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武漢大學早期建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武漢大學早期建築中國近代大學建築的佳作和典範[1],由於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它與清華大學早期建築和北京大學未名湖燕園建築一起作為首批中國大學校園內歷史建築群現址,於2001年6月25日被中國國務院正式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大早期建築總面積在入選的三所高校建築群中居於首位,並有望成為新的世界文化遺產[2]

武大十八棟

歷史背景

「十八棟」指的是上世紀30年代初武漢大學珞珈山建造的18棟英式老建築。當時居住在此的大都是大師碩儒。1938年6月,武漢會戰爆發,武漢成為戰時首都。國共合作,國共兩黨要員入住珞珈山老建築群。相較前期的自由出入,此時的珞珈山層層設防、壁壘森嚴,憑特殊通行證才能進出。抗戰勝利後,武大又新建了3棟洋樓,但這裡仍統稱「十八棟」。2001年,包括周恩來故居、郭沫若故居在內的武大早期建築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

行政樓

武漢大學行政樓原名為武漢大學工學院大樓,建於1934年至1936年,美國工程師凱爾斯等設計,上海六合營造公司承建,位於武漢大學校內,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漢大學早期建築」的重要建築之一。

周恩來故居

經過7年修繕,以武漢大學周恩來故居為代表的珞珈山「十八棟」老建築群已全部修葺一新,周邊環境優化,整體打造成武大歷史文化教育基地。

1938年,周恩來和鄧穎超曾在珞珈山19號樓居住過4個月,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會見過斯諾史沫特萊等國際友人。這棟樓因此有「國共合作抗日小客廳」之稱[4]

建築時段

武漢大學早期建築主要是1930年至1936年間,在珞珈山校園一次性規劃設計並連續建成的校舍建築群,共30項工程68棟,建築面積78596平方米,耗資400萬銀元。此外還包括部分20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的建築。這樣浩大的建築活動,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上是罕見的。現在大部分建築保存完好,仍在使用,其中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15處26棟,建築面積54054.52平方米。

建造經過

1928年8月6日,國民政府大學院聘任李四光王星拱張難先石瑛葉雅各麥煥章為國立武漢大學新校舍建築設備委員會委員。委員長李四光是地質學家、秘書葉雅各是林學家,對武昌郊外的地理環境比較熟悉。葉雅各認為「武昌東湖一帶是最適宜的大學校址,其天然風景不唯國內各校舍所無,即國外大學亦所罕有」。經全體委員實地考察後,1928年11月確定以武昌城外風景秀麗的東湖之濱,遠離鬧市的羅家山(又名落駕山)、獅子山一帶為新校址。依據了國外著名大學校園的理想模式,也符合中國傳統文化中「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疏遠相地選址理念。李四光和葉雅各推薦開爾斯(F. H. Kales)擔任新校舍建築工程師,並赴上海邀請來開爾斯。開爾斯實地考察後,認為這一帶山丘坡緩且水源充足,山石、泉水、湖水均可利用,各項建築依山而建可節省地基及石料,遂贊同以羅家山為校址。後聞一多將其改名為「珞珈山」[5]

1929年3月,由於珞珈山及其附近都是荒山田野和羊腸小徑。經學校函請湖北省建設廳,開始修築連接街道口的專用公路,但因修路遷墳觸犯了一些墳主的孝親觀念,他們便聯合起來向湖北省政府請願,要求其出面制止。於是,省政府以武大新校舍占用民地過多為由,要武大停止建設,另尋新校址。同月,代理校長劉樹杞因事務繁忙而辭職。於是教育部任命王世傑為武大首任校長。5月上任伊始,他便致力於珞珈山新校址的圈定、勘測、規劃以及新校舍的建設工作。與葉雅各先生一道,率數十名民工於一夜之間將所有擋路墳墓全部挖掉,造成了不可變更的既成事實。墳主們雖將此事鬧到了中央,但也於事無補,這段寬10米、全長1.5公里的公路最終還是按照原定路線完成,於1930年2月通車,命名為大學路。他還特邀省府有關人員親赴珞珈山現場考察,一致認為此地風景優美,有山有水,在此建校,啟發文化,對武漢居民特別有利。

與此同時,3月18日開始勘測規劃,主軸線為李四光勘測所定。繆恩釗帶領助手沈中清及另外4名測工開始新校舍的測量繪圖工作,經過5個月艱苦努力,按時完成勘測任務。開爾斯構思圖紙時,常常在山上一站就是數小時,半年後完成了總設計圖。8月,省政府公布校園紅線,東以東湖濱、西以茶葉港、北以郭鄭湖為界,南面自東湖濱切至茶葉港橋頭,總計面積三千餘畝。學校用七塊銀元一畝水田、五塊銀元一畝山地的價格買下校舍用地。羅姓山主開始不願捨棄自己的「風水寶地」,時任省政府建設廳廳長的石瑛親自上門說服動員。當時山上葬有很多祖墳需要遷移,百餘名墳主以新校舍破壞風水為由而阻礙新校址的圈定和校舍建設,甚至要糾集鄉民跑到王世傑老家挖其祖墳,省教育廳廳長甚至唆使人在工地鬧事。王放出一句話:「祖墳你盡可以挖,珞珈校舍一定要建。」國立武漢大學籌備委員會委員曾昭安按王世傑的示意,組織教授會向教育部力爭「像珞珈山這樣的好地方,應該建校,無論哪個總統、主席也阻止不了」,結果獲准。石瑛也積極支持王世傑,以「建校乃千年大計,不要迷信風水」嚴厲地駁復了反對遷墳者。

1929年10月,建築設備委員會正式聘開爾斯為新校舍建築工程師,同時通過總設計圖,此外還聘有阿伯拉罕·列文斯比爾(Abraham Levenspiel)和石格斯(Richard Sachse)為助手。另聘開爾斯在麻省理工學院同窗好友繆恩釗為新校舍監造工程師、工程處負責人,負責施工技術監督及部分結構、水暖設計。在他嚴格認真的技術監督下,保證了這些工程的施工質量,主體結構至今仍堅固如初。工程分別由漢協盛、袁瑞泰、永茂隆等營造廠及上海六合公司承建,校舍的水衛暖工程則主要由漢華公司承包。1930年3月新校舍工程開工。漢協盛營造廠老闆沈祝三堅信「質量就是根本」,要求武大工程均着眼於保固期百年以上,進料選優質材料,處處嚴格檢驗把關,即使在他遭到雙目失明的沉重打擊後,仍堅持主張雙方均派工程師及監工隨時監督檢查質量。施工中一旦發現問題,則不惜代價,返工重來。

1930年5月,六十高齡的開爾斯在上海病倒,病中仍堅持工作。1932年3月7日,王世傑校長在新校舍禮堂里講演時說:「在這裡我們最要感謝的是開爾斯先生,他可以說是一個藝術家,他不計較報酬,而完全把興趣寄托在藝術方面……他給予我們的幫助實在大得很!」為感謝和紀念開爾斯對新校舍建設的貢獻,武大授予他名譽工程師稱號。沈中清後來也成為武大建築設計室第一任室主任。1932年5月26日,王世傑在珞珈山新校舍落成典禮上講:「十二年前,我和李四光在回國途中曾經設想,要在一個有山有水的地方建設一所大學,今天這個願望實現了。」最後指出:「本校的工程,尚只完成一半,此後需要中央及地方的指導與幫助正切。我們的建設不僅是物質的建設,還有最大的精神建設,無論在學術建設方面或文化事業方面,我們都在努力。請大家看看我們所走的路是不是中華民族的出路,是不是人類向上的路!」同時,王世傑與葉雅各親自帶領師生在珞珈山造林,半年植樹50萬株,使園林化的校園裡的中西合璧建築群更為秀美壯觀。1933年,一期工程完工後,曾昭安組織編印了《國立武漢大學建築攝影集》,含有41幅精美照片。

一期工程耗資150萬銀元(因通貨膨脹,實際耗資170萬),中央政府與湖北省政府各支持75萬,李宗仁撥款20萬資助;二期工程,中央政府和湖北省政府又各支持75萬。餘下部分,由委員們通過各種渠道籌得,如中英庚款、漢口市政府、湖南省政府、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捐資等,總計400萬銀元。

一期工程(1930年3月~1932年1月):文學院、理學院、男生寄宿舍、學生飯廳及俱樂部、教工第一、二住宅區、運動場、國立武漢大學牌樓等共13項;

二期工程(1932年2月~1937年7月):圖書館、體育館、華中水工試驗所、珞珈山水塔、實習工廠、電廠、部分生活用房、法學院、理學院(擴建)、工學院、農學院(未竣工)等共17項; 未完成工程:醫學院、大禮堂、總辦公廳因經費不到位未建。

西遷樂山時期

1938年3、4月間,武漢被日寇三面包圍,武大被迫西遷至四川樂山,珞珈山校園便成為國民政府領導全國抗戰的軍事指揮中樞,直至武漢淪陷。珞珈山鑿有既深且大的防空洞,高射炮陣地環列在四周。每次日機的航路都要經過珞珈山上空卻從未進行過轟炸。

1938年3月29日至4月1日,中國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在國立武漢大學體育館和圖書館召開(開幕典禮在重慶舉行),會上制定了著名的《抗戰建國綱領》,推選蔣介石為國民黨總裁(稱蔣介石為「總裁」即從這時開始)、汪精衛為副總裁,確立領袖制度。蔣介石、周恩來郭沫若都居住在武大,領導軍民抗日,會見外國友人,向全世界傳達中華民族的抗戰決心。蔣介石還在珞珈山設立了高級軍官訓練團,並親任團長,檢閱軍官,不顧個人安危,在珞珈山上親自觀看中國空軍英勇抗擊日寇的激烈空戰。1938年8月2日,由周恩來牽頭,召集國共兩黨主要領導在學生食堂成立了「第九戰區總動員委員會」,負責組織武漢全民有組織有計劃的大撤退,為抗戰保存了許多有生力量,粉碎了日寇「3個月消滅中國」的妄想。

郭沫若在《洪波曲》中揣測的,珞珈山之所以未遭轟炸,是因為日軍「想完整地保留下來讓自己來享福」。1938年10月26日,武昌棄守,日軍果然將珞珈山校園闢為其中原司令部,「本親善之旨」「以資保全原貌」。

司令部駐紮在圖書館裡,並在圖書館樓頂四角修了四個瞭望塔。理學院中還修有關押抗日人士的地牢。學生飯廳及俱樂部成為野戰醫院和軍官俱樂部,男生寄宿舍成為住院部。文、理、工學院由大批文職人員使用,十八棟則由高級官員居住。附中成為車輛調度場,原郵局附近則成為一片馬廄。未建的大禮堂後面(現人文館後的小苗圃)成為軍馬場,日軍為餵養軍馬而從日本引種水花草。為了緩解住在這裡休養的大批日本傷兵的思鄉之情,同時亦有炫耀武功和長期占領之意,日軍於1939年從日本引來櫻花樹苗在武大校園栽植。抗戰期間,珞珈山校舍雖整體保存了下來,但其內部還是遭受了嚴重的破壞,抗戰結束後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

院系調整時期

1952年,李達出任武大校長,學校專門修建了一個小園子,即李達故居。1954年12月,武漢大學水利學院分出成立武漢水利學院,農學院大樓也隨之分出作為辦公樓。1950年代後期,在大禮堂原址的兩側興建了物理大樓和生物大樓。教二樓以及桂園和梅園的一些具有民族傳統風格的宿舍樓也是這一時期修建的。

建築現狀

進入21世紀,學校成立了專門的保護委員會,制定了保護措施和維修方案,堅持適用於保護並舉和修舊如舊、保持原貌的原則。但實際上,武漢大學校園內新建的部分建築與校園內的早期建築之間以及其內部不同的建築之間沒有很好的保持協調一致的風格。早期建築的修復和保護未能真正按照「修舊如舊」原則,部分建築的局部被風蝕或由於人為原因毀壞嚴重,需要良好的維護和修繕。比如在2003年的110周年校慶前,對於理學院的修復不僅沒有達到修舊如舊的效果,反而弄巧成拙。還有長在屋頂上的樹木,時刻危脅着文物的壽命。再如維修櫻園四舍時,只是敲去不牢固的牆皮,然後敷上一層新石灰,極不協調。2004年,學校基建部對珞珈山水塔的修葺更是用了「煥然一新」來形容。

2005年9月16日,石格斯先生的外孫女來武大訪問,贈送給校方一些珍貴的歷史照片和圖片。同年11月16日,列文斯比爾先生的兒子、美國工程院院士Octave Levenspiel來武大訪問,將父親當年所繪的全部150餘幅武大早期建築圖紙及照片贈送給校方。2014年7月,這些圖紙連同武大檔案館原來保存的一些圖紙一共177張被確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為迎接120周年校慶,同時鑑於早期建築局部腐朽程度嚴重及媒體的報道和呼籲,從2011年起,武大開始了自建校以來首次全面修繕早期建築群的浩大工程,並在2011年9月成立了全國高校首個文物保護管理委員會,同時設立文物保護管理處。對早期建築的維修改造也被正式列入武漢大學120周年校慶捐贈項目(第一期),上述工程在2013年校慶之前陸續竣工。其中的周恩來舊居經過修復更名為周恩來故居暨歷史文化教育基地,於11月21日正式開放;老圖書館則作為校史館於11月28日正式開放。

此外,為了給武漢市市政工程建設之一的八一路地下隧道讓路,2012年10月,武大拆除了1993年仿建的「國立武漢大學」牌樓,這一舉措引起了校內外廣泛關注。經過廣泛徵集和專家討論,2013年1月,基建部門正式公示武大校門廣場建設方案,其中新牌樓的位置將比被拆除牌樓的位置向北後退十餘米,並放大1.12倍,整個工程於11月20日完工。

這一時期新建的校舍如圖書館擴建工程、文科區建築群和楊家灣建築群則在外形和配色上保持了與早期建築的呼應和協調。老圖書館和行政樓(老工學院)兩座建築先後入選第一、二屆武漢設計雙年展由公眾投票的「五座武漢城市地標」。 2014年6月27日,中國文物學會高校歷史建築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武大舉行。

建築介紹

開爾斯的設計按照建築設備委員會「實用、堅固、經濟、美觀、中國民族傳統式外形」的要求,貫穿中國傳統建築「軸線對稱、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思想,採用「遠取其勢,近取其質」的手法,對環境深刻理解,對地形巧妙利用。采中西建築形式之長,集古典與現代建築之美,開當時建築風格之先。

根據珞珈山的地形地貌和現代高等教育的發展要求,使校園總體規划具有鮮明的特色。

校園建築物依照各自的功能,採用散點、放射狀布局,又遵循中國傳統建築的美學原則,因山就勢,建築組群變化有序,整個校園在自由的格局中又有嚴整的片斷,構成了豐富多樣的群體。這些建築群相互構成對位對景,面面相觀,最大限度地擴大了環境空間層次。

欣賞珞珈山校園建築,不是在「可望」,而是在「可游」,步移景異,韻味無窮。

當時大量西方建築界都還處在探索階段之中的新結構、新材料、新技術,被成功地運用在武大早期建築的設計施工上,並影響到中國後來的建築,在中國建築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校園中心區由2條南北軸線和2條東西軸線相交匯形成兩大組建築群,總體規劃因山就勢,利用東、南、北三面環山,西側為低洼地的區域規劃校園中心區,低洼地作運動場,看台依坡而築。

建築群沿看台外面凹形校前大道上側布置。南山(火石山)建工學院,北山(小龜山)建理學院,東側山脊規劃了大禮堂。形成以運動場為中心,大禮堂為主體的一組建築群。工學院、理學院分別在運動場中線400米的南北端,為大禮堂的左右翼。

大禮堂和體育館在運動場東西軸線上下端正。運動場西向山起箕(東西長500米,南北寬200多米)地勢驟降,為校區下沉式中心園林地。體育館在其下方。

於是形成貫穿工學院、理學院的南北軸線,及由大禮堂延伸至體育場以西的體育館的東西軸線,空間呼應,地形錯落,章法井然卻又十分生動而切合地形。

中心區西北側的獅子山從東、北兩個方向可遠眺東湖,從東湖亦可見獅子山山頂輪廓,形成以圖書館為主體的另一組建築群,在北山丘陵地帶的獅子山,坐南朝北

圖書館居山頂中央突出;東、西兩翼為文學院、法學院,相對矗立;南面學生宿舍抱坡而建。飛檐碧瓦掩映在綠樹叢中,使山體顯得更加鬱鬱蔥蔥、錯落有致。武大校舍建設的總體統一,又有群組、單體建築的特色。冬季陽光充足,夏季南風吹拂,並配合和增添了湖光山色的美景。

圖書館

位於獅子山頂的皇冠形仿故宮建築,也是珞珈山麓最高的建築,武大的精神象徵,1935年9月竣工。

圖書館工程施工中,由於牆體砌磚方法不對,承重力達不到設計要求,繆恩釗要求施工方採取補強措施,在大閱覽室四角增加四對鋼筋混凝土柱子才達到承重要求,這一補強措施使施工單位增加造價2萬元。

又因為施工方將屋角做成了南方式的上挑形而非北方式的平緩形而被要求返工重建。外部裝飾極具中國傳統特色,頂部塔樓是個八角垂檐、單檐雙歇山式。

上立七環寶鼎,兼有排氣之功用。屋頂上有採暖煙囪,南屋角立有粗大的隅石,北屋角立有小塔,其間護欄以左右的勾闌和中央的雙龍吻背,造成「圍脊」的效果。兩副樓屋脊與大閱覽室相連,叫「歇山連脊」。

在大門上方鑲有老子的全身鏤空鐵畫像。正面5楹(間)、中間3楹(間)為大閱覽室,兩邊副樓,後兩角處各有一書庫樓。

圖書館平面呈「工」字形,由目錄廳、檢索廳、閱覽廳、書庫和輔助服務廳五部分組成,其中書庫使用面積約1186平方米,能藏書近200萬冊。該館的設計在平面布局和空間組織上突破了中國古典建築「相沿」的陳式,內廊的四隅切角處設有半圓弧形樓梯。南面的主入口為三開間單洞門,既用了西式雙聯廊柱,又用了中國古典建築中的雀替額枋瓦作施斗拱,皆參照清代建築樣式,中央主體頂層為八邊形,北面的書庫地下層外牆有收分,上立勾闌,形成高大的台座。兩庫間的聯接體作如下處理:地下層外牆有以方窗為單元組合的大片玻璃窗,第二層的「圍脊」上方中央有以五窗突起的閣樓。該館是中西建築設計理論、技藝、手法相互滲透、融會貫通的佳作,為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率先採用新結構、新材料、新技術(鋼筋混凝土框架和鋼桁架混合結構)仿中國古典建築的成功之作,體現了當時的文化潮流、科學技術和時代精神。

李達故居

位於珞珈山南麓西部,是一座由院牆圍合的磚木結構平房,1952年建成。平面布局呈「干」字型,由李達自己繪製示意圖,工程人員再設計。

視頻

武漢大學早期建築 相關視頻

武漢大學早期建築之圖書館外景
武漢大學早期建築理學院文物保護修繕工程實錄
湖北武漢大學早期建築理學院文物保護修繕工程
航拍武漢大學,東湖湖畔的「武大」從空中看是這樣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