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毘盧禪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毘廬禪寺

圖片來自xuite

毘廬禪寺位於后里區八仙山支脈太平山山麓,創建於民國17年12月6日,直到19年才宣告完工,可說是中台灣重要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主祀觀世音菩薩及釋迦牟尼佛。

介紹

走進毘廬禪寺,一路上如詩如畫的景色映在眼前,空氣清香,風含著樟樹和桂花的香味,令人感覺清新舒適,渾然忘我。寺前還有一個大池塘,種植許多花卉植物,寺後則有古樹圍繞,整個環境非常典雅幽靜。其中又有八個景點最為著名,分別為:東山採蕨、七星含煙、溪谷楓林、曲徑梅櫻、中峰遠眺、奇石靈泉、落日梵鐘以及夜燈萬點,特別是「毘廬曉鐘」被列入台中縣八景之首,值得前往一探其風采。[1]

寺院沿革

毘盧禪寺緣起於台中縣神岡區的望族「筱雲山莊」的呂氏家族。創建人妙塵上人生於民國前25年,為前清秀才呂厚庵先生之長女,母親為霧峰名門的林家淑媛,生女四人之後,呂厚庵先生及其父竟先後去世,林氏於是頓悟了人生之道,率領了四女及二姪至苗栗大湖法雲禪寺皈依三寶,拜覺力和尚為師,母親林氏法名覺滿,其四女法名分別為妙塵、妙觀、妙識、妙湛,而二姪女法名為妙本及妙偏。

皈依後,母女虔誠修道,乃有創建道場之心願,正當眾人覓得后里鄉太平山創建道場,但覺滿上人卻因腦疾圓寂,姊妹們秉承遺志,盡傾私曩,並邀鄉親共襄盛舉,於民國27年12月6日破土興建,到民國29年10月20日落成,另外門匾「毘廬禪寺」四個大字更是抗戰時期吳佩孚將軍之親筆,足以窺見毘廬禪寺年代之久遠。

道場落成後,恭請覺力和尚為開山祖師,民國22年5月覺力和尚圓寂,住持一職由妙塵接任,妙觀負責管理寺中財產會計。民國24年中部發生空前大地震,寺院殿堂龜裂,幾乎半毀,妙塵乃率眾齊心負起禪寺重建的責任,使得禪寺不但恢復舊觀,更在大殿前修竹園,築欄杆,建山門,使得規模更甚於前。妙觀因胃疾病倒,病癒返寺,發願『盡此一報身、足不輕出山門』,因此贏得「鎮殿觀音」美譽。民國25年妙觀因舊疾復發往生西方。

民國35年妙識也往生,火化後獲青玉色舍利子數顆,水晶舍利子一塊,是為寺寶;逾年,妙湛、妙偏又相繼去世,三年後妙塵上人也捨報,僅存妙本接掌為第三代主持。

妙本法師積極推動寺務,完成了多寶塔的建造,上奉妙識的舍利子,下供善男信女寄骨之用。設立講堂、院社、宿舍等建築;設自來水管,以改善住眾生活;又擴建登山道路,鋪設柏油,將毘盧禪寺建設成一座名聞全省的古寺。民國63年恭請中國佛教會上道下安、上賢下頓、上聖下印三位阿闍梨見證下,正式剃度出家,並恭請三位法師為其過世諸姊妹受幽冥戒。自己則於霧峰萬佛寺受三壇大戒。妙本上人秉其慈心,設立幼稚原園、托兒所,禮請賢者,民國68年年創辦「佛教怖教人員講習班」,廣收學員並禮聘名師教導,為佛教培養不少專門的佈教人才,民國76年以八十六歲高齡辭世。

毘盧禪寺目前由呂詹桂華居士擔任管理人,而該寺院不僅在佛法鑽研上有深厚研究,外在環境更有名聞遐邇的八景之勝:曲徑梅櫻、奇石靈泉、溪谷楓林、東山採蕨、中峰遠眺、七星含煙、落日梵鐘、以及夜燈萬點。春天的櫻紅,秋天的楓落,大自然將禪寺點綴得繽紛多彩,落日之時,遠眺四方,悠揚的鐘聲令人對佛法心生嚮往,而靜夜山居清寂,遠處夜燈萬點,明滅不一,有如人生幻變之理,使人不由得澄心靜思,擾攘的人群,浮華的世界,都被攔阻在「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偈語的山門外。禪寺正如俗世中的淨土,提供了人們最佳的心靈寄託之處。[2]

歷任主持

  • 第一任住持:覺力和尚為開山祖師,民國22年5月覺力和尚圓寂。
  • 第二任住持:妙塵法師接任住持,民國24年中部發生空前大地震,寺院殿堂龜裂,幾乎半毀,諸姊妹齊心協力負起禪寺重建的責任,使得禪寺不但恢復舊觀,更在大殿前修竹園,築欄杆,建山門,使得規模更甚於前。
  • 第三任住持:妙本上人,民國63年恭請中國佛教會上道下安、上賢下頓、上聖下印三位阿闍梨見證下,正式剃度出家,並恭請三位法師為其過世諸姊妹受幽冥戒。自己則於霧峰萬佛寺受三壇大戒。妙本上人秉其慈心,設立幼稚原園、托兒所,禮請賢者,設立佛教佈教人員講習班。民國76年以八十六歲高齡辭世。
  • 第四任住持:由正定法師接任毘盧禪寺住持,直到民國82年,因體力不濟,請辭住持。
  • 第五任住持:由正容法師接任毘盧禪寺住持。
  • 現任住持:現由呂詹桂華居士擔任管理人。

景點

毘盧禪寺位於后里馬場後方山丘上,屬八仙山支脈太平山山麓,是中台灣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巴洛克式建築的外觀,十分古典雅致,庭院參天老樹、花草整齊,空氣中飄散著樟樹及桂花的香氣,讓人身心靈都放鬆。毘盧禪寺優美環境,有名聞遐邇的八景之勝,更有「毘廬曉鐘」之美名,在台中縣市未合併之前,曾被列入台中縣八景之一。

步道隱身於一片樹海之中,環繞於禪寺後方,鳥語花香,幽靜雅致,循著石階緩緩上行,沿途有哩程數標示及激勵的標語,高點有數座涼亭供休憩,是條寧靜輕鬆易行的步道,適合全家同遊。

詳細資訊

  • 電  話:(04)2556-2633
  • 地  址:台中市后里區廣福村寺山路1000號
  • 營業時間:08:30–17:00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