

瀕危物種。人參為第三紀孑遺植物,屬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高約40~50cm輪生掌狀複葉。初夏開黃綠色小花,傘頂花序單個頂生,果實呈扁圓形。也是珍貴的中藥材,是「東北三寶」之一,在中國藥用歷史悠久。長期以來,由於過度採挖,資源枯竭,人參賴以生存的森林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因此以山西五加科「上黨參」為代表的中原產區山西南部河北南部河南山東西部等地的人參早已絕滅。目前東北參也處於瀕臨絕滅的邊緣,因此,保護本種的自然資源有其重要的意義。

人參已列為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長白山等自然保護區已進行保護。其它分布區也應加強保護,嚴禁採挖,使人參資源逐漸恢復和增加。東北三省已廣泛栽培,近來河北、山西、陝西、湖南、湖北、廣西、四川、雲南等省區均有引種。 [3] 人參是五加科人參屬植物,它與三七、西洋參等著名藥用植物是近親。野生人參對生長環境要求比較高,它伯熱、怕旱怕曬,要求土壤疏鬆、肥沃、空氣濕潤涼爽,所以多生長在長白山海拔500~1000米的針葉、闊葉混交林里。每年七八月正是人參開花季節,紫白色的花朵結出鮮紅色的漿果,十分引人喜愛。野山參在深山裡生長很慢,60~100年的山參,其根往鎊也只有幾十克重。1989年,撫松縣農民在長白山採到一棵「參王」重305克,估計已在地下生長了500年。這棵「參王」是我國目前採到的最大的山參,已作為"國寶"被國家收購保存。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