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欖核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欖核鎮位於番禺區的西部,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帶,全鎮占地面積74.48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5萬多人,外來人口6萬多人,共管轄23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委會和2個農場。這裡土地肥沃,素有魚米之鄉之稱。

簡介

欖核鎮位於廣州市番禺區的西部,距市橋鎮城區7公里,鎮以駐地名。欖核圩建於 清康熙十九年(1680),因漁民到此采蚝,形成一堆堆欖核形小沙壟,故名。1951年設欖核鄉 ,1961年成立欖核公社,1984年改區,1987年建鎮。水陸交通方便。容奇水道、沙灣水道環繞西北,廣珠東線由鎮前經過,公路直通深圳、珠海、廣州,分別為90、80、32公里。隨着連接欖核鎮和區西線公路的北斗大橋正式通車,交通狀況進一步得到改善。由欖核鎮到南沙港、蓮花山港和順德容奇港僅在30分鐘車程內。

鎮域面積45平方米公里,常住人口5萬人,外來人口6萬人。相傳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漁民到此開採蚝殼,把廢土棄於灘涂上,經漲退潮水的搬運堆積,在灘涂上分布出一堆堆欖核形,故名。欖核鎮是著名音樂家冼星海的故鄉。現轄23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委會,2個農場。 全鎮國內生產總值11.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4%;工業總產值34.2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3%;農業總產值2.6億元;外貿出口1.02億美元,同比增長30%。實現財政收入6628億元。農村人均收入7319元;稅收總額9988萬元,同比增長18.1%。;

地理氣候

境內唯一的小丘——甘崗,海拔22米,其餘都是三角洲平原。河流自上游至下游呈樹枝狀分布,鎮北界是沙灣水道,西界是潭洲水道,境內流注欖核河和淺海水道,把鎮分成甘崗片、四六村聯圍和欖核片,水資源十分豐富。長期以來,因地勢較低,洪澇威脅較大,但磨碟頭防洪水閘建成和主要江河堤圍高標準建設後,洪澇害大為減少。土層深厚,土地肥沃,不少地方呈「蔗基魚塘」地貌。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溫暖,無霜期長。具備生產農業發展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1]

工業建設

欖核鎮投資環境日趨完善,一、二、三產業全面、快速協調發展,共有工商企業1000多家。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大、產品有國際競爭力的外向型企業落戶欖核,主要新產品有玩具、模具、珠寶、摩托車、電子、製鞋、汽配、飼料、彩印、木業、鋁塑複合管、陶瓷、機械等。欖核鎮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素有「魚米鄉」之稱,是拓展農業集約化、基地化、商品化的理想之地。欖核鎮共有工商企業1000多家,其中較大型企業170多家,工業基礎初具規模,已初步形成六大工業體系,即模具(汽車及玩具注塑模具)、摩托車、電工電子、日用工藝陶瓷、珠寶首飾、玩具。工業產品過千種,產品銷往歐美、日韓、 港澳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一批項目的技術水平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欖核鎮全方位、多渠道地拓展對外貿易,產品出口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鎮進出口貿易總值15161萬美元。其中進口5063萬美元;出口10098萬美元。 

農業發展

全鎮耕地面積28483畝,魚塘面積7508畝。農業生產以蔬菜、黑皮果蔗、優質稻種植業和水產養殖業為主,近年花卉種植面積逐步擴大,牧魚結合、綜合經營模式的生豬飼養業也不斷增加。全鎮水稻種植面積為5623畝,魚塘面積13899畝。常年蔬菜5901畝,甘蔗21859畝,香、大蕉14368畝,花卉2631畝,其它經濟作物196畝,合計64686畝。張松村548畝塘標準化整治結束以後,相繼抓好甘崗村、牛角村、人民村、七三農場950畝魚塘標準化整治規劃和設計的報審工作,為魚塘標準化整治打下良好基礎。全鎮有23條行政村,大多以水稻、香蕉、花卉、果蔗等為主。積極引導農民種好冬瓜、香蕉、黑蔗。培植地區的品牌,繼續探索如何種好本地區品牌的種植方法。

冬瓜是欖核鎮蔬菜生產拳頭品種,尤其是早春冬瓜綜合豐產技術栽培措施的推廣,促進了冬瓜生產的發展。全鎮推廣種植早春冬瓜6218畝,總產量2.1萬噸。推廣早冬瓜種植,是欖核鎮實行「兩瓜一豆」種植模式的操作措施之一,對渡淡蔬菜供應起着十分重要作用,也是農民經濟收入的一大來源。因此,欖核鎮把推廣早冬瓜綜合豐產栽培技術作為發展「三高」農業重要措施來抓,並通過不斷摸索總結出一項適用技術,解決了冬瓜生產上的實際問題。經多年示範、推廣,其措施切實可行,產量高、經濟效益好、社會效益好,為菜農創出一條致富門路。1998年欖核鎮的「早冬瓜綜合豐產栽培技術推廣」項目獲廣州市「蔬菜生產科技貢獻」一等獎。水產養殖以四大家魚和加州鱸、桂花鱸、鰻魚、生魚、塘虱、甲魚等優質魚為主,水產品總產量6288噸。農業總產值2.22億元,農村人均收入5945元。

文化教育

   欖核鎮是廣州市的革命老區,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的故鄉。現有初級中學2所,小學11所(小學分教點11個),鎮成校1所,幼兒園25所。全鎮在讀中學生3006人,小學生6067人,在園兒童2475人。全鎮中小學教師481人。其中中學專任教師192人,大專以上文化186人,其中研究生4人,達標率達96.88 %;小學專任教師280人,學歷達標率達100%;幼教工作者217人,從幼師專業畢業的專任教師152人,達標率達100 %。

該鎮進行了學校布局的調整。先後把原來的民生小學併入中心小學,把原來的新涌八沙張松、湴湄、人民、五村等6所小學合併為現在的星海小學,共投入了1000多萬元。由萬安、甘崗、綠村、大坳、牛角等5所小學合併的北斗小學順利開課,新的北斗小學設兩個校區,建設雙翼小學和成人文化學校。欖核中學一年邁了兩個新台階,先後通過了番禺區和廣州市一級學校的評估;九比小學被評為廣州市一級學校;星海小學也順利被評為番禺區一級學校;中心幼兒園被評為番禺區一級幼兒園和廣州市綠色幼兒園。 

相關視頻

欖核鎮2017年送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