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波葉梵天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波葉梵天花

圖片來自聚土網

科學分類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薔薇類植物 Rosids

目:   錦葵目 Malvales

科:   錦葵科 Malvaceae

屬:   梵天花屬 Urena Linn

種:   波葉梵天花 U. repanda

波葉梵天花學名Urena repanda)為錦葵科[1](Malvaceae)梵天花屬(Urena)的多年生草本小灌木。葉卵形,互生。花單生或近簇生於小枝端,花冠粉紅色。波葉梵天花集藥用觀賞價值於一體,主要功效為祛風利濕,解毒;治痢疾瘡瘍,風毒流注,毒蛇咬傷。花香清淡宜人,令人沉醉。可以用於園林綠化、花壇彩化。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約0.5-1米,枝圓柱形,密被星狀短絨毛。葉卵形,長4-8厘米,寬1-7厘米,下部生的葉在先端常3淺裂,基部圓形至近心形,具鋸齒,先端鈍;上部生的葉卵狀長圓形至披針形;葉上面被星狀糙硬毛,下面被灰色星狀絨毛;葉柄長1-7厘米,被星狀毛;托葉線形,長4-5毫米。花集生於小枝端,花梗長1-3毫米;小苞片鐘形,長約8毫米,5裂,基部1/2處合生,被星狀長硬毛;萼片較長於小苞片,萼裂卵形,尖頭,宿存,被星狀長硬毛;花冠粉紅色,花瓣長2.5-3.5厘米;雄蕊柱無毛;子房無毛,花柱具乳突。果近球形,直徑約8毫米,無毛,果爿倒卵狀三角形,長約4毫米,具羽片狀條紋;種子黑色,平滑無毛。花期8-11月。 花色為淺粉色,柱頭深粉色[2]

生長環境

喜溫暖濕潤氣候。可在空曠地和稍蔭蔽的環境生長,也可在肥沃或貧瘠的地方生長。但在土質疏鬆、肥沃的砂壤上栽培為宜。

分布範圍

中國分布:分布於中國貴州廣西雲南文山、玉溪、思茅、元江、西雙版納、滄等地州。

其他分布:越南老撾柬埔寨印度等地。生於海拔850—1600米的山坡灌叢中。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波葉梵天花:

【性味】

 ①《福建民間草藥》:甘,溫。

 ②《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味淡微甘,性涼。

【功能】祛風解毒。治痢疾,瘡瘍,風毒流注,毒蛇咬傷。

 ①《植物名實圖考》:治風損。

 ②《福建民間草藥》:祛風除濕,消炎解毒。治風毒流注,瘋狗咬傷。

 ③《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消炎消腫,涼血解毒。主治痢疾,腹瀉,癤腫,狂犬病,毒蛇咬傷。

波葉梵天花根:

【性味】甘;平

【功能】健脾去濕,化瘀活血。 治風濕關節炎,勞傷腳弱,水腫,瘧疾,痛經,白帶,跌打損傷。

 ①《福建民間草藥》:治跌打損傷,久年風傷,勞力過度。

 ②《泉州本草》:祛風除濕,舒筋通絡,去瘀活血,暖胃健脾。 治風邪筋骨拘攣,流感肺熱,癰疽腫毒。

 ③《江西民間草藥驗方》:健脾,去濕,化痰。

 ④《江西草藥》:治月經不調,脫肛,子宮下垂,風濕性關節痛,吐血。

經濟價值

地栽用於園林綠化、花壇彩化,花開時一片艷紅,十分賞心悅目,盆栽也具很高觀賞價值。

學名來源

命名來源:[Hort. Beng. : 51. 1814]

異名來源:三角楓、三合楓(《植物名實圖考》),

  藕頭婆(《廣州植物志》),

  犬跤跡、犬跤爪,野茄、破布勒、假肉花、虱麻頭(《福建民間草藥》),

  五龍會、粘花衣、假棉花(《閩東本草》),

  野棉花、野棉桃(《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地棉花、八大錘、七姐妹(《江西草藥》),

  山棉花、棉花腎、狗腳跡、紅野棉花、野木棉(《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烏雲蓋雪(《廣西中草藥》)。

繁殖方法

種植技術

春季3月至4月或溫室播種均可,用土最好是腐殖土與細沙各半,當晚間溫度(土溫)達到15℃,白天達到25℃至35℃時,種子播後10天至15天兩片子葉展出,溫度低時,需1個至2個月才能出苗,而且苗質低劣。所以,育苗溫度是出苗快慢、苗質優劣的關鍵所在。

當具2-3片真葉時,追稀薄氮肥。定植後如遇天早,應在早晚澆水,並插樹葉遮蔭。成活後,每季度除草追肥1次,並進行培土。

採挖技術

波葉梵天花:夏、秋季採挖全草,洗淨,除去雜質,切碎,曬乾。

波葉梵天花根:全年均可采,洗淨,切片曬乾或鮮用。

栽培技術

當小苗展開4片至6片真葉時,將小苗從苗床移栽定植,盆栽以三角形位置每盆栽苗3株(若小於20厘米口徑的盆栽1株即可)。地栽行距0.5米,株距 O.25米。由於幼株的鬚根不甚發達(像人參的鬚根),所以栽植時一定要小心,勿傷鬚根。這樣,栽後澆透水,很易成活。生長期間,能耐35℃至39℃的高溫,當溫度低於7℃時,停止孕蕾開花,低於3℃時,部分葉片萎蔫,生長停滯。

性狀鑑別

乾燥全株長20-50cm;莖粗3-7mm,圓柱形,棕黑色,幼枝暗綠色至灰青色;質堅硬,纖維性,木部門色,巾心有髓。葉通常3-5深裂,裂片倒卵形或菱形,灰褐色全暗綠色,微被毛;幼葉卵圓形。朔果腋生,扁球形,副萼宿存,破毛茸和倒鈎刺,果皮乾燥厚膜質。

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