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羅布麻(夾竹桃科、羅布麻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羅布麻原圖鏈接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羅布麻(夾竹桃科、羅布麻屬植物))

別稱紅麻、茶葉花、紅柳子等,直立半灌木,高1.5-3米,一般高約2米,最高可達4米,生長於河岸、山溝、山坡的砂質地,在中國淮河、秦嶺、崑崙山以北各省(自治區)都有羅布麻分布,有清火,降壓,強心,利尿。治心臟病等作用。

羅布麻(學名:Apocynum venetum L.)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羅布麻
  • 別 名:紅麻、茶葉花、紅柳子、羊肚拉角
  • 拉丁學名:Apocynum venetum L.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合瓣花亞綱
  • 目  :捩花目
  • 科  :夾竹桃科
  • 亞 科:夾竹桃亞科
  • 族 :夾竹桃族
  • 屬 :羅布麻屬
  • 種 :羅布麻

形態特徵

直立半灌木,高1.5-3米,一般高約2米,最高可達4米,具乳汁;枝條對生或互生,圓筒形,光滑無毛,紫紅色或淡紅色。葉對生,僅在分枝處為近對生,葉片橢圓狀披針形至卵圓狀長圓形,長1-5厘米,寬0.5-1.5厘米(最大的達8×2.2厘米),頂端急尖至鈍,具短尖頭,基部急尖至鈍,葉緣具細牙齒,兩面無毛;葉脈纖細,在葉背微凸或扁平,在葉面不明顯,側脈每邊10-15條,在葉緣前網結;葉柄長3-6毫米;葉柄間具腺體,老時脫落。

圓錐狀聚傘花序一至多歧,通常頂生,有時腋生,花梗長約4毫米,被短柔毛;苞片膜質,披針形,長約4毫米,寬約1毫米;小苞片長1-5毫米,寬0.5毫米;花萼5深裂,裂片披針形或卵圓狀披針形,兩面被短柔毛,邊緣膜質,長約1.5毫米,寬約0.6毫米;花冠圓筒狀鐘形,紫紅色或粉紅色,兩面密被顆粒狀突起,花冠筒長6-8毫米,直徑2-3毫米,花冠裂片基部向右覆蓋,裂片卵圓狀長圓形,稀寬三角形,頂端鈍或渾圓,與花冠筒幾乎等長,長3-4毫米,寬1.5-2.5毫米,每裂片內外均具3條明顯紫紅色的脈紋;雄蕊着生在花冠筒基部,與副花冠裂片互生,長2-3毫米;花葯箭頭狀,頂端漸尖,隱藏在花喉內,背部隆起,腹部粘生在柱頭基部,基部具耳,耳通常平行,有時緊接或輳合,花絲短,密被白茸毛;雌蕊長2-2.5毫米,花柱短,上部膨大,下部縮小,柱頭基部盤狀,頂端鈍,2裂;子房由2枚離生心皮所組成,被白色茸毛,每心皮有胚珠多數,着生在子房的腹縫線側膜胎座上;花盤環狀,肉質,頂端不規則5裂,基部合生,環繞子房,着生在花托上。

蓇葖2,平行或叉生,下垂,箸狀圓筒形,長8-20厘米,直徑2-3毫米,頂端漸尖,基部鈍,外果皮棕色,無毛,有紙縱紋;種子多數,卵圓狀長圓形,黃褐色,長2-3毫米,直徑0.5-0.7毫米,頂端有一簇白色絹質的種毛;種毛長1.5-2.5厘米;子葉長卵圓形,與胚根近等長,長約1.3毫米:胚根在上。花期4-9月(盛開期6-7月),果期7-12月(成熟期9-10月)。

栽培技術

因地制宜選擇以下3種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

選地整地: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應以地勢較高、排水良好、土質疏鬆、透氣性沙質壤土為宜。地勢低洼、易澇、易乾旱的黏質和石灰質地塊不宜栽種。整地前施足底肥,每畝施腐熟廄肥1000~2000kg,全面深耕,深30~40cm,耙細、整平,做成畦床,按8m×1.2m作畦,畦高8~18cm、寬30~40cm,兩畦之間留作業道40cm左右,並在兩畦之間增設隔離帶,以防止和減少水土流失。

因種子細小,直接播種不易出苗,應先處理種子。

處理方法:將種子裝入布袋,用清水浸泡24小時,期間換水1~2次,屆時取出攤開,厚度1~2cm,放在15℃的地方,蓋上潮濕的遮蓋物(如麻袋、布袋等),當有50%的種子露白即可播種。播種時先將種子拌入1:10的清潔細沙,在畦上開溝條播,行距30cm,溝深0.5~1cm,將種子均勻地撒入溝內,之後覆土0.5cm,稍鎮壓後澆水,再覆蓋草簾或稻草等保濕。待小苗欲出土時在傍晚或多雲的天氣撤下覆蓋物,培育1年即可移栽。

根莖繁殖

選取2年生以上的根莖,切成10~15cm長的小段,按株距30cm、行距25cm開穴,穴深10~15cm,穴口寬15cm,每穴平栽2~3個根段,覆土10cm,澆水。華北地區3月中旬、東北地區4月中旬栽培,30天左右陸續出苗。

分株繁殖:在植株枯萎後或在春季萌動前,將根莖及根從株叢中挖出進行移栽。

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當苗高5~6cm時應及時清除雜草,並適當鬆土,每年除草鬆土3~4次,並根據土壤的含水量適時進行灌溉,以促進苗木的生長。

2、追肥,當苗高10cm時進行第一次追肥,每畝施氮肥3~5kg;6月下旬至7月中旬進行第二次追肥,每畝施磷肥10kg、鉀肥5kg,然後澆水。7月下旬停止施肥。

3、間苗定苗,當苗高5cm以上時結合鬆土除草進行,間去弱苗、過密苗或病苗,同時移苗補苗,株距5~8cm。

4、留種,選擇健壯的無病害的植株留做種子。當果實從綠色變為黃色即將開裂時收割,稍加晾曬待果實完全裂開時脫粒,再晾曬2~3天,除淨雜質,裝入布袋,置於陰涼通風乾燥處保存。

病蟲防治

羅布麻在生長期間很少發生病害。病害主要是斑枯病。在生長期間如果發現斑枯病,應立即用50%退菌特600~800倍液預防,如需再次施藥,應間隔7~10天。要及時清除病株,並在收穫時做好清園工作,集中銷毀病株,以減少傳染源。

採收加工

用種子繁殖的第一年只能在8月採收一次,以後每年6月和9月各採收一次。第一次採收時,在初花期前,距根部15~20cm割下。第二次從近地處割下全株。割下來的枝條趁鮮摘下片葉,炒制。陰乾、曬乾後打下葉片,以葉片完整、色綠為佳;鮮枝條可以切成1~2cm的短段,曬乾或陰乾。將乾燥的葉、短段裝入布袋,放於通風乾燥處保存待售。 [1]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性味:甘苦,涼。

  • ①《陝西中草藥》:"味淡澀,性涼,有小毒。"
  • ②《新疆中草藥手冊》:"味甘苦,性平,有小毒。"

歸經:歸肝經。

功能主治:平肝安神,清熱利水。用於肝陽眩暈,心悸失眠,浮腫尿少;高血壓病,神經衰弱,腎炎浮腫。

羅布麻(中藥材)

為夾竹桃科植物羅布麻Apocynum venetumL.[Trachomitum venetum(L.)Woodson;Apocynum lancifolicum Russan.]的葉。分布於華北、西北及吉林、遼寧、山東、江蘇、安徽、河南等地。具有清熱平肝,利水消腫的功效。主治高血壓,眩暈,頭痛,心悸,失眠,水腫尿少。

鑑別

藥材性狀

葉多皺縮捲曲,有的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後,呈橢圓狀披針形或卵圓狀披針形,長2-5cm,寬0.5-2cm,淡綠色或灰綠色,先端鈍,具小芒尖,基部鈍圓或楔形,邊緣具細齒,常反卷,兩面無毛,下面葉脈突起;葉柄細,長約4mm。質脆。氣微,味淡。以完整、色綠者為佳。

飲片性狀

本品多皺縮捲曲,有的破碎,完整的葉展平後呈橢圓形或卵圓狀披針形,先端鈍,有芒尖,基部鈍圓或楔形,邊緣具細齒。表面綠色或灰綠色。質脆。氣微,味淡。

入藥部位:葉。

性味:味甘、微苦,性涼。

功效:清熱平肝利水消腫

主治:高血壓,眩暈,頭痛,心悸,失眠,水腫尿少。

相關配伍

1.治高血壓,頭痛失眠羅布麻、鈎藤各3-6g,紅棗4個。水煎服,每日2次。(《食物中藥與便方》)‚羅布麻9g(開水浸泡),玉竹9g。煎汁兌服,日服3次。(《內蒙古中草藥》)

2.治肝炎腹脹羅布麻,玄胡索各6g,甜瓜蒂4.5g,公丁香3g,木香9g。共研末,每次1.5g,每日2次,開水送服。(《新疆中草藥手冊》)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或泡茶。

採集加工:夏、秋季採收,曬乾。

炮製方法: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篩去灰屑。

藥理作用

1.對心臟的影響

2.降壓作用

3.降血脂和血小板解聚作用

4.抗輻射和抗化療藥及自由基損傷作用

5.減輕細胞衰老作用

現代研究

相關論述

* 《陝西中草藥》:「味淡、澀,性涼,有小毒。」 * 《陝甘寧青中草藥選》:「味甘、苦,性平。」 * 南藥《中草藥學》:「微苦、澀,涼。」 * 《江蘇省植物藥材志》:「乳汁可癒合傷口。」 * 《中國藥用植物圖鑑》:「嫩葉,蒸炒揉制後代茶,有清涼去火,防止頭暈和強心的功用。」 * 《陝西中草藥》:「清涼瀉火,強心利尿,降血壓。治心臟病,高血壓,神經衰弱,腎炎浮腫。」 * 《陝甘寧青中草藥選》:「清熱瀉火,平肝熄風,養心安神,利水消腫。主治高血壓,神經衰弱,眩暈,腦震盪後遺症,心悸,失眠,浮腫。」 * 《全國中草藥匯編》:「治驚癇抽搐,防治感冒。」 [2]

附註

與羅布麻功用基本相同的同科植物尚有:

大葉白麻(大花羅布麻)Poacynum hendersonii (Hook.f.) Woodson分布於甘肅、青海、新疆等地。

白麻P.pictum (Schrenk) Baill.分布於甘肅、青海、新疆等地。

羅布麻:枝葉優美,花朵嬌美,被譽為人間「仙草」圓你粉色之夢

羅布麻這個植物的名字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應該很是陌生,它在我國北方大多省區都有生長,但是名字叫法各不相同,我相信很多人都曾見過,只是其學名很少有人知道叫「羅布麻」。

羅布麻名字確實不是很好記,異路君還是通過它另一個有趣的名字才深入學習了解它的。羅布麻有個名字叫羊拉肚角,第一次聽到異路君誤以為是羊拉肚子,尋思這是什麼植物,是不是羊吃了會真拉肚子呢?是不是很有趣的名字,記不住羅布麻的朋友何不去記這個更有趣的名字呢?是在記不住,異路君相信聽完關於羅布麻悽美的愛情故事後,一定能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傳說古國樓蘭公主美麗動人,聰慧靈利,又是一國公主,王侯將相向樓蘭國君提親的的人絡繹不絕,可是樓蘭公主喜歡並下嫁給身份較低的樓蘭工人做妻子,皇親國戚對她丈夫十分的不滿,於是送她丈夫去前線打仗,樓蘭公主思念丈夫,每日在孔雀河邊等待丈夫的歸來,最終化成了一株含着愛和思念的羅布麻。

羅布麻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文化歷史背景,自古以來,羅布麻就被國人譽為「仙草」,它有何能被譽為「仙草」?他又有和何等用途受到中國人的青睞?和異路君一塊走進羅布麻的「世界」,感受它的魅力。

茶香撲鼻,遺世流芳——羅布麻

1、羅布麻的辨識

羅布麻為夾竹桃科羅布麻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2米,全株含有乳汁。莖直立,無毛。葉對生,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基部圓形或楔形,先端鈍,邊緣稍反卷,平滑無毛,葉柄短。聚傘花序生於莖端或分枝上,苞小形,膜質,披針形,先端尖,萼5裂,裂片披針形或三角狀卵形,表面短毛,花冠粉紅色或淺紫色,鐘形,下部筒狀,花冠裡面基部有副花冠;花盤邊緣有蜜腺,雄蕊5根,花葯孔裂,雌蕊1根,柱頭2裂,綠色,花期6~7月。

2、詩詞賞花:

人不善賞花,只愛花之貌。

人或善賞花,只愛花之妙。

花貌在顏色,顏色人可效。

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

  • —— 邵雍《善賞花吟》

3、一花一名:

羅布麻的名字很多如野麻、野茶、茶葉花、紅花草、紅柳子、澤漆麻等,是一種世界上稀有的野生植物,還是一種「神通廣大」的藥草,在中國自古以來,羅布麻就被國人譽為「仙草」。羅布麻在我國各民族中都有屬於自己的名字,例如漢族人通常稱其為「野麻」,藏族人稱其為「扎哈」,新疆維吾爾族稱「野務其干」、「陶格其干」、「哈拉其干」、「克子其干」,哈薩克族稱「塔拉肯特爾」,蒙古族稱「賽爾力克奧爾斯」,河北和陝北叫「茶葉花」陝西關中叫「野麻」,山東叫「茶棵子」、「河馬秧子」、「紅毛紫棵」,蘇北東台及鹽城叫「野茶葉」。

4、羅布麻的花語寓意:

羅布麻的花語是勇往直前,勇敢的面對生活,熱情對待每天,積極地挑戰挫折。羅布麻生命力很頑強,面對自然界的風吹雨打仍然生機怏然,每天積極迎接新的一天,很適合朋友鼓勵面對生活困難積極樂觀,勇往直前。

5、羅布麻的觀賞價值:

羅布麻枝葉生長有序,開花時整個植株像掛滿了粉色的小鈴鐺,很漂亮,給人一種粉紅的夢幻錯覺。開花呈束,花色鮮亮粉紅色或淺紫色,鐘形,花蕊奇特,看起來好漂亮,羅布麻開花帶有淡淡的幽香,在園林綠化方面可作盆栽,用於花壇、花境和園林景點的布置,也可以放在客廳或者書房起到點綴的作用。

6、羅布麻的藥用價值:

羅布麻是一味用途廣泛名貴中藥草,自古以來被國人譽為「仙草」,中國古今著名醫學典籍如《中藥大辭典》、《明醫別錄》、《中草藥匯編常用手冊》、《胡恰百病房》、《常用藥物新用途臨床大全》、《崔氏藥方》、《中國中藥現代研究與臨床應用》等十餘部醫學巨著都對羅布麻降壓、降脂、軟化血管、強心、安神助眠、解酒保肝、提高免疫力等功效有詳實、肯定的記載。羅布麻的枝葉、花可入藥,其味甘,性平,無毒,入肝經、腎經,具有降壓、降脂、軟化血管的作用。用於對高血壓、高血脂、有較好的療效,尤其對頭暈症狀、改善睡眠質量有明顯效果,同時具有增強免疫、預防感冒、平喘止咳、消除抑鬱、活血養顏、解酒護肝、降解煙毒、軟化血管、通便利尿等功效,對以上症狀有80%以上的療效。另外《三國志.華佗列傳》記載:羅布麻是神醫華佗主治眩暈症、延年益壽的傳世方劑。「是藥三分毒」羅布麻雖然無毒,但藥用時,還是有很多禁忌的,入藥時務必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3]

7、羅布麻的保健價值:

羅布麻保健茶沿於大西北民間飲食用羅布紅麻葉,可以清熱消暑的習慣且多有百歲老人,而開始研究它的功效和製作方法。在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就開始羅布麻保健茶的研製和生產,但沒有公開上市,主要在醫藥研究單位和醫院進行藥理研究與臨床觀察,作為醫院給高血壓患者的治療藥或輔助治療使用。1977年中國將羅布紅麻葉收載於「中國藥典」後,1981年北京市衛生局批准北京大興縣羅布麻茶廠生產的羅布麻茶上市;1985年上海市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批准羅布麻茶上市。此後,羅布麻茶開始出口港、澳和日本等地。隨着人們對養生的逐步認識,至今羅布麻仍讓作為保健茶飲料非常適應消費市場的需求,另外研究表明用羅布麻纖維作為原料編織成衣,還還有防治疾病的作用,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追捧。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罗布麻(夹竹桃科、罗布麻属植物))的相关视频


被譽為「仙草」的羅布麻


羅布麻茶的功效和作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