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歐陽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歐陽予
歐陽予
出生 (1927-07-26) 1927年7月26日(96歲)
國籍 中國
籍貫 四川樂山
民族
母校 武漢大學工學院電機系
職業 核反應堆及核電工程專家

歐陽予[1]

核反應堆及核電工程專家。1927年7月26日生於四川樂山。中國核工業總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擔任中國第一座軍用生產核反應堆的設計總工程師,提供國防所需的核燃料。擔任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秦山核電站的總設計師,全面負責技術指揮和決策。主持制定了核電站技術方案。審定並組織完成了核電站設計中的重大科研課題。主持完成了秦山核電站的可行性報告、初步設計和施工設計,解決了建造中一系列重大技術問題。擔任最終安全分析報告編委會主任,主持完成了這份全面、系統、詳細論述秦山核電站安全性的報告。秦山核電站已併網發電成功,是中國在核電技術上的重大突破。

教育背景

  1. 1948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工學院電機系,獲學士學位。
  2. 1953年,畢業於蘇聯莫斯科動力學院熱工系熱工控制與自動化專業,獲研究生學位。
  3. 1957年,畢業於蘇聯莫斯科動力學院技術科學,獲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 1948年,武漢大學電機系電力工程專業後,在武昌發電廠和中南電力建設公司任工程師。
  • 1957年,獲得蘇聯莫斯科動力學院技術科學副博士後,回國在二機部的北京核工程研究設計院歷任主任工程師、設計總工程師。
  • 1958年,再度赴蘇聯,在原子能研究設計院等單位考察、工作了半年。回國後,出任中國第一座生產原子彈燃料鈈-239的反應堆副總設計師,總設計師是蘇聯專家。
  • 1982年,擔任秦山核電站工程的總設計師,秦山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是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成功的核電站,已於1991年併網發電,1995年通過了國家驗收。
  •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 1992年,被任命為中國第一座向中國國外出口建造核電站的總設計師(這座以交鑰匙方式承建的商用核電站,是中國最大的援外工程)。
  • 2000年,當選為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主要成就[2]

中國核工業總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擔任中國第一座軍用生產核反應堆的設計總工程師,提供國防所需的核燃料。擔任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秦山核電站的總設計師,全面負責技術指揮和決策。主持制定了核電站技術方案。審定並組織完成了核電站設計中的重大科研課題。主持完成了秦山核電站的可行性報告、初步設計和施工設計,解決了建造中一系列重大技術問題。擔任最終安全分析報告編委會主任,主持完成了這份全面、系統、詳細論述秦山核電站安全性的報告。秦山核電站已併網發電成功,是中國在核電技術上的重大突破。

  • 中國第一座軍用核反應堆總設計師

1957年,歐陽予獲得蘇聯副博士(相當於歐美的博士)學位歸來,在二機部新建不久的北京核工程研究設計院歷任主任工程師、設計總工程師。那年頭,社會主義陣營關係密切,從1955年到1958年,中蘇兩國政府在核科學技術和核工業領域,先後簽訂了6個協定,蘇聯派出200多名專家幫助我國發展核工業。

1958年,歐陽予再度奔赴蘇聯,在原子能研究設計院等單位考察、工作了半年。回國後,出任我國第一座生產原子彈燃料鈈-239的反應堆副總設計師,總設計師是蘇聯專家。不料風雲突變。1960年蘇聯政府背信棄義,撕毀合作協議,在設計剛剛起步之時,撤走了全部援助專家,帶走所有技術資料,停止器材設備供應。中國第一座軍用核反應堆的研究設計停頓了。驚濤裂岸,鯤鵬扶搖。就像狂風捲起海浪兇猛摔向礁石一樣,為了祖國躋身世界強國之夢的使命感強烈撞擊着歐陽予的心扉。外國人能幹的,我們中國人也能幹。作為這項工程的技術總負責人,年方33歲的歐陽予憑着一腔熱血,咬緊牙關,立足於自力更生,重新調整了部署。他先後帶領科技人員到上海、瀋陽、哈爾濱、長春、武漢等工業相對發達地區考察、調研,了解全國各地的科研水平和生產製造能力,系統全面地排出了工程設計建造中可能遇到的360項科研試驗項目,又分解、落實到全國上百個廠校院所,協同攻關。位於北京城西的一座9層大樓里,常常燈火徹夜通明。年輕的核工程師們心裡憋着一團火,通宵達旦地苦戰成為家常便飯。那時正是「三年困難」時期,到處都提倡勤儉節約,附近的居民向北京市政府寫信,說這座樓里的人老是夜不關燈,太浪費了,簡直不懂得電力的寶貴!這些可愛的同胞不知道這是周總理特批建立的核研究大樓,他們更不知道歐陽予和他的同事們在樓里為執行特殊使命而夜以繼日的艱辛。

「反應堆冷卻通道的寬度到底應該確定為多少?」這個關鍵性的難題從一開始就困擾着歐陽予。沒有任何現成的圖紙可以參考,只能苦苦思索,反覆論證。夢裡尋它千百度,終於在一個旭日東升的早晨,找到了精確的尺度。隨着這一難題迎刃而解,歐陽予欣喜地登上了核工程科學高峰的一個重要台階。成功永遠屬於不甘示弱的人們。經過6年的嘔心瀝血,1966年,我國第一座軍用生產核反應堆傲然倔起在西北戈壁灘上。讓蘇聯專家感到吃驚的是,歐陽予為總設計師的這一反應堆,不僅可以自行生產核爆炸燃料鈈-239,而且還能生產出氫彈所必須的氖!當我國第一顆氫彈於1967年成功爆炸時,歐陽予望着騰空而起的蘑菇雲,激動得熱淚盈眶。

  • 選擇壓水堆型方案

擺在歐陽予面前的第一個棘手難題,是核反應堆堆型的選擇。當時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已經搞了一個熔鹽堆型的方案,那是一部分技術人員根據國外一些報刊的介紹,認為這種堆型發電效益高,再生核燃料多,好比雞生蛋,蛋又孵雞。那年代,什麼事情都要從政治方面「上綱上線」,雖然也有人主張選擇別的堆型,但有人卻以「贊不贊成搞熔鹽堆是多快好省與少慢差費兩條路線的鬥爭」來壓制科學技術不同意見的爭論。於是選擇熔鹽堆的方案便大致確定下來了。

歐陽予仔細讀了這個方案,反覆推敲,覺得把握性不大。他翻閱了大量資料,經過再三再四對比、論證,認為熔鹽堆還處在試驗階段,離建工程還有很大距離。而壓水堆型核電站占了世界已建核電站的一半以上,從技術上來講,是迄今國際上最為成熟的堆型,具有設計所賦予的內在安全特性。當核能釋放太快時,反應堆能自動限制核能釋放的速度,使其功率維持在一個比較安全的水平上。在國內,也有用於小型核潛艇的軍用壓水堆型的實驗可借鑑。

成功的首選往往具有深遠的影響力。歐陽予等對壓水堆型的選擇,其意義不限於泰山核電站一家。1983年,國務院確定壓水堆為我國現階段發展核電的基本堆型。其後的深圳大亞灣核電站和嶺澳核電站,秦山二期工程,連雲港核電站,都是壓水堆型。

主要獎項

時間 獎項
1962年 國家科委重大科技成果一等獎
1988年 國防科工委頒發「獻身國防科技事業」榮譽證章
1989年 建設部授予國家級設計大師稱號
1991年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92年 全國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章
1992年 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勞模)稱號
1994年 「秦山核電工程設計」獲得全國最佳工程設計特獎
1995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1997年 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2000年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2000年 武漢大學第一屆傑出校友
2006年 「恰希瑪核電工程技術研究設計」獲得中核集團公司科學技術特等獎


視頻

中國核電之父 歐陽予

參考資料

  1. 歐陽予 中國科學院學部網
  2. 【史話】「中國核電之父」歐陽予院士 中國大學生在線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