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欒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台灣欒樹照片來自

欒樹   Flame Gold-rain TreeTaiwan Golden-rain TreeFlamegold[1]
學名
Koelreuteria henryi Dummer[2]
別名
金苦楝苦楝公拔仔雞油[3]搖錢樹、燈籠樹、木欒、欒華、烏拉、木欄牙。欒樹是傳說中的一種寶樹,搖搖它就會落下金錢來。[4]
花語
獨立、寄情、熱情、開朗、朝氣。[5]
開花季節
台灣欒樹是台灣特有種。因為花、果皆美,被國 際譽為「全球亞熱帶名花木」(註○1)。 這麼美的樹,不同的季節,也有不同的景觀。每年 9月,當一片黃色花海悄悄佈滿樹梢,微風吹過, 朵朵的小黃花隨風飄落,佇立樹下便可體會落英繽 紛之美。10月,蒴果逐漸取代黃花,果實由淡紫 轉成紅色小楊桃一般,令人驚艷。當蒴果轉成深褐 色,種子轉黑,大約已11、12月了。12月後成熟 的果實則會伴隨黃色枯葉紛紛脫落(如果在北部, 因為氣溫夠低,冬天的欒樹枝頭更是一片光禿)。 等到大地回春,欒樹的枝條上,也開始冒出鮮綠的 嫩芽。點點綠芽,轉眼變成滿樹紅色的新葉,遠遠 看去,讓人分不清楚是芽、是葉,還是花呢! 三月中旬後,葉子由紅轉綠,茂密的綠葉長滿枝條,除淨化空氣外,也發揮了消除噪音的功效,更 宣告了夏天即將來臨。 最喜歡欒樹的赤星椿象,每年3、4月,也會爬滿 枝幹或群集在樹下乾葉堆內,數量之大難以形容。 牠們吸食欒樹汁為生,但不至造成巒樹枯死。而春 天飛舞在校園中的赤腰燕,也吃赤星椿象呢!這就 形成一個小小的食物鏈了。台灣欒樹是台灣特有種。因為花、果皆美,被國 際譽為「全球亞熱帶名花木」(註○1)。 這麼美的樹,不同的季節,也有不同的景觀。每年 9月,當一片黃色花海悄悄佈滿樹梢,微風吹過, 朵朵的小黃花隨風飄落,佇立樹下便可體會落英繽 紛之美。10月,蒴果逐漸取代黃花,果實由淡紫 轉成紅色小楊桃一般,令人驚艷。當蒴果轉成深褐 色,種子轉黑,大約已11、12月了。12月後成熟 的果實則會伴隨黃色枯葉紛紛脫落(如果在北部, 因為氣溫夠低,冬天的欒樹枝頭更是一片光禿)。 等到大地回春,欒樹的枝條上,也開始冒出鮮綠的 嫩芽。點點綠芽,轉眼變成滿樹紅色的新葉,遠遠 看去,讓人分不清楚是芽、是葉,還是花呢! 三月中旬後,葉子由紅轉綠,茂密的綠葉長滿枝條,除淨化空氣外,也發揮了消除噪音的功效,更 宣告了夏天即將來臨。 最喜歡欒樹的赤星椿象,每年3、4月,也會爬滿 枝幹或群集在樹下乾葉堆內,數量之大難以形容。 牠們吸食欒樹汁為生,但不至造成巒樹枯死。而春 天飛舞在校園中的赤腰燕,也吃赤星椿象呢!這就形成一個小小的食物鏈了。[6]

形狀
落葉喬木或灌木;樹皮厚,灰褐色至灰黑色,老時縱裂;皮孔小,灰至暗揭色;小枝具疣點,與葉軸、葉柄均被皺曲的短柔毛或無毛。葉叢生於當年生枝上,平展,一回、不完全二回或偶有為二回羽狀複葉,長可達50厘米;小葉(7-)11-18片(頂生小葉有時與最上部的一對小葉在中部以下合生),無柄或具極短的柄,對生或互生,紙質,卵形、闊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5-10厘米,寬3-6厘米,頂端短尖或短漸尖,基部鈍至近截形,邊緣有不規則的鈍鋸齒,齒端具小尖頭,有時近基部的齒疏離呈缺刻狀,或羽狀深裂達中肋而形成二回羽狀複葉,上面僅中脈上散生皺曲的短柔毛,下面在脈腋具髯毛,有時小葉背面被茸毛。聚傘圓錐花序長25-40厘米,密被微柔毛,分枝長而廣展,在末次分枝上的聚繖花序具花3-6朵,密集呈頭狀;苞片狹披針形,被小粗毛;花淡黃色,稍芬芳;花梗長2.5-5毫米;萼裂片卵形,邊緣具腺狀緣毛,呈囓蝕狀;花瓣4,開花時向外反折,線狀長圓形,長5-9毫米,瓣爪長1-2.5毫米,被長柔毛,瓣片基部的鱗片初時黃色,開花時橙紅色,參差不齊的深裂,被疣狀皺曲的毛;雄蕊8枚,在雄花中的長7-9毫米,雌花中的長4-5毫米,花絲下半部密被白色、開展的長柔毛;花盤偏斜,有圓鈍小裂片;子房三棱形,除棱上具緣毛外無毛,退化子房密被小粗毛。蒴果圓錐形,具3棱,長4-6厘米,頂端漸尖,果瓣卵形,外面有網紋,內面平滑且略有光澤;種子近球形,直徑6-8毫米。[7]
生長環境
欒樹的分布比較廣泛,國內北起東北的南部,南到長江流域地區,西至甘肅均有分布,國外分布於朝鮮、韓國、日本。在園林綠化栽培中,尤其是華北地區較為常見的綠化樹種,但在北方城市像北京、石家莊、邯鄲等黃河以北地區,一般用北方欒樹較多,北方欒樹又稱北欒,其特點是耐寒性強,其缺點是生長速度慢,樹杆不直。而在黃河以南則可以栽植黃山欒樹,但黃山欒樹並不屬於南欒的範疇,而很多人將黃山欒稱之為南欒是不科學的,黃山欒原產於江蘇北部、安徽、河南、山東南部等地,具有相當的耐寒性,同時具有生長速度快,樹杆挺拔筆直。因此黃山欒樹深受人們的喜愛,在山東、江蘇北部培育的黃山欒樹也可移植到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成活率良好。北欒在黃河以南地區有育苗,但在園林綠化中應用較少,因其生長速度慢,苗木價格高,而通常採用黃山欒樹和南欒較多。[8]
種植方法
一、播種繁殖
1、種子採集。欒樹一般採用大田育苗。春季3月播種,播種地要求土壤疏鬆透氣,保水和排水性能良好,具有一定的肥力,播種地應在上年秋冬季翻耕1~3遍,以促進土壤的風化、蓄水,消滅雜草和病蟲。欒樹果實於9~10月成熟。選生長良好,干形通直,樹冠開闊,果實飽滿,處於壯齡期的優良單株作為採種母樹,在果實顯紅褐色或橘黃色而蒴果尚未開裂時及時採集,不然將自行脫落。但也不宜採得過早,否則種子發芽率低。由於不同種源的種子抗寒性差異較大,要儘量選用當地的種子育苗。
2、果實處理。果實採集後去掉果皮、果梗,應及時晾曬或攤開陰乾,待蒴果開裂後,敲打脫粒,用篩選法凈種。種子黑色,圓球形,徑約0.6厘米,出種率約20%,千粒重150克左右,發芽率60%~80%。
3、播前處理。欒樹種子的種皮堅硬,不易透水,如不經過催芽管理,第二年春播常不發芽或發芽率很低。因此,最好當年秋季播種,讓種子在土壤中完成催芽階段,可省去種子貯藏、催芽等工序。經過一冬後,第二年春天,幼苗出土早而整齊,生長健壯。
4、播種。取出種子直接播種,並在選擇好的地塊上施基肥,撒呋喃丹顆粒劑或鋅硫磷顆粒劑,每667平方米3~4千克用於殺蟲。欒樹種子的發芽率較低,用種量宜大,一般每平方米需50~100克。干藏的種子播種前45天左右,採用闊幅條播,既利於幼苗通風透光,又便於管理。播種後,覆一層1~2厘米厚的疏鬆細碎土,防止種子乾燥失水或受鳥獸危害,種子入土後,隨即用小水灌澆一次,然後用草、秸稈等材料覆蓋,以提高地溫,保持土壤水分,防止雜草滋長和土壤板結,約20天後苗出齊,撤去稻草。
二、扦插育苗
1、插條的採集。在秋季樹木落葉後,結合l年生小苗平茬,把基徑0.5~2厘米的樹幹收集起來作為種條,或採集多年生欒樹的當年萌櫱苗干、徒長枝作種條,邊採集邊打捆。整理好後立即用濕土或濕沙掩埋,使其不失水分以備作插穗用。
2、插穗的剪取。取出掩埋的插條,剪成15厘米左右的小段,上剪口平剪,距芽1.5厘米,下剪口在靠近芽下剪切,下剪口斜剪。
3、插穗的冬藏。冬藏地點應選擇不易積水的背蔭處,溝深80厘米左右,溝寬和長視插穗而定。在溝底鋪一層深約2~3厘米的濕沙,把插穗豎放在沙藏溝內。注意葉芽方向向上,單層擺放,再覆蓋50~60厘米厚的濕沙。
4、扦插。插壤以含腐殖質較豐富、土壤疏鬆、通氣性、保水性好的壤質土為好,施腐熟有機肥。插壤秋季準備好,深耕細作,整平整細,翌年春季扦插。株行距30厘米×50厘米,先用木棍打孔,直插,插穗外露1~2個芽。
5、插後管理。保持土壤水分,適當搭建蔭棚

並施氮肥、磷肥,進行適當灌溉並追肥,苗木硬化期時,控水控肥,促使木質化。
三、苗期管理
1、遮蔭。遮蔭時間、遮蔭度應視當時當地的氣溫和氣候條件而定,以保證其幼苗不受日灼危害為度。進入秋季要逐步延長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直至接受全光,以提高幼苗的木質化程度。
2、間苗、補苗。幼苗長到5~10厘米高時要間苗,以株距10~15厘米間苗後結合澆水施追肥,每平方米留苗12株左右。間苗要求間小留大,去劣留優,間密留稀,全苗等距,並在陰雨天進行為好。結合間苗,對缺株進行補苗處理,以保證幼苗分布均勻。
3、日常管理。要經常鬆土、除草、澆水,保持床面濕潤,秋末落葉後大部分苗木可高達2米,地徑粗在2厘米左右。將苗子掘起分級,第二年春移植,移植前將根稍剪短一些,移植結束後從根莖處截去苗干,即從地表處平茬,隨即澆透水。發芽後要經常抹芽,只留最強壯的一芽培養成主幹。生長期經常鬆土、鋤草、澆水、追肥,至秋季就可養成通直的樹幹。
4、移植。芽苗移栽能促使苗木根系發達,一年生苗高50~70厘米。欒樹屬深根性樹種,宜多次移植以形成良好的有效根系。播種苗於當年秋季落葉後即可掘起入溝假植,翌春分栽。由於欒樹樹幹不易長直,第一次移植時要平茬截干,並加強肥水管理。春季從基部萌櫱出枝條,選留通直、健壯者培養成主幹,則主幹生長快速、通直。第一次截干達不到要求的,第二年春季可再行截干處理。以後每隔3年左右移植一次,移植時要適當剪短主根和粗側根,以促發新根。欒樹幼樹生長緩慢,前兩次移植宜適當密植,利於培養通直的主幹,節省土地。此後應適當稀疏,培養完好的樹冠。
5、施肥。施肥是培育壯苗的重要措施。幼苗出土長根後,宜結合澆水勤施肥。在年生長旺期,應施以氮為主的速效性肥料,促進植株的營養生長。入秋,要停施氮肥,增施磷、鉀肥,以提高植株的木質化程度,提高苗木的抗寒能力。冬季,宜施農家有機肥料作為基肥,既為苗木生長提供持效性養分,又起到保溫、改良土壤的作用。隨著苗木的生長,要逐步加大施肥量,以滿足苗木生長對養分的需求。第一次追肥量應少,每667平方米2.5~3千克氮素化肥,以後隔15天施一次肥,肥量可稍大。
6、苗木整形與修剪。欒樹樹冠近圓球形,一般採用自然式樹形。因用途不同,其整形要求也有所差異。行道樹用苗要求主幹通直,第一分枝高度為2.5~3.5米,樹冠完整豐滿,枝條分布均勻、展開。庭蔭樹要求樹冠龐大、密集,第一分枝高度比行道樹低。在培養過程中,應圍繞上述要求採取相應的修剪措施。一般可在冬季或移植時進行。
[9]

日常養護
田間管理
(1)遮蔭:遮蔭時間、遮蔭度應視當時當地的氣溫和氣候條件而定,以保證其幼苗不受日灼危害為度。進入秋季要逐步延長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直至接受全光,以提高幼苗的木質化程度。
2)間苗、補苗:幼苗長到5~10cm高時要間苗,以株距10~15cm間苗後結合澆水施追肥,每平方米留苗12株左右。間苗要求間小留大,去劣留優,間密留稀,全苗等距,並在陰雨天進行為好。結合間苗,對缺株進行補苗處理,以保證幼苗分佈均勻。
(3)日常管理:要經常鬆土、除草、澆水,保持床面濕潤,秋末落葉後大部分苗木可高達2m,地徑粗在2cm左右。將苗子掘起分級,第二年春移植,移植前將根稍剪短一些,移植結束後從根莖處截去苗幹,即從地表處平茬,隨即澆透水。發芽後要經常抹芽,只留最強壯的一芽培養成主幹。生長期經常鬆土、鋤草、澆水、追肥,至秋季就可養成通直的樹幹。
(4)移植:芽苗移栽能促使苗木根係發達,一年生苗高50~70cm。欒樹屬深根性樹種,宜多次移植以形成良好的有效根系。播種苗於當年秋季落葉後即可掘起入溝假植,翌春分栽。 由於欒樹樹幹不易長直,第一次移植時要平茬截幹,並加強肥水管理。春季從基部萌蘗出枝條,選留通直、健壯者培養成主幹,則主幹生長快速、通直。第一次截干達不到要求的,第二年春季可再行截幹處理。以後每隔3年左右移植一次,移植時要適當剪短主根和粗側根,以促發新根。欒樹幼樹生長緩慢,前兩次移植宜適當密植,利於培養通直的主幹,節省土地。此後應適當稀疏,培養完好的樹冠。
(5)施肥:施肥是培育壯苗的重要措施。幼苗出土長根後,宜結合澆水勤施肥。在年生長旺期,應施以氮為主的速效性肥料,促進植株的營養生長。入秋,要停施氮肥,增施磷、鉀肥,以提高植株的木質化程度,提高苗木的抗寒能力。冬季,宜施農家有機肥料作為基肥,既為苗木生長提供持效性養分,又起到保溫、改良土壤的作用。隨著苗木的生長,要逐步加大施肥量,以滿足苗木生長對養分的需求。第一次追肥量應少,每畝2500g至3000g氮素化肥,以後隔15天施一次肥,肥量可稍大。
移栽
大苗培育一般當樹干高度達到分枝點高度時,留主枝,3年至4年可出圃。一年生苗幹不直或達不到定乾標準的,翌年平茬後重新培養。一般經兩次移植,培養3年至6年,胸徑就可達到4~8cm。定植密度:胸徑4~5cm的每畝600棵左右,胸徑6~8cm的每畝200至300棵,選留3至5個主枝,短截至40cm,每個主枝留2至3個側枝,冠高比1:3。培育幹徑8~12cm的全冠苗,每畝栽植160~170株,即株行距2m×2m;培育幹徑12cm以上大苗,每畝栽植130株,即株行距2m×2.5m。結合撫育管理,修剪干高1.5m以下的萌芽枝,以促進主幹通直生長。苗木整形與修剪欒樹樹冠近圓球形,一般採用自然式樹形。因用途不同,其整形要求也有所差異。行道樹用苗要求主幹通直,第一分枝高度為2.5~3.5m,樹冠完整豐滿,枝條分佈均勻、開展。庭蔭樹要求樹冠龐大、密集,第一分枝高度比行道樹低。在培養過程中,應圍繞上述要求採取相應的修剪措施。一般可在冬季或移植時進行。[10]
一百多年前,來自加拿大的馬偕,驚嘆台灣:「從一月到十二月花都開著!」可想而知,來自北國一年當中幾乎有半年遭受冰霜之苦的子民,理當羨慕福爾摩沙一年四季皆有花可賞。台灣欒樹被世人正視,或入列世界植物史,不過才一百一十年。在台灣割讓日本的前一年,也就是一八九四年,英國人亨利 (A. Henry) 在恆春地區採集到台灣欒樹標本(標本放在英 Kew 皇家植物園標本館),經 Dummer 於一九一二年為紀念採集者而命為 Koelreuteria henryi Dummer ,中文俗名又可稱為「亨利欒樹」。  除了亨利欒樹之外,台灣欒樹還有其它俗名,如苦苓江、苦楝舅、拔仔雞油、台灣欒華。  苦苓也就是苦楝,由於台灣欒樹與苦楝皆為落葉中喬木,且葉子皆為長卵形羽狀複葉,兩種樹頗相似,因此埔里地區的人喚其為「苦苓江」,「江」閩南語發音與「同」字音一樣,可能借字引用,閩南人習慣如此稱呼類似的物種。至於「苦楝舅」的俗稱,可想而知,以舅舅稱之,當為親屬或親近者的戲稱。恆春地區的人用「拔仔雞油」來稱呼台灣欒樹,或許也是因為台灣欒樹與雞油,無論樹高、落葉與葉型皆近似,但台灣欒樹木材質地與雞油相較,又遠不如,所以以「拔仔雞油」稱之。拔仔,也就是番石榴,在閩南語當中,拔仔有「不如」或「差勁」的意味。從以上,可發現,台灣人對台灣欒樹有趣的認知。不過,較值得一提的是,台灣欒華這個名稱。台灣欒華,顧名思義,就是直指其鮮豔奪目的容顏。一九七六年,美國加州景觀樹種的撰稿人 M.E.Mathias 將台灣欒樹列為「全球亞熱帶名花木」之一,換句話說,台灣欒樹是本土低地物種最受世界青睞的樹種,台灣欒華果真名符其實。台灣欒樹為台灣特產,樹高十至二十公尺。普遍存在海拔一千公尺以下地域,是典型台灣低海拔岩生植被的落葉樹種,為流竄型點狀應運而生的先鋒植物,因為其生育地多為峽谷的兩側、荒地次生演替第一波次或次生林,以及原生林孔隙期,還有石礫地、岩隙地。無論強光或半遮蔭,它們都能適應。[11]

台灣花卉之美-台灣欒樹.mpg

秋天華麗換裝秀 台灣欒樹詩意萬千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