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河失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河失鎮

中文名: 河失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泰興市

面 積: 64.41平方千米(2017年)

下轄地區: 轄3個社區,16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 0523

郵政區碼: 2254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55553人(2017年)

機 場: 揚州泰州國際機場

車牌代碼: 蘇M

河失鎮隸屬於江蘇省泰興市,地處泰興腹地,位於江蘇省新型城市泰興和蘇中重鎮黃橋之間。全鎮區域面積64.41平方千米(2017年),有總人口55553人(2017年),轄3個社區,16個行政村。201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95億元。鎮區地處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15℃。鎮區交通優越,環境優美,經濟發達,人傑地靈,素有「江畔明珠」、「銀杏之鄉」、「教育之鄉」之美譽。

概況

泰興市轄鎮。位於市境中部,距市區13千米。面積64.41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55553人(2017年)。轄3個居委會、17個行政村。如泰、新廣公路過境。如泰運河、新曲河交叉於境內。

沿革

1956年為河失鄉,1959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3年撤鄉建河失鎮。1996年,面積35.9平方千米,人口3.3萬人,轄西一、西二、石家堡、東失、前失、失迷、巷上、河失、西失、喬志、南勝、元先、仙東、司馬、肖莊、杜莊、南洋、碾頭、北洋、徐西、沈家莊、丁溝、謝聯、三洋、西黃、軍田、廟頭27個行政村。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21283112:~001 122常周居委會 ~002 121河頭居委會 ~003 122失迷巷居委會 ~200 220夏港村 ~201 220劉官村 ~202 220李灣村 ~203 220劉橋村 ~204 220趙杜村 ~205 220西盪村 ~206 220印盪村 ~207 220印莊村 ~208 220劉莊村 ~209 220殷石村 ~210 220東失村 ~211 220元仙村 ~212 220司馬村 ~213 220三軍村 ~214 220西黃村 ~215 220洋碾村 ~216 220沈丁村

原【常周鄉】位於市境南部,距市區21千米。寧通公路過境,新廣公路縱穿南北,焦常公路橫貫東西。1958年為常周鄉,1959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面積28.6平方千米,人口2.8萬,焦土港、天星港與常周中溝、李灣中溝、同中溝交匯。轄東老圩、西老圩、中夏、劉夏、三官、西長、東長、李灣、王家橋、劉橋、東趙、西趙、朝西、東盪、西盪、東鶴、西鶴、同小、印盪、姚盪、徐盪、前陸、印莊、丁立、雙社、常莊、周橋、李肖、東劉、西劉30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河失鎮轄3個社區,16個行政村:常周社區、河頭社區、失迷巷社區、夏港村、劉官村、李灣村、劉橋村、趙杜村、西盪村、印盪村、印莊村、劉莊村、元仙村、司馬村、三軍村、西黃村、洋碾村、沈丁村、同心村。

河失鎮地處泰興腹地,位於泰興和黃橋之間。全鎮區域面積64.41平方千米(2017年)。

氣候

河失鎮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兼受西風帶和副熱帶以及熱帶天氣系統的共同影響,溫和濕潤,四季分明,雨熱同步,霜期較短,年平均氣溫14.9,

一月最冷,平均氣溫2℃;七月最熱,平均氣溫27.6℃;年平均降水量1027.2mm,大量雨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全年日照約4000小時左右,由於受到雲量的影響,實際平均日照2125.8小時;全年無霜期220天,霜期以1月最多,12月和2月次之。

水文

如泰運河、新曲河交叉於境內。

人口民族

河失鎮有總人口55553人(2017年)。

2004年,河失鎮完成社會總產值12.77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5.35億元,農業總產值2.74億元,服務業總產值2.52億元,建築業總產值1.95億元。

201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95億元,同比增長13.7%;完成工業國稅開票14.07億元,同比增長17.15%;工商稅收達9200萬元,同比增長16.46%。完成產業投資5.01億元,超額35.6%,完成設備抵扣稅金738.94萬元,超額84.7%。

第一產業

2014年,河失鎮實現農業總產值6.73億元,比上年增長5.65%。糧食總產量4.52萬噸。新增高效設施農業5000畝、新增高效農業面積9000畝。擁有家禽養殖場(戶)21個、養豬場13家。

新認證無公害農產品18個,農產品檢測合格率達100%.農業園區面積達3600畝,成功創建泰州市現代農業產業園。

農機總馬力3.6萬千瓦,比上年增長9%,擁有35馬力以上大中型拖拉機77台,聯合收割機65台,插秧機62台,農作物播種農機化綜合作業水平達91%。

河失鎮糧食生產實現 「十二連增」,農業園區在創建為泰州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基礎上進一步提檔升級,規模已超過4000畝,花卉苗木交易市場已初具規模。

新增設施農業面積1300畝,新增50畝以上高效設施農業連片項目3個,新增設施漁業面積近300畝,生豬大中型養殖比重達72%,全程社會化服務面積達6000畝,發展植保(農機)服務組織19個。

截至2015年,河失鎮土地流轉面積占種植面積的70%以上,建成家庭農場7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67家,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面積比重達45.1%。建成無公害生產基地6個,整鎮推進機插秧,稻麥收割實現全程機械化。

第二產業

2014年,河失鎮完成全部工業總產值85.07億元,同比增長20%;完成工業國稅開票12.01億元,同比增長19.64%;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37.01億元,同比增長22.5%,

實現銷售收入35.04億元,同比增長17.4%,利稅4.08億元,增長18.3%,利潤1.89億元,增長21.2%。竣工投產項目6個,新增國稅開票5000多萬元,全年利用民資達13.6億元,工業投入達3.88億元,民營企業新增納稅戶達60家。

2014年,河失鎮全年完成建築業工程結算收入11.6億元,同比增長64.7%。

第三產業

截至2015年,東半市最大規模的觀光、休閒、餐飲等服務功能齊全的綠源生態園在河失鎮建成並運營,大潤華、福潤萬家超市相繼落戶我鎮,現代物流產業加快形成。

2015年1月,河失鎮開展「翰墨飄香」書法展活動;2月,組織各文藝隊送文藝到各村的「新春文藝活動」;3月,聯合團委開展「3.15學雷鋒」活動;5月,聯合團委、工會開展「慶五四趣味運動會」活動;聯合婦聯巾幗志願者「送文藝到敬老院」;同時還協助兩所幼兒園開展「慶六一」文藝活動;

6月,聯合婦聯開展主題為「沐浴溫馨書香、爭做文明家庭」的演講比賽;9月,聯合工會開展「迎國慶」歌詠比賽活動;10月,組織文藝隊參加市局組織的「舞動泰興」廣場舞比賽,並獲得叄等獎。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豐富全鎮群眾的文化生活。

社會保障

2015年,河失鎮實現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99.75元,掛扶低收入農戶195戶309人,建檔立卡人口全面脫貧。

2015年,河失鎮改造農村危房82戶,城鄉低保達1037人,五保供養對象達361人,其中集中供養的35名五保老人通過建立完善農村五保供養機制,衣食住醫得到妥善解決。通過免費發放輪椅、手杖、洗衣機、彩電等,讓139名殘疾人得到收益。舉辦各類創業培訓班12期,培訓1200餘人次。

教育事業

2015年,河失鎮適齡兒童入學率和在校學生鞏固率達100%。

基礎建設

2015年,河失鎮全年實施一事一議路道6.2公里,連接路5公里,拓寬路道0.7公里,修建新334省道便道6.8公里,新建橋樑6座,改造電灌站12座,整治河道2條。

交通運輸

河失鎮地理位置優越,東距寧靖鹽高速公路2公里,西臨寧通高速1公里,縱橫全市的江蘇S334省道,新廣公路在鎮區交匯,

有着泰興母親河之稱的老龍河(如泰運河)於鎮區東西穿越。鎮區距南京、上海僅2小時車程,距泰州火車站僅半小時行程。如泰運河,新曲河水運直達長江港口,水陸交通十分便捷。

領導分工

顧剛黨委書記主持黨委、人大全面工作

陳建書黨委副書記分管黨群、農村工作、招商引資、計劃生育、工會工作

王華鎮長主持政府全面工作、主管工業經濟、安全生產,分管財政、審計、工商、稅務、金融、統計、監察、物價

王社章副鎮長分管農村工作、安全生產、交通運輸、扶貧、供電、生豬生產、合作基金會

丁忠明副鎮長分管工業經濟(側重個私經濟)、招商引資、技術監督、勞服

王貫章副鎮長分管工業經濟(側重列統工業)、環保

季同林副鎮長分管政法、村建、國土、集鎮建設、疏浚、教育。[1]

參考來源

  1. 河失鎮,泰興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