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城子·示表侄劉國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江城子·示表侄劉國華》

作品名稱: 《江城子·示表侄劉國華》

創作年代: 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吳潛

《江城子·示表侄劉國華》是南宋後期官員,詩人吳潛的詩。[1]

吳潛為南宋名臣,但在朝廷任職時頗受以賈似道為首的權臣排擠。景定元年(1260),吳潛被貶謫到循州(今廣東省惠陽縣),此篇即是他在循州閒居時贈表侄劉國華的作品。

詩詞正文

譯文

屋子旁邊有田園十畝,春光正好,百花都醞釀競放嬌顏。多情的楊柳,隨風披拂搖擺,籠着淡淡輕煙。幽館閒亭隨處可見,我時時拄着手杖,稍作流連。

采山貨,釣河魚,味道既鮮而美,我是那酣飲中的酒仙,醉倒後的禪人。在閒居的日子裡,日上三竿我還酣睡不起。人們都說做一品高官好,但有多少事,聒碎心田。

賞析

這是一首述志言懷的詞。詞人通過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描述,表明了自己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及淡然閒靜的心境。悠遊林下的閒適和禪宗的空靈境界,在作者看來,可以達到融通:經過內「碎心田」而外「一品高官」的紅塵修煉,「仙」「禪」的況味一起隨着鄉村伴日高眠、把酒垂釣的生活油然而生,集中體現在了這首詞中。

上闋描寫詞人的居處。詞人所居之處如同世外桃源,田園十畝,百花競放,柳條依依。於這景物中,詞人的心境表露無遺,他不苟於俗,過着恬然自得的生活。下闋述寫詞人的日常生活。他生活是悠閒隨性的:采山貨,釣河魚,暢飲美酒,睡覺睡到日上三竿。「一品高官」以下三句,詞人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安貧樂道,不願過那鈎心鬥角的官場生活。

這首詞寫得平白易懂,不事雕琢。全篇信手拈來,準確妥帖地將詞人自己的心境傳達出來。

作者簡介

吳潛(1195年-1262年) 字毅夫,號履齋,原籍宣州寧國(今屬安徽) ,出生於浙江德清新市鎮。南宋後期官員,詩人。秘閣修撰吳柔勝第四子,參知政事吳淵之弟[2]。。

南宋寧宗嘉定十年(1217年),吳潛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佑十一年(1251年),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年),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後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再度被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景定三年(1262年),為賈似道黨羽下毒害死,享年六十八歲。德佑元年(1275年),獲得平反,次年追贈少師。

吳潛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於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鬱,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餘》。

淳佑九年(1249年)十二月,吳潛拜同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開始參與朝中最高機務。 理宗召對,吳潛表明了治理國家的殷切希望:"國家不可能無弊,就象人不可能無病一樣。現在國家的問題,連庸臣也會被警醒。希望陛下真誠重用元老,視之為醫師,集思廣益,使我等臣輩能有機會施展牛溲馬勃(藥名)一樣的微薄力量,以此方不辱您的知人之用。"

吳潛墓位於南安東田鎮湖尾山坡谷。墓丘坐北向南,前面對仙洞山。墓區有三個平台,最上面的是墓冢。墓前無碑,只有一香爐,上有"吳"字。底下一級平台上有左右對稱的兩塊石碑,正面書"吳府",反面"宋狀元宰相"。原墓文革時被毀,1985年,吳氏後人在原址上重修此墓[3]

視頻

吳潛《南柯子》

.

朝廷對於寧波的水治也是格外上心 對寧波影響最大的就是吳潛

.

參考資料

  1. 《江城子·示表侄劉國華》 古詩文網
  2. 《吳潛簡介》 古詩文網
  3. 吳潛是怎麼死的? 快資訊;發布時間;2021-01-02 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