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汊河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汊河鎮位於皖東東南部,毗鄰江蘇省南京市,與南京江北新市區、南京高新區相連,滁河清流河來河在此交匯,故得名為汊河。104國道穿境而過,寧洛、寧淮、寧連高速公路傍境而過,距南京長江大橋15公里,南京規劃建設中的地鐵3號線和過江隧道江北連接口距汊河僅6公里,南京602路公交車直達汊河橋頭,處於南京1小時經濟圈核心層,是皖東對接南京的橋頭堡。這裡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水網密布,經濟活躍,人民生活富裕。全鎮轄14個村,3個街道居委會,總面積120平方公里,耕地6.25萬畝,人口4.3萬人。2009年被省批准為首批擴權強鎮試點鎮。

地理環境

汊河鎮位於新安鎮東南部37公里,蘇皖兩省交界處,屬南京一小時都市圈。104國道貫穿全境,距南京長江大橋15公里、南京高新技術開發區和京滬鐵路貨物中轉站8公里、滬寧洛高速公路來安出口處和寧淮高速公路浦口出口處4公里、南京祿口國際機場48公里、南京新生圩港30公里,滁河、來河、清流河在此交匯,直達長江,汊河港和規劃中的汊河文山碼頭常年通航,單船最大通航能力可達600噸,南京602路公交車直達汊河碼頭。新區所在地的汊河鎮,是安徽省委、省政府實施東向發展戰略重點扶持的三大集鎮之一。 汊河鎮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適中,雨熱同季,日照多,濕度大,無霜期較長,季風氣候顯著,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濕潤與半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4.9℃,最熱的7月份平均氣溫27.7℃,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1.2℃,年平均降水975毫米。全鎮總的地形為北部略高於南部,東北部為丘陵地形,西南部為圩區新華圩董青圩江青圩、哈達圩四圩相連。汊河境內森林覆蓋率較高,主要植被是落葉闊葉樹,有刺槐、楊樹、香樟、桂花和銀杏等。 [1]

歷史沿革

建國初部分地域歸南京市六合縣管轄。1958年10月成立汊河公社;1975年汊河集的大雅村、龍王村劃歸相官 集;1983年成立汊河鎮;2001年鄉鎮撤併,文山鄉併入汊河鎮;2007年區劃調整相官鎮併入汊河鎮。

經濟

2012年,實現生產總值18.32億元,同比增長20%;全鎮財政收入完成1.98億元,同比增長98%,其中鎮本級財政收入67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2萬元,增長20.5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9.1億元,同比增長50%。 汊河新區總體規劃30平方公里,首期開發10平方公里,一期基建工程「一縱二橫」建設已全面啟動,新建35千伏變電所能夠滿足企業用電求,全縣10多萬剩餘勞動力遠遠滿足企業用工需要。新區現有外來投資企業18家,投資規模達3.6億元。 汊河新區功能定位:滁州市來安縣南部經濟中心,工商居住型現代化城鎮、南京衛星鎮。 汊河新區產業定位:以加工製造業為重點,大力發展現代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強化環境和資源意識,嚴禁污染嚴重的項目入區,控制高耗能、高耗水項目進入,逐步形成科技開發、商貿流通、休閒度假為一體的市場化、現代化、生態型的經濟區,逐步建成與南京都市圈互動發展的現代加工製造基地、商貿產品集散基地、綠色食品供應基地和城市居民休閒度假基地。 汊河新區發展目標:布局合理、設施完善、環境優美、具有水城特色的現代化城市,建設成為安徽省沿邊經濟強鎮,力爭成為全省一流的經濟強鎮。

交通

104國道自北向南貫穿汊河鎮,境內國道長7.5公里,1997年修建至徐郢沙石路6.5公里;2001年修建汊河村馬莊沙石路2公里;1990年修建104國道至壩東沙石路6公里;1992年修建黃牌至延塘沙石路7.5公里;2003年修建104國道至董青沙石路4公里;1996年修建范郢沙石路4公里;2000年個修建黃牌至程集沙石路6公里;2005年「村村通」工程新建唐西水泥路6公里。

相關視頻

洪湖市汊河鎮美景A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