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油氣資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油氣資產是一個專用名詞。

漢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號:ㄏㄢˋ ㄗˋ),又稱中文[1]、中國字、方塊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在歷史上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甚至其語文都存在借用漢語言文字的現象[2]

名詞解釋

油氣資產的含義

1、油氣資產,是指油氣開採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井及相關設施和礦區權益。油氣資產屬於遞耗資產。

2、遞耗資產是通過開掘、採伐、利用而逐漸耗竭,以致無法恢復或難以恢復、更新或按原樣重置的自然資源,如礦藏、原始森林等。油氣資產是油氣生產企業的重要資產,其價值在總資產中占有較大比重。

3、油氣資產在會計實務中指的是「油氣資產」會計科目,屬於石油天然氣開採專用的資產類科目,借方表示油氣資產的增加,貸方表示油氣資產的減少。本科目期末借方餘額,表示企業油氣資產的原價。

油氣資產會計處理

油氣資產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石油天然氣開採)持有的礦區權益和油氣井及相關設施的原價。企業(石油天然氣開採)可以單獨設置「油氣資產清理」科目,比照「固定資產清理」科目進行處理。企業(石油天然氣開採)與油氣開採活動相關的輔助設備及設施在「固定資產」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可按油氣資產的類別、不同礦區或油田等進行明細核算。

三、油氣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購入油氣資產(含申請取得礦區權益)的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付票據」、「其他應付款」等科目。

(二)自行建造的油氣資產,在油氣勘探、開發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借記本科目,貸記「油氣勘探支出」、「油氣開發支出」等科目。

(三)油氣資產存在棄置義務的,應在取得油氣資產時,按預計棄置費用的現值,借記本科目,貸記「預計負債」科目。在油氣資產的使用壽命內,計算確定各期應負擔的利息費用,借記「財務費用」科目,貸記「預計負債」科目。

(四)處置油氣資產,應按該項油氣資產的賬面價值,借記「油氣資產清理」科目,按已計提的累計折耗,借記「累計折耗」科目,按其賬面原價,貸記本科目。已計提減值準備的,還應同時結轉減值準備。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餘額,反映企業油氣資產的原價。

油氣資產常見賬務處理

1、企業購入油氣資產(含申請取得礦區權益)的成本,借記「油氣資產」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付票據」「其他應付款」等科目。會計分錄如下:

借:油氣資產

貸:銀行存款

應付票據其他應付款

2、自行建造的油氣資產,在油氣勘探、開發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借記「油氣資產」科目,貸記「油氣勘探支出」「油氣開發支出」等科目。

借:油氣資產

貸:油氣勘探支出

油氣開發支出購入需要安裝的油氣資產時,先記入「在建工程」科目,安裝完畢交付使用時再轉入「油氣資產」科目。

借:在建工程

貸:銀行存款

應付職工薪酬

原材料

借:油氣資產

貸:在建工程

3、企業按期(月)計提油氣資產的折耗,借記「生產成本」等科目,貸記「累計折耗」科目。處置油氣資產時,還應同時結轉油氣資產累計折耗。

借:生產成本

貸:累計折耗

4、對於油氣資產的處置的會計分錄

(1)油氣資產存在棄置義務時,分錄編制如下:

借:油氣資產

貸:預計負債

借:財務費用

貸:預計負債

處置油氣資產時,應設置「油氣資產清理」、「累計折耗」、「油氣資產」等科目核算。對於已計提減值準備,應同時結轉減值準備。分錄編制如下:

借:油氣資產清理

累計折耗

油氣資產減值準備

貸:油氣資產

油氣資產的減值

油氣資產減值

油氣資產減值是指油氣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的情況。可收回金額是指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值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之間較高者。其中,處置費用包括與資產處置有關的法律費用、搬運費以及使資產達到可銷售狀態所發生的直接費用等。

可收回金額的計量結果表明,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的,應當將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計提相應的資產減值準備。

資產減值損失確認後,減值資產的折舊或者攤銷費用應當在未來期間做相應調整,以使該資產在剩餘使用壽命內,系統地分攤調整後的資產賬面價值(扣除預計淨殘值)。

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確認油氣資產減值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資產減值損失——計提的油氣資產減值準備

貸:油氣資產減值準備

文化術語

文化術語是指由中華民族所創造或構建,凝練、濃縮了中華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思維方式、價值觀念,以詞或短語形式固化的概念和文化核心詞。它是概念的語言指稱,因此文化術語的交流傳播會受所屬語言的明顯制約。廣義的文化是與人類、與人類的創造活動相聯繫的,是以人為中心的概念,它涵蓋人類歷史的全過程,是一個傳承發展的綜合概念,其外延涵蓋物質創造和精神創造的全部。

文化術語是概念的語言指稱,因此文化術語的交流傳播會受所屬語言的明顯制約。漢語的歷時相對性表現為古今詞彙的不同,中西語言的共時相對性則表現為漢外詞語的不對等。另外,詞語翻譯的語言流向事實上是不對稱的,英語處於漢—英詞語互相翻譯的絕對強勢地位,「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自然、國家」等現代漢語的詞語,往往兼有漢語的傳統本義和來自西方語言意譯的新義,因此會影響漢語文化術語的對外傳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