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沙公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沙公堡村位於東涌鎮的東南部,全村總面積2.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64畝,分為9個生產隊,1個經濟社,1間小學,總戶數576戶,常住人口2020人,勞動力人口1226人,流動人口650人。全村經濟主要以農業為主,種養業主要有水稻蔬菜香蕉花卉魚塘;工業沒有形成規模,只有內資企業2家,分別是服裝加工和制磚。[1]

村情概況

沙公堡村位於東涌鎮的東南部,全村總面積2.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64畝,分為9個生產隊,1個經濟社,1間小學,總戶數576戶,常住人口2020人,勞動力人口1226人,流動人口650人。全村經濟主要以農業為主,種養業主要有水稻、蔬菜、香蕉、花卉和魚塘;工業沒有形成規模,只有內資企業2家,分別是服裝加工和制磚。

農村收入

2006年,工農業總產值3224萬元,其中工業產值525萬元,占總產值的16.3%;農業產值2699萬元,占總產值的83.7%。全村集體純收入180萬元,農村人平收入8494元,勞平收入15272元。

自然資源

該自然村位於樹苴鄉北邊,距離樹苴鄉集鎮33公里,到鄉鎮道路為彈石路。耕地總積2040畝(其中:地253畝),人均耕地1畝,主要種植玉米、烤煙作物。擁有林地344畝,經濟林果地125畝,主要種植核桃經濟林果。

農村經濟

2009年該自然村耕地面積253畝,林地2040畝,人均耕地1畝,共有經濟林果地125畝。農村經濟總收入55.66萬元,其中:種植收入33.4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60%;畜牧業收入11.13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0%;林業收入11.13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0%。外出勞務收入10萬元。農民人均總收入4200元,人均純收入2000元。該自然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5.0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5%。

基礎設施

該自然村如今已實現通路、通電、通電視、通水。全組有59戶通自來水,0戶存在飲水困難;59戶通電,無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0戶:有移動電話的農戶數30戶。該村小組進進道路為泥土路面,村內主幹均未硬化,全村沒有農戶建有沼氣池,已完成改廁的1戶,改廄的1戶;裝有太陽能2戶;建有小水窖40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80畝。該自然的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如今無居住磚木結構住房,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的農戶59戶,無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2010年全自然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1輛,摩托車2輛。

人口衛生

該自然村現有農戶59戶,共253人,其中:男130人,女123人。農業人口數為253人,勞動力總數170人,從事第一產業人口50人,外出務工人數170人。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253人。2010年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人,享受低保0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農戶59戶,共計253人,參合率100%。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該村距離村委會衛生所5公里,距離鄉衛生院33公里。無垃圾堆入場地。

文化教育

該自然村小學生就讀到九街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樹苴中學。該自然村距離小學6公里,距離中學33公里。如今該自然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0人,其中小學生15人,中學生5人。

該自然村沒有文化活室和圖書室,也沒有宣傳隊

村務公開

該村以會議方式進行村務公開,是按季度公開,公開形式為黑板報,會議形式。

相關視頻

楊公社區 九堡之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