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 蝴蝶蘭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 蝴蝶蘭屬)

蝴蝶蘭屬(學名:Phalaenopsis Blume)

是蘭科下一個屬附生草本。根肉質,發達,從莖的基部或下部的節上發出,長而扁。莖短,具少數 近基生的葉。葉質地厚,扁平,橢圓形、長圓狀披針形至倒卵狀披針形,通常較寬,基 部多少收狹,具關節和抱莖的鞘,花時宿存或花期在旱季時凋落。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蝴蝶蘭屬
  • 拉丁學名:Phalaenopsis Blume
  • 亞 界:綠色植物亞界
  • 總 門:輪藻總門
  • 門 :木賊門(有胚植物門)
  • 亞 門:木賊亞門(維管植物亞門)
  • 綱 :木蘭綱(被子植物綱)
  • 亞 綱:百合亞綱
  • 超 目:天門冬超目
  • 目 :天門冬目
  • 科 :蘭科
  • 屬 :蝴蝶蘭屬

形態特徵

附生草本。根肉質,發達,從莖的基部或下部的節上發出,長而扁。莖短,具少數近基生的葉。葉質地厚,扁平,橢圓形、長圓狀披針形至倒卵狀披針形,通常較寬,基部多少收狹,具關節和抱莖的鞘,花時宿存或花期在旱季時凋落。花序側生於莖的基部,直立或斜出,分枝或不分枝,具少數至多數花;花苞片小,比花梗和子房短;花小至大,十分美麗,花期長,開放;萼片近等大,離生;花瓣通常近似萼片而較寬闊,基部收狹或具爪;唇瓣基部具爪,貼生於蕊柱足末端,無關節,3裂;側裂片直立,與蕊柱平行,基部不下延,與中裂片基部不形成距;中裂片較厚,伸展;唇盤在兩側裂片之間或在中裂片基部常有肉突或附屬物;蕊柱較長,中部常收窄,通常具翅,基部具蕊柱足;蕊喙狹長,2裂;藥床淺,藥帽半球形;花粉團蠟質,2個,近球形,每個半裂或劈裂為不等大的2爿;粘盤柄近匙形,上部擴大,向基部變狹;粘盤片狀,比粘盤柄的基部寬。

模式種

Phalaenopsis amabilis (L.) Bl.(Epidendrum amabile L.)

下級分類

蝴蝶蘭:PhalaenopsisaphroditeRchb. F.

莖很短,常被葉鞘所包。葉片稍肉質,常3-4枚或更多,上面綠色,背面紫色,橢圓形,長圓形或鐮刀狀長圓形,長10-20厘米,寬3-6厘米,先端銳尖或鈍,基部楔形或有時歪斜,具短而寬的鞘。花序側生於莖的基部,長達50厘米,不分枝或有時分枝;花序柄綠色,粗4-5毫米,被數枚鱗片狀鞘;花序軸紫綠色,多少回折狀,常具數朵由基部向頂端逐朵開放的花;花苞片卵狀三角形,長3-5毫米;花梗連同子房綠色,纖細,長2.5-4.5厘米;花白色,美麗,花期長;中萼片近橢圓形,長2.5-3厘米,寬1.4-1.7厘米,先端鈍,基部稍收狹,具網狀脈;側萼片歪卵形,長2.6-3.5厘米,寬1.4-2.2厘米,先端鈍,基部收狹並貼生在蕊柱足上,具網狀脈;花瓣菱狀圓形,長2.7-3.4厘米,寬2.4-3.8厘米,先端圓形,基部收狹呈短爪,具網狀脈;唇瓣3裂,基部具長約7-9毫米的爪;側裂片直立,倒卵形,長2厘米,先端圓形或銳尖,基部收狹,具紅色斑點或細條紋,在兩側裂片之間和中裂片基部相交處具1枚黃色肉突;中裂片似菱形,長1.5-2.8厘米,寬1.4-1.7厘米,先端漸狹並且具2條長8-18毫米的卷鬚,基部楔形;蕊柱粗壯,長約1厘米,具寬的蕊柱足;花粉團2個,近球形,每個劈裂為不等大的2爿。花期4-6月。

產台灣(恆春半島、蘭嶼、台東)。生於低海拔的熱帶和亞熱帶的叢林樹幹上。分布於菲律賓(模式標本產地)。

小蘭嶼蝴蝶蘭:Phalaenopsisequestris(Schauer) Rchb. f.

莖很短,被葉鞘所包,具3-4枚葉。葉稍肉質,淡綠色,長圓形或近長橢圓形,長10-24厘米,寬2.8-4.3厘米,先端鈍或稍不等側2裂,基部楔形並且擴大為抱莖的鞘。花序從莖的基部發出,斜立,不分枝或有時分枝,長達30厘米;花序柄暗紫色,粗約2毫米,被2枚長4-6毫米的鞘;花序軸暗紫色,曲折,疏生多數花;花苞片小,長約2毫米;花梗連同子房纖細,長2-2.5厘米;花淡粉紅色帶玫瑰色唇瓣;中萼片長圓形,長11-14毫米,寬5-7毫米,先端鈍;側萼片相似於中萼片,但稍歪斜;花瓣菱形,長10-12毫米,寬4-7.5毫米,先端鈍,基部收狹,貼生在蕊柱足上;唇瓣基部具長1.5毫米的爪,3裂;側裂片直立,鐮刀狀倒卵形,長3-6.5毫米,寬2-3毫米,先端圓形;中裂片卵形,平展,長9-11毫米,寬7-8毫米,先端銳尖,基部與兩側裂片之間相交處具1個盾形的肉突;蕊柱細長,向前彎,長6-8毫米,具較長的蕊喙和長約3毫米的蕊柱足;藥帽前端向前伸長;花粉團2個,每個劈裂為不等大的2爿。花期4-5月。 [1] 產台灣東南部(小蘭嶼島)。分布於菲律賓(模式標本產地)。

海南蝴蝶蘭:PhalaenopsishainanensisT. Tang et F. T. Wang

莖長1-1.5厘米,被葉鞘包裹,常具3-4枚葉。葉在花期常凋落,有時僅存留1枚斜長圓形、長約4厘米、寬約1厘米的葉;葉鞘宿存,長約7毫米。花序側生於莖的基部,通常1-2個,斜立,長達55厘米,有時分枝;花序柄被3-5枚鱗片狀鞘;花序軸長27-30厘米,疏生8-10朵花;花苞片小,卵形,長3-4毫米;花梗連同子房纖細,長2-2.5厘米;花開展;中萼片長圓形,長約1.3厘米,寬約3毫米,先端鈍;側萼片斜橢圓狀長圓形,長1.3厘米,寬約5.5毫米,先端急尖,基部貼生在蕊柱足上;花瓣匙形,長1.2厘米,寬5-6毫米,先端鈍,基部收狹為爪;唇瓣基部具長約1毫米的爪,3裂;側裂片直立,鐮刀狀長圓形,長約5毫米,中部收狹,上部擴大,寬約2.5毫米,先端斜截形,內面從中部走向近先端處具1個先端缺刻的凸緣(脊突),兩側裂片基部之間具1枚對開的肉突,而肉突中央穴狀下陷,但不向背面隆起;中裂片近饅形或提琴形,較肥厚,長約7毫米,先端之下寬5毫米,先端鈍並且擴大,基部具1枚先端2叉狀的附屬物,邊緣稍下彎,上面中央具1條等粗而縱向的脊突;蕊柱長約7毫米;花粉團2個,球形,每個劈裂為不等大的2爿。花期7月。

產海南(白沙、樂東)。生於林下岩石上。

版納蝴蝶蘭:PhalaenopsismanniiRchb. f.

莖粗厚,長1.5-7厘米,具數個節,從節上發出許多長而彎曲並且稍扁的根,上部通常具4-5枚葉。葉兩面綠色,長圓狀倒披針形或近長圓形,長達23厘米,寬5-6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收狹並且具1個關節和鞘,花期具葉;花序1-2個,側生於莖,常斜出或下垂,不分枝或有時分枝,長5.5-30厘米,疏生少數至多數花;花序柄粗壯,長達11厘米,粗3-5毫米,被1-2枚苞片狀的鞘;花苞片披針形,長6-10毫米,先端漸尖;花梗和子房長2-3厘米;花開展,質地厚,萼片和花瓣橘紅色帶紫褐色橫紋斑塊;中萼片倒卵狀披針形,長15-18毫米,寬5-7毫米,先端銳尖,具6-7條脈;側萼片斜卵狀橢圓形,長15-18毫米,寬7-9毫米,先端急尖並且多少鐮刀狀彎曲,基部收狹而貼生在蕊柱足上,具6-7條脈;花瓣近長圓形,長13-15毫米,寬4-5毫米,先端銳尖,具3-5條脈;唇瓣白色,長約1厘米,基部具長約1毫米的爪,3裂;側裂片直立,近長方形,長4毫米,寬2毫米,中部稍縊縮並且其內面中央隆起,先端斜截,基部(在兩側裂片之間)強烈增厚並且具1個先端2裂的肉質穴狀物,而與中裂片的基部在背面隆起成半球形,在穴狀物的前方具1枚直立而上部2裂呈觸鬚狀的附屬物;中裂片厚肉質,錨狀,先端圓鈍,基部具1枚直立而兩側壓扁的狹長附屬物,邊緣具不規則的細齒,上面近先端處增厚成半圓形紫色的墊狀物,中央被稀疏的長毛和乳突;蕊柱除基部紫褐色外,其餘黃色,長約8毫米,基部兩側各具1個近三角形的臂狀物;蕊柱足長約4毫米;蕊喙狹長,下垂,長約2毫米,不裂;藥帽黃色,半球形,前端半圓形,先端凹缺;花粉團2個,近橢圓形,每個為不等側的半裂。花期3-4月。

產雲南南部(勐臘)。生於海拔1350米的常綠闊葉林中樹幹上。分布於尼泊爾、錫金、印度東北部、緬甸、越南。模式標本采自印度東北部。

滇西蝴蝶蘭:PhalaenopsisstobarianaRchb. f.

莖很短,通常具3-4枚葉。葉卵狀披針形,斜長圓形或橢圓形,長7-11厘米,寬3-3.4厘米,先端鈍並且一側稍鈎轉,基部稍收狹,然後擴大成抱莖的鞘,旱季常凋落,花期具葉。花序側生於莖的基部,1-2個,常斜立,長7-37厘米,不分枝,疏生2-4朵花;花序柄粗2-3毫米,疏生2-3枚鞘;花苞片卵狀三角形,長4-5毫米,先端銳尖;花梗和子房長4-4.3厘米;花開展,萼片和花瓣褐綠色;中萼片長圓狀橢圓形,長14毫米,寬6毫米,先端鈍,基部稍收狹,具5條脈;側萼片稍斜卵狀橢圓形,長14毫米,寬7毫米,先端近銳尖,基部稍收狹並且貼生在蕊柱足上,具5條脈;花瓣橢圓狀倒卵形,長14毫米,寬6毫米,先端鈍,基部楔形收狹,具5條脈;唇瓣基部具長約1毫米的爪,3裂;側裂片上半部淡紫色,下半部黃色,直立,狹長,長7毫米,寬3.5毫米,中部稍縊縮,先端斜截形並且擴大,基部(在兩側裂片之間)具1枚2裂的肉突,其中央穴狀並且向外(背面)隆起呈乳頭狀;中裂片深紫色,攤平後倒卵狀橢圓形,長8毫米,寬5毫米,向基部楔形收狹,基部具1枚先端深裂為2叉狀的附屬物,邊緣下彎而形成先端喙狀的倒舟形,上面中央具1條中部以下較粗的脊突縱貫至先端;蕊柱白色帶淺紫紅色,長7毫米,基部擴大並且具長約2毫米的蕊柱足;藥帽白色;花粉團2個,近球形,每個劈裂為不等大2爿。花期5-6月。

產雲南西部(盈江)。生於海拔1350米的山地林中樹幹上。分布於緬甸(模式標本產地)。

華西蝴蝶蘭:PhalaenopsiswilsoniiRolfe

氣生根發達,簇生,長而彎曲,表面密生疣狀突起。莖很短,被葉鞘所包,長約1厘米,通常具4-5枚葉。葉稍肉質,兩面綠色或幼時背面紫紅色,長圓形或近橢圓形,通常長6.5-8厘米,寬2.6-3厘米,先端鈍並且一側稍鈎轉,基部稍收狹並且擴大為抱莖的鞘,在旱季常落葉,花時無葉或具1-2枚存留的小葉。花序從莖的基部發出,常1-2個,斜立,長4-8.5厘米,不分枝,花序軸疏生2-5朵花;花序柄暗紫色,粗約2毫米,被1-2枚膜質鞘;花苞片膜質,卵狀三角形,長4-5毫米,先端銳尖;花梗連同子房長3-3.8厘米;花開放,萼片和花瓣白色帶淡粉紅色的中肋或全體淡粉紅色;中萼片長圓狀橢圓形,長1.5-2厘米,寬6-7毫米,先端鈍,具5條脈;側萼片與中萼片相似而等大,但近唇瓣一側的中部以下邊緣下彎,基部貼生在蕊柱足上;花瓣匙形或橢圓狀倒卵形,長1.4-1.5厘米,寬6-10毫米,先端圓形,基部楔形收狹;唇瓣基部具長2-3毫米的爪,3裂;側裂片上半部紫色,下半部黃色,直立,狹長,長約6毫米,中部縊縮,上部擴大而先端斜截,在基部(兩側裂片之間)具1個中央對開的肉脊,其中間具穴並且向外(背面)隆起呈乳頭狀,內面中央的凸緣(脊突)黃色,其先端斜截並且具2至數個小缺刻;中裂片肉質,深紫色,攤平後呈寬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8-13毫米,上部寬6-9毫米,先端鈍並且稍2裂,基部具1枚紫色而先端深裂為2叉狀的附屬物,邊緣白色、下彎而形成倒舟狀,上面中央具1條縱向脊突,脊突在近唇瓣先端處強烈增厚而隆起;蕊柱淡紫色,長約6毫米,具長約3毫米的蕊柱足;藥帽白色,前端稍伸長呈卵狀三角形;花粉團2個,近球形,每個劈裂為不等大的2爿。蒴果狹長,長達7厘米,粗約6毫米,具長約3厘米的柄。花期4-7月,果期8-9月。

產廣西西部(隆林)、貴州西南部(興義、盤縣)、四川西南部至中部(木里、天全、瀘定)、雲南東南部至中部(文山、屏邊、楚雄)、西藏東南部(芒康)。生於海拔800-2150米的山地疏生林中樹幹上或林下陰濕的岩石上。模式標本采自四川西部。

蝴蝶蘭花語

在粗長的花莖上,開着滿滿的花束。這個滿滿的花束,由華麗的白蘭花組成,它的花語為幸福漸漸到來或者我愛你。所以,蝴蝶蘭是一種很能抓住人們目光的花朵。向來它都是花群中的主角耀眼明星。雖然名為「蝴蝶蘭」,但其英文學名卻是像蛾一樣的意思。只有毒蛾才能擁有美麗的翅膀色彩。很多人都寧願被美人所螫吧!如果有三隻花莖的盆栽,無論生日、開幕、搬新居,都是實用而受歡迎的。

  • 蝴蝶蘭有很多美妙的花語和寓意,是傳遞友情,愛情,甚至是親情的「信鴿」,代表着幸福向你飛來。
  • 白花蝴蝶蘭預示着愛情純潔和友誼珍貴,新婚的家庭放一株在家預兆着美好的婚姻,和朋友一起住的人,放一株在家,就預示着和睦共處。
  • 紅色蝴蝶蘭有仕途順暢和幸福美滿的意思,很多年輕夫婦都願意科上一株紅色蝴蝶蘭,給他們的婚姻仕途增添亮麗的色彩。
  • 條點蝴蝶蘭的意思是事事順心和心想事成,所以條點蝴蝶蘭適合於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年齡段的人去栽種和用作家居裝飾。
  • 黃色蝴蝶蘭有事業發達和生意興隆的寓意。
  • 迷你蝴蝶蘭代表快樂天使和風華正茂。

[2]

日常養護

修剪:當植株開花時,有時會出現花梗頂部下垂的現象,可用竹竿予以支撐盆栽蝴蝶蘭可用鐵絲支撐,專門把上部彎曲,以便花枝有一定造型,從而提高了觀賞性。地栽蝴蝶蘭,及時清除外圍枯葉,集中燒毀,以防病菌感染。開花全部結束後,應及時剪去從植株基部抽出的花梗,防止養分消耗。如果想要植株來年再開花,可結合換盆對花莖進行短截。

主要價值 蝴蝶蘭的花朵艷麗嬌俏,顏色豐富明快,賞花期長,花朵數多,能吸收室內有害氣體,既能淨化空氣又可作盆栽觀賞,擺放在客廳、飯廳和書房;還可用作切花、貴賓胸花、新娘捧花、花籃插花的高檔素材;還可用於布置蘭花專類園。 [8-9] 在春節、新年等節日可用於饋贈,或是擺置在較為正式的場合,例如婚禮的收禮桌、主桌,或是用在服務台、開業典禮。

蝴蝶蘭因花朵姿態神似蝴蝶翩翩飛舞而得名,花朵數多而花期長,所以也有「蘭花之後」的美譽,象徵幸福、長久、豐盛之意,常見顏色有粉紅、紫紅、橘紅、紅、白、紫藍等顏色,並有斑紋、線條變化。

病蟲防治

蝴蝶蘭常見病蟲害主要有:疫病、灰霉病、炭疽病、白絹病、煤病、軟腐病、薊馬、介殼蟲、蛞蝓、蝗蟲等。

病害

# 疫病,主要發生在瓶苗出瓶、移植及植株換盆移動時。在蝴蝶蘭葉片花器假鱗莖及新芽上,沒有傷口也可侵入,初期中部出現水浸狀斑點,後期擴大為暗綠色,雖然腐爛但不會被水解而潰爛,亦無惡臭,最後造成全株枯死。預防勝於治療,在瓶苗出瓶時、種植及換盆應馬上施用3.5%依得利,可濕性粉劑1500倍稀釋液或使用亞磷酸配合氫氧化鉀各1000倍混合效果甚佳,每周一次,2-3次即可。

# 灰霉病,在蝴蝶蘭冬春季節,低溫多濕時花瓣易感染而降低花朵質量。首先在花瓣及萼片上出現水浸狀圓形小點,逐漸變成大小約0.1-0.15厘米的褐色斑點。防治方法為溫度保持乾燥可減少發生,嚴重時可用以下藥劑治療:50%撲滅寧,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50%依普同,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對其噴之,病害發生7-10天噴肥一次,連續三次或者50%撲滅寧可濕粉劑、50%依普同可濕性粉劑,23.7%福元精水懸粉、50%益發劑。(欲使用之藥劑先試噴少許植株,確定對蝴蝶蘭花朵無藥害後再噴施)。

# 炭疽病, 一般植株栽培太密或中溫多濕季節,特別是梅雨季節或颱風過後,植株葉片極易患病。初期在葉片上產生淡褐色凹陷和小斑點,逐漸擴大為不規則形,顏色呈黑褐色,病斑中部再有壞疽時會脫落而呈穿孔現象。防治方法為加強肥水管理,增加植株抵抗力,改善栽培環境,增加通風及日照,施用鋅肥,增加葉片厚度,防止疫病侵入,合理使用殺蟲劑;如:撲拉克1500倍液或撲拉克錳2000倍液,且明顯效果。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咪鮮胺3000倍液,每周噴灑1次。

# 白絹病,在高溫多濕時靠近地面的莖部極易發生。植物接近地面附生組織出現水漬狀病斑,後呈不同程度的褐色到黑褐色壞疽後再生出白色絹狀絲使植物萎凋而死。由於白絹病大多位於土壤中,因此預防此病特別注意清潔衛生,應使用清潔乾淨的栽培材料以及栽培容器,否則栽培介質也應事先蒸汽消毒,用0.6%尿素注入後覆蓋一周,並保持環境衛生,發生時可用50%福多寧倍液或75%滅普寧一倍液施用,每周一次連續3-5周。

# 煤病,一般發生於栽培時通風不良,日照較強時易發生,有時日照低時也會發生,成株片也較易發生。在成株葉片的葉緣,初期分泌汁液密露,再感染煤煙,病菌使葉綠汁液變成黑褐色,影響植株觀賞。嚴重時可施用5%撲滅寧,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可濕性粉劑1000倍23.7%依普同,福元精。

# 軟腐病,高溫多濕的環境下極易感染。蝴蝶蘭葉片不同部位均可感染,葉片首先出現水浸狀呈透明軟腐現象,蔓延速度很快,導致數天內植株死亡。防治方法為定期輪流噴施30.3%鉑美京,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若感染做好整盆丟棄,避免傳染。

蟲害

薊馬,薊馬的成蟲幼蟲怕光,主要分布於花瓣的重疊處,褶皺處。主要危害蝴蝶蘭的花朵,初期易發現,植株受害後在花瓣上出現橫條或點狀斑紋,致使花朵變形,萎蔫乾枯。防治方法為用黃色粘板誘殺,通常使用內吸劑,如用5%辛硫磷乳劑1 000-1 500倍液等噴灑防治。

介殼蟲,寄生於蘭花的莖、葉鞘、花梗等部位。植物生長衰弱,甚至萎縮死亡,受害花色暗淡,嚴重時葉片黃化、枯萎、脫落。利用介殼蟲固定在一個地方,不會自行移動的特點,用軟毛刷將蟲介連同蟲體一起清除,並用水沖洗乾淨,另外採用噴灑氧化樂果等除蟲。

蛞蝓,高溫多濕的夏天,傍晚及夜間最為嚴重。可嚼食植物幼嫩組織,如嫩葉、根端、花蕾、花瓣等。造成不規則的傷痕及洞穴,影響蘭花外觀及生長,而且病害傳染相當快速,短期間就可造成很多蘭花受害。採用毒餌誘殺,如蝸克星1-2袋棚或生石灰10-20千克,硼均撒施在它們正常活動的地方誘殺,或蘭花的基質表面撒土8%滅菌靈顆粒劑。 [7] 蝗蟲分布葉片或者整個植株。能咬食葉片,傷害蝴蝶蘭之株體。可施用免敵克1000倍液,或用人工捉除。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 蝴蝶兰属)的相关视频


相關視頻

養殖蝴蝶蘭小技巧


相關視頻

蝴蝶蘭的注意事項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