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 青皮菜瓜(一種蔬菜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 青皮菜瓜(一種蔬菜植物))

青皮菜瓜,是一種蔬菜,特徵有植株蔓生,葉心臟形,瓜長棒形,長30厘米左右,粗5厘米左右,皮深綠色。 [1]

青皮菜瓜

[主要性狀]單瓜重0.5公斤-1公斤,適應性強,肉質緊脆,水分較少,皮厚,品質中等。

[栽培要點]4月上旬播種育苗,4片—5片葉定植,或4月中下旬直播,畝用種量0.2斤-0.3斤。播種一般為穴播,行株距1.3-2米×0.3-0.4米,每穴播種3粒-5粒。每畝栽1000株-2180株。7月上旬開始收穫,畝產3500公斤。

老家的菜瓜

小時候老家有冬瓜、西瓜、南瓜、北瓜,小年青估計要問,還有北瓜?哈哈,你別說,還真有,冬瓜般樣大,外皮非冬瓜之青綠,西瓜之紋路,南瓜之桔黃,顏色略泛白,適爆炒清脆有韌。許是僅僅限於小炒的原因,在食物匱乏的年代有一席之地,九十年代後或是菜品的日益豐富而逐漸失去了市場,消失在人們的視野里,留存在上了年紀人的印象中。之所以說北瓜,拋磚引玉,說說我們今天的主角,另一種快失去的蔬菜品種---菜瓜。 [2]

菜瓜,做菜之瓜:

顧名思義,非香瓜西瓜哈密瓜類果品,有清熱、利尿、解渴、除煩、滌胃、消暑、益氣之功效,有淡青色和墨綠色兩種,長長的弧狀淺淺的條紋,僅出現於夏季。可生吃,在籽黃時口感最佳,成長期味不及黃瓜之水嫩、脆甜。自信大半輩子走過大半個中國,還真不是隨眼可見到處都有,且想買就能買得着的菜品,就連本地也不多見。在老家,養瓜種豆栽菜都叫興(xīng)什麼什麼,種瓜叫興瓜,家家都興點,不擱在(方便)或家中來客的時候,父母親喊上一句:「去,到攤上(菜地)摘根菜瓜來!」菜瓜,她生於貧苦之家,長於鄉野山隅汲晨露甘霖沐日月之光聚天地之靈氣亭亭玉立落落大方,如未出閣的農家姑娘,雖不是人間尤物,倒是平民所愛;談不上美食之珍品,也算是難得的美味

菜瓜,主涼拌,兼醃漬,炒食者甚少。涼拌,立剖,去籽瓤,洗淨,切薄片;重在刀工,薄如紙,以透明為上乘;加鹽拌勻,入味後擠干汁液,放蒜末,配紅椒,噴生抽,滴香醋,淋熱油(新上市的菜籽油),哎呦!那個香喲!那個脆喲!在老家的城裡鄉下,年紀稍大的人情有獨鍾,也是年青人的至愛,無論是獨酌還是對飲,或擺在門口的小板凳上蹲着吃,或放倒大腳盆,扣在地上,圍坐四周,絕是下酒的好菜,或是酒館飯店的餐桌上,必點的一道特色菜。記得在大賣場工作時,讓採購去省城蔬菜批發市場批些回來,小伙子年青,認不得農村這種本地菜瓜,批回來的是一筐類如羊角蜜的瓜,似是而非,當地百姓不認可,一斤未賣出,還損失了一小筆。醃漬,剖開,去籽,洗淨,醃製,曬半干可食,曬全乾儲存,食時溫水泡發,瀝乾,放生抽、醋、麻油,如果說涼拌的一定下酒,那麼醃漬的絕對下飯。

也許是城市化的加快,年青一代的離開,亦或是黃瓜的替代,農村過去一些老品種蔬菜被發展的車輪所碾碎,在時代的大潮中淹沒,從曾經的時興慢慢走向沒落。比如,老家有一種叫「皮臘」的蔬菜,與菜瓜上市相反,產於冬季,青皮扁圓,似圓滾滾的青皮蘿蔔,碗口般大小,質脆勁道,配肉片炒食美味可口。如今在農村很少見了,更別說是城裡了。

慶幸在老家現在還能找到吃到這些瀕臨滅絕的食材,若干年後,這些美味只能成為回味,淡出人們的視線,消失在老一輩人的記憶中!

青皮菜瓜怎麼種植

菜瓜(梢瓜)分枝性強,若放任生長,不僅消耗大量養分,而且果實小,品質差,產量低,因此必須實行整枝摘心。整枝摘心可以促進開花坐果,早熟豐產。梢瓜的整枝方式很多,應根據品種、栽培方式、土壤肥力、留瓜多少等情況而定。雙蔓整枝 是各地梢瓜生產上廣泛應用的整枝方式之一,溫室、大棚搭架栽培的多採用雙蔓整枝。當幼苗具3~5片真葉時對主蔓進行摘心,子蔓長出後選留2條生長健壯的,其餘均從基部摘除。

將選留的2條子蔓引向畦面使其伸展,雙蔓引伸的方向有同向並行、背向爬行、斜向引伸等幾種,主要根據播種穴在畦中的位置以及長期應用的習慣。三蔓整枝 是梢瓜栽培中最常見的整枝形式,此整枝方式節蔓較多,有利於提早成熟。對子蔓、孫蔓都能坐瓜的早熟品種,早熟栽培的整枝方式是,當主蔓4片葉時摘心,選留3條強壯子蔓,6~8片葉時摘心。 [3]

形態特徵

果實長圓狀圓柱形或近棒狀,長20-30 (-50) 厘米,徑6-10 (-15) 厘米,兩端圓或稍呈截形,平滑無毛,淡綠色,有縱線條,果肉白色或淡綠色,無香甜味。花果期夏季。

植株生長勢強,強。葉互生,雌雄同株異花,黃色。果實長棒形,嫩瓜淺綠色,有軟毛茸,上部稍細瘦,向下逐漸增粗,一般長15 cm左右,下部粗4.5 cm左右,表面有8~10條淺綠色縱溝,留種瓜瓤有淡淡酸味,一般嫩瓜250~350 g上市,每株結5~6個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