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濟南市萊蕪陳毅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濟南市萊蕪陳毅中學是一所具有豐厚人文教育資源和鮮明愛國主義教育特色的初級中學。初名為花園聯中,建於1983年12月,後更名為萊蕪市第十二中學。1998年,為回報山東革命老區,慶祝上海解放50周年,深切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元帥的豐功偉績,上海共富經濟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須福根先生捐資120萬元,以原萊蕪市第十二中學為基礎創建陳毅中學。1999年5月,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的遲浩田上將親自題寫校名,葉飛上將題寫陳毅中學校刊名,學校揭牌成立,這是全國唯一一所用陳毅元帥名諱命名的初級中學。

辦學特色

學校占地3.33萬平方米,現有教學班59個,在校學生4300餘人,在編教職工221人。

深入挖掘人文教育資源,為學生成功的人生做準備

1、充分挖掘元帥精神內涵

陳毅元帥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儒將,也是人民軍隊的締造者之一,是倍受全國人民崇敬的領導人之一。元帥的精神博大精深,事跡感天動地,詩詞內涵豐富,是得天獨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文教育資源,充分挖掘這些教育資源去教育、影響、激勵學生,學生從中領悟到做人真諦的同時,一定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成功的人生做準備。 「立志報國、終生為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取義成仁、視死如歸的勇於獻身精神,剛正不阿、寧折不彎的堅強不屈精神,功豐不伐、嚴於律己的刻苦自律精神,應知學問難、在乎點滴勤的嚴謹治學精神……」,學校深入挖掘陳毅精神的內涵,構建具有特色文化的校園人文環境,編印了《讓陳毅精神在我們心中閃光》特色教材,修建了陳毅元帥事跡展館、開展了「爭做陳毅獎章標兵、爭創陳毅獎章班級、爭創陳毅勳章教師」的特色育人活動,把陳毅精神融入心靈,構築起強大的精神支柱,塑造着激勵一生的魂魄,注入學習奮鬥的精神動力。

2、充分發揮福根獎的激勵作用

陳毅中學名譽校長須福根先生捐資50萬元創設了福根獎學金,用來獎勵那些為陳毅中學爭得榮譽、做出突出貢獻和具有創新成果的優秀師生,並專門安排獲獎師生赴上海參觀學習。陳毅中學以福根獎的頒發為契機,大力宣傳福根創業精神,利用校報、校廣播站、校電視台舉辦福根奉獻精神系列談節目,引導學生進一步挖掘福根獎的內涵,使全校師生進一步深刻地認識到福根獎不僅僅是一種物質獎勵,而更是一種追求、一種鼓舞、一種動力;福根獎也不僅僅是獎了幾名教師、幾名學生、而是獎給陳毅中學全體師生一種莫大的榮耀。幾年來,福根獎獲得者在中考中都取得了優異成績,"以吃苦為樂、以奮鬥為樂、以成功為樂、以奉獻為樂"已成為鐫刻在陳毅中學每一名師生心中的座右銘。

基礎設施

學校占地3.3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安裝了電視多媒體雙向控制輔助教學系統,配備了「三機一幕」,建成了校園電視台,購置了近2000件的音像光盤資料,建起了音像光盤資料庫,可以開播各個學科的電視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建好普通教室的基礎上。學校堅持按照高標準加強實驗用房、實驗設施等特種教室的建設,增加了內部配套設施和儀器設備,使理化生實驗用房達到雙配套,配備達到省1類標準。建立了功能完備的微機室、多媒體電教室、衛星地面接收站和校園網,實現了教育教學資源共享。

師資力量

民主管理、科研興校、全方位提升辦學質量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學校管理從經驗型管理轉向民主化、規範化的目標管理,並逐步探索體現市場競爭特點的發揮人的能動性和創造性作用的管理模式,實行幹部、教職員工競爭上崗、分層雙向聘任制,將人才市場競爭機制引入學校。學校編印了《學校管理指南》,形成了以特色的思想教育為先導、以明確的崗位目標為導向、以有力的常規督導為制約、以有效的評估聘任為激勵的「四位一體」的管理模式,極大地激發了教職員工的工作熱情。同時,學校以提高教師素質和開展教研科研為雙翼,制定了青年教師培養規劃,並以教研科研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學校承擔的國家、省、市級課題有嘗試教學實驗、研究性學習實驗、單元達標教學實驗、語文素質教育[1]改革新體系實驗和推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施行辦法》等,教師在市級以上獲獎或發表的論文在100多篇,學校已多次將教師的論文作品匯編成《教師論文集》。

學生髮展

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為學生個性的張揚拓展空間。學校注重個人的潛在素質和能力的開發,讓每個人都實現最優發展。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成立了以承襲當代著名散文家吳伯簫先生文韻為宗旨的校園文學社,建立了《山東教育報》《現代教育導報》《山東體育報》中學生記者站,學生自主創辦了《陳毅中學報》、《簫韻》校刊,校園電視台、廣播站、文化長廊、黑板報等都是學生施展才華、張揚個性的陣地。校園文化藝術節、科技節、運動會、歌詠會、「十佳歌手」、「十佳器樂手」等活動精彩紛呈。同時,每年學校都有200多人次在全國、省、市、區奧林匹克競賽中獲獎或在各級報刊上發表作品。

校規守則

辦學理念:團結立校 科研興校 發展強校

辦學目標:弘揚陳毅精神,創辦特色名校.培養創新人才,托起明天太陽。

辦學思路:站在新的起點,開創新的局面,實現新的發展

辦學特色:以陳毅精神建校育人。

校訓[2]:吃苦 奮鬥 成功 奉獻

校魂:陳毅精神

立志報國、終生為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

取義成仁、視死如歸的勇於獻身精神,

剛正不阿、寧折不彎的堅強不屈精神,

功豐不伐、嚴於律己的刻苦自律精神,

應知學問難、在乎點滴勤的嚴謹治學精神。

參考文獻