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毛躄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毛躄魚

毛躄魚(學名:Antennarius hispidus)是躄魚科、躄魚屬的一種魚類。一般體長在100毫米以內,

最大個體可達148毫米,為蹙魚屬中個體較大者。體粗短,側扁,長卵圓形。尾柄寬短,

尾柄長稍小於尾柄高。頭較高大,頭高和頭長几相等。額部在第二、第三背鰭棘間有一凹窩區,

皮膚表面光滑。吻較短,大於眼徑。眼較小。鼻孔每側2個。口大,上位。鰓孔小,圓形,鰓耙退化。

體無鱗片,但皮膚粗雜。胸鰭前方沿體側至頭腹面具稀疏的皮須狀突起。背鰭2個。臀鰭與第二背鰭相對,

起點在第二背鰭後部下方,鰭條均分支。胸鰭位於體側下方,假臂狀構造發達。腹鰭喉位,較小,

最後一鰭條為分支鰭條,其餘均不分支,腹鰭在頭腹面常作水平狀向兩側伸展。尾鰭圓形,均為分支鰭條。

鮮活標本淡黃色或黃褐色,有許多深色帶紋。液浸標本淡褐色,腹部無色,各鰭及頭體上均具不規則形的黑

褐色斜帶或斑紋,眼周圍有5-6條黑色條紋排列呈放射狀。吻觸手末端的擬餌體黑色。

毛躄魚為近海暖水性小型底層魚類,棲息於淺水灘或岩礁中,或隨海藻漂流,或棲居於珊瑚礁內。

屬淺海底棲性物種,肉食性,常揮動吻觸手引誘小魚予以吞食。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

包括東非、印度以及馬來西亞到摩鹿加群島,北到中國台灣,南至澳大利亞北部。

在中國分布於東海南部、南海及台灣東北部、西南部及南部海域。

中文學名毛躄魚 拉丁學名Antennarius hispidus界動物界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綱硬骨魚綱

亞 綱輻鰭亞綱目鮟鱇目

亞 目躄魚亞目科躄魚科

亞 科躄魚亞科屬躄魚屬種毛躄魚

亞 種無 命名者及年代Bloch & Schneider,1801

形態特徵

背鰭Ⅲ,12;臀鰭7;胸鰭10-11;腹鰭Ⅰ-5;尾鰭9。

一般體長在100毫米以內,最大個體可達148毫米,為蹙魚屬中個體較大者。體長為體高1.4-1.9倍,

為頭長1.5-2.0倍。頭長為吻長4.2-6.3倍,為眼徑9.1-18.4倍。

體粗短,側扁,長卵圓形,背緣弧形隆起,腹部突出。尾柄寬短,尾柄長稍小於尾柄高。頭較高大,

頭高和頭長几相等,前端圓鈍。額部在第二、第三背鰭棘間有一凹窩區,皮膚表面光滑。吻較短,大於眼徑。

眼較小,眼間隔寬突,眼間隔寬為眼徑2.3-3.8倍。鼻孔每側2個,前鼻孔具鼻瓣,較大,圓形,後鼻孔大,

橢圓形;嗅囊發達,具初級嗅板13-14片。口大,上位,口裂幾呈垂直狀,下頜突出。上下頜、犁骨、齶骨均具齒;

頜齒尖銳而長,排列呈梳狀;犁骨齒呈2塊橫列齒從;齶骨齒每側1塊,呈縱列帶狀。唇發達。鰓孔小,圓形,

位於胸鰭基底下方。第一鰓弓背部無鰓絲,腹部僅前半部具鰓絲,鰓絲髮達。鰓耙退化。

體無鱗片,但皮膚粗雜,密被細絨狀皮棘,皮棘兩叉形,第二、第三背鰭棘間的四陷光滑。側線不甚明顯,

由一些側線管孔連接而成。胸鰭前方沿體側至頭腹面具稀疏的皮須狀突起。

背鰭2個,第一背鰭3鰭棘,第一鰭棘形成吻觸手,細竿狀,位於眼前上方的吻背中央,約等於或稍長於第二鰭棘,

第一鰭棘的支鰭骨的前緣在上頜聯合的前方;擬餌體為一球狀穗,由許多絲狀突起組成,擬餌體最長的可達體長

的10%;第二鰭棘緊接在第一鰭棘後方,較粗強,基部為皮膚所包,棘端較鈍,其後方有皮膜與頭部相連;

第三鰭棘位於頭的後上方,粗強,約為體長的19.9-26.4%,全為皮膜所包,呈三角形隆突,距第二背鰭棘和

第二背鰭均較遠。第二背鰭較長大,起點在胸鰭基部上方,前部鰭條不分支,後方約4鰭條為分支鰭條。

臀鰭與第二背鰭相對,起點在第二背鰭後部下方,鰭條均分支。胸鰭位於體側下方,假臂狀構造發達,

埋於皮下,均為不分支鰭條。腹鰭喉位,較小,最後一鰭條為分支鰭條,其餘均不分支,

腹鰭在頭腹面常作水平狀向兩側伸展。尾鰭圓形,均為分支鰭條。

鮮活標本淡黃色或黃褐色,有許多深色帶紋。液浸標本淡褐色,腹部無色,各鰭及頭體上均具不規則

形的黑褐色斜帶或斑紋,眼周圍有5-6條黑色條紋排列呈放射狀。吻觸手末端的擬餌體黑色。

棲息環境

毛躄魚為近海暖水性小型底層魚類,棲息於淺水灘或岩礁中,或隨海藻漂流,或棲居於珊瑚礁內。分布水層自表層至90米,平均為45米左右。

生活習性

毛躄魚屬淺海底棲性物種,肉食性,常揮動吻觸手引誘小魚予以吞食。 能用肢體一般的腹鰭在海底行走,

它們身上的斑紋常常變幻,以便在不同的環境背景中藏身。還能改變顏色,如浮在海藻間,

儼然變得同海藻一樣;這種巧妙的偽裝,使這些的防衛與捕食能力大為增強。

分布範圍

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包括東非、印度以及馬來西亞到摩鹿加群島,北到中國台灣,

南至澳大利亞北部。在中國分布於東海南部、南海及台灣東北部、西南部及南部海域。

繁殖方式

母魚通常產下筏狀卵塊,內具有相當多的卵粒。 躄魚家族的一個獨特特徵是,將擠出的卵包裹在帶狀浮力

的粘液團中,稱為「卵筏」。這種結構可以作為在遠距離上運輸大量卵的一種手段。在產卵之前,雄性

和雌性分別穿過底部,雌性在前,雄性在後部。雄性的鼻子通常與雌性的排氣口直接接觸。在此期間,

雌性魚會因產卵而腫脹,通常會膨脹到正常大小的兩倍。兩魚沖向水面,

卵塊從雌體中排出。在接下來的幾周里,這種魚可能會產卵好幾次。

主要價值

毛躄魚除研究外,亦可用於科學教育,不具漁業利用價值。

物種危害

毒器是背鰭3枚觸角狀硬棘,據報道可能具有毒腺。人被刺後,毒液進入傷口,立即產生劇烈的刀割樣疼痛,

並向周圍擴展,有的還可擴展到腋部和腹股溝,常持續數小時以上。被刺後應擠出毒液,洗淨傷口,

拭乾後,塗抹殺菌劑或抗破傷風藥劑以防感染。水中作業人員須提高警惕,

不要用手捕捉這類小魚,以防刺傷。 [1]

參考資料

  1. 毛躄魚,搜狗, 2016-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