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汪永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汪永泉
汪永泉
出生 1904年
逝世 1987年
別名 在山
職業 原北京協和醫院職工
北京市武術協會副主席
知名於 楊式太極拳
知名作品 《楊式太極拳述真》

汪永泉,七歲開始跟隨其父向楊健侯、楊少侯父子學習拳藝,汪父汪崇祿 (溥倫貝子府總管家)是楊健侯的弟子,並經常負責代學代教貝勒爺。因體格魁梧、聰明好學,備受楊家父子青睞,並常為少侯展示拳藝當陪練,從中悟道。1917年,楊健侯指定汪公由楊澄甫指導學習,直至楊澄甫 1928年南下為止。在楊家門裡有機會向潛心學習,真正能向楊健侯父子三人學過太極拳的人或許沒有第二人,他真實地繼承了楊家太極真功的精華。 汪公練習拳架特點是:舒適、開展、美觀、大方;推手發勁乃繼承了楊少侯之衣缽,充分發揮出"動中求靜,以靜制動"的原理,特別體現出了楊式太極拳剛柔相濟、以柔克剛的原始內涵,使彈簧力一類的獨特功夫達到神奇的境界。 汪公於1926年開始,先後在今是中學、協會醫院等處教拳, 從學者眾多。朱懷元 張孝達 等由此跟隨汪公終生。1957年在眾多學生中有朱懷元、孫德善 張廣齡 高占魁張孝達 成為汪公的第一批入室弟子。1977年汪公在中國社會科學院開始重新教拳,院內有許多中老年人一起參加了這項業餘活動。1980年,孫德明、齊一、王平凡、孫耕夫、丁冠之、彭誠等成為第二批入室弟子。比較用功的還有魏樹人,青年盧志明也頗受汪公器重。

傳承

1990年於汪公仙逝近三周年之際,《楊式太極拳述真》一書作為汪公遺作與世人見面,此書詳述了楊式太極拳的精髓,對人們了解楊式太極拳的真諦有很大幫助,可說是一部太極拳經典之作。這是汪公晚年的重大成就和貢獻。 汪永泉不愧為楊式太極拳的一代宗師。他生前淡泊名利,安於清苦,獻身拳藝,教學嚴謹,為人忠厚,以身作則抵制拳界搬弄是非之風。他付出全部心血和精力,深入繼承楊氏太極拳,艱苦傳授六十年,晚年並著書立說、公開內中奧秘,從而形成楊氏太極拳汪傳一脈,這是他一生的重大成就,也是對中國武術事業所做出的卓越貢獻。 2006年4月,汪脈傳人在北京故宮太和殿聯合召開《紀念汪永泉老師》大會,會後向北京武協報批成立了《永泉太極拳研究會》,決心為繼承汪公遺志、拯救和發揚汪傳養生與技擊功夫、使楊氏原創太極拳技藝進一步走向世界,譜寫出新篇章。

汪永泉2

[2]

參考視頻

alignment=left

資料來源

  1. 來源名稱
  2. 汪永泉授楊氏太極拳:«內勁核心的感悟»(附DVD光 www.bookdao.com 280x280


外部鏈接

參考資料: • 1.楊式太極拳世系 . .豆丁網 . 201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