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永曆實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永曆實錄》二十六卷(第十六卷佚),明末王夫之撰。主要記載從明永曆元年明昭宗朱由榔登基到永曆十六年明昭宗被吳三桂弒殺之間十六年的史事。不同於其他「實錄」的是,《永曆實錄》的體例是紀傳體,而《明實錄》、《朝鮮王朝實錄》等則是編年體。其中:紀一卷,列傳二十五卷。列傳有合傳、專傳和類傳。沒有志和表。

作者簡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農,號姜齋、又號夕堂,湖廣衡州府衡陽縣(今湖南衡陽)人。他與顧炎武、黃宗羲並稱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傳》、《黃書》、《尚書引義》、《永曆實錄》、《春秋世論》、《噩夢》、《讀通鑑論》、《宋論》等書。 王夫之自幼跟隨自己的父兄讀書,青年時期王夫之積極參加反清起義,晚年王夫之隱居於石船山,著書立傳,自署船山病叟、南嶽遺民,學者遂稱之為船山先生。 哲學成就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概括起來有七點: 首先、反禁欲主義,提倡不能離開人慾空談天理,天理即在人慾之中。王夫之在其《周易外傳》、《尚書引義》等書中對程朱理學的存天理,滅人慾提出了批評。 其次、均天下、反專制、愛國理想。王夫之在《讀通鑑論》與《宋論》中指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觀點。 其三、氣一元論,王夫之認為氣是唯一實體,不是心外無物。王夫之還指出,天地間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體的實物,一般原理存在於具體事物之中,決不可說具體事物依存於一般原理。王夫之認為形而上與形而下雖有上下之名,但不意味着上下之間有界限可以分割開來。從知識的來源上看,原理、規律是從對

內容預覽

大行皇帝諱由根,神宗顯皇帝孫也。考端皇帝,諱常瀛,神宗第八子,封桂王。繼嫡妃王氏,無出;貴人馬氏,生二子,長桂恭王,次上。以天啟三年癸亥歲十月十九日,生上於燕邸。天啟七年秋,端皇帝出封于衡州。端皇帝垂頤豐背,日角修耳,貌似神宗,性敦厚慈易,為諸王最。崇禎間,朝廷崇禮親藩,諸王多憑依侵有司,煩苦士民,獨桂邸以安靖聞。編修馬世奇、中書舍人張同敞先後奉敕戒諭諸王,俱以王賢報命。崇禎六年,詔遣編修閔仲儼冊立桂恭王為安仁王,上為永明王。崇禎十年,臨藍犭賊郭子奴、劉新宇等反,犯衡州,端皇帝發藏金饋餉,請調虔粵兵城守。明年,討平之。崇禎十三年,奏請修衡州城,優詔許之。崇禎十四年,上納王妃王氏。崇禎十六年,張獻忠掠寇湖南。八月,長沙陷,分巡上湖南道參議金九陛托齎賀表去衡州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