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英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江英鎮廣東省清遠市陽山縣下轄鎮,位於陽山縣東部,東與英德波羅鎮、乳源縣古母水鄉交界,南與英德大灣鎮、青蓮鎮相連,西與青蓮鎮毗鄰,北與嶺背鎮、秤架鄉接壤。行政區域面積303.05平方千米。2018年,江英鎮戶籍人口46102人。2019年,江英鎮下轄15個行政村。

江英鎮有X406線陽英公路穿圩而過,通過15個行政村的公路全部完成硬底化改造。村村已實現了通電,通郵,通廣播電視、通電話,江英圩鎮"三、六、九"圩期,集市貿易活躍,是農副產品的主要集散地。

2018年,江英鎮有工業企業1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5家。[1]

歷史沿革

明代、清代初期,屬嘗歲鄉。

清代中期,稱大橋堡、雷豐鄉,屬青蓮司。

民國三年(1914年),稱江口區。

民國十七年(1928年),改稱江口鄉,屬一區。

新中國建國初期仍屬一區。

1955年,一區改稱青蓮區,江口鄉屬青蓮區。

1957年,撤區井鄉,稱江口鄉。

1958年10日,屬青蓮人民公社。

1961年,從青蓮公社劃出,建立江口人民公社。

1965年4月,原屬英德縣英陽人民公社所轄的英陽等6個大隊與陽山縣江口人民公社合併,以江口、英陽兩地名谷取一字,稱江英人民公社。

1983年11月,撤社建區,稱江英區。

1987年1月,撒區建鄉,稱江英鄉。

1997年,撤鄉建鎮。

行政區劃

2005年,陽山縣深化行政改革,全面開展撤併村委會工作,江英鎮轄區原21個管理區(江英、英陽、田心、坑邊、魚坑、岩洞、群豐、長富洞、馬坪、上坪、芹塘、宮花、立夏、大橋、龍家、六樓、黃泥塘、對坳、榮崗、廟崆、大塘坪)325個村委會撤併調整為:江英、英陽(魚坑)、田心、坑邊(群豐)、岩洞、長富洞、馬坪、上坪(芹塘)、宮花、立夏、大橋、龍家、三聯(六樓、黃泥塘、對坳)、榮崗、大塘坪(廟崆)15個村委會,325個村民小組。

2019年,江英鎮下轄15個行政村:江英村、英陽村、岩洞村、田心村、坑邊村、長富洞村、馬坪村、上坪村、宮花村、立夏村、大橋村、龍家村、榮崗村、大塘坪村、三聯村。[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江英鎮位於陽山縣東部,東與英德波羅鎮、乳源縣古母水鄉交界,南與英德大灣鎮、青蓮鎮相連,西與青蓮鎮毗鄰,北與嶺背鎮、秤架鄉接壤。行政區域面積303.05平方千米。

地質

江英鎮屬喀斯特地貌發育地帶,地表乾旱,是典型的石灰岩高寒山區。土質屬酸性黃土結構。

地形地貌

江英鎮平均海拔485米,呈北高南低地勢,最高峰天井山1693.1米,天堂頂1352米。

氣候

江英鎮屬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17.2ºC,年平均降雨量1800毫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江英鎮耕地面積7萬畝,可耕地4.5萬畝:其中水旱田1.2萬畝、旱坡地3.3萬畝。

生物資源

江英鎮山地有林面積35萬畝,山林覆蓋率達68%,已建成國家級省級生態公益林30萬畝,其中國家級生態公益林14.1萬畝。林業主要產品有板栗、杉樹、松樹等。鎮內有古杉一棵,相傳植於明代,尚蒼勁挺拔,翠綠常青。

礦產資源

江英鎮內有貯量大、品位高的群豐六仔埪鉛鋅礦,還有大塘坪石英石、甲長石礦和遍布全鎮的英石礦。

人口

2017年,江英鎮常住人口22729人。

2018年,江英鎮戶籍人口46102人。

經濟

江英鎮農業以種養業為主,糧食盛產玉米、稻穀,主要經濟作物有反季節蔬菜,是農村的主導產業。從1987年秋試種以來,面積從幾十畝發展到2010年4.5萬多畝(包括複種),產值達7000多萬元,僅反季節蔬菜一項人均收入一千多元,主要品種有夏陽白菜、椰菜、西洋菜、青瓜、茄瓜等,是江英鎮農村經濟的"龍頭"。養殖業有養雞、豬、牛等,江英"三黃雞"年飼養量達30多萬隻。

1995年,江英鎮工業總產值9022萬元,其中工業產值677萬元,占7.5%;農業產值8345萬元,占92.5%。工業企業600家,有電力、採礦、建材等行業。農業耕地面積4萬畝,其中旱地2.8萬畝,有蔬菜、三鳥、水果商品基地。反季節蔬菜種植面積1萬畝,年產值860萬元。商業貿易活躍,購銷兩旺,農貿市場面積2300平方米,商家200家。

2010年,江英鎮工農業總產值2.4億元,農村年人均純收入4801元。

2018年,江英鎮有工業企業1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5家。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0年,江英鎮小學新生入學224人,入學率與鞏固率均為100%;初中新生入學851人,入學率與鞏固率為100%;入讀高中及中職的有669人,入學率與鞏固率為97.2%。

圩鎮建設

江英圩位于田心洞。1995年,圩區面積0.3平方千米,道路3條,總長2千米,以陽英公路為主要街道,水泥路面。年供水10萬噸的自來水廠1座,輸水管網主幹道5千米;小水電站6座,裝機容量6000千瓦;35萬千伏安變電站1座;已開通程控電話;鎮政府機關辦公、幹部宿舍建築物為混凝土3-4層樓房,居民人均住房面積10平方米,圩區綠化面積1.2萬平方米。江英圩鎮"三、六、九"圩期,集市貿易活躍,是農副產品的主要集散地。

交通運輸

江英鎮原省道1911線(2005年更名為X406線)陽英公路穿圩而過,通過15個行政村的公路玩全部完成硬底化改造。

所獲榮譽

2021年9月,入選第三批廣東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名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