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池上二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池上二絕》

作品名稱: 《池上二絕》[1]

創作年代: 唐朝

文學體裁:詩

作者:白居易

《池上二絕》唐朝詩人白居易所作詩詞之一。[2]閒適詩和諷喻詩是白居易特別看重的兩類詩作,二者都具有尚實、尚俗、務盡的特點,但在內容和情調上卻很不相同。諷喻詩志在「兼濟」,與社會政治緊相關聯,多寫得意激氣烈;閒適詩則意在「獨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與元九書》),從而表現出淡泊平和、閒逸悠然的情調。

詩詞正文

作品賞析

第一首詩寫山僧對弈,也是自己心態的一種反映。深山裡的和尚本來就是與世無爭,他們又在竹陰下下棋,那種不染一絲塵埃般的清淨,令作者神往。「山僧對棋坐」,起碼有兩個和尚;「時聞下子聲」,有人在旁邊聽,那麼至少是三個人了。這首詩人物全都隱藏不露,所以雖有三人活動,也覺得清幽無比。尤其最後的那句「時聞下子聲」更如天籟音樂,烘託了真正的寧靜。

第二首詩寫一個小孩兒偷采白蓮的情景。從詩的小主人公撐船進入畫面,到他離去只留下被劃開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動描寫,有心理刻畫,細緻逼真,富有情趣;而這個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潑淘氣的可愛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了。[3]

詩人在詩中敘述一個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準確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間的心情,勾畫出一幅採蓮圖。蓮花盛開的夏日裡,天真活潑的兒童,撐着一條小船,偷偷地去池中採摘白蓮花玩。興高采烈地採到蓮花,早已忘記自己是瞞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沒想到去隱蔽自己的蹤跡,得意忘形地大搖大擺劃着小船回來,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輕輕盪開,留下了一道清晰明顯的水路痕跡。詩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風格將詩中的小娃娃描寫得非常可愛、可親,整首詩如同大白話,富有韻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長寫敘事詩的大詩人。他的長篇敘事詩,將所敘事物寫得曲折詳盡、娓娓動聽,飽含着詩人自己的情感。同樣的,他的詩中小品,更通俗平易。《池上二絕》就是這樣一組描寫一種平凡生活的小詩。詩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風格,將兩個小景寫得可愛、可親、可信。

白居易簡介

白居易(772--846),漢族,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著名唐代大詩人和文學家,與李白杜甫齊名,有「詩魔」和「詩王」之稱,[4]

晚年的白居易大多在洛陽的履道里第度過,與劉禹錫唱和[5],時常遊歷於龍門一帶。作《池上篇》、《醉吟先生傳》自況。845年,白居易74歲,尚在履道里第舉行「七老會」,與會者有胡杲、吉皎、鄭據、劉真、盧貞、張渾與白居易;同年夏,以七老合僧如滿、李元爽,畫成「九老圖」。白居易晚年篤信佛教,號香山居士,為僧如滿之弟子。

晚年白居易的生活,大多是以「閒適」的生活反應自己「窮則獨善其身」的人生哲學。而844年,73歲的白居易出錢開挖龍門一帶阻礙舟行的石灘,事成後作詩《開龍門八節石灘詩二首並序》留念,詩中仍反映出他「達則兼濟天下」的人生觀。[6]

視頻

白居易的詩歌創作風格

經典小故事——《白居易的故事》

參考資料

  1. 《池上二絕》 詩詞名句網
  2. 白居易簡介及代表作 快資布時間;2018-01-03 10:01
  3. 池上二絕 詩詞名句網
  4. 詩人白居易的主要成就 瑞文網,發布時間;2018-01-17
  5. 劉禹錫被貶,寫下了這首《秋詞》,卻一反常態,讀完何其豪邁!快資訊,發布時間;2020-06-16 23:08
  6. 白居易的經典詩句 360問答,發布時間;2013.09.0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