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求那跋陀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求那跋陀羅

圖片來自pixnet

求那跋陀羅(394年-468年),又譯為求那跋多羅求那拔陀羅等,簡稱跋陀,意譯為功德賢,中天竺人,印度佛教高僧、譯經師。劉宋元嘉年間來到中國。

生平

求那跋陀羅為中天竺人,出身婆羅門,幼學五明諸論,通曉天文、書算、醫方、呪術。因為讀誦說一切有部的《雜阿毗曇心論》而皈依佛法,後來又進學。

他先到獅子諸國(斯里蘭卡),之後又轉往東方傳教,南北朝元嘉十二年(435年)到達廣州。當時宋文帝劉義隆派人迎至建康,由慧嚴、慧觀等當時著名的僧侶迎接,他後來到丹陽郡等地弘法,卒於明帝泰始四年(468年),享年七十五。

譯作

依《出三藏記集》,跋陀三藏所譯共十三部七十三卷,現存九部六十八卷。[1]。他先後譯出《雜阿含經》、《大法鼓經》、《勝鬘獅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楞伽經》、《無憂王經》、《過去現在因果經》、《相續解脫經》等,對漢傳佛教影響深遠。

序號 出三藏記集》所載 狀態 附註
1 新阿鋡經 1 即《雜阿含經
2 大法鼓經 2
3 勝鬘經 3
4 八吉祥經 4 現存本誤題為僧伽婆羅
5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5
6 央掘魔羅經 6
7 過去現在因果經 7 佛陀之本生,《修行本起經》和《太子瑞應本起經》的同本異譯
8 相續解脫經 8 相當於《解深密經》第七品、第八品
9 第一義五相略 相當於《解深密經》第二品至第五品的略譯
10 六十二見經(闕)
11 泥洹經(闕)
12 無量壽經(闕) 即《小無量壽經》
13 無憂王經(闕) 9 即《阿育王傳》,誤編於《雜阿含經》中,即二三、二五兩卷[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