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沈敦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沈敦和(1866~1920),字仲禮,浙江寧波人,中國近代著名社會活動家、慈善家。

1902年5月至1906年7月出任山西大學堂督辦。早年留學英國劍橋大學,專攻政法。回國後曾任金陵同文館教習、江南水師學堂提調、吳淞自強軍營機處總辦、上海四明公所董事、上海總商會理事等職,署記名海關道。

光緒三十年(1904年)正月,發起成立中、英、美、德、法五國合辦的上海萬國紅十字會,被推舉為中方辦事總董,為中國紅十字會的締造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後,歷任大清紅十字會、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常駐上海。先後創辦中國紅十字會時疫醫院、紅十字會總醫院及醫學堂、天津路分醫院、中國公立醫院等,兼任上述各院院長。[1]

沈敦和(1865-1920),字仲禮,又字默龕。浙江四明人。早年曾肄業英國劍橋大學法政科。歷任南洋大臣翻譯官、金陵同文館教習、魚雷學堂提調、江南水師學堂提調。1894年甲午戰爭時任南京鎮江、江陰和吳淞四炮台提調。次年改任江南自強軍營務總辦。1901年後任全國路礦局提調,兼開平煤礦、建平金礦總辦。後定居上海,從事實業和慈善業多年,任滬寧鐵路總辦、中國通商銀行總董。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為救援東北戰地難民,以他為首的上海慈善家,籌集錢款,發起成立了上海萬國紅十字會(中國紅十字會的前身),任總董等職。著有《俄羅斯國志略》《英吉利國志略》《法蘭西國志略》《德意志國志略》,均被收入《小方壺齋輿地叢鈔》補編,光緒年間有排印本。1906年在《寰球中國學報》上發表了《統一方言說略》。

沈氏以恤兵博愛、救死扶傷、拯難濟危為己任。日俄戰爭期間,領導上海萬國紅十字會組建醫療隊,派往遼瀋一帶救護傷兵難胞,被救出險者數十萬人;繼又散放急賑,活者甚眾。宣統二年,公共租界發生鼠疫,工部局在源昌路、阿拉巴斯脫路(今曲阜路)、北山西路等地挨戶檢查鼠疫,其後又公布檢疫章程,引起居民強烈抗議,釀成「檢疫風潮」。沈氏親自去疫地調查,籌款撫恤,聯合各幫各業與工部局交涉修改檢疫章程,並由中國商董在閘北創辦中國公立醫院,收治染疫華人,保障民命,維護防疫主權。

上海光復前後,討袁軍與北洋軍在滬南、吳淞、江灣等地激戰,沈氏親自組織救護。民國4年夏,颱風肆虐,浦江上覆舟甚眾,滬南、閘北棚戶區大批茅屋被毀,沈氏捐巨金以為首倡,又集合醫療隊治療傷者,辦理善後。還創辦滬南、北市防疫醫院。在武昌起義、寧滬、京津、直皖、直奉諸戰役以及南北各省旱澇、風火、疫癘等災變中,沈氏都竭智盡力,進行救護,民眾深受其益。

成就榮譽

沈氏服務精神和卓越貢獻,深為滬上中外人士所敬重,民國建立後,政府特授予三等文虎章。

沈敦和曾任張家口洋務局督辦,1901年任山西省洋務局督辦,專門辦理教案,負責同英人李提摩太商談。 1902年5月,任山西大學堂督辦。1906年調任上海江南水師學堂提調,吳淞自強軍任營機處總辦、天足會董事,淞滬鐵路總辦,商務總會議董,巴拿馬出品協會事務所名譽經理等職務。

個人著作

沈敦和長期從事洋務局工作和國際公法的研究,《俄羅斯國志略》《英吉利國志略》《法蘭西國志略》《德意志國志略》,均被收入《小方壺齋輿地叢鈔》補編,光緒年間有排印本。1906年在《寰球中國學報》上發表了《統一方言說略》。

沈敦和在擔任山西大學堂督辦期間,與英人李提摩太商談,籌建西學專齋,以後中學專齋與西學專齋合併為山西大學堂,並在上海設立了山西大學堂譯書院,曾翻譯和出版了有關高等院校、中等和師範學校的教材和名著數十種。1903年春,購侯家巷民地200畝建校,1904年9月,校舍落成,中西兩齋同時移入。

沈敦和的行書中堂,內容為書寫明末清初的詩人書畫家吳偉業兩首詩:「枳籬茅舍掩蒼苔,乞竹分花手自栽。不好詣人貪客過,慣遲作答愛書來。閒窗聽雨攤詩卷,獨樹看雲上釣台。桑落酒香盧橘美,扁舟斜向草堂開。」「千章喬木俯清川,高閣登臨雨後天。明月笙歌紅燭院,春山書畫綠楊船。」落款是「吳祭酒詩」,因吳氏入清仕至祭酒,人稱「吳祭酒」。作品未署沈氏自己的名、號及年月,只蓋了方多字朱文印,曰:「四明沈敦和字仲禮又字默龕長樂無極」。

視頻

沈敦和 相關視頻

浙江寧波城市風光片
世界著名大學,英國歷史第二悠久的劍橋大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