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沙皇炸彈
圖片來自華人百科

AN602(АН602),別稱「沙皇炸彈」(Царь-бомба),是冷戰期間蘇聯所製造的氫彈,總共製造兩枚,其中一枚於1961年10月30日在新地島[1] 試爆,另一枚作為研究與備用。它是人類至今所引爆過所有種類的炸彈中,體積、重量和威力最強大的炸彈。它又被稱為「庫茲卡的媽媽」(Кузькина мать),這是一句俄國諺語,粗略翻譯為「我們要你好看!」可能與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尼基塔·赫魯曉夫在1960年的聯合國大會會議上,承諾給美國看看「庫茲卡的媽媽」有關。

它的爆炸當量本來相當於一億噸的TNT炸藥,不過蘇聯當局憂心試爆後的核子落塵對環境的嚴重影響,會導致內政難題與外交風波,因此將核彈減半為5,000萬噸的爆炸威力。儘管削減了一半威力,沙皇炸彈的威力依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投擲於日本廣島市長崎市的「小男孩原子彈的3,800倍、「胖子原子彈的2,300倍。雖然蘇聯成功完成試爆,沙皇炸彈仍然從未列入現役武器,蘇聯軍方僅想將沙皇炸彈作為蘇聯在軍力上的象徵與展示。

目錄

補充

沙皇」一詞慣用於描述俄羅斯的巨型事物,如沙皇鐘沙皇炮等。AN602擁有諸多別稱,例如RDS-220(РДС-220)、RDS-202(РДС-202)、RN202、PH202、AH602、大伊凡、大伊萬等,其中情局代號為「JOE 111」。

原由

代號車里雅賓斯克-70(1991年後開放並更名為「斯涅任斯克」)是當初蘇聯兩座開發核武器的的城市之一,其中現在的「全俄羅斯物理技術科學研究中心-聯邦核子中心」提出研發建造特大號核武之後,當時的蘇共中央第一書記部長會議主席赫魯曉夫就在1961年7月10日批准了該項計劃。不過他同時也要求在同年十月底左右完成試爆,剛好是第22屆蘇共黨代會會期,赫魯曉夫可以借試爆的成功來鞏固自己在蘇共中央的地位。

沙皇炸彈的「沙皇」兩個字其實來自於其他兩個類似的物品:全世界最大的青銅沙皇鐘和全世界最大的榴彈砲(也是青銅製)沙皇砲。看在這麼大的噸位與威力上,西方世界就稱之為「沙皇炸彈」。有趣的是,蘇聯人也接受了這個稱號。

如概述所言,蘇聯軍方並沒有將這枚氫彈空投用在戰場上的打算,蘇聯軍方認為除了藉由建造完成以及威力釋放後的結果達成對西方世界的震嚇之外,實際上對於這枚大傢伙要如何運用才是最傷腦筋的事,因為它太大而丟不遠-Tu-95轟炸機雖然能夠攜帶這個大傢伙升空,然後再找個地方重演一次「通古斯大爆炸」事件;問題是轟炸機因此而飛不遠,也容易被震波擊落,所以只製造了一枚實彈與一枚作為研究與備用的啞彈。

蘇聯軍方卻有將這枚氫彈以艦船或潛艇運至敵方東西海岸,在海中引爆引發巨型人工海嘯的規劃。2018年,俄羅斯聯邦國防部公布了Status-6(暱稱「Poseidon(ru)」/「Kanyon(us)」)巨型核動力魚雷;口徑1.6米、長24米,具7立方米的戰鬥室容積;估計航程1萬公里、最高航速100km/h(54節)、最大潛深1000米,可搭載100MT(megaton)的熱核鈷彈(thermonuclear cobalt bomb)。用於遠程自航至目標海域,在海中引爆。

1961年8月13日,柏林圍牆在赫魯曉夫的支持下開始起造,冷戰中東西方又一次的對峙與緊張開始產生;同時法國在一年前2月13日藉由在撒哈拉沙漠藍色跳鼠」試爆任務的成功成為歐洲第三個,全世界第四個國家級核武俱樂部的會員。

在這麼僵持與緊繃的時局裡,蘇聯以試爆對世界發聲,表示蘇聯仍然是不可輕忽的對象;然而其後三年蘇聯卻一次核武試爆都沒有舉行過。隔年的10月14日,蘇聯與西方世界爆發了更嚴重的對峙,就是古巴飛彈危機

參考文獻

  1. 新地島,今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