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榕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榕湖舊稱鑑湖,又名陽塘陽橋塘。位於桂林市中心,是桂林山水的名勝之一。 榕湖位於廣西桂林市區中心,秀峰區、象山區接合處,陽橋的兩側,西通桃花江,東通灕江。榕杉湖是榕湖和杉湖的統稱,在陽橋處相連,兩湖自古就一直互通互連,如同姐妹,故得名。

  • 中文名 :榕湖
  • 又 名 :陽塘、陽橋塘
  • 位 置 :桂林市中心
  • 屬 於 :桂林山水的名勝之一

簡介

兩湖開鑿至今已逾千年,孕育了無數才人,留下不少古蹟。晚清「杉湖十子」的補杉樓,著名詞人王半塘的故居,桂林山水畫家羅辰的「芙蓉池館」及民國年間著名教育家馬君武故居等都曾坐落在榕湖和杉湖旁景區位於桂林城中央,是一個水體相連的連心湖.她以陽橋為界,東為杉湖,西名榕湖,因湖岸生長的榕樹,杉樹而得名。唐宋時期為,為人工開掘的城南護城河,稱為南陽江。元代稱為鑑湖,明代城池擴建,成為內湖。

自清代始,富紳名士紛紛於湖岸邊結廬而居,文人墨客於湖畔吟詩作賦,一時間成為桂林文化活動的中心。先後建有唐景崧的五美堂別墅。王鵬運的祖居西園,李宗仁官邸,白崇禧的桂廬,馬君武的故居。如今大多故居已了無蹤跡,僅餘存李宗仁官邸和桂廬。北斗橋位於榕湖,東連湖心島,西連古南門,橋形布局走向按北斗星分布,故名北斗橋。橋面欄杆全部用房山高級漢白玉打制,是廣西最長的漢白玉橋。整座橋橋形美觀工藝精緻,晶瑩剔透。 日月雙塔座落在杉湖中,日塔為銅塔,位於湖中心,高41米,共9層,月塔為琉璃塔,高35米,共7層。兩塔之間以18米長的水下水族館相連。銅塔所有構件如塔什、瓦面、翹角、門拱、雀替、門窗、柱樑、天面、地面等均由鋼材鑄鍛而成,並以精美的銅壁畫裝飾,整座銅塔了三項世界之最--世界上最高的銅塔,世界上最高的銅質建築物,世界上最高的水中塔。日月雙塔是桂林兩江四湖夜景重要的景色之一。

地理環境

榕湖與杉湖相連,面積不大,原為桂林城南護城河,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城池擴展,護城河廢棄,逐漸變為城內風光綺麗的湖泊。

榕湖橫貫東西,把桂林市區劃分為南北兩段,陽橋又把榕湖分為東西各半,東面瀕臨灕江,相傳原來湖畔遍植杉樹,所以東面的湖通稱杉湖。西面的湖通陽江,湖畔古榕濃郁,古稱榕湖。榕湖賓館即坐落湖畔,是桂林市接待旅遊者的主要賓館。榕湖古代也稱蓮盪。湖中產鯉、鰱等多種魚類,並售票供遊覽者垂釣。明鄺露在《赤雅·陽塘記》中寫道:「陽塘東西橫貫,中束以橋,東曰杉湖,西曰蓮盪。演漾若數百畝,臨水人家,粉牆朱榭,相錯如繡,茂林缺處,隱見旌旗。」對榕湖的勝景作了生動概括。

建築風格

古城門上仍有「古南門」三字匾額。

陽橋,宋代稱情帶橋,通濟橋,明朝改稱陽橋。湖濱桂花夾道,沿岸建築物風格各異,榕湖的湖心亭、朝陽亭、榕蔭亭和芙蓉亭均屬中國古典亭閣的傳統風格,是旅遊休憩的好去處。 [1]

榕湖的美

桂林旅遊必玩-兩江四湖,特別是榕湖,顯示春意黯然超級美的榕湖,在榕湖邊上住了三年,這裡的每一角都很熟悉,玻璃橋,九曲橋,古榕雙橋,迎賓橋麗澤橋……都是最美的橋樑!每一座精緻而獨特,就像桂林這座城市!無論是遊船夜遊四湖,還是徒步游,榕湖都是最值得留步的。榕湖旁邊有很多的油茶店,我最喜歡的是熊阿姨油茶小館,最地道的油茶,最熱心的服務,白糍粑粑每次必吃,招牌豆腐釀也算十八釀中最受歡迎,每次必定!

今天環繞榕湖兜圈,暖暖春日,旖旎盛景,柔柔微風掠過湖面,蕩漾輕輕水紋,密集魚群列隊浮戲,誘引遊人窺趨。[2]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