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榛子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榛子鎮位於灤州市西北部,是京東「開、稻、倴、榛」四大古鎮之一,東、南、西與唐山市古冶區、開平區、豐潤區接壤,北、東北部和楊柳莊鎮、王店子鎮相連,鎮政府駐地第一鎮村。1996年3月,機構改革,原杏山鄉、麻灣坨鄉榛子鎮,合併為榛子鎮。2002年1月,撤銷馮莊鄉,併入榛子鎮。全鎮總面積98.6平方公里,共轄61個行政村,15875戶,54943人,有耕地70687畝。[1]

概況

榛子鎮位於灤縣西北部,是京東「開、稻、倴、榛」四大古鎮之一,東、南、西與唐山市古冶區、開平區、豐潤區接壤,北、東北部和楊柳莊鎮、王店子鎮相連,鎮政府駐地第一鎮村。1996年3月,機構改革,原杏山鄉、麻灣坨鄉和榛子鎮,合併為榛子鎮。2002年1月,撤銷馮莊鄉,併入榛子鎮。全鎮總面積98.6平方公里,共轄61個行政村,15875戶,54943人,有耕地70687畝。

1986年以來,榛子鎮農業、工業和私營經濟全面發展。全鎮工農業總產值1986年、1996年2000年和2003年分別為5480萬元、7.12億元、12.04億元和18.99億元。其中農業產值上述各年份分別為3136萬元、2億元、2.39億元和3.49億元;工業產值分別為2344萬元、6.72億元、10.53億元和15.5億元。農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652元、2800元、3241元、3480元。全鎮1995年3月實現小康,原馮莊鄉1997年3月達到小康。

該鎮地勢平坦,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少量丘陵以果樹、煙草為主。1986年糧食、果品、蔬菜種植面積分別為83344畝、2834畝、3823畝,總產量分別為29776噸、175噸、7802噸;2003年糧食、果品、蔬菜種植面積分別達到68939畝、8595畝、14300畝,總產分別達到21100噸、8148噸、49326噸。

2003年全鎮共有各種企業2605家,其中鎮辦企業1家,私營企業70家,個體工商戶2534戶,總收入11.8億元,利潤總額7943.1萬元,現價增加值3.07億元,實現企業稅收1599.6萬元。主要骨幹企業有年產啤酒15萬噸的河北藍貝集團唐山酒業有限公司、年產4萬噸鋼管的唐山金利達焊管有限公司、遠東實業有限公司(尚未投產)、年產35000噸包裝用玻璃製品的榮盛玻璃製品廠以及唐山市光明水泥有限公司、唐山市燕龍水泥有限公司、唐山市冀澳水泥有限公司、灤縣銀鴻鋼鐵有限公司、灤縣宏廷冶煉廠、灤縣京東鋼鐵有限公司、灤縣順和玻璃製品有限公司等。

縣委、縣政府於2003年決定在榛子鎮和楊柳莊鎮之間興建榛楊工業區,重點發展壯大水泥、建材、鋼鐵、玻璃製品、啤酒飲料等企業,以此形成榛楊工業經濟區,已有10多家企業進駐該工業區。

境內有榛子鎮、杏山、大崗上、麻灣坨、八里王官營五處集貿市場,其中榛子鎮集市規模最大,年交易額達到500多萬元。

該鎮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利。京哈、京秦電氣化鐵路和102國道、唐豐公路、遷唐公路、京瀋高速公路在境內通過,並有狼窩鋪、石郎莊兩個火車站,距110KV變電站和開灤煤礦僅幾公里之遙,可為人民生活和發展生產提供方便和足夠能源。投資80萬元,建成的榛子鎮網通大樓(即原郵電大樓),擁有17173門程控電話交換機,成為本地區的通訊樞紐。原馮莊鄉1990年投資28萬元鋪設柏油路13華里,實現村村通油路。鎮內的農業銀行和4個信用社為榛子鎮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

2003年底,境內有國辦高中1所,鎮辦中學4所,完小12所,在校生810人,教師492人。縣醫院榛子鎮分院和4所衛生院,形成了功能完備的醫療衛生防疫網絡。

榛子鎮於1993年跨入全國億元鎮行列,1994年唐山市百強鎮鄉之一,有兩個企業在市百強企業中榜上有名。

薯炕育秧專業村——辛莊子村。該村共有88戶,326口人。耕地面積537畝,人均1.6畝。2003年人均純收入3420元。

該村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根據薯炕育秧周期短、投資小、見效快的特點,發展甘薯育秧。統一規劃場地,統一技術服務,統一組成銷售隊伍,薯炕育秧得到迅速發展,從最初戶均不到1鋪,每鋪收入不足幾百元,發展到2003年,全村285鋪,戶均3鋪,每鋪純收入達到3000多元,全村增加經濟收入90多萬元。並在總結多年傳統經驗的基礎上,改良育秧方式,以紅土、塑料薄膜、火炕逐步取代冷炕育秧,避免了采秧周期長的缺點。同時在燒火、打風道等關鍵環節加強技術改進,加強水、肥、溫度的科學調控,充分發揮規模、質量優勢,吸引了北京、天津、平泉、丰南、豐潤、遷安等地農民和商販前來購秧,出秧時每天幾百萬株秧苗銷售不出村,成為「規模發展帶來規模效益」的典型。

之戰

在影視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李向陽用復仇的子彈擊斃日酋松井。然而,鑑於當時中日雙方戰力的差別,今天的我們不免會懷疑,在當時真的存在這樣痛快淋漓的復仇之戰麼?答案是肯定的,很多早期影視作品中的戰鬥,都有真實的來歷。

比如,在某部電影中曾經出現的日軍對村民進行「機槍點名」時,八路軍部隊突然從天而降,將日軍擊退,將村民救出。這樣一段類似傳奇的情節,其實也確實發生過,這段真實的戰鬥,就發生在山西晉城,而這支八路軍部隊,則是八路軍三五八旅的一個團。假如今天去查晉城縣的縣誌,還可以看到這次戰鬥的記載。只不過這次戰鬥因為八路軍以救人為主,並沒有象電影中那樣給日軍極大的殺傷罷了。

發生在一九四三年的「榛子鎮之戰」,也是一次這樣的復仇之戰。

「榛子鎮之戰」,發生在一九四三年八月(農曆七月),是八路軍冀東軍分區第二次恢復基本區作戰中的戰鬥之一,從規模上來看,它屬於一場不大的戰鬥,因此,在中日雙方的記載中,都並不是很受到重視。但假如審視它的意義,這又是一場非常值得紀念的戰鬥。

因為,這一戰,是八路軍為「潘家峪慘案」中死難同胞的報仇之戰。

經過對照中日資料,這次復仇之戰的前後,似可大白於天下。

潘家峪慘案,是抗戰時期華北遭到日軍「三光作戰」製造的典型慘案之一。中國方面的記載稱「潘家峪慘案:1941年1月25日(農曆十二月二十八日),日軍調集了遷安、灤縣、盧龍、遵化、豐潤等五縣的敵偽軍,天明後不久,就包圍了潘家峪。全村一千多的村民,也被鞭打着,人們驅趕着,趕進那所大院裡,關上了大門,機關槍密集的人群掃射起來,人整排整排地都倒下去了。全村被敵寇慘殺者1035人(其中兒童婦女有658名),負重傷者84人,活着和下落不明者只剩三百零三人。全家慘死者三十餘家。燒毀房屋一千一百間。」

根據日方記載,實施這次屠殺的日軍部隊,是日軍第二十七師團支那駐屯步兵第一聯隊第一機關槍中隊,及豐潤縣偽軍警備隊,指揮官佐佐木中尉。

對這次慘案,即便於南京大屠殺多所推諉的日本方面,也不得不承認它的存在。原日軍第二十七師團參謀田辺曾就此提供證言,承認中方的記載。然而,近年來,日方卻頗有些輿論對此進行「翻案」參加過屠殺行動的原日軍士兵片川三蔵和筒中要之助在日本發表言論,以所謂「親歷」對潘家峪慘案的過程作出辯解,並稱田辺的證言是謊話。然而,即便是他們的辯解,也無法掩飾這次屠殺的殘忍,甚至使若干真相更加清晰。

根據這兩名日本士兵的證言,日軍對潘家峪村的襲擊是「有預謀的」,然而,片山強調,這次屠殺「可能是佐佐木中隊長單獨決斷的」,言外之意這是某個日軍中級軍官自行決定的行為。而對於屠殺的理由,則歸結為潘家峪屬於「敵對部落」,村民經常給八路軍提供後勤,情報等支援,進行屠殺是「不殺人就會被殺,這就是戰爭」。而筒中在他的證言中則強調田辺的兩點說法不符合事實。一個是日軍的屠殺並非機槍中隊人人參與。「機槍手為了避免遭到襲擊,在村口的高大建築物上警戒。(屠殺)是用步槍乾的。」;另一個是「村子比較小,搜出的村民只有大約三百人,沒有一千人以上那樣多」。

即便如此狡辯,片山也不得不承認「當看到那種場面(向村民射擊)的時候,心中是『軍隊怎麼做這樣的混賬事啊?!』的驚訝」,而且,提到當時村中的幹部約二十人並不是被集體屠殺的,而是時候拉到附近的河灘上槍殺。

日本右翼就用他們的證言試圖為「潘家峪大屠殺」翻案--這就是他們的邏輯,仿佛用步槍就可以否定屠殺,殺害了三百人而不是一千人就不算屠殺似的(田辺的證言則說當時殉難者超過一千,因為當時臨近春節,很多村民從逃難中回到村中準備過年)。[2]

榛子鎮響水橋

榛子鎮早在金朝時就已名標史冊。一百多年前的《灤縣誌》曾記載:『金時,在灤州設節度使,領四縣,義豐、馬城、樂亭、石城,設二鎮,榛子鎮、新橋鎮』。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在金朝,榛子鎮已是重要的交通要塞和村莊聚落。而在更早的南北朝時期,這裡就已有村莊聚落,並在村東修起『承流橋』。

《灤縣誌》又載:『宋朝曾遣使如金,要求金主歸還平灤三州,遼前宰相左企弓上詩:「君主莫聽捐燕議,一寸山河一寸金。」金主故未還平灤之地』。

至金章宗太和四年,在榛子鎮駐有重要將領,《灤縣誌》載:『金以李邦基為榛子監酒』。此時的榛子鎮已是信使往來的地方,信使每天從榛子鎮乘船出發,轉而騎馬,到山海關傳送文件,當日能匆匆返回。是人留詩曰:『舟船絡繹接榆關,行李匆匆日往還。篷背秋霜榛子鎮,碼頭春色杏兒山。』

到了元朝,榛子鎮依然為驛站,成為接待官員信使的食宿之地。中間曾一度被取消驛站,即縣誌所載:『至之世祖二十六年,罷去望都莊、榛子鎮兩處驛站,放其驛使為民』。

到了明朝,在榛子鎮設立了巡檢司,值得記述的是:『明朝萬曆四十七年,發生了災荒,知州周宇在此煮粥濟飢。因官銀不夠,周宇自掏俸銀濟饑民6570余口』。

到了清朝,不僅在這裡設立了『急遞鋪』,傳送公文,而且在道光年間在榛子鎮設立了巡檢署,道光十三年巡檢為王之慶,咸豐九年為葛瑞孫,同治八年為張廷瑾,光緒八年為姚詩道。其後則廢改設把總署,其地基為鄉民王廷施捐助,至民國時期改為灤州第十區警務分局。榛子鎮曾有殺獄廟、藥王廟、龍王廟、關帝廟,還曾有過塔,即《灤縣誌》載:『浮屠在榛子鎮街中,金時建』。

然而,比榛子鎮歷史更為古遠的,是鎮東河上的承流橋。《灤縣誌》載:『榛子鎮承流橋,在榛子鎮東,北魏時建,明萬曆年間重修,清嘉慶七年重修,知州莫譽撰承流橋碑記』。又載:『榛子鎮為灤州衝要之區,鎮東因河修橋,其名承流者,承上天德意,綿綿而流,千萬如一日,從萬曆年起,至今已有二百餘年未修,橋久損壞,行人難過,苦於無資,幸有鎮之鄉紳朱廣文、郭文里、向天印、王廷勛等捐資60兩白銀,使橋得以重修,並從京師請來能工巧匠,始於臘月,七個月後建成,今為攏牛橋。』

為什麼又稱攏牛橋呢?因為留下了一段神奇的傳說。相傳清朝灤州一帶多次發生地震,但攏牛橋紋絲未動。經查史料,確有過多次地震:戊戌八月地震,戊子三月地震,甲辰正月,異風黃雪後突然地震,癸丑二月地震,庚辰秋,七月十三至八月二十日持續大地震。

《灤縣誌》載:『大震之前,連日陰雨,山洪爆發,大水沖走大樹,捲走房屋,急流中大木翻騰,將橋孔堵塞,水中無數大龜,沈浮於波濤之間,大者如車輪狀。官府急招善泅者二十餘人,下到橋孔割斷大木,大水方順流而下』。但接下去的應為傳說了,相傳陰雨之後,突然放晴,當夜發生大地震,地聲隆隆,閃電通天接地,削山如谷,房屋盡摧,村民嚇得伏在地上,任其抖動,只見黑夜中,大橋劇烈搖晃,突然一道銀光閃過,一條金龍鑽到橋下,提起橋身,四頭金牛在橋墩四角死死頂住,這才保住了大橋。天明,地震漸漸平息,不見了金龍和金牛,遍地瓦礫,只有大橋安然無恙,從此改名攏牛橋。這些傳說倍顯當年修橋之堅固,後人加以神化了。

如今,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古橋依然靜靜地架在河上,一任行人古往今來,聆聽世人談古論今,但身邊的榛子鎮卻已是層樓拔地而起,舊貌換新顏了。

呼籲保護:灤州八景唯一遺存的古蹟——榛子鎮響水橋

隨着個人的成長及對文化的認知程度,也參訪過國內外古建築的保護和發展過程,橋樑更是文化傳承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分。把此橋恢復成當時的原貌已經不太可能,雖長期在外地生活但鄉情難改,眼看着承載着上千年歷史的橋樑即將毀於一旦,心痛不已。希望當地政府給予合理的修繕。另響水橋畔的明清官道亦在急需保護的行列。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為了家鄉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我們願意去努力,希望給後代留下一片祥和的清淨河畔。

建議把響水橋的保護工作提上日程,為了一方水土,一方人民的長遠利益,我們願意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唐山市及地方政府的積極引導下,榛子鎮的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廠礦的擴建,商業的繁榮都給當地人民帶來了生活水平上的提高,人民得以安居樂業。

但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河流的污染、空氣的粉塵化加劇導致當地的水資源、農作物的生長遭到破壞,響水橋亦在破壞的行列。橋頭巨石斷裂,不僅給交通帶來不便,還給歷史留下了遺憾。曾經的京東四大古鎮之一的榛子鎮曾因此橋為榮,響水橋下的水在上千年中孕育了無數的生命,始建於北魏時期的響水橋更是給當地百姓帶來便利和福慧。俗話說「飲水思源」,這座文明京城的古橋現如今破敗不堪,無視歷史存在,不是我們城市長期發展的方向。請看一下這座橋的記載:

舊志載:「查灤境橋樑,多建自古代。」至於這座響水橋,記為「北魏時建。」北魏由鮮卑族首領拓跋掛於386年建國,至534年分裂為東西兩魏,據此,則響水橋已有1500年的歷史。

北魏是中華民族關係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特別到孝文帝拓跋宏大力倡導改革,全面接受漢族文化,學漢文,易漢服,說漢話,改漢姓,娶漢女,極大地促進了漢族與鮮卑族等北方少數民族的融合。灤州地區本來就有鮮卑族人口聚居(棒子鎮東南20公里處有元代所封鮮卑仲吉元帥墓,該地即稱「卑家店」)。響水橋的建築格局應當視為中原漢族文化與北方少數民族文化相融合而升華的結晶。

響水橋也曾也有過令人神往的故事。據傳乾隆年間(1736-1795)皇帝攜重臣劉墉(1719-1804)等去盛京(瀋陽)祭祖時曾路過榛子鎮。當轎至鎮西三里之遙的爛石山里,皇帝見遍地黧黑嶙峋的怪石零落散布滿山坡,即令停轎問左右此山何名,答曰爛石山。皇帝脫口呤出--「爛石山、山上石、稀爛棒硬」;遂即要劉墉對仗下句,劉當時未答出,起轎東行,至響水橋畔聽見水聲問後得知此橋為響水橋。劉隨即對上下句--「響水橋、橋下水、翻滾冰涼」,君臣大笑,膾灸人口的佳句流傳至今。 [3]

自然氣候魅力灤州

屬於暖溫帶半濕潤的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區。冬季受西伯利亞和蒙古冷空氣的影響,盛行偏北風;夏季受海洋氣團和太平洋高壓的影響,盛行偏南風。具有春季乾燥多風、夏季悶熱多雨、秋季晝暖夜寒、冬季寒冷少雪的特點。全年平均氣溫10.5℃。全年平均日照2651.5小時。常年平均降水量714.5毫米。[4]

地形地貌

地勢北高南低,沙河以西及白龍河、橫河以東為山丘區,面積395.75平方公里,其中山丘面積為219.41平方公里,占全縣面積的22%, 主要山脈有羅家嶺、青龍山、魏峰山、風山、橫山等。境內最高峰城山峰海拔高程535.7米,一般山丘海拔高程200—30米之間。中部平原區面積603.25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60.4%,京山鐵路以北,地面高程在海拔50米以上,局部有山丘出露,地勢較為平坦,京山鐵路以南地面高程一般在30—50米,由於受風沙影響及河流切割,沙丘溝谷出現較多。[5]

水文

灤縣地處灤河、沙河、陡河流域,境內有九條較大河流。其中灤河、沙河、管河為過境河流,橫河、溯河、龍灣河、狗尿河、岳家河和小青龍河發源於境內,灤河、橫河、沙河、管河、龍灣河屬長年性河流。其餘四條河屬季節性河流,除汛期宣洩洪水外,平時基流甚少。東界灤河在本縣境內總長40.29公里,京山鐵路以北長25.2公里,屬山間河道,京山鐵路以南長15.09公里,屬平原河道。1962年最大洪峰流量3.4萬秒立方米。基流也較為豐富,灤縣利用灤河水灌溉較為困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