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樟葉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樟葉槿
樟葉槿原圖鏈接

中文學名:樟葉槿

二名法:Hibiscus grewiifolius Hassk.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錦葵目

科:錦葵科

族:木槿族

屬:木槿屬

分布區域:分布于越南、老撾、泰國
緬甸和印度尼西亞的爪哇等熱帶地區。


樟葉槿(Hibiscus grewiifolius Hassk)為錦葵科木槿屬植物。常綠小喬木,高可達7 m。葉紙質至近革質,卵狀長圓形至橢圓狀長圓形,先端短急尖,基部鈍至闊楔形,兩面均平滑無毛,上面暗綠色,下面蒼綠色。花碩大,黃色,全年不定時開花。果單生於上部葉腋間。 [1]

形態特徵

常綠小喬木,高達7米;小枝圓柱形,淡灰白色,平滑 樟葉槿(16張) 無毛或具極細毛。
葉紙質至近革 質,卵狀長圓形至橢圓狀長圓形,長8-15厘米,寬6-7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鈍至闊楔形,全緣,兩面均平滑無毛,上面暗綠色,下面蒼綠色,基生脈3 (-5)條,在下面隆起,葉柄長2-4.5厘米,疏被短柔毛;托葉小,早落。花未見。 果單生於上部葉腋間,果梗長3-4.5厘米,平滑無毛;小苞片9,線形,長1-1.5厘米,平滑無毛;宿萼5,長圓狀披針形,平滑無毛,下部1/5處合生成鍾狀;蒴果卵圓形,直徑約2厘米,果爿5,無毛;種子在每果爿內約4-5粒,腎形,長約5毫米,直徑約3毫米,背部密被綿毛。果期1-2月。

花大,黃色。果單生於上部葉腋間,果梗長3~4.5cm,平滑無毛;小苞片9,線形,長1~1.5cm,平滑無毛;宿萼5,長圓狀披針形,平滑無毛,下部1/5處合生成鍾狀;蒴果卵圓形,直徑約2cm,果爿(pán)5,無毛;種子在每果爿內約4~5粒,腎形,長約5mm,直徑約3mm,背部密被綿毛。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0米的山地森林中。

生態習性

產地:廣東海南島保亭、崖縣;
分布:越南、老撾、泰國、緬甸和印度尼西亞的爪哇等熱帶地區;
生境:山地森林中;
海拔:2000m;
物候期:果期1-2月;

分布範圍

產廣東海南島保亭、崖縣。生於海拔2000米的山地森林中。分布于越南、老撾、泰國、緬甸和印度尼西亞的爪哇等熱帶地區。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