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蘇省丹陽高級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江蘇省丹陽高級中學原圖鏈接來自 騰訊網 的圖片

江蘇省丹陽高級中學前身為國立社教附中,1941年建校於四川青木關,1946年遷址江蘇丹陽孔廟(現址)。近七十年辦學,省丹中歷經滄桑,卻桃李滿園,人才輩出。學校是一所歷史悠久、負有盛名的江蘇省重點中學、模範中學,是首批通過省級驗收的國家示範高中和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被列入《江蘇省名校錄》和《中國著名中學錄》,被媒體評為中國大陸首批百強中學,2007年被國家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光榮稱號[1]

教學思想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的前提和基礎。丹陽高級中學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將對教育教學觀念、模式、內容、方式和制度的變革產生巨大推動作用,為教育改革和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使各類高素質創新人才的培養有一個堅實的基礎。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在教育工作中把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學生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加大工作力度,以教育信息化推動省教育現代化的進程。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表了《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在第15條中指出「大力提高教育技術手段的現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在國家信息化規劃的重點支持下,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全社會的努力推進下,各個層次的教育信息化建設必將得到迅猛發展,這將會大大加快教育事業的騰飛,實現科教興國的戰略目標。根據中央、省、市「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意見」和市「教育信息化『十五』發展規劃」,制定了丹陽高級中學教育信息化「十五」發展規劃。

指導思想

丹陽高級中學的教育信息化以鄧小平關於教育要「三個面向」的理論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丹陽市教育信息化「十五」發展規劃》及學校「十五」發展規劃,以「辦現代化教育、建網絡化校園、創學術型名師、育創型人才」為發展理念。以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整合為關鍵,以信息設施建設為基礎,以信息應用和人才隊伍的培養為重點,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和學校管理水平,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實現教育現代化服務。提出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並使之成為學校貫徹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的新增長點。

辦學目標

「十五」期間,丹陽高級中學建成以圖書館為中心,採用星型網絡結構,千兆為主幹,百兆到桌面的現代化校園網,並建立自己的學校網站。主要實現以輔助教學、自主性學習為主的多媒體網絡學習與教學環境;基於Internet的網上虛擬省丹中,實現遠程教學;建設一個龐大、實用、具有丹中特色的資源庫應用系統;形成學校級的教學、行政管理系統,圖書館管理系統,課件管理、製作系統,資源收集、製作、管理系統等。實現計算機網絡覆蓋各辦公室、教室及實驗室、活動室相互聯通、開放的寬帶教育教學信息網;網絡計算機機硬件基礎設施設備比較完善;網上教育資源比較豐富,應用便捷;形成一支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和教育信息技術的師資隊伍;現代信息技術及教育偏差息資源在教育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信息環境下的教育教學規律和網絡模式的研究取得階段成果;信息技術基本普及,確保丹陽高級中學的教育信息化發展處於全市、全省領先水平[2]

視頻

江蘇省丹陽高級中學 相關視頻

江蘇省丹陽高級中學高二(15)班活力團支部
江蘇省丹陽高級中學師生同升國旗共唱國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