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江梅》
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

《 江梅》是唐朝詩人杜甫的詩詞


詩詞原文

《 江梅》[1]

作者: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詞語注釋

臘:臘月,農曆十二月。

絕知:極了解。

客愁:寄居異鄉的愁苦。

元:通「原」,本來。

故園:舊家園,指故鄉。

巫岫(xiu四聲):即巫山岫,峰巒。

郁嵯峨:山勢高峻的樣子。

賞析

梅花在臘月前就綻放了,一年的後半載梅花開得最多.雖知春光好,但寄居異鄉的愁苦又如何盡?<https://www.gushiwen.org/GuShiWen_3a7fd1bdeb.aspx 《 江梅》 ] 古詩文網</ref>

白雪、冬樹如同原本就是一樣的顏色,江上之風也仿佛自己舞起波濤。故鄉難以再見面,巍峨嶙峋的巫山再也見不到了。

江梅是梅的一種,又稱野梅,在古代全是野生,常在山澗水濱荒寒清絕之處生長,後來才被移植之園中栽培。

杜甫所見,正是生長在江邊荒寒處的無主野梅,由此自然地引發出天涯遊子的思鄉之情。當時杜甫正客居四川夔州,年老多病。詩歌雖以「江梅」為名,卻以抒寫「客愁」為主。首四句由江梅引出客愁。先寫梅花有萌芽到怒放的過程,烘托出一派春意;接着以這種早春美景,反襯出自己濃重的愁緒。後四句寫遠望所見,進一步抒寫客愁。作者放眼遠望,只見白梅與白雪相映,一片茫茫;江風吹動江水。泛起陣陣波浪。但是,故園何在?歸舟何在?作者的思鄉之情更強烈了。

他極目眺望家園,只見遠方的巫山高聳入雲,遮斷了自己望鄉的視線。作品運用了比興和反襯的手法,雖寫梅而又不粘著於梅。意境開闊。感情沉鬱,在詠梅的詩篇中別具一格。[2]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3]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清代三十六詩仙圖卷之杜甫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4]

盛唐偉大的詩聖杜甫是大家都喜愛的文學家,他的詩歌情感內斂、沉鬱頓挫,充滿了現實主義的藝術風格。他憂國憂民、悲天憫人,很多詩都留下了他的痛苦和沉思。比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就表現了作者濟世救民的使命感;「致君堯舜上,再使民風淳」也表現了他的聖人情懷。[5]

視頻

詩聖杜甫的故事

100秒看完杜甫的一生

參考資料

  1. 《 江梅》 詩詞文句網
  2. 江梅 杜甫 個人圖書館,發布時間;2011-03-15
  3. 杜甫簡介 古詩文網;
  4. 杜甫特別開心的一首詩,行文瀟灑,頷聯為千古絕對,不愧為詩聖 快資訊;發布時間;2020-06-04 11:06
  5. 杜甫的十首抒懷詩,悵望千秋一灑淚,搖落深知宋玉悲 品詩賞詞;發布時間;18-05-2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