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灃西發掘報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灃西發掘報告》,中國田野考古報告集。考古學專刊丁種。王伯洪主編。1962年文物出版社出版。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約20萬字,插圖140幅,圖版110版。內容包括:1.1955—1957年灃西發掘概述;2.客省莊居住遺址;3.張家坡居住遺址;4.張家坡和客省莊的兩周墓葬;5.張家坡的西周車馬坑。客省莊遺址包括仰韶文化、客省莊第二期文化、西周和戰國時期的遺存。其中客省莊第二期文化遺存是這次發掘中被確認的,它是分布於渭河流域的一種富有特徵的文化。張家坡遺址主要是西周時代的遺存。在這兩個地點還發掘了180餘座西周墓葬和70餘座東周墓。在張家坡還發掘了4個西周時期的車馬坑。灃河兩岸的考古工作,早在1933年前就已經開始了,但1955—1957年的發掘工作,對豐、鎬二京的考古以至兩周時期的考古研究都具有重要意義。報告以地層為依據,對西周時期的物質文化的分期與年代作了分析,其中依陶器形制所作的分期(共5期),是用考古手段對西周文化的年代學所作研究的一個成果。以後,在灃西又找到了早於武王滅商以前,文王作豐時期或更早的文化遺存(被稱作先周文化)。灃西的文化分期在一個時期以來,被人們視為西周時期文化分期的標尺。對車馬坑的發掘,第一次搞清了西周時期車子的結構和馬具與馬飾的配置方法。這對研究古代車制與用馬駕車的情況都有很大價值。在客省莊遺址發掘的晚於仰韶文化而早於西周文化的一種文化遺存,雖與河南西部、山西南部的龍山文化,甘肅的齊家文化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其遺蹟、遺物都具有獨自的特徵,因而稱為客省莊第二期文化。這種文化遺存被確認是渭水流域在仰韶文化之後出現的一種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存。這種文化已為其他一些地點的發現所證實,說明這一發現及其結論,對認識渭河流域的原始文化序列具有一定意義。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1],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2]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

視頻

灃西發掘報告 相關視頻

灃西新城城市形象宣傳片
中鐵港灃國際 灃西新城宣傳片

參考文獻

  1. (論文)百科全書的編纂體制與體例,道客巴巴,2015-07-08
  2. 第十講科學學派_圖文,豆丁網,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