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毗陵龔君以崇見投古風思致不風依韻答之二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毗陵龔君以崇見投古風思致不風依韻答之二首

作品名稱:毗陵龔君以崇見投古風思致不風依韻答之二首

創作年代: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孫應時

毗陵龔君以崇見投古風思致不風依韻答之二首是南宋官員、詩人孫應時的作品之一。

正文

1、驅車適古道,道古世已今。 翳翳逃空虛,幸有跫然音。 歡言指萬里,握手再沈吟。 得地霜露繁,恐復江漢深。 我聞道渴者,朵頤望梅林。 至味歡誑口,達士多遠心。 天淵三曠匯,鳶魚各飛沈。 相期崑崙顛,弄月鳴瑤瑟。

2、松柏有佳色,矯矯澗欲涯。 要經鸞鳳棲,豈怨人跡遐。 匠石初未逢,千歲甘枯槎。 萬牛送明堂,亦不以自誇。 奇物固落落,念此毋嘆嗟。 君看蒿蓬茂,正足供鳴蛙。 深根忍霜雪,生意日已嘉。 終然拔青雲,勿慮歲月賒。[1]

作者簡介

孫應時(1154—1206)紹興餘姚人,字季和,號燭湖居士。孫介子。師事陸九淵。孝宗淳熙二年進士。授黃岩尉,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與定交。丘崇帥蜀,辟入制幕,嘗策言吳曦將叛。徙知常熟,秩滿,郡守以私恨誣其負倉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為代償,守益怒,坐貶秩。寧宗開禧二年起判邵武軍,未赴而卒。[2]

生平

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出生,字季和,號燭湖居土。南宋餘姚人。少時從理學家陸九淵學業。

淳熙二年(1175年)中,進士,初為黃岩尉,有惠政。常平使者朱熹重之,與定交。

慶元二年(1196年)四月至慶元五年(1199年)六月任常熟知縣。上任即行修志,創修邑首部縣誌《琴川志》15卷,圖1卷。離任時,郡守挾嫌誣其虧空倉粟三千斛,常熟市民感其德,爭相擔負代償。郡守益憎惡,貶其官秩

開禧二年(1206年)移通判邵武軍,未上任而卒。[3]

主要作品

著有《燭湖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