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歐洲:歐洲文明如何塑造現代世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為什麼是歐洲文明,而不是任何其他文明獲得了全球霸權並塑造了現代世界?本書以整體性視角剖解西方文明,追尋過去,思考未來。

李宏圖劉擎呂一民俞金堯殷之光聯袂推薦。

在燦若繁星的人類歷史長河中,為什麼是歐洲文明造就了今日世界,由此問題出發,必須先回答,歐洲在過去,尤其是近幾個世紀發生了什麼?哪些曾經發生的歷史事件能夠解釋今日人類社會現狀?當代社會的基本要素來自哪裡?本書百科全書式地講述了歐洲近5個世紀以來歷史事件,從文藝復興、大航海時代到殖民帝國建立,從工業革命到社會革命,從思想復興到經濟發展從政治變革到建立全球霸權,事無巨細、抽絲剝繭。一方面,詳實地記敘了歐洲在發現世界、主導世界的歷程中經歷的自身變革。另一方面,又站在「世界」的視角審視美洲、非洲、亞洲在歐洲的衝擊之下經歷的變革與掙扎。從歷史事實來看,歐洲人創造了迄今為止最能釋放人類創造力的經濟模式和政治制度,使人類文明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為人類解決諸多複雜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也就是說,站在現代社會的角度看,我們不可否認——歐洲人塑造了今日世界。

過去,關於歐洲霸權時代的著述和視角多局限在民族國家的框架之下,能跨越國族界限從全歐洲的角度做討論的著作並不多,尤其是對比歐洲各殖民帝國的崛起,向世界擴張的歷史過程有何不同,歐洲作為一個整體的觀點在這個過程中是如何萌生的,對現代歐盟的誕生,區域化世界組織的形成有何影響。作者在這本書中對這些前人未能很好觸及的問題做了闡釋,對歐洲人的身份認同的形成,和歐洲各國歷史間的複雜關係做了比較分析。從這一角度,讀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歐洲國家給世界其他地區文明帶來的不同影響。

自文藝復興以來,歐洲文明一直是世界文明的領軍者,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引擎。在歐洲近500年的擴張史中,每個歐洲帝國都對其殖民地造成了深刻影響,包括文化、價值觀和政治制度等等,民族國家、市場經濟、民主制度、共產主義等源自歐洲的社會制度與思想觀念影響了全世界,也使得實現民族獨立的後殖民社會間也存在顯著差異,這些差異也在後殖民時代帶來了地區間的矛盾衝突,今日世界秩序的主體結構仍然是歐洲國家在百年前建構的,這些殖民擴張時代遺留的問題也一直充斥其間。

歐洲的國家、民族間,歐洲文明與其他傳統文明和新興文明間,存在複雜的關係和張力,這正是我們今日所處的世界。至少到今天為止,國際秩序的核心要素和架構都來自歐洲,也仍沒有哪種文化具有足夠的優勢去挑戰歐洲文明在現代世界中的地位,歐洲國家、歐洲社會仍是眾多後發國家發展的參照。雖然目前世界歷史正處在一個新的關口,世界整體格局也許面臨重構,但在走向新模式和未來以前,我們需要對過去幾百年來的歷史,對人類為何走到今天做一個全面的回顧與總結。

本書的可貴之處即在於此,在詳書歷史的基礎上,作者在後半部分非常尖銳的指出了現代歐洲文明的存在的弊病,而這些弊病在歐洲過去500年輝煌的歷史中也可以在找到諸多端倪,輝煌與沒落,勝利與悲歌,自始自終都在歐洲文明迅速發展的幾個世紀中相互糾纏,彼此角力。過去,世界歷史給了歐洲那些具有好奇心和征服欲的水手、帝王們機會,今天,在歷史的下一個關口,歐洲文明還會是全球未來發展的支柱嗎?相信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我們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歐洲文明在人類文明進程中扮演的角色,更加清醒地認識現代社會從何而來,找到關於人類社會向何處去的答案。

作者簡介

胡里奧·克雷斯波·麥克倫南

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加拿大布蘭奇中心高級研究員;牛津大學桑坦德學者,聖安東尼學院伊比利亞和歐洲研究研究員;美國塔夫茨大學客座教授。

原文摘錄

19世紀末,歐洲出現了一個令人歡欣的巧合——大多數國家執政的君主都是親戚。德皇威廉二世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外孫,英國國王喬治五世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孫子,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和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娶的都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孫女。維多利亞女王因此被稱為「歐洲的祖母」。 P291:在遭受一戰重創的國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沙皇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在位期間犯下了許多錯誤,而最嚴重的無疑是在技術和經濟層面都沒做好準備的情況下,把這個國家帶入了戰爭......1917年2月,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統治了俄國300多年並建成龐大帝國的王朝畫上了一個不完美的句號……當大多數人失無可失的時候,他們即使走上街頭、推翻現有秩序也不會遭受更多損失,這時肯定會發生革命。這正是1917年夏天俄國的情況。德國政府意識到這一點,對流亡在瑞士的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人列寧做出了特別安排,他們讓列寧乘坐一列密封的專用火車穿過德國,前往俄國。到達俄國後,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員開啟了一項計劃,為贏得民眾支持,列寧提出了著名的《四月提綱》,其中一個大受歡迎的口號是,結束戰爭,土地歸農民,權力歸蘇維埃(工人委員會)......1917年10月......十月革命爆發。布爾什維克黨與一支反叛政府的軍隊聯盟,輕而易舉地推翻了軟弱無能、不得民心的政府。布爾什維克黨獲得權力後不久,負責外交的人民委員托洛茨基與德國簽署了《布列斯特一立托夫斯克和約》,約定蘇維埃俄國割讓芬蘭、波蘭、烏克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及其他一些領土給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集中精力開展布爾什維克的大業:革命。 P293:(一戰)停戰後不久,德皇威廉二世退位,流亡國外。隨後奧匈帝國的皇帝查爾斯也走上了同樣的道路。就這樣,戰爭令霍亨索倫、哈布斯堡、羅曼諾夫這三大歐洲王朝失去了王權。 ......(1919年巴黎)和會標誌着歐洲時代結束,... —— 引自章節:第九章 撼動世界的兩次大戰 兩次世界大戰開啟後歐洲時代 27 P199:1815年,拿破崙戰爭結束,歐洲的黃金時代開始,並一直持續到1914年。和平是歐洲盛世得以實現的關鍵因素。1814-1815年,打敗拿破崙的反法同盟在維也納會議上確定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終結歐洲大陸20多年的動亂期,確保歐洲的長久和平。維也納會議之後出現了歐洲協調機制,這個爭端解決體系致力於保持英國、奧地利、普魯土和俄國這4個主要戰勝國之間的權力平衡,其主要倡導者是梅特涅王子,他代表奧地利組織了維也納會議......歐洲協調確實實現了它的主要目標一一歐洲得以維持長達一個多世紀的和平......梅特涅王子因此成為19世紀繼拿破崙之後最有影響力的政治家......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在哈佛大學的博士論文以這位奧地利王子和維也納會議的制度為題,並學以致用,在冷戰時期充分運用了梅特涅王子的均勢原則。 歐洲黃金時代的第二個決定性因素是工業革命。這場革命導致了人類歷史上最深刻的一場變革,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歐洲黃金時代的最後一個決定性因素是:歐洲國家繼續在全球擴張,在全球的地位不斷上升。 P201:19世紀是歐洲的黃金時代,也是英國的巔峰世紀。歐洲之所以能夠影響全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英國的豐功偉業。 從滑鐵盧戰役到1901年的布爾戰爭,英國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並打造出一種廣受讚譽的社會模式。 1825年,英國工程師喬治・斯蒂芬森發明了鐵路機車,這也許是19世紀最重要的發明,因為這是火車的前身,火車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的交通方式。幾年後,工程史上最具獨創性的人物——布律內爾設計出了第一個鐵路系統,並建造了連接倫敦和威爾士的大西部鐵路網......英國不僅是蒸汽機的主要出口國,還是工業時代各種工具的主要出口國,包括紡織設備,英國也是紡織業和重工業的先驅。 英國實...

書評

1900 年,歐洲文明發展到巔峰——這個文明中的每個人都沐浴着由知識領域成就帶來的榮光,享受着經濟增長帶來的繁榮和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斯蒂芬·茨威格在他的回憶錄《昨日的世界》中寫道:歐洲人生活在一個絕對安全的黃金時代。他把這個時期稱為理性時代,沒人想發動戰爭、革 命或反亂,任何radical和violencia元素似乎都不存在。歐洲令世界各地欽佩和羨慕,甚至那些反對歐洲擴張或自認為是這種擴張的受害者的人也不例外。

然而,僅僅14年之後,歐洲大陸就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文明取得的大部分成就被削弱,還開啟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以極端和體憤怒為特徵,最終發展成一場更加野蠻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

這一切怎麼可能發生在 20 世紀初看起來還那麼和平、文明的歐洲大陸呢?歐洲人為什麼會兩次發動造成如此多苦難和自我毀滅的戰爭呢?

1、帝國間的合縱連橫 1897俄法聯盟

三國同盟

1907年英俄同盟 從 1870 年起,歐洲國家開始了一場空前的海外領地爭奪賽,非洲和太平洋地區是主要競技場。 德國、意大利、美國、日本也加入了這場角逐。結果,競爭、不信任和嫉恨成為國際關係的主流。

20 世紀早期的全球秩序可以總結為,英國位於世界霸權的頂端,締造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帝國,其文明模式影響了很多地方。坐擁這樣睥睨天下的優勢,英國的目標是保持權力平衡,防止任何競爭對手侵害自己的利益。

法國也建立了龐大的殖民帝國,也同樣希望保持權力平衡,但同時在巧妙地尋找機會,謀求從英國獲益,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德國是新殖民大國,在 20 世紀初已經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大國,但是德國的殖民帝國規模不夠大,迫切希望打破既有秩序,超越英國和法國。

另一方面,俄國不再被英國認為是危險對手,並開始野心勃勃的德國在其邊境上的動作及後果;奧匈帝國面臨日益高漲的民族主義挑戰,雖然統治者極力維繫帝國統治,但難度很大;意大利希望進一步擴張,但遭遇了法國設置的重重障礙,深懷不滿。同時,美國占領了西班牙的最後一批美洲殖民地,也成為大國,而日本在急切地尋找向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擴張的機會。

到 20 世紀初,世界上已經沒有未被占據的領土,然而擴張的渴望仍無法被滿足。於是,國際秩序變成一場零和遊戲,在日益緊張的關係和互相怨恨的氣氛中,歐洲大國創建了一系列聯盟:

德國是這個複雜聯盟的第一個支柱。德國宰相俾斯麥希望與奧匈帝國締結新的防禦同盟,加強德國在歐洲的地位;奧匈帝國則希望通過與德國結盟來保護自己,免受俄國的干擾。兩國一拍即合,在 1879 年結成防禦同盟。3 年後,意大利加入。當時,意大利剛把在突尼斯的領地割讓給法國,決定尋求德國和奧匈帝國的保護,以圖報復。於是,三國同盟誕生了,俾斯麥的圖謀得逞。

最能直接感受到三國同盟威脅的是法國和俄國。兩國雖然差異很大,卻很快就決定結為聯盟,因為這有利於彼此的利益。1894 年,俄國沙皇和法國總統簽署軍事協定,締交法俄同盟,約定如果一方受到德奧意防禦同盟的襲擊,另一方將給予支持。

受這兩個聯盟影響最大的國家是英國,因為它被孤立在外很危險。因此1902 年,英國政府決定與同為俄國敵手的亞洲強國日本結成防禦聯盟, 並很快開始在歐洲尋找盟友,以應對德國的威脅。1904 年,英國與法國簽署《英法協約》,正式結束了兩國之間持續幾百年的敵對關係。促動這兩個國家克服分歧、同意在受攻擊時互相支持的主要原因,來自它們對德國的共同恐懼。

為了自衛並抵禦德國,英國和俄國也克服了對峙關係,在 1907 年簽署了《英俄條約》。就這樣,三國協約誕生了,英國、俄國和法國相互約定,在遇到外部入侵時相互支持。

締結聯盟是通過外交方法避免戰爭,保持歐洲和世界各地區力量平衡的 傳統方法。兩個強國之間簽訂聯盟協議,可以警告第三個強國,侵犯聯盟中 的任何一個國家都將面臨可怕的後果。但是到 20 世紀初,歐洲強國都想爭奪歐洲霸權,聯盟從一種威懾的力量變成導火索,可能導致規模更大的戰爭。

2、巴爾幹戰爭加劇陰雲密布


參與巴爾幹戰爭的高亢希臘士兵 1912 年,希臘、保加利亞、黑山和塞爾維亞組成巴爾幹同盟,向奧斯曼帝國宣戰,計劃攻占這個搖搖欲墜老古董在歐洲剩餘的土地。巴爾幹同盟輕鬆擊敗了土耳其軍隊,1913 年 5 月,雙方簽署和平條約,約定奧斯曼帝國放棄君士坦丁堡以西幾乎所有領土。然而,同盟之間在如何分配獲得的領土上難以達成共識,引發新的戰爭,保加利亞宣布對巴爾幹同盟的其他成員國開戰,最終贏家是塞爾維亞和希臘。

面對這場發生在歐洲中心的大衝突,各個強國的態度怎樣呢?俄國認為 這是徹底推翻奧斯曼帝國的機會,所以全力支持塞爾維亞;得到支持的塞爾維亞有恃無恐,對奧匈帝國提出各種要求;英國和法國同情希臘;德國則越來越擔心它的舊盟友奧斯曼帝國被打敗,於是先給保加利亞補償,然後在第二次交戰後與其變成盟友。就這樣,因大國擴張引發的緊張關係在東歐累積。

3、威廉二世帶來不穩定因素


出席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葬禮的歐洲君主們 19 世紀末,歐洲出現了令人歡欣的巧合——大多數國家執政的君主都是親戚。德皇威廉二世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孫子,英國國王喬治五世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外孫,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和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娶的都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孫女。維多利亞女王因此被稱為「歐洲的祖母」。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威廉二世、喬治五世和尼古拉二世在往來信函中以表兄弟互稱,保持着誠摯的關係。 確實,歐洲帝國之間的對立可以當作一場家庭糾紛來解決,這本應是確保歐洲和平的另一種方式,也是歐洲在位君主們天生的優勢。

然而事實證明,現實與設想大相徑庭。歷史上很少有人能獲得威廉二世那麼多的財富和那麼大的權力。在他被加冕為皇帝時,不僅繼承了位于波茨坦的一幢富麗堂皇的官邸,還承襲了德國周圍近 30 座城堡和宅第,他可以乘坐自己的火車去那些地方。威廉二世還有一艘名為「霍亨索倫」的遊艇,上面有約 300 名船員。此外,他還擁有最好的鄉村莊園,在狩獵季節,他曾在一周內獵殺 1000 頭動物。然而,這一切似乎都不能彌補他的痛苦——他統治的帝國和他的堂兄威爾士親王所繼承的帝國相比,太弱小了。

在威廉二世統治期間,他一直集中力量想要超越英國,使德國發展成主 導世界的強國。在意識到帝國的未來取決於海上力量後,他決定要建設一支 比英國海軍更強大的德國海軍。這引發了一場軍備競賽,英國政府的領導人和英王喬治五世據此得出結論,只有打一仗才能阻止他的表兄。

4、激進nationalism導致一戰爆發


費迪南遇刺 在這場戰爭的起因中,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民族主義。1914 年 6 月 28 日,一位名叫加夫里洛·普林西普的塞爾維亞民族主義分子在薩拉熱窩謀殺了奧匈帝國的繼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普林西普 想通過這次謀殺結束奧匈帝國對波斯尼亞的統治,但他的行動造成的後果遠不止於此——他挑起了一場戰爭,導致奧匈帝國滅亡、歐洲帝國主義時代告終。沒有激進行動產生過這麼深遠的影響。

1914 年.歐洲瀰漫着極端nationalism主義和怨恨的情緒,各國締結的聯盟不僅沒能避免戰爭,反而導致了戰爭爆發。1914 年6 月29 日,為了報復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被殺,奧匈帝國入侵塞爾維亞,塞爾維亞的盟國德國立即下令動員 軍隊。法國擔心德國再次入侵,也動員了自己的軍隊。8 月 1 日,德國對俄國宣戰。英國要求德國保證比利時中立,德國拒絕了。結果,英國在 8 月 4 日宣戰,其盟友日本也被拖入戰爭。

在經歷了近一個世紀的和平之後,歐洲強國終於兵戎相見。但是這場歐洲強國之間的戰爭不僅在歐洲大陸開打,從歐洲各國交戰的那一刻起,各國的殖民地和領地也陷入了對抗。這意味着這個星球上的大部分地區都受到了這場戰爭的衝擊。

5、各國參與戰爭背後的心理因素


興奮參戰的奧匈帝國士兵,鄔達克、哈耶克、維特根斯坦等在當時都投入了為奧匈帝國而戰的行列 在 1914 年宣戰的幾個國家中,肉食者都是在戰爭文化中長大的,在他們看來,戰爭就像克勞塞維茨所言,是政治的一種延續,是人類社會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國家之間無法通過和平手段來解決分歧時,就可以訴諸戰爭。

因此,在 1914 年 7 月戰爭爆發時,歐洲甚至瀰漫着一種樂觀、歡欣鼓舞的氣氛。所有參戰國的年輕人聽從號召,參軍備戰——他們來自不同的社會 階層和背景,滿懷熱情 , 因為他們被灌輸的理念是,為國參戰既是責任,也是榮譽。人們普遍認為這是一場短戰,所以許多士兵走上前線,把這當作一 場激動人心的冒險,可以調劑一下單調的日常生活,並希望在聖誕節前得勝歸來。

軍事戰略家們(尤其是德國的軍事戰略家)的預測非常樂觀,認為贏得 這場戰爭易如反掌,甚至只需短短几周。德國的戰略以施利芬計劃為主,是【阿爾弗雷德·馮·施利芬】將軍提出的一套作戰方法。為了避免東西兩線同時作戰,德國對法國展開快攻,對俄國採取防禦策略。但是這一計劃失敗了,兩軍僵持了多年。

6、戰爭的殘酷性


戰略家們不僅沒能準確預測戰爭的時長,也沒能預見現代軍事技術帶來的影響。技術進步大大增強了武器的破壞力,可以大規模殲滅敵軍。飛機給現代戰爭引入了一個新的交戰維度,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空襲,戰爭的破壞性變得更強。這帶來的結果是,戰場不再限於前線,後方的城市也變成了戰地。德國的齊柏林飛艇轟 炸了英格蘭南部的城市,潛艇則從海底發起攻擊。這場戰爭中還使用了化學 武器。德國率先把氯氣用於戰爭,致命光氣和芥子氣的殺傷力更強,能致人失明,而交戰雙方都使用了這些氣體。

在那之前,歐洲國家間交戰從未將所有屬地的臣民捲入其中。但是這一次,各大帝國的所有臣民,無論是歐洲的還是其他大陸的,都無一倖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全世界動員的軍隊共約有 6200 萬人,其中,歐洲以外地區的軍隊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7、一戰期間殖民地對宗主國戰爭的熱情


英國在一戰期間徵兆自治領軍人 儘管內部存在緊張關係,但是戰爭還是在各大國的殖民地中激起了熱情,加強了殖民地與宗主國之間的團結,在整個殖民世界,包括那些支持自立運動的殖民地都和宗主國團結一致,忠心耿耿。年輕士兵被灌輸的思想是,他們將完成一項偉大的使命——為帝國服役,能夠為這項崇高的事業做貢獻是無上的光榮。

1)非洲

非洲和其他殖民地一樣,也捲入了這場戰爭。儘管許多殖民地的定居者 認為他們與這場戰爭的起因毫不相關,但都忠實地履行動員令。此前,歐洲國家在不到 10年的時間裡瓜分了整個非洲大陸,在戰爭爆發後,又開始圖謀占領對手的領地。為此,非洲人被徵募參戰。殖民國家徵召了200 多萬非洲人,有的作為士兵參戰,有的做搬運工或勞工。

儘管非洲的作戰規模比歐洲小得多,但是幾乎整個非洲大陸都史無前例 地陷入戰爭狀態。雖然德國在非洲造成的影響顯然小於英法兩國,但是在保羅·馮—福爾貝克將軍的領導下,德軍成功地牽制了敵軍,一直堅持到戰爭結束。雙方都採用了焦土戰術,村莊和農作物被摧毀,農村地區受害不淺。因此,在戰爭即將結束時,許多歐洲殖民者開始質疑他們到非洲的初衷——使 非洲變得開放,引入商貿和文明,事實顯然有悖於這些目標。

「我們在身後留下了被毀的農田和被洗劫過的軍火庫,而且在不久的將 來,人們會面臨饑荒。」德國醫生路德維希·德佩寫道。「我們不再是文化的傳 播者,我們走過的道路上布滿了死亡、劫掠和十室九空的村莊。」

非洲人不僅在自己的國家參戰,也加入了中東和歐洲的戰爭。法國和比 利時的西線戰場有15 萬非洲人;在法國軍隊中,一個來自摩洛哥的軍團還獲得了法國最高級別的榮譽勳章。

2)南亞

在英屬印度,這場戰爭不僅得到印度土邦君主的支持,而且與英國政府 擔心的完全相反,許多主張結束殖民統治的人也紛紛支持戰爭。當時印度國 民大會黨的目標是獲得地方自治,他們支持英國打這場戰爭,希望戰後能夠 獲得更多的自治權。在戰爭期間,被動員參軍的印度人數量比英國人更多。100 多萬印度軍隊駐紮在從德屬東非到中東、再到西線戰場的不同戰區。

印度門是英屬印度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建於 1931 年,紀念約 74187 名為大英帝國犧牲了生命的印度士兵。

3)英國自治領

大英帝國的白人自治領也各盡其職,為戰爭做出了貢獻。加拿大共招募 了 63 萬人入伍,其中許多人趕赴西線戰場。戰爭爆發後不久,新西蘭的軍隊占領了德國在薩摩亞的殖民地,澳大利亞的軍隊則襲擊了德屬新幾內亞。

4)遠東地區

隨着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捲入,這場戰爭真正演變成全球性戰爭。對日 本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了在亞太地區大展拳腳的大好機會。1914 年 8月 27日,在英國支持下,日本海軍無視S的中立立場,封鎖了山東膠州灣。隨後,又占領了德國從 1897 年起建立的基地和港口城市青島。接着, 日本提出「二十一條」,不僅要求控制山東和德國在南太平洋的一個島嶼,還要掌控南滿和蒙東地區。

當日本獅子大開口提出這些要求時,中國正處於最糟糕的歷史時期, 風雨飄搖。1917 年 4 月,北洋當局向德國宣戰, 這不僅是為了報復德國,也是希望藉此為中國贏得戰後談判桌上的一席之地,並拒絕日本提出的要求。約有 14 萬中國男子被徵募到勞工軍團,在一戰期間和戰後為西線戰場的英軍和法軍提供支持。

8、戰爭的轉折


這場由歐洲人發動的戰爭影響波及全球,最終因為美國的干預迎來了轉折點。1917 年 4 月 6 日,美國國會通過了參戰決議。美國之所以決定參戰,主要原因是德國潛艇擊沉了英國的「盧西塔尼亞號」遠洋客輪。但是,美國的最終目標遠不止是報復德國。威爾遜總統在對德宣戰演講中說,美國的 唯一目的是「讓德先生可立足於一個安全的世界」。但是贏得美國公眾的輿論 支持相當困難,因為美國不少公民有德國血統,更重要的是,美國人民廣泛支持華盛頓和其他開國元勛早就確立的,已成為美國外交政策基石的一個原則——遠離歐洲的糾紛。

但是另一方面,美國傳統的孤立主義外交政策已經被打破。代表這個觀點的領導人是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等傑出人物。西奧多·羅斯福認為,美國應該加強與大西洋彼岸國家的合作,捍衛共同的利益和文化。這形成了一種干涉主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快結束時在美國占據了上風。

美國調動了 400 萬軍人,其中 200 萬人在法國作戰。美國的干預成為當代歷史的轉折點。儘管美國沒有正式加入協約國,只是單方面與德國作戰,但是它為英國、法國等贏得這場戰爭提供了決定性援助。在決定了歐洲的命運之後,美國再也不可能回到孤立主義的外交政策。作為一個強大的戰勝國,美國進一步鞏固了新的大國角色,贏得了戰後時代的重要地位。

9、參戰國的自我安慰


德國和奧匈帝國正在與邪惡作戰 參戰國在這場可怕的戰爭中到底想打出什麼結果呢?除了捍衛自己的國家利益,每個參戰國的領導人都解釋說,開戰是因為最神聖的價值觀受到了威脅。維多利亞十字勳章是英國政府授予勇敢士兵的最高獎項,上面刻着「捍衛文明的偉大戰爭」。在法國和比利時,人們也認為這場戰爭是為了保護 文明。同樣,德國和奧匈帝國也認為自己是在捍衛文明。那麼,文明到底是什麼?許多人目睹了戰爭期間的諸多暴行,戰爭吞噬了那麼多年輕人的生命, 他們捫心自問,文明的意義在於挑起這樣一場毀滅性戰爭,造成如此多的苦難嗎?

還有一些人試圖尋求安慰,他們認為不論這場戰爭多野蠻、破壞性多大, 都將是最後一戰。英國作家 E.H.卡爾在 1914 年寫道,這是一場「結束所有戰爭的戰爭」。參戰人員紛紛用這句話開解自己遭受的苦難。但是多年之後的事實證明,第一次世界大戰根本沒能結束人類的戰爭,於是這句話經常被諷刺性地引用。

10、文學作品對戰爭的反思

一戰期間產生了大量文學作品,描寫人們在戰爭中遭受的苦難以及感受 到的失望和憤慨,對引發這場戰爭的國家進行譴責。西班牙小說家維森特·布 拉斯科·伊巴涅斯是首批記述戰爭的殘酷與恐怖的作家之一,他在 1916 年出版了《啟示錄的四騎士》。這部小說很快成為國際暢銷書,書中講述了一個興旺的法德家族的悲劇,這個成員遍布世界的家族最終在戰場上兵戎相見。小說揭示了一戰對歐洲社會的毀滅性影響。

威爾弗雷德·歐文是戰爭年代最優秀的詩人之一,他打破了歐洲詩歌歌 頌愛國主義和勇敢士兵的傳統,轉而關注駭人聽聞的戰壕生活以及戰爭給那 一代人造成的創傷,歐文最終也死在前線。幾年後,出現了幾部偉大的小 說,包括海明威的《永別了,武器》、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的《西線無戰 事》,都描述了戰爭的恐懼、痛苦以及倖存者的空虛感。然而,德國出現了一種有影響力的思潮,它美化戰爭,認為戰爭是有意義的經歷,能夠啟發和發展人的性格。德國軍官恩斯特·榮格回憶戰爭的作品《鋼鐵風暴》就是最好的 例子。

11、ROJO對戰爭的反映和俄國動盪

早在這場戰爭爆發之前 , 各種左壬的成員就把這場戰爭稱為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的產物——一個國家的工人被派到前線,與另一個國家的工人兄弟交戰,保衛的卻是他們的老闆和資本的利益。1914 年 8 月,他們反對徵兵,希望工人能夠聽從他們的呼籲,避免戰爭爆發。但是他們失敗了,許多歐洲的工人都在責任感甚至熱情的驅動下加入了軍隊。儘管如此,反戰情緒越來越強,逃兵不斷增加,俄國等備戰不足的國家尤其如此。

在遭受一戰重創的國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在位期間犯下了許多錯誤,而最嚴重的無疑是在技術和經濟層面都沒做好準備的情況下,把這個國家帶入了戰爭。到1917 年,俄國的情勢變得難以為繼,前線是備戰不足、瀕臨崩潰的軍隊,後方城市缺少食物,饑荒肆虐。1917 年 2 月,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統治了俄國 300 多年並建成龐大帝國的王朝畫上了一個不完美的句號。但是,社會民主黨人亞歷山大·克倫斯基領導 的臨時政府堅持認為,俄國必須把這場仗繼續打下去,他拒絕退出一戰。結果,民眾的普遍不滿並沒有得到平息。

當大多數人失無可失的時候,他們即使走上街頭、推翻現有秩序也不會遭受更多損失,這時肯定會發生revolucion。這正是 1917 年夏天俄國的情況。德國意識到這一點,對流亡在瑞士的布爾什維克頭目做出了特別安排,他們讓【熱人】乘坐一列密封的專用火車穿過德國,前往俄國。到達俄國後,【熱人】開啟了一項計劃,為贏得民眾支持,提出了著名 的《四月提綱》,其中一個大受歡迎的口號是,結束戰爭,土地歸農民,權力歸Soviet(工人委員會)。

1917 年 10 月,當代歷史的一大轉折點,Rojo發動反亂,與一支同樣反臨時當局的軍隊聯盟,輕而易舉地獲得權力,之後不久,為了騰出手來占領整個俄羅斯,托洛茨基與德國簽署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約定割讓芬蘭、波蘭、烏克蘭、立 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及其他一些領土給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雖然這些條款十分屈辱,但只有這樣,才能讓烏托邦首次變成現實。

12、戰爭的收尾和巴黎和會

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及其盟國戰敗收場。這場戰爭對整個歐洲都產生了毀滅性影響,歐洲的黃金時代畫上了戲劇性的句號。1914 年戰爭爆發時,英國外交大臣愛德華·格雷說:

整個歐洲的燈光正在熄滅,我們有生之年不會看到它們再次被點亮。 從 1918 年起,歐洲人目睹了這一憂傷的預言變成悲涼的事實,而且從 1918 年開始,歐洲舊時代的許多特徵很快都消失了。

1)人員傷亡

一戰中的死亡人數是人類此前所有戰爭中最多的。新的軍事技術大幅增加了死亡人數。在 1916 年的凡爾登戰役中,法國和德國死亡的士兵人數達到97.6 萬;在同一年英軍與德軍對戰的索姆河戰役中,傷亡總數達到 121.92 萬。到一戰結束時,傷亡人數達到聳人聽聞的 3 800 萬:1700 萬人死亡,2000 萬人受傷。在 1 700 萬死者中,約有 700 萬平民。

2)帝國崩潰

在停戰後不久,德皇威廉二世退位,流亡國外。隨後奧匈帝國的皇帝卡爾也走上了同樣的道路。戰爭令霍亨索倫、哈布斯堡、羅曼諾夫 這三大歐洲王朝失去了王權。奧斯曼帝國被擊敗後,蘇丹也不得不放棄王位。 這是一戰帶來的一個莫大諷刺:幾個帝國為了擴大和增強自己的權力而加入了這場戰爭,結果一無所得,走向滅亡。

3)國際秩序重塑

最重要的是,一戰重塑了世界秩序。1919 年 1 月,戰勝國在巴黎召開會議,討論與戰敗國的和約條款和持久和平所需的條件。巴黎和會一共邀請了 32 個國家以及幾個民族的代表參加,4 個與會大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和美國)推動了會議成果的達成,它們的代表被稱為「四巨頭」——英國首相 大衛·勞合·喬治、法國總統喬治·克列孟梭、意大利首相維托里奧·奧蘭多 和美國總統威爾遜。

歐洲歷史上曾多次舉辦過和平會議,但這次規模最大。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只有歐洲國家的代表參加,主要討論影響歐洲大陸的問題。而 1919 年巴黎和會的和平締造者們的決定將影響整個世界。來自世界各地的政治家、外交官、律師和經濟學家等在 6 個月的時間裡一起研究制定新世界秩序的計劃。最終有些帝國被正式掃除出局,一些國家的疆土擴大了,國家邊界被重新劃定,新國家的出現往往會減損其他國家的利益, 各族的權利終於得到承認。

這次和會標誌着歐洲時代結束,美國作為一個決心塑造國際關係的大國登上了世界舞台。作為打敗德國的協約國的成員,日本在這次會議上也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與歐洲強國坐在同一張談判桌上的不僅有幫助它們贏得這場戰爭的國家,還有許多新國家,它們從此擁有獨立的地位和權利,對新世界秩序產生影響。英國的白人自治領,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南非都是在這時從大英帝國獨立出來,獲得了代表權。甚至印度也獲得了這一權利,但印度在會議之後並沒有真正獲得自治。中國也派出代表參會,結束了隔絕於國際事務外的傳統。巴西和幾個拉丁美洲國家在歷史上第一次派出代表參加國際會議。愛爾蘭人、亞美尼亞人、猶太人、越南人都派出了代表參加巴黎和會。

1918 年 12 月,美國威爾遜總統的歐洲之旅開創了新歷史。首先,他是第一位在任期間前往歐洲的美國總統;更重要的是,這是歷史上第一次由一個非歐洲的大國決定由歐洲國家發起的戰爭的和約條款。從那時起,美國在國際上被公認為最重要的全球調停人之一。在離開華盛頓前,威爾遜總統向美國國會發表演講,闡述了著名的十四點計劃。

協約國毫無爭議地接受了威爾遜的十四點計劃以及美國在大會上的領導地位。這不僅是承認美國幫他們贏得了最後的勝利,也認識到並承認了一個事實:在這場戰爭之後,歐洲不再具備統治世界的能力和道德力量。在前線發生了那樣的matanza之後,歐洲人再也無法自信地談論他們在世界上的文明使命,與美國分享這一使命的時候到了——畢竟美國也是歐洲文明的一個分支。

13、凡爾賽和約對世界各地的影響

巴黎和會簽訂的《凡爾賽和約》是舊世界秩序的死刑,德國、 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被清算,英國、法國和日本是受益方。德國需要支付高額賠款,但一直沒有全額償付。亨利·基辛格曾點評說,這個 條約既懲罰過嚴,沒有調節的餘地,又過於寬容,不能阻止德國死灰復燃。

德意志帝國覆滅,在領土方面,最大的受益者是英國。德屬東非和德屬西非都被併入大英帝國,成為英國的保護國。英國連通開普敦和開羅的帝國夢想變成了現實。

1)阿拉伯世界和黎凡特

奧斯曼帝國解體讓英國和法國受益匪淺。奧斯曼帝國長期被稱為「歐洲病夫」,英法兩國早就想乘虛而入,但都不想再次激起彼此間的對抗。1916 年,兩國簽署了《賽克斯—皮科特協定》,主要約定了如果贏得這場戰爭,雙方如 何瓜分奧斯曼帝國。1919 年,實施該協議的時候到了。

英國的目標是控制靠近蘇伊士運河的巴勒斯坦以及石油資源豐富的摩蘇 爾地區,因為那時石油已經很重要。法國則把目光投向了黎巴嫩和敘利亞。

巴黎和會期間,一大爭端根源是阿拉伯世界。1916 年 6 月 8 日,阿拉伯世界的領袖、麥加的侯賽因·伊本·阿里領導了一場反抗奧斯曼帝國的起義,目標是把阿拉伯人從土耳其人的統治中解放出來,侯賽因·伊本·阿里宣布自己為阿拉伯王國的國王。牛津大學的考古學家 T.E.勞倫斯,即「阿拉伯的勞倫斯」在這次起義中扮演了非常特殊的角色。

阿拉伯的勞倫斯為阿拉伯人在 1918 年攻占大馬士革做出了突出貢獻,阿拉伯起義至此達到高潮。在勞倫斯的構想中,大馬士革將成為新阿拉伯王國的首都,他也曾這樣承諾阿拉伯的領導人。但是,英國和法國卻另有打算, 這讓他感到失望和尷尬。1920 年 3 月,侯賽因·伊本·阿里的兒子費薩爾被宣布為敘利亞國王,但在短短一個月之後,他就被法國軍隊驅逐。在法國的監督下,敘利亞共和國不久之後宣告成立。黎巴嫩是法國建立的另一個共和國。 英國則更傾向於在新殖民地建立君主立憲制政權。

一戰結束後,侯賽因·伊本·阿里的大阿拉伯帝國夢破滅了,因為協約國只願意承認他是漢志王國的國王。為了補償他,英國政府大力支持哈希姆王朝在該地區的利益,讓他的兒子阿卜杜拉做外約旦的國王、費薩爾做伊拉克的國王。

戰爭結束時,英國人把外約旦劃分為三個行政區,形成「外約旦酋長國」,由阿卜杜拉統治。阿布杜拉很傳統,但比他父親更有遠見,也更務實,他是第一個採用君主立憲制的阿拉伯領導人。

英國一手創建了伊拉克王國,希望此舉能同時滿足阿拉伯的民族主義希望和哈希姆王朝的野心,並捍衛英國的利益。於是,在歷史上因為地理和歷史因素一直分離的民族被統一到一個國家裡,人口約一半是阿拉伯人,其餘是庫爾德人和亞述人。他們中有大約一半人是什葉派穆斯林,但是掌管這個國家的精英卻是遜尼派穆斯林。費薩爾在阿拉伯起義中表現出非凡的領導才能,成為統治伊拉克的國王。在這個國家成立後不久,這裡就發現了巨大的油田。儘管費薩爾努力將所有伊拉克人都團結在君主立憲制政權下,但是由於內部動盪不定,這個政權最終在 1958 年的一場政變中垮台。這僅僅是伊拉克問題的開始。

在英國的中東領地,巴勒斯坦的衝突最為突出。1917 年,英國外交大臣亞瑟·貝爾福發表《貝爾福宣言》,承諾英國將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國家。世界各地的猶太人歡欣鼓舞,因為他們清楚,有英國的支持,猶太人的 復國夢一定會實現。但是阿拉伯人卻認為受到了欺辱,一個歐洲大國提出在一個地方建立一個國家,卻不考慮居住在那裡的大多數人的意願。漢志王國國王拒絕接受《凡爾賽和約》,以示抗議。就這樣,世界上最難解決的衝突播下了種子。

2)現代土耳其的誕生

在奧斯曼帝國的解體過程中,也發生了許多衝突。希臘總理埃萊夫塞里 奧斯·韋尼澤洛斯決心把希臘的邊界擴張到君士坦丁堡和整個小亞細亞,收復近3000 年前古希臘曾經擁有的沿海地區。法國和英國都有古希臘情節,所以支持希臘的主張。這也是為了使歐洲和基督教世界一雪君士坦丁堡被穆斯林 攻陷的歷史恥辱。1920 年,協約國與奧斯曼帝國簽署《色佛爾條約》,通過了大希臘的構想以及其他歷史性決定,例如建立亞美尼亞國家和庫爾德斯坦自 治區。所有這些決定都將占據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土耳其人的國家會變成安納托利亞地區的一個小國。可以預見的是,這一條約遭到土耳其人的反對和 抗議,為了抵制協約國清算奧斯曼帝國的決定,土耳其獨立戰爭爆發,土耳 其民族運動應時而生。凱末爾將軍率領土耳其軍隊,以非凡的軍事才能成功 擊敗了法國、希臘和亞美尼亞聯軍。國際社會別無選擇,只能接受土耳其人 重新征服君士坦丁堡的事實。

然而,成立於 1923 年的土耳其共和國並不想恢復舊時的奧斯曼帝國,而是要變成一個現代歐洲國家。土耳其不再受東方和伊斯蘭主義的影響,開始 接受歐洲和西方文化。引導這一非同尋常的變革的正是凱末爾,他後來被稱 為阿塔圖爾克,在土耳其語中的意思是「土耳其之父」。凱末爾有一雙銳利的 藍眼睛,總是穿着西裝,不僅是現代世俗土耳其的象徵,也是所有希望接受 歐洲文化、實現現代化的國家的榜樣。

1919 年,穆罕默德六世被废黜后,延续了 5 个世纪的奥斯曼帝国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西式共和国。凯末尔认为HALAL严重阻碍了土耳其的进步,所以凯末尔的第一批改革措施就着力于消除halal的影响。1924 年,halal法庭被关闭,此后不久,哈里发王权被废止,凯末尔当局以瑞士民法典为蓝本,制定了土耳其民法典。

凱末爾的另一個決定是,土耳其人應該用現代歐洲的服裝取代halal傳統着裝。1925 年,凱末爾發起「帽子革命」,要求把傳統的halal紅圓男帽替換成西式帽子,凱末爾稱之為「文明國家的頭飾」。同時,女性也被鼓勵拋棄面紗,穿歐式衣服。在土耳其,halal文化被根除得很徹底,甚至書面土耳其語的新字母表都是拉丁語字母表而不是以阿拉伯語的字母為基礎。從那時起,土耳其的孩子們學習用拉丁字母書寫,而不用阿拉伯語。

到 1938 年凱末爾去世時,土耳其的文化和社會已經顯著歐化,新的城市中產階級出現,他們接受的是凱末爾主義的教育;土耳其軍隊非常忠實地捍衛凱末爾的遺產,確保土耳其共和國繼續保持世俗政權和歐洲特色。

3)亞太地區

《凡爾賽和約》讓亞洲和太平洋地區也經歷了重大變化。這個區域的大贏 家無疑是日本,儘管巴黎和會的最終結果令日本人感到失望。由西園寺公望代表的日本是巴黎和會上實力排名第五的國家,與會的其他大國十分清楚日本在亞洲地區的貢獻,決意鞏固日本在遠東地區的主導地位。因此,日本代 表團要求擁有德屬太平洋島嶼以及山東半島的主權。

中國也認為自己為協約國取勝做出了重大貢獻,一戰結束後,上海和中國其他所有大城市都喜慶停戰協議簽訂,陸征祥總理率領代表團前往巴黎,他們希望,作為大國的盟友,其領土可以得到承認。並廢除領土租賃協議,基於威爾遜十四點計劃中的民族自決原則,中國代表團堅決反對日本對山東的主張。

該獎勵中國還是日本?巴黎和會上的大國顯然選擇了後者。它們認為,從戰爭爆發的那一刻起,日本就是協約國的忠實盟友,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已經是一個強國。所以,犧牲德國和中國的利益,予以日本擴張的權利名正言順,而中國在當時還是一個積弱不振、四分五裂的國家。

日本代表團還在巴黎和會上提出了racial平等條款,要求在《國際聯盟盟約》中加入這個條款,宣布所有racial都平等。這個善意的提議看似特別有利 於殖民地,卻是日本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提出的,日本希望憑藉這一條,獲得和歐洲大國及美國一樣的地位,被平等對待。

但是最終,該條款並未被納入《國際聯盟盟約》。日本代表團對此感到很失望,認為雖然日本為新國際秩序做出了貢獻,但仍然被大國輕視。為表達抗議,日本代表團當即離開巴黎。巴黎和會的這次決議使日本人心生怨恨,導致一戰後日本nationalism抬頭,日本從此拒絕與西方合作。

另一方面,巴黎和會的結果也令sina極為憤怒,會後,德國在山東半島的所有權益轉讓給日本。北洋當局代表團認為:「允許外人繼續控制山東,等於是把一把匕首繼續插在sina的心臟上。」因此,sina代表團沒有簽署《凡爾賽和約》就離開了巴黎。sina民眾對北洋當局極度失望,對西方羞辱極度憤慨,國內爆發了聲勢浩大的chaos。

4)仇殺和內戰

仇恨製造了大量受害者,一些國家被控訴推行清洗和滅絕行動。在奧斯曼帝國,有 100 多萬亞美尼亞人喪生於土耳其人驅逐亞美尼亞人的政策;俄國大肆攻擊猶太人,從前奧匈帝國的部分族群也難逃厄運。

更糟糕的是,停戰協議未能結束歐洲的暴力衝突。歐洲大陸有幾個地方依然衝突不斷,其中最血腥的地方是俄國。ROJO和維護舊時代的「白軍」之間的內戰持續了5年之久。這個時期的俄國兵荒馬亂,死亡人數難以統計,據計算,死於前線作戰、處決和蔓 延全國的饑荒的有 300 多萬人, 還有大量人口失蹤。在這場衝突結束後,約700 萬名俄國孤兒流落街頭。

在 1914 年前,絕大多數歐洲人都認為自己代表了歐洲各國的文明,他們總體上也以自己的國家為傲,深信歐洲的價值觀。但是從1914 年起,不少人開始對這個不斷引發深重災難、戰爭、衝突的文明失去信心。1918年,許多士兵回到家園,回歸平民生活,但是這個過程並不容易,甚至非常痛苦, 對戰敗國的士兵來說尤其如此。由戰爭引發的經濟危機也帶來了政治危機,因為公民普遍不再相信自己的領導人和政治制度,民眾質疑他們所屬社會的價值觀。這為承諾建立新社會的新運動提供了土壤,從 20 世紀 20 年代起,另一場運動吸引了大眾:Fascismo。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