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杜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作品名稱:《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創作年代:盛唐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作者:杜甫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組詩作品,共七首。第一首寫獨步尋花的原因從惱花寫起;第二首寫行至江濱見繁花之多;第三首寫某些人家的花,紅白耀眼,應接不暇;第四首則寫遙望少城之花,想象其花之盛與人之樂;第五首寫黃師塔前之桃花;第六首寫黃四娘家儘是花;第七首總結賞花、愛花、惜花。組詩前四首分別描寫惱花、怕春、報春、憐花而流露出悲愁的情懷;後三首顯示出賞花時的喜悅之情,蘊含春光難留之意。全詩脈絡清楚,層次井然,是一幅獨步尋花圖,表現了杜甫對花的惜愛、在美好生活中的留連和對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原文

譯文

我被江邊上的春花弄得煩惱不已,無處講述這種心情只能痴狂沉醉。 來到南邊鄰居處尋找酷愛飲酒的夥伴,不料床鋪空空,十天前便外出飲酒。

繁花亂蕊像錦繡一樣裹住江邊,腳步歪斜走入其間心裡着實怕春天。 不過眼下詩和酒還能聽我驅遣,不必為我這白頭人有什麼心理負擔。

深江岸邊靜竹林中住着兩三戶人家,撩人的紅花映襯着白花。 我有去處來報答春光的盛意,酒店的瓊漿可以送走我的年華。

東望少城那裡鮮花如煙,高高的白花酒樓更是解人眼饞。 誰能攜酒召我前往暢飲,喚來美人歡歌笑舞於盛席華筵?

來到黃師塔前江水的東岸,疲倦困怠沐浴着和煦春風。 一株無主的桃花開得正盛,我該愛那深紅還是愛淺紅?

黃四娘家綻放的鮮花遮蔽了小路,萬千花朵將枝條壓得低了又低。 留戀那芬芳花間時時飛舞的彩蝶,自由自在歡聲啼鳴的黃鶯。

並不是說愛花愛得就要死,只因害怕花盡時遷老境逼來。 花到盛時就容易紛紛飄落,嫩蕊啊請你們商量着慢慢開。 [2]

創作背景

這組詩作於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後,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春。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飽經離亂之後,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杜甫卜居成都郊外草堂,是「浣花溪水水西頭,主人為卜林塘幽」(《卜居》);詩人感到很滿足,「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江村》)。所以,時值春暖花開,更有賞心樂事,杜甫對生活是熱愛的。這是他寫這組詩的生活和感情基礎。第二年(一說第三年)春暖花開時節,他獨自在錦江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這一組詩。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現鞏義市)。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人稱「詩聖」,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詩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有《杜工部集》傳世。因在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從八品小官)。入蜀後曾在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大曆五年(770) 公年五十九。春,在潭州。夏四月,避臧亂入衡州。欲入郴州依舅氏崔偉,因至耒陽,泊方田驛。秋,舟下荊楚,竟以寓卒,旅殯岳陽。[3]

視頻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參考資料

  1. [1], 詩詞名句網,
  2.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古詩文網,
  3. 杜甫簡介與生平, 華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