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毓明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毓明閣
圖片來自centanet

毓明閣英語:Yuk Ming Towers),是位於香港香港島中西區西營盤的一個屋苑,也是香港房屋協會轄下的一個市區改善計劃屋苑,門牌號碼為第三街200-208號,即聖安多尼堂聖類斯中學對面,亦跟房協同類計劃另一個屋苑居仁閣只相隔一個遊樂場。該住宅共有兩座並以數字命名,前身為該區舊樓,其後港府收回業權及交予房協重建。現時單位跟同區同一計劃屋苑西園及其他私人樓宇一樣,可以透過自由市場公開發售,並無任何申請資格和轉讓限制。

簡介

港府於1987年4月10日公佈收回西營盤26幅私家地段,範圍包括現今毓明閣、第三街遊樂場居仁閣所在地方,並由房屋協會安排重建及安置事宜,受影響居民可獲安排遷住房協或房委會香港島的公屋單位、或購買已落成的市區改善計劃屋苑單位,兼獲得相關賠償或津貼,工程未連地價涉資約一億港元[1]同時房協跟市政局合作發展一大片土地作休憩用途,是為日後的第三街遊樂場。

說明

重建後的毓明閣,分為一座及二座兩幢樓宇,建築面積介乎460至671平方英尺,每平方英尺售價為約2,200港元,單位於1991年4月22日至27日期間發售。地盤面積達2,630平方米,兩座樓宇合共提供326個單位,基座為青少年中心、托兒所、長者中心等設施。在這三百餘個單位中,有一百餘個先前售予已參加港府「自置貸款居所」計劃的市民,其餘均以市價作公開發售,購買後可以透過自由市場公開轉售。

房協在截止購買申請後,共錄得超額認購卅倍,以致房協需要進行抽籤,並首次利用電腦來進行,同時委託獨立顧問負責監視,確保人人都有中籤機會。而抽籤結果在5月17日正式公佈,由前布政司、時任香港房屋委員會主席鍾逸傑主持。[2]入伙後到港島綫西延之前,單位以用家主導,轉售個案向來較少。

參考文獻

  1. 西營盤廿六私家地 港府收回房協重建. 大公報. 1987-04-11. 
  2. 房協首次電腦抽簽發售西營盤毓明閣. 華僑日報. 1991-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